■董扬威
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宁波市教育局从2009年到2011年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奉化市在实施本项工程过程中,一切从应用出发,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过程培训与日常管理,探索与实践了基于应用的农远工程实施策略。
农远工程建设如何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装备标准,我们只能从教学应用出发,整合现有资源,分析目前技术条件下的功能需求与应用需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农远工程建设的重点。我们以课堂教学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同教研室专家与一线教师从应用出发进行需求分析,总结了农远工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需求为——网络化、数字化与多媒体化。
网络化就是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基于校园网络,能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与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数字化就是教育资源的获取、加工、保存与展示能采用数字方式,是目前最常见的教育资源形态;多媒体化就是指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技术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处理的人机交互操作环境,教师能对教学资源中的多媒体信息如声音、活动图像、文本、图形、动画等进行交互处理和集成控制。
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而作为应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最关心的并不是设备先进程度,而是是否好用。装备部门过去常常忽视了教师对设备操作的需求,导致配备设备集成度不高、操作复杂、维护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为此在本次农远工程建设中,我们特别关注教师的操作需求,将操作是否方便、维护是否简单作为确定装备方案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明确了应用需求,接下来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进行农远工程装备实施,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技术分析、方案设计、试点推广三步实施办法。
目前的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在网络上,如浙江教育资源网自2008年底开通以来,已开发和整合5万余条各类符合新课标新课改配套教育资源(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目前的先进技术已能基本解决教学的功能需求与操作需求。如NC(网络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和中控设备。
在应用需求分析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设计农远工程装备方案,经多方论证确定了“NC数字化多媒体课堂”装备方案,其基本的装备设计由网络通讯管理系统与课堂多媒体系统两部分组成。(详细方案见《NC数字化多媒体课堂的装备技术》)
网络通讯管理系统由高速校园网+存贮管理服务器组成。校园网通过网线联接到每一座教室的NC网络终端,另外配备一台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存贮管理服务器承担计算、存贮和管理功能,考虑到部分学校还在使用闭路电视等系统,还加了一台增台器接入到教室中控中。
课堂多媒体系统由操作控制、资源获取、多媒体输出三个模块组成。操作控制模块配置了中控系统及多媒体讲台,对课堂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让教师对众多的多媒体设备进行简单而方便的操作;资源获取模块配备NC网络终端获取网络资源,同时也具备U盘获取临时性资源功能,还可以通过原来的闭路电视系统获取视频资源;多媒体输出模块选择投影机作为课堂图像输出设备,一对有源音响作为声音输出设备。
装备方案是否可行还需经过实践检验,为此我们首先选择锦溪小学与舒家小学作为试点,在装备过程的设备试运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校园网网速达不到视频点播的要求导致课堂教学时几个教室无法同时点播课件,又如个别投影机开机码、关机码无法写入中控,导致教师使用不便;也有个别投影机刷新频率不一致,造成教室网络终端无法统一配置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通过调整设备参数和招标采购时进行兼容性测试得到了解决。当设备参数与集成方法调整完成后,我们对所有学校进行了“NC数字化多媒体课堂”推广使用工作。
教育装备只有在有效使用中才能发挥其效益,农远工程的效益也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应用上,而教师使用的效果又取决于教师的操作技能与应用技能,为此我们将基于应用的过程培训作为农远工程实施的重要一环。
我们采用“边装备边培训”的过程培训模式,将教师培训贯穿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安装验收的全过程中,通过操作技能与应用技能的过程培训,让农远工程在第一时间发挥效益。
操作技能培训分为设计培训、安装培训与验收培训三个阶段。
◆设计培训:全校教师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农远工程的概况意义、NC数字化多媒体教室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安装培训: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及相关教师一起参与教室设备的安装过程,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了解设备的特点、安装位置、联结方法、操作要求等。
◆验收培训: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在安装完成后对照系统设计的功能要求进行调试验收,按照课堂教学要求,从开机、资源下载、教学演示、设备控制等环节进行预演,如发现问题则及时解决,如符合应用要求则签字通过。
通过三个阶段的过程培训,由于教师参与了设计、安装、验收的全过程,不但掌握了系统的原理与操作方法,而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应用技能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包括资源的应用能力与媒体的应用能力培训,是发挥农远工程效益的关键。培训方式我们采用了网络研训与教研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网络研训平台提出培训要求与内容,如浙江教育资源网我们要求教师全部实名注册,并掌握资源应用技能,包括资源搜索与下载、资源加工与整合、资源集成与呈现等技术。然后通过教研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包括网上资源搜索与下载技术、资源加工与整合技术以及资源集成与呈现技术等,让教师在实际使用培训过程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
农远工程的终极目标是应用,只有加强应用的日常管理,才能避免设备闲置成为摆设或者设备滥用失去价值等现象,真正发挥其效益。
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是有效应用的保证。其设备的日常管理我们采用了责任管理办法,明确网络通讯管理系统由学校网管员负责,课堂多媒体系统由班主任负责,具体做好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首先要求爱惜装备,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其次要求详细记录器材装备的性能、技术参数、操作事项、维护保养要求、使用登记、维护保养和维修登记等相关信息;再次要求做到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始终保持器材装备完整好用,充分发挥器材装备的最大效能。
共享优质资源是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资源的应用者又是教育资源的建设者,我们采用实名登记办法对教师利用和开发资源进行管理。资源的利用如浙江教育资源网通过实名注册,自动记录教师每学期在浙江教育资源网的点击访问次数及下载资源数量;资源的加工使用情况我们通过建立学校资源管理系统或资源共享文件夹,实名记录每一位教师自制或整理加工的试卷、教案、论文、课件等原创性教学资源情况。
有效应用是农远工程的终极目标,而应用管理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研训管理平台进行网络管理与网上考核,奉化教育网上设置了34门学科的学科研修平台,统一平台名称为“奉化市xx学科研修平台”,同时基层学校也建有自己学校的分学科研修平台,并与统一平台相链接。每位老师都在该平台上发布备课和教研、观摩课、示范课、课例、反思的情况,同时重点突出教育资源的应用情况,每学期教研室组织对教师研训情况和资源应用情况进行考核,研训平台既是教师个人的业务成长平台,又成为了奉化市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
农远工程的建设与应用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