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实际开展学校德育教育

2010-08-17 04:50袁岳平
文教资料 2010年14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德育教育

袁岳平

摘 要: 学校教育,要教育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及现实意义,纷纷调整道德教育的思路与策略。各国不仅努力实施国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领导,而且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教育理念 品德培养

学校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再优秀的学生,如果思想道德出了问题,那么他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因此,学校的德育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和大意,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

一、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一)经常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养成的。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迹进行的。所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

1.以班会为开展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成了传达布置工作课。我们认为好的班会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

2.以时政教育为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①各班要用好订阅的报刊杂志,开辟时事走廊;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报、收听新闻;③利用班会课对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组织学生开展“时政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析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兴盛相联系,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3.以养成教育为开展品德教育的基础。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从高一开始,就着手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课堂教学纪律,严格出勤管理、抓好仪表仪容和统一着装工作,(政教处经常下班检查学生发型、服装、有无佩饰物等)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五项评比,严格管理,等等。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学生会组织设立文明督导岗和门口执勤岗,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监督的功能,规范和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學生、文明市民的活动,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把课堂作为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要角色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

加里宁说过,老师仿佛每天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敏感、善于窥视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的盯视着,世界上没有人受到这样严格的监视,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年轻的心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具有优秀品格的教师将为学生所崇拜和效仿,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所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不妨从“我”做起,从老师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们首先不迟到。越是天气不好,如刮风、下雨、下雪时,越要早到校,早进班;上课的预备铃响后,我们要到教室门口等待上课,等等。无形之中,学生受到了教育,我们不再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当然要做好这一点,实在不易,我们要花大功夫,下大力气。中国有句古话:作经师易,作人师难。虽然这样,我们还是要努力,以无私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做表率。

2.科任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绝非一日之功。只有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课内外加强德育渗透,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学科教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更应寓德于教,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不忘传“道”,对学生加强品质教育。如: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求知态度。德育渗透要根据一节课内容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德育渗透,而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形成两张皮,德育、教学各干各的,如果那样,教学效果、德育时效就都不会体现到位。两者要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保护环境;诚信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可以说,只有结合德育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3.要重视社会因素对品德教育内容的丰富与补充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道德,其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要不断丰富、完善,只有结合新时期新情况,有所丰富,有所取舍,有所发展,才能适合现在的学生,才能为他们所接受,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我们要结合新教材的内容,结合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中德育的内容。

二、开展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

(一)既要关注大的德育方向,又要在细微处抓德育工作。

在学校,必须加强德育,那么教育者首先要以身立德,率先垂范,做师德建设的力行者。

1.从细微处入手抓德育。

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育人无小事,事事都有德。善于挖掘每个教育环节和每项活动中的育人因素,巧妙地利用、放大这些因素,精心设计,巧妙实施,争取获得教育的最大效果,这样才能达到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目的。比如,课间操是学校最大规模的活动,让学生非常整齐、规范、有力地做操,这也是一种教育。因此,一个人能在操场上认真做操,做什么像什么的人,学习上也一定能认真努力。再比如,每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将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让鲜红的国旗高高飘扬在校园上空,全校师生在这样的庄重严肃的氛围中,感到一种心灵和洗礼和精神的熏陶,真切地领会到五星红旗比生命还珍贵的含义,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抓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信息渠道的多样化,青少年的价值观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一方面,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我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另一方面,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拿来主义、拜金主义,甚至封建色彩浓厚的旧价值观念同时并存。假如青少年缺少了主流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就常常会茫然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对青少年及时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必须引导他们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新形势下,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关系,把个人成才同国家的前途、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结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青少年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直接相关的希望工程。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推进乃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推进,需要我们遵守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在整个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教师应起表率作用,以学识激励学生,以道德教化学生,以爱心感染学生。

(二)关注大的德育方向,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

道德与行为相伴而生,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道德的标准和行为的要求、選择的方式有着不同的变化,如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寻求新标准、新方法去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道德行为,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1.引导学生从道德责任出发,选择道德行为。

从道德角度上讲,道德行为就是道德责任。在校园里,我们时常能看到乱画的“课桌文化”,考试时的作弊抄袭,走廊里的脚印、球迹,等等。就这些学生的行为而言,有许多是不自觉的,他们对行为的结果也没有想到要负道德上的责任,因而不能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只有通过系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自身的道德觉悟,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使之成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人。

2.从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入手,进行道德养成。

所谓道德习惯,是指人们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逐步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行为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对学生而言,需要不懈地刻苦磨练;对教师来讲,则需反复引导、反复教育,即“反复抓,抓反复”。学校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要组织专人去指导、检查、督促。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学校的管理是很不利的。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开展道德认知的培养。

学生在道德行为选择时经常会出现许多矛盾,如独立性与盲目性、灵活性与多变性等。要克服这些矛盾,使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趋于稳定,走向成熟,具有较高的道德价值,关键在于积极参与道德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其内涵。通过道德实践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确立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和形象,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并在这种认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积极选择,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开展道德认知的培养,提高正确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总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变革。教育的达成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学校教育的一切细节都应具有育人的力量。很多时候,教育的意图就潜藏在学校生活最常态的形式背后,而许多终生有益的素质、习惯和信念,却在不经意间悄然养成。教育生活多是由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构成的。而教育的作用及科学的育人理念,就是通过这些小事显现出来的。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常常从关注小事入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好的道德教育应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多元的教育意图。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震撼,久久不能忘怀。道德教育有自己内在的规律,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固然在短期内卓有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是难以形成根本的推动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的是从内容到形式、从理念到方法、从人力配备到物质保障这样全方位的变革。惟其如此,才能使学校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王伟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广州出版社,1997.

[2]张民选.比较初等教育[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德育教育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