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方,丹建广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知行矛盾与解决对策
张大方,丹建广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二者关系密切,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先导,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产物和外在表现。近期,高校加大了对大学生道德知行的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人们道德知行之间产生矛盾,出现言行不一现象,严重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必须在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优化社会环境,形成道德知行统一的氛围;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最终形成道德习惯;以实践训练的方式搭建内化与外化的桥梁;加强民主法制与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巩固道德知行统一。
道德知行;矛盾;对策
根据教育部2009年 7月 6日公布的《2009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滚动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与 20年前相比发生转折性变化。他们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在国家大事、难事、急事面前,能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2009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同“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90%以上的学生反对“对‘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视而不见”、“考试作弊”、“未经同意,使用其他同学私人物品”等校园不文明现象”。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上述现象不容乐观。有很多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倾向于功利化;在道德践行上,“理论知识的要求与实践的标准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双重人格”。因此,道德知行矛盾问题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密切关注并且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一)道德本身知易行难是产生知行矛盾的直接原因
道德形成过程是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的内在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的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由知转化为行。然而,一定的认知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跨越,而是必须经过情感、信念、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催化作用、触媒作用,方能实现。其中知是情、信、意的基础,是行的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杆;行则是知、情、信、意的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一般结果,是进一步强化、知、情、信、意的基础。在整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知、情、信、意、行五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道德认知在没有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中介作用下,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失调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是产生知行矛盾的重要原因
首先,传统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主要是以课堂教学的模式开展,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管理,重形式、轻效果的弊病,这些是造成产生知行矛盾的重要原因。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往往道德条目崇高,难以企及,呈现出“常德被忽视、美德被拔高、圣德被泛化”的现象,难以让多数社会成员形成道德情感、道德需要,从而导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严重脱节。再次,在评价体系上则往往以考试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素质进行考察和评定,从而使德育评价系统一直停留在道德认知的水平上,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教育者只注重道德认知的提高,而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最后,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道德的知行统一,现在有很多家长、老师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就业压力等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只关注重点科目的文化课和专业课,而忽视道德教育。另外,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也是影响知行的统一的因素之一。
(三)家庭教育以及专业课教育是产生知行矛盾的关键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受教育者一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子女教育就是智力的开发,学习知识。学习成绩上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在德育的具体方法操作方面,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在处理一些具体事情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自相矛盾或放任和纵容孩子的不道德行为等教育误区。正是这些困惑和茫然滋生了孩子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失调,更有甚者是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使之偏离既定的教育目标。其次,专业课也是造成道德知行矛盾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有不少专业课教师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认为德育课以及针对受教育者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专业过硬,其他一切都无所谓。正是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挖”了德育的“墙角”,影响到了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社会变革产生知行矛盾的影响因素
社会转型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社会结构状态的过渡,其具体内容表现为结构的转换、机制的转轨、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2]。在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道德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变革而受到严重的影响。旧的道德体系不再满足新的社会变革的需求,必须要有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所代替。在这道德体系“新老交接”的重要时期,许多传统道德被人们所摒弃。然而,又因为我们对社会转型可能给人们的道德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研究力度不足,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又不能及时、适时地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道德“真空”现象。另一方面,社会的转型产生了一些新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群体在评价其他行为时,往往依据自己利益集团的道德标准行事,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道德评价标准混乱,人们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致使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互相交织,道德观念良莠并存,多元道德观、价值观的碰撞冲突不断产生,进而导致道德知行矛盾。
知行转化是道德形成的核心环节,倘若道德知行存在矛盾将会直接制约和影响道德实践整个过程,从而使之成为我国道德建设的“瓶颈”问题。笔者结合我国德育的实际,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的对策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优化社会环境,形成道德知行统一的氛围
人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要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而且道德形成作为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要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道德形成过程的本质是内化和外化两次飞跃,然而在这两次飞越过程中,环境对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社会环境是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它是指影响道德形成、发展以及德育活动开展的一切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道德的形成过程起到了规范、约束、促进、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等作用。因此,要解决“知行矛盾”,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优化社会大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氛围。
(二)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最终形成道德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教是为了不教。”道德教育更是如此。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最终形成道德习惯。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指受教育者主动地提高自身思想认识、道德水平以及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以满足道德教育的要求,达到道德教育目标的过程,它既是人们自身思想矛盾运动进行的过程,也是人们自觉接受先进道德思想和正确行为,克服自身不良行为,提高自身思想认识、道德水平的过程。其中,自我教育主体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对象。整个自我教育的过程与我们传统上所讲的道德教育是整个道德形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们的道德形成过程先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教育,然后,再由受教育者自己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同时也只有当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教育并努力地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时,道德教育才起作用。只有受教育者把以实现道德行为转化为自身行为习惯时才能够称之为道德。正可谓“没有氛围就不是文化,没有习惯就不是道德”。因此,我们在解决道德知行矛盾的过程中,不仅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而且更应该注重受教育者道德践行。积极地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并使之形成道德习惯。
(三)以实践训练的方式搭建内化、外化的桥梁
道德教育的过程,首先是将社会要求以及所倡导的道德风尚通过教授、讲解参与活动等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并作为自己道德评价的标准和道德选择与道德践行的依据,然后,再由受教育个体将自己的道德动机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并经常重复使之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其中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外化又是内化的最终目标,是整个将德育教育的归宿。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目前,道德内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来完成。我们应该在原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之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运用案例分析、设置道德两难问题引导大学生思考,设置情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他们“以作为学”、“在做中学”。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激起广大学生们对道德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接受社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自愿将这些道德规范和要求作为自己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选择与道德践行的依据。道德外化过程中,我们的教育重心应该在“践行”上多下工夫,即在内化的基础上,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期在活动中巩固和强化已经内化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及要求,并使之多次重复,进而形成道德习惯。
(四)加强民主法制与思想道德建设
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调节体系中的子系统,是规范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的两个基本手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法律是人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必须应尽的义务,带有一种强制性,它以国家的强制力做后盾,以处罚体制体现其“权威性”,但它的作用范围比较有限。道德的层次高于法律,其体现的是主体的自觉性、主体的内在价值,日常生活中,道德功效主要依靠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来实现,并且作用广泛,但其约束力往往不强。二者联系体现在:首先,道德与法律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均以规范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为最终旨趣。其次,道德于法律的内容相互交叉,相互补充。最后,二者实施过程中,一个是“硬的标准”,一个是“软的要求”,刚柔并进,其效果更佳。因此,我们一方面,加强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促进法律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将社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法律的强制性弥补道德约束力不强的弊端。在道德建设和民主法治密切结合基础之上,以法律的强制力与道德的广泛作用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解决道德知行矛盾。
[1]赵谓荣.社会转型与政治社会化变迁 [J].社会科学, 1999,(9).
Abstract: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behavior are two key stages of thewhole processofmoral education.Recently,the university has been paying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behavior of students,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hich lead to“moral conflict”and weakens the effectiveness ofmoral educa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m,we should opt imiz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form a proper atmosphere,lead students to form moral habits bypractice,establish a link between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by practice training,strengthen the democratic and legal system to further solidify the unity of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behavior.
Key words:moral cognition moral behavior;conflict;counter measures
(责任编辑:侯秀梅)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M oral Cogn ition andM oral Behavior of th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 iversi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Da-fang,DAN Jian-guang
(School of Humanities,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G641
A
1001-7836(2010)10-0110-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0.045
2010-05-10
张大方 (1967-),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丹建广 (1986-),男,河北大名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0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