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田美永,张文宏
(皇学馆大学文学部,日本三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佐藤春夫的“晶子像”
半田美永,张文宏
(皇学馆大学文学部,日本三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本文以日本近代诗人小说家佐藤春夫的实名小说《晶子曼陀罗》为中心,对明治大正社会背景下女诗人与谢野晶子跋涉诗坛的艰辛历程以及爱恨交织的情感生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佐藤春夫以其独有的“诗一般的幻想”勾勒出真实的“晶子像”,在探究晶子多彩内心世界的同时,诠释了诗的本质,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观。
佐藤春夫;与谢野晶子;诗一般的幻想
佐藤春夫(1892-1964)是日本大正昭和时代著名诗人、小说家,中学毕业后加入了以与谢野铁干(1873-1935)、晶子(1878-1942)夫妇为中心的新诗社,开始文学创作。独具一格的诗风、娴熟精湛的技巧、和汉教养的造诣,使他成为日本近代文坛的巨擘。
众所周知,佐藤春夫对与谢野铁干、晶子夫妇的敬慕之情,终生未变。与谢野晶子晚年举行了庆祝《新译源氏物语》完稿的宴会,出席宴会的佐藤春夫感概万千:“因其无法言表之美,我对晶子老师崇拜直至。”昭和17年(1942年),晶子去世之际,佐藤春夫赋诗一首:“ねんごろにわが青春を導きし第一の星みえずなりぬる。”[1]继而在《与谢野晶子女史追慕》的篇首中写道:“十八岁那年的秋天,我初见晶子,三十余年来留下诸多亲聆教诲的回忆。”在回顾自己青春时代的文章中,他又写道:“提及新诗社,恐怕谁都会想起与谢野铁干的夫人晶子吧。如此宣传并推出晶子夫人也是新诗社的一种策略。社会上的人们接受了晶子夫人并将其扶上新诗社女王的宝座,却不清楚她的真正价值,仅仅是以稀为贵。”[2]47
佐藤春夫所指的“晶子夫人真正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笔者再次阅读了《晶子曼陀罗》。它连载于日本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3月至6月的《每日新闻》晚报,并于同年9月由讲谈社出版发行。佐藤春夫将自己对晶子的敬意和关注,全部倾注于该书的字里行间,在他看来,《晶子曼陀罗》既非“晶子传”,亦非“晶子论”,而是自己所勾勒的“在晶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空气中,女性爱情诗人的人格”之像。因此,本文以《晶子曼陀罗》为中心,围绕晶子跋涉诗坛的艰辛历程与爱恨交织的情感生活,重新审视佐藤春夫的“晶子像”,在探究日本近代女性诗人内心世界的同时,感受佐藤春夫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于佐藤春夫的小说特色,中谷孝雄曾指出,它已经从“描写本位”所谓的“近代小说”毕业,酷似《大镜》①①《大镜》:历史物语,作者不详。据说成书于白河院院政时期,以纪传体的方法记述了从文德天皇至后一条天皇176年间的历史,重点叙述了藤原道长权倾朝野的故事。惯用的手法,作品中随处可见作者的投影。他还推测佐藤春夫有意识地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大概是昭和10年以后的事情[3]。从这个意义上说,佐藤春夫在《芥川奖——愤怒正是爱的极点》、《田园的忧郁》、《殉情诗集》、《都市的忧郁》等初期代表作品中所使用的构筑手法已内含了他叙述故事的精湛技巧,这标志了佐藤春夫文学的日臻成熟。
为了镌刻全面的、立体的“晶子像”,佐藤春夫在其创作的鼎盛期发表了“实名小说”《晶子曼陀罗》。该作品共二十二章,各章附有独立的标题。第一章“十五岁的少女”至第三章“黑蝴蝶”,以晶子的故乡“堺”的小镇为背景,描绘出她十五岁至十九岁的早熟多才的少女时代。在第四章“凤小舟”中,大阪的文学运动风起云涌,以“凤小舟”之名开始在杂志“よしあし草”上投稿的晶子,和从关东来到大阪的与谢野铁干先后登场。在第五章“《明星》①《明星》: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以诗歌革新为目标的杂志《明星》创刊。它把诗歌从风花雪月的旧框架中解放出来,自由地歌颂人间的真实感情,赋予诗歌以新的生命力。该刊物由当时明星派浪漫主义的诗人们始创,主编与谢野铁干不仅是著名诗人,也是诗歌革新运动的领袖。闪烁”和第六章“《东西南北》的人”中,作者不惜笔墨地描述了铁干惊人的文学成就。第七章“写给莲花的歌”以后,晶子、山川登美子与铁干日常交往的情景映然纸上。若狭(现日本福井县)才女登美子不仅是晶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对手,也是争夺铁干的情敌。之后,作为第十章“乱发”的伏笔,作者描写了由相识相思到坠入爱河的铁干和晶子。
晶子的成名作《乱发》被公认是“晶子写给铁干的爱情诗集”。在“秋風にふさはしき名をまゐらせむそぞろ心のみだれ髪の君”[4]166等句中,晶子大胆地向铁干倾诉了自己难以抑制的思慕之情。虽然《乱发》的修辞略显生硬,技法尚未成熟,但作为诗坛巨匠的铁干对此未加修改。据说这是因为铁干“从那里发现了晶子的个性。那种让人无法加笔的自然迸发的热情,那般幼稚反而清新可爱”。
在第十一章“魔书问世”中,晶子对诽谤中伤铁干的言论展开了强有力的反驳,讽刺所谓“照魔镜”的著者,坚决拥护铁干。这件事情在明治三十年代初期有关《明星》的文坛逸话中也有记载。第十二章“华顶山之春”以后,铁干的原配妻子泷野渐渐变为配角,倾心于铁干的晶子和登美子之间的爱情较量遂成为焦点。最后,晶子终于挣脱了旧道德的羁绊,决意离家出走奔赴铁干身边,然而她却难以割舍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第十三章“火焰的翅膀”表明了现实中“决非断然离家的晶子”的苦衷。“先に恋ひ先に衰へ先に死ぬ女の道にたがはじとする”[2]48,从晶子哀婉的叹息中,佐藤春夫大概洞察到了她内心的“女性观”吧。
终于迈进京城的晶子,因泷野母子的存在而尴尬困惑,犹如沉浸在“漩涡之中”(第十四章)。直到第十五章“黄金向日葵”,晶子与铁干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晶子的心情和生活似乎一时安定下来。然而,再次让晶子忧心忡忡的并不是反对自己婚姻的兄长,而是丈夫铁干。其中缘由从第十六章“你千万不要死去”中可以找到答案,以日俄战争为界,散文的骤然兴起、诗歌的日渐衰败、新诗社成员的纷纷退出等现实,使铁干茫然失落。在新诗社,晶子始终把丈夫铁干当作自己的老师,面对失意的铁干,晶子轻语相劝:“即使最后仅剩弟子吾一人,亦足矣”。此时,晶子也处于事业的低谷。由于《你千万不要死去》一诗的发表,她遭到评论家大町桂月的猛烈攻击,而佐藤春夫却认为“桂月自己留给人们的印象则是落伍于时代的旧思想家”。
佐藤春夫将晶子塑造成“女怪”,吟出这种极致情念的篇章是在第十七章“佳人薄命”登美子离世以后,即第十八章“夕云男”和第十九章“魔王和女怪”。对于登美子之死,铁干赋诗十二首,晶子却无一首。据说仅留下一首奇怪的诗:“婿とわれと死にたる人と三人して甕の中に封じつること。”[4]281因此,佐藤春夫相信,与晶子结婚后的铁干心中仍然爱恋着登美子,《乱发》的创作与铁干的个人诗集《相闻》、登美子的作品密切相关。由于捕捉到了永驻铁干心中的登美子的幻影,佐藤春夫对《乱发》的解读显然与众不同。晶子所吟的“君是空中夕云男”,无疑是指铁干。她对“夕云男”铁干的猜疑嫉恨、哀怨缠绵,正是伏流在《晶子曼陀罗》根底的诗魂,多情多恨的晶子被佐藤春夫命名为“女怪”。
被称作激情的女人,以激情的女人自居的晶子,对
丈夫的爱情高潮亦如燃烧的火焰。如今,逆流倒转,晶
子挣扎在嫉妒的漩涡之中。(《晶子曼陀罗》第十九章)第十九章中,变成“女怪”的晶子对丈夫铁干抱怨不休:“我无论在哪方面都不及那个女人的。”宿怨颇深的情敌登美子虽然死去了,她的灵魂却游荡在晶子心中,总也挥抹不去,这使晶子对丈夫产生了种种怨恨。而此时的铁干意志消沉,甚至连咏诗的技巧都遗忘了,直到《明星》第一百期作为纪念号废刊之时,晶子方才留意到丈夫情绪异常。她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帮助丈夫东山再起,以唤回魔王时代的自信。
大阪的好友小林天眠的友情和经济上的援助,给予晶子夫妇以极大的支持。在东京神田区的新居,晶子夫妇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同时,每周撰写两篇关于《万叶集》和《源氏物语》的讲稿。
支持丈夫留学法国的“晶子像”在第二十章“渡海留学”中浮现出来。此时,铁干恢复了本名“宽”,不再使用号“铁干”。为了攒足留学的费用,晶子每天要在屏风上不停地写出近百首诗文。邻居大佐夫人把拼命工作的晶子视为疯子。佐藤春夫如此描述世人的误解:“不仅仅是晶子,在所有诗人的生涯中始终贯穿着和大佐夫人同样的世俗之辈的偏见。”恰逢此时,即将奔赴法国留学的铁干从诗人石川啄木那里得知了“大逆事件”②大逆事件: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尖锐起来。为了镇压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日本政府以所谓暗杀天皇为理由,逮捕了以幸德秋水为首的24名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翌年将其中12名处死。的详情,颇为震惊。刚刚生下四女儿的晶子仿佛也看到了伫立在自己枕边的十二位大逆囚徒的灵柩。这年11月,铁干从热田丸港渡欧。
第二十一章“三千里外”再现了晶子追随夫君远赴巴黎的异国生活。其中穿插了画家梅原龙三郎的街头风景画、裸体妇人的彩色速写以及巴黎郊外的寺院速写等。该章反映了晶子夫妇困窘状况的逆转,生活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周围弥漫着温馨的氛围。“恋するに何むつかしき事あらん三千里さへ一人にて来し”、“三千里わが恋人のかたはらに柳の絮の散る日に来る”[4]334。身在巴黎的晶子夫妇犹如再会的恋人尽情地吮吸着异文化的新鲜气息。但是,不久晶子便发现胎动在自己心中的那种与生俱来的伤感气质。
“愁人”晶子的精神世界里有种天生的焦虑忧伤的毒素。晶子隐隐约约地感到,这样的毒素萌生后会慢慢发酵成不良征兆。(《晶子曼陀罗》第二十二章)
徘徊矛盾中的晶子的素颜在第二十二章“流离的女人”中格外清晰明朗。逗留在巴黎的晶子思儿心切,却又在儿女和丈夫的间隙中动摇不定。“远离儿女依偎在丈夫的怀抱时惦记儿女;别离丈夫团聚在儿女的身边时想念丈夫”。晶子如此告白着惆怅心曲,毅然独自踏上归途。作为难忘的回忆,晶子夫妇本打算与石井柏亭、小林万古等好友同行,一起访问伦敦、罗马和威尼斯等地,却未能成行。的确,古代传说中美女和才女的末路,常以“流离”而告终。《晶子曼陀罗》逼真地刻画了晶子奔走在流离途中别夫会子的“母亲像”。
正如作者自己所述,《晶子曼陀罗》构筑了置身于时代潮流中的“晶子像”。岛田谨二指出,从明治这个时代,还有诗人的生存方式,即“面对世俗之人诗人的辩解”[5]等表现中,亦可管窥该作品执笔动机之一。但是,根据上述对《晶子曼陀罗》各章的梳理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佐藤春夫欣赏自己“诗一般的幻想”,以及试图确认这种幻想的态度。其实,如此横溢着诗人佐藤春夫之矜持的作品并不多见。在《晶子曼陀罗》自序中,作者明确表示,自己对诗歌的见解全部融入了该作品中。
诗人究竟是何种类型的人?所谓的诗又是何物?如何形成?又如何品味呢?另外,我没有料到自己对诗歌所有的管见,偶然地在这个作品中被具体化了。创作的同时,颇有必要泛舟书海,这或许就是被新诗社的诗歌所吸引,被诗魔的魅力所征服的结果吧。
佐藤春夫62岁时所创作的《晶子曼陀罗》,极其类似其处女作的情感流动,根源深处依然流淌着超越现实的诗情。通过《晶子曼陀罗》,作者领引我们看到的正是他所谓的“诗一般的幻想”。那么,“诗一般的幻想”到底是什么呢?佐藤春夫认为,那就是“在虚构中表现现实以上的真实”,是“真正的创作”。他还表明自己从晶子夫人那里到得两点创作启示。其一,“诗人应具备不惧一切吐露真情的天职”。其二,“对文字纤细的感受和大胆的驾驭”。
继《晶子曼陀罗》之后,佐藤春夫连续发表了《小说高村
[1]佐藤春夫.青春期的自画像[M].东京:共立书房,1948:237.
[2]佐藤春夫.诗文半世纪[M].东京:读卖新闻社,1963.
[3]佐藤春夫.佐藤春夫全集:第4卷(解说)[M].东京:讲谈社,1967:590.
[4]佐藤春夫.晶子曼陀罗[M].东京:讲谈社,1954.
[5]佐藤春夫.佐藤春夫全集:第8卷(解说)[M].东京:河出书房,1957:419.
[6]半田美永.佐藤春夫研究[M].东京:双文社,2002:84.光太郎像》、《小说智惠子抄》、《小说永井荷风传》等描写人物的系列“实名小说”,在此虽然无暇从同质乃至同类等层面上将它们与《晶子曼陀罗》作一比较研究,但是,至少可以说佐藤春夫以其独有的“诗一般的幻想”首先捕捉到了诗人晶子的“真实”,实现了“真正的创作”。
为了追求所谓的“真实”,佐藤春夫到处镶嵌“现实”。按照“实录处理”的原则,当然要记载实际存在的人物。《晶子曼陀罗》的前半部分,尤其是从第一章到第四章中晶子的历程,尽可能地忠实于史实。然而,与铁干相遇之后的“晶子像”大部分可能来自佐藤春夫的精雕细琢[6]。所谓“虚与实”的技巧,对于作家来说是创作的秘籍,由其组装整合而产生了“文学”。所以,佐藤春夫认为,“文学上的著作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同事业”。
自十八岁的秋季以来,萦绕在佐藤春夫脑海中的“明治诗魂”,使其珠玉连缀、横空出世。为了写给自己钟情的女人,即当时著名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夫人千代,多情多才的佐藤春夫诗兴泉涌,遂成爱情绝唱。初期的《殉情诗集》、《我的1922年》、《佐藤春夫诗集》等无不传递着诗人的情丝爱语。我们倘若忽视了触及佐藤春夫诗歌基底的《乱发》中的爱憎情感,将难以领悟他的精词丽句的艺术魅力。
以诗集《乱发》为中心对晶子的作品进行诠释,这是《晶子曼陀罗》的最大特色。为了加深这些诠释的深层含义,他还穿插了铁干和登美子的诗作。正因为与铁干的相知相遇,晶子的诗才方得以充分发挥。具体而言,晶子对铁干的恋情萌生之际,亦是其才华显露之时。更准确地说,其中登美子的存在是不容忽略的。晶子一直怀疑铁干和登美子之间的秘密恋情,在这种嫉妒心的驱动下,诗集《乱发》的诞生成为必然。晶子不愧是为爱而生存的女诗人。因此,笔者认为《晶子曼陀罗》的目的还在于,使与“魔王”铁干对峙的晶子的“女怪”形象凸显在世人的视线中。
佐藤春夫为了再度确认自己对《晶子曼陀罗》中晶子诗歌的诠释,于昭和三十二年(1957年)又创作了《解读乱发》。他在该篇中断定“《乱发》是部难解的诗集,并且全部是恋歌”。恋歌难解的理由是因为它像“一种暗语,近似于眉目传情”,因此恋歌的内容被定义为向对方倾诉的怨言或者蜜语。可见,《晶子曼陀罗》由《解读乱发》作支撑而屹立起来的“晶子像”更加鲜明坚固,它展现出晶子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充分彰显了诗人内在的本质。
[责任编辑 海 林]
I109.9
A
1000-22359(2010)04-202142-03
半田美永(1947—),男,日本和歌山县人,日本皇学馆大学文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日中比较文学的研究。张文宏(1968—),女,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皇学馆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生,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的研究。
201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