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

2010-08-15 00:46陶玉霞
关键词:旅游经济文化

陶玉霞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

陶玉霞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旅游的自我毁灭理论及旅游发展的实践特点要求乡村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乡村性的保持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乡村旅游开发中要真正贯彻体现科学的文化观、经济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生态平衡、文化平衡、经济平衡、代际公平、空间公平五个方面的目标;提高乡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别能力,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和谐的旅游环境,则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建设

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时间比较短,开发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开发的现实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旅游开发的长远利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譬如城市化问题、商业化问题、乡民边缘化问题、产品低层次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旅游开发的主要承载区,乡村地区由于脆弱的生态系统,以及与旅游者相比处于弱势的乡村文化,很容易在旅游开发中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对于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而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更现实的意义[1]。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水平的新农村。而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目标也是要构筑现代人类的理想田园和心灵栖息地的梦想天堂[2],二者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乡村旅游正是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从旅游业的角度讲,乡村旅游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讲,发展乡村旅游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起点、繁荣农村社会经济的新亮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支点,是构筑现代乡村田园社区的有效手段。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乡村旅游也为新农村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乡村社区的发展,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有一个科学的分析和把握。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需要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性的保持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从供给角度来看,现代化与本土性是构成乡村旅游供给动力的两个核心因子[3]。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乡村生态、乡村风光、乡村民俗、乡村生活等成为旅游活动的对象物,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现代生活的方式之一。乡村性的内容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4],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从景观内容看,乡村旅游资源包括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农业劳作景观、乡村经济景观、乡村农耕文化及民俗文化景观、乡村民居建筑景观等。从活动内容看,乡村旅游包括乡村观光、乡村休闲度假、参与农业劳动体验、乡村民俗节庆体验等活动。乡村所意味的“乡村性”景观和活动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它们受现代文明影响强度低,景观自然属性强,可以满足游客休闲、求知、度假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求。

以农业文明为生命和文化源头的现代中国人,对田园、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亲近感、归属感。但在现代化进程中,田园被侵占、被荒芜,大自然被污染、被破坏,乡村文明丧失,田园牧歌不再,人们呼唤着“诗意栖居地”的重建。失去了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其吸引力将逐渐衰竭;同时乡村的独特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若不复存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流于空谈。因此,要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建立在乡村性保护的基础之上。

(二)乡村旅游开发中要真正贯彻体现科学的文化观、经济观

1.科学的文化观

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文化则是乡村旅游资源中的“质”。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游客休闲的需要,还要以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为目标。我们必须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以经营文化的理念规划乡村旅游、建设乡村、发展乡村。

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存的特色,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是苍白的,要想使旅游区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重视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乡村文化包括田园景观文化、民居建筑文化、农事农耕文化、村野风习文化、家庭生活文化和乡村艺术文化等。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碰撞、取舍和融合。从目前的社会发展及旅游发展状况来看,到乡村旅游的游客多数是城市居民,游客本身所携带的文化是“强势文化”,而乡村旅游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这样在乡村旅游活动过程当中,“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要特别注意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对人类的许多许诺并未实现,人们的各种选择、身份和生活筹划具有无可挽救的矛盾性;但是,现代性不可避免地要到来,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现象。将来的道路该怎样走,需要乡民自己作出选择。中国民众社会源于现实生存需要的田野经验和田野智慧具有的巨大张力,赋予了自己特有的行为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中国社会真正的走向。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强调促使当地乡民的文化素养和需求不断提高并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包括乡民在乡村旅游的开展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体认自身乡村文化的价值并尽情享受,当地教育状况和文化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在与游客的文化交流中获得人格和行为的平等等。这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的发展理念。

2.科学的经济观

乡村旅游开发中科学的经济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平等的观念,二是经济服务于文化的观念。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不平等主要体现为“旅游飞地”现象和“新殖民主义”现象。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乡村旅游资源长期放在不平等的地位,那里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机遇被放在了次要地位。“旅游飞地”现象造成旅游收入“漏损”严重,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关联度小、联带作用弱,还有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甚至是为微小经济所得而支付环境、社会、文化上的高昂代价。这种经济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殖民地”。这就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悖论”: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壮大经济基础,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自身资本基础、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不足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从而形成“贫困化出口”,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改变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经济与环境、旅游相关利益者间的和谐关系,凸显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地位,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同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我们还必须树立经济服务于文化的理念,分出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乡村的教育、信息和文化建设,文化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健康的经济必然以优越的教育和文化做支撑和后盾。只有实现了乡村文化的自主和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自主和健康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乡村旅游来说,其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在时间尺度上,既要满足当代人旅游和旅游开发的需要,又不能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的能力;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既要维护本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又要同周边区域地区协调共处,实现旅游资源的分管共享;在开发广度上,既要协调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乡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要注重乡村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5]166。因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以归结为生态平衡、文化平衡、经济平衡、代际公平、空间公平五个方面。

(一)生态平衡——乡村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

从系统理论上讲,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可以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大生态经济系统,而这个生态经济系统要想得到良性的发展,就要使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不超过它本身的恢复能力。在乡村旅游活动中,首先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由于与外界接触比较少,工业生产落后或几乎没有开展工业活动,还保持着比较完好的生态环境。那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动植物种类繁多、地域特色明显,具有良好的生态舒适度,吸引了众多游客。在这些地方,乡村旅游的目标就是要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稳定性,并进一步优化环境。在一些地方,由于环境容量有限,还需要进行控制,以维护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正常使用,避免破坏和谐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另外,近十几年来,我国过分快速的城市开发和城市化进程使诸多城市和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森林大面积缩减,良田变成荒芜之地,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土壤,没有良好治污设施的小企业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工业生产废弃物,污染着环境。因此,在这些地方,乡村旅游的目标就是要恢复农业生态环境,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二)文化平衡——乡村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对当地人文生态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首先,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外来的强势文化逐渐占据乡村传统的文化领地,人文生态环境可能失去昔日的生存空间,乡村文化的地方性、独特性、民族性逐渐消失,这在少数民族村寨表现得尤为明显。其次,传统文化可能转变为舞台的表演文化,乡村文化的舞台演示必然会丧失其醇厚的原始魅力,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个严峻的问题。再次,乡村文化的仆从现象可能产生。乡村社会无法拒绝那些有强大经济实力做后盾的外来游客,从而产生盲目的媚外、庸俗或排外现象,传统文化个性将被削弱,文化功能将被减低,直接影响当地文化的健康发展。最后,一些具有浓郁农村风格的建筑被现代化的建筑代替,一些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活动被淡化,乡村文化失去了它的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传统性和地方性,就不可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乡村文化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各部分、各因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由文化主体及其环境共同构成;文化生态系统中存在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这种流动具有交互、反馈、循环以及自我调节等特征[6]。人文生态系统的变化是可感可测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可控制性的,或者说是可以优化也可以退化的;生态可以走向繁荣,也可以走向衰败。此类生态演替的顶点是平衡、稳定。为了达到乡村文化系统的优化和平衡,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确立当地居民在人文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村民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加强当地文化心理的自信、自强和自觉意识,从根本上维护当地人文生态的自主和正常发展。其次要注意维护和增强农村社区文化的独特个性,保护浓郁农村风格的建筑,避免乡村人文环境的城市化。再次要维护民风民俗的纯朴自然性,力避民俗节庆活动的商业化舞台表演。最后,要强调乡村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文化需求的满足和文化方面的平等权益,而不仅仅是经济收益。

(三)经济平衡——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是乡村社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也是维系乡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条件,同时,还要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受益的均衡。这就要求首先要在确保旅游经济容量平衡的前提下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既要获得合适的投资回报和替代产业的比较利益,又要保证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适度控制乡村旅游经济目标,避免对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其次,要以高质量的乡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来获取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能以粗放经营的短期行为来获得一时的眼前利益;乡村整体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粮食及以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为依托的产业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主要靠发展旅游业来支撑乡村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收益能够补偿乡村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平衡,满足乡民精神文化发展环境的需求就足够了。再次,要杜绝“旅游飞地”现象和“新殖民主义”现象,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受益的均衡[5]171。乡村旅游中有多个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开发商、村民等,由于受益的不均衡目前已经导致很多问题,特别是处于弱势的村民,不仅不能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好处,相反还要承受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生活压力。因此,要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受益的均衡。

旅游开发毕竟应该是一个持续发挥效益的过程,在确保当前旅游开发需要的同时,更应该立足长远永续发展,保持旅游目的地的长久魅力,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得子孙后代能够持续享受旅游开发的机会和旅游发展的成果,这也是当代人应尽的义务。而这一代际公平的实现由以上所讨论的三个方面——生态平衡、文化平衡、经济平衡为基础和前提。

(五)空间公平——区域发展与社会阶层旅游受益平衡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平衡旅游者愿望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关键是乡村居民有什么需求、应该有什么需求,就连乡民自己都不清楚,这就涉及乡村旅游的公平问题。我们现代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着重强调的是实现旅游的代际公平,往往避而不谈另一重要方面——旅游的空间公平问题,包括乡村旅游区域发展的平衡和社会阶层方面的权益公平,这二者不可或有偏废。

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促进乡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社会公平的意义上来说就要兼顾乡村区域发展的平衡,这是我们国家缩小地区差别的一个良好机会。另外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乡村旅游业不是一个概念,对于不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地区,我们也应该积极发展当地的乡村休闲事业,打造适宜人居的环境;城市及发达地区要鼎力扶持落后的乡村社区,促进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旅游也成为它们的社会权益,成为它们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在旅游业实践中是乡民借自己赖以生存生活生产的地域环境为人们提供旅游服务,如果目的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旅游脱贫”,在文化意义上对于乡民来说是不公平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歧视。一般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只是触及了农村与农业的问题,“三农”中的9亿农民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乡村旅游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7]。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必须兼顾和强调乡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地位平等,在乡村旅游中要首先满足乡民的旅游需求,让旅游成为乡民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社会阶层公平的意义上,乡民同样应该成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主体的一部分,这是乡村旅游发展要达到的必然目标之一。

三、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一)发展乡村教育,提高乡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别能力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飞地”现象和“新殖民主义”现象的出现,以及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乡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等,都源于乡村落后的文化教育。要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乡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别能力,培养他们的民主观念和主人翁思想,培养他们的科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科学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坚持以构建和谐的乡村社区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目的,实现乡村旅游的人本化,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乡村经济,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乡村旅游发展中各种问题的出现,与落后的乡村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的表象繁荣使得我们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这一途径的有效性深信不疑,但是在过分强调旅游的经济性手段的过程中,出现了旅游活动破坏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旅游经济戕害乡村经济的负面后果。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还要以乡村支柱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强大后盾。要实现乡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就要构建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8]。

(三)发展旅游,构建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和谐的旅游环境

发展旅游不仅仅是发展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的长远目标是建设发达的田园化乡村,构建理想的人居环境、人类理想的生命栖息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筑和谐的旅游环境。而这一旅游环境不仅面向城市居民,同样要面向乡村居民;乡村居民预期中获得的不仅是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现代旅游精神需求的满足。当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他们对宁静生活的偏好提高,并且高于对收入增长的需要[9],这时居民所期望的是宁静和谐的休憩环境而不再是旅游业环境,这是所有旅游目的地的最终发展趋势。但目前来说,我们的乡村旅游既然还负有经济收益的重任,那么就需要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构建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的过程中,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控制和优化“大旅游”的系统旅游观,加强乡村旅游伦理教育,培养尊重乡土、爱护生态、保育环境的生态伦理观,树立基于生态链、遵循“3R”(Reduce减量化 、Reuse再利用 、Re2 cycle再循环)原则的旅游生产发展观,提倡文明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绿色旅游消费观[10]。在旅游开展的过程中,要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对旅游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交往伦理教育,避免旅游殖民主义的产生,杜绝旅游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减少对乡村原生态文化环境的冲击;要对旅游利益相关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经济伦理教育等,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一个安全、友善的社会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和睦而安宁的居住生活环境。通过旅游伦理教育可以建立起一个尊重乡土自然、尊重乡土文化、以人为本、包容差异的旅游新环境,进而促进乡村旅游向稳定、健康、繁荣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1],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规范化、和谐化。

[1]黄郁成.乡村旅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227-228.

[2]陶玉霞.旅游的空间公平问题与乡村旅游的三级概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20-123.

[3]杨军.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旅游科学,2006(4):7-11.

[4]Reichel Arie,Lowengart Oded,Milamn Ady.Rural Tourism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Tourism Man2 agement,2000,21(5):451-459.

[5]陈望衡,陈李波.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545-550.

[5]唐代剑,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黄云霞.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2-47.

[7]程遂营.中国乡村旅游:现状、热点与薄弱环节[J].旅游学刊,2007(4):31-34.

[8]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4):88-90.

[9]刘焰.旅游心理承载力:决定因素及计量模型[J].上海经济研究,2003(2):60-63.

[10]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58-62.

[11]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07(9):127-130.

[责任编辑 迪 尔]

F592.3

A

1000-22359(2010)04-200852-05

2009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200921935)

2009-12-26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谁远谁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