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当代启示

2010-08-15 00:48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洪堡德国学术

毕 瑞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

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当代启示

毕 瑞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

洪堡传统是德国高等教育的基石,其基本的理念是学术修养与精英教育。但是这一传统在面临新的情况时出现了种种问题,在恪守传统与寻求变革之间,德国人试图找出可以平衡二者的方法,即在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寻求妥协。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弊病,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大学教育应偏重于精英化即培养大师,还是应当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即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具备职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大学既未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也没能训练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备职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经历过与我们同样的问题,因此研究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必定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洪堡传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精英教育;职业教育

一、洪堡传统——德国高等教育的基石

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源于 19世纪初,1806年普鲁士战败于拿破仑,哈勒、哥根廷等大学随之关闭,导致普鲁士国家进行广泛而深远的大学改革,并希望通过学术教育上的繁荣和精神上的胜利来洗刷军事上失利带来的国耻。此时,以柏林大学的创立为标志的高等教育改革为现代研究型大学奠定了稳固的学术基础。洪堡的大学理念成为 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奠定了整个德国高等教育的基石。

洪堡在《柏林高等学术设施的内部与外部组织理念》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德国近代大学的办学方针和理念。他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所谓科学是纯科学、思辨的哲学,纯科学只进行纯知识、纯学理的探求,不追求任何自身之外的目标;所谓修养,是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境界,是人作为人应有的素质,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正体现大学的双重任务。“寂寞”和“自由”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这里“寂寞”包含三层意思:大学应是“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受国家保护的同时享有完全自主的地位;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大学的任务在于探求真理、追求纯粹的学问,不需要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应甘于寂寞,完全沉潜于科学,不为任何俗物所干扰。这里“自由”也包含三层意思:自由是针对国家而言,注重大学的权利与国家的职责;自由是研究与教学的自由;自由还是学生学习的自由[1]34。洪堡的大学理念是注重学术的绝对自由和追求“纯粹知识”,赋予大学研究的职能,反对教育的职业化和实用性。这一理念即是德国大学传统的精髓。

此后,德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恪守洪堡理念。直到1871年,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的德国走上了民族统一的道路,其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迅速崛起,跻身于世界之强。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使技术型高等教育机构陆续出现,这导致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此时的大学不再单纯地被看做是培养行政官员的机构,它们已经成为德国蓬勃发展的工业部门培养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的培训机构。”[2]然而,当时的高等教育仍为十足的精英机构,只有少数人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据统计,平均每1万居民拥有 11名大学生,而全国大学生共计 5万人,其中75%以上在大学学习,15%在工业高等学校学习。其中以柏林大学规模最大,拥有五千余名学生[3]。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意志帝国宣告崩溃,随之产生了魏玛共和国,战败带来的经济衰退一直伴随着魏玛共和国的发展。不过这些对大学的冲击并不大,大学仍处于科学的领先地位,其学术与组织传统仍得以保持,仍具备强大的学术实力。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未发生重大变化,但是由于许多青年人在战争结束之后重返校园,导致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在校生则在 10万至 13万人之间摇摆不定[4]。随后,纳粹政权的建立使德国大学进入了一个灾难时期,国家社会主义对德国的学术氛围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教授们不再有教学研究和学术自由的领导权。在 1932—1939年间,约40%大学教师由于政治或种族原因离开大学,流亡国外。到 1938年,大学生数量已减少到 5.8万名[3]。

二、战后联邦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一)1945—1965年:传统的复辟时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划分为民主德国(东德)和联邦德国(西德),由于战后的德国大学大多数已成为一片废墟,恢复魏玛时期的高等教育传统成为改革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纳粹所带来的顾虑,战后的德国大学开始对政府存在戒备心理,使得学术独立成为西德大学的至上操守,并刻意与行政划清界限,他们努力为保持高度的自治权而斗争,这种自治权的程度甚至比二战之前还要高。卡尔·雅斯贝尔斯写道:“我们大学的未来……基于更新其原始的精神……大学的任务是,在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共同体中寻求真理。”[5]214可以说,这与威廉·洪堡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基于科学和自治的大学,是以小规模的大学为前提的。在1948年汉堡《鉴定报告蓝皮书》中,德国大学的国际研究委员会确认,高等院校历史悠久,其核心是健康的传统,改革的任务是“让传统的健康核心服务于我们时代的必要性”。卡尔强调:“在重建大学时,通过现今的创新回归我们最好的传统,完全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命运问题。”[5]216然而,大学过于注重自己的独立地位,较少关心社会,这一时期的大学被斥为“象牙塔”。

(二)1965—1980年:教育扩张和民主化改革时期

20世纪 50年代联邦德国创造了“经济奇迹”,经济重新崛起,经济的高速增长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1955—1965年十年间,大学生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在这样一种背景下,60年代的改革应运而生,这次的改革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体制在数量上扩张的讨论。1962年,英国罗宾斯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联邦德国对高等教育费用的开支和入学率远远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合格的毕业生和教师的匮乏被视为对德国经济前景和社会福利的威胁。同时,保守派的政治家们通过在教育上的更大投资,促进了学术人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提高。此外,自由主义者与关注社会平等问题的社会民主人士主张每一位公民都应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这样一种改革呼声下,学生规模显著增长,大学设施得到扩增,专门机构和工程学院被给予大学地位,18所新学校被建立[2]。

然而这些改革并未触及到战后德国大学的根本结构,独立的学术体制仍然被全职教授所控制,直到1967—1968年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才导致了联邦德国的大学结构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政府立法大大减少了教授专断性权力,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行政控制加强,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大学的自治权。其次,由教授、学生、研究员及辅助人员构成的“大学团体”,取代了传统的以正教授特权为特征的“教授大学”。大学团体的引入增加了国家行政的权力。此外,联邦政府在 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采取改革措施,一是引入大学生拨款评估机制,二是引入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即为劳动力市场服务提供短期职业培训的应用科技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以此来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2]。这些在1967年颁布的第一部全国性的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总纲》中得以体现。通过改革,高等教育在结构、规模、管理体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德国高等教育由此进入大众化时代。

(三)20世纪 80年代以来:传统与现代的调整时期

从6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十年的大建设使得政府提供的经费已无法满足高等学校学生不断增加的需求,高等教育经费也在不断增减。如果说六七十年代德国高等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上的更大投资来促进学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确保每一个公民享有高等教育权力的话,那么80年代德国高校所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在入学压力不减和经费紧缩的条件下,寻求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新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到80年代末,德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两个明显的特征:

1.高等教育体系明显划分为两大系统或类型

在保持学术性高等学校、尤其是大学学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扶持以实践为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职业学院的发展。高等教育划分为两个系统:一类是二战前创设和战后以此为模式建立或进行改革的各类大学,这些大学总称为学术型大学,另一类是 60年代末期由各类商业、农业职业和专业技术学校升格而成的高等专科学校。前者偏重于传统,更加强调学术教育。而后者则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劳动者的需要。

2.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直到20世纪初,德国大学主要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进行纯科学研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联系的日益加强,德国大学不可能完全漠视政府、社会和求学者的需要,追求大学的纯学术性。1976年制定、1985年和 1993年两度修改的德国高等教育大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各种职业做准备,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6]。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进行学术和艺术活动的能力”以及“在民主、社会和法治的国家履行一定责任的能力”。因此,到 80年代末,无论是大学还是高等专门学校,都把专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不同的是学术性大学开设的课程并不直接与职业挂钩,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至于高等专门学校则基本开设了注重实用的职业课程,在大多数州,到工厂或生产第一线实习是课程的重要内容[7]。

在不抛弃自身传统的前提下进行某些适应社会的变革,是这一时期德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政策,具体表现为学术与职业并重。在保持学术性高等学校,尤其是大学学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扶持以实践为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学课程和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也呈相互交融之势。从 19世纪以来,德国传统的大学主要开设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几乎没有应用技术方面的课程。而 60年代末期出现的高等专科学校也主要是开设实用技术方面的课程,以培养专门职业技术人才为主。到 90年代,两类院校的课程出现相互交融的趋势,即在传统型大学中开设理工科课程,在专门高等学校中开设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尽管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再是为了培养纯粹的学术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似乎是毫无疑问的。

三、传统与现代的较量

纵观德国一百年来的改革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是在一种传统与现代化的张力中曲折而缓慢进行的。50年代洪堡大学传统“复辟”到 60年代高等教育扩张、学生运动推波助澜带来传统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矛盾的激化,再到70年代激进派的改革政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使得高等教育政策出现“回归传统”的趋势,到最后八九十年代掀起新一轮的改革热潮。可以说,战后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走的是一条充满自相矛盾的道路:一方面,采用实用主义原则,扩张大学和大学生数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走大众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又固守传统的大学理念,不希望精英教育被职业性专门教育所取代。

战后德国高教改革的政策在许多方面都背离了洪堡大学理念的最初原则:(1)在教学领域,学生人数增长,教师匮乏,研究与教学的统一原则难以落实,通过科学达到修养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以适应就业需求而发展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颠覆了洪堡大学作为知识场所的大学理念。功能化的实用主义与传统的人文主义观格格不入。(2)在研究领域,研究经费匮乏,教师同时兼顾教学,无暇顾及科研,必定导致科研的下降。(3)在社会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分工的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可避免“走出象牙塔”,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国家不断增加对高校的决策权力,与洪堡的传统大学理念相背离。

德国大学实际上已面临一场根本性的变化。正如韦伯所言,德国的大学正在向美国化发展,传统的大学观念和制度“已徒有其表”了[1]100。革新派认为,大学只有在制度和组织上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摆脱危机。而保守派则认为,任何实质性改革在大学中都难以付诸实施。

固守传统还是大胆革新?或者传统的洪堡精神与现代的大众教育之间其实并无根本性的分歧?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应当看到,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和普及,固守洪堡式的“贵族教育”传统已不再可能,“本真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贵族的事业,只有极少数人甘愿寂寞地选择它。……有史以来研究工作就不属于普通人所能从事的工作。”[8]在高等教育大肆扩张的前提下,这一传统所依据的社会现实实际上已经消亡,高等教育必须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新的环境下扮演职业教育的角色。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表象下,仍存有洪堡精神的本质。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传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一点在研究生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与其认为洪堡传统已为现代的大众教育所取代,不如说该传统乃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存在着。这种方式即是大学的分化。显然,洪堡传统不再是德国所有大学恪守的共同传统。在高等专科学校或者现在所谓的应用型科技大学中,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劳动者。但是在学术型大学或精英大学之中,洪堡传统仍然被奉为圭臬。而在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并不存在严格的壁垒。正是由于大学之间的分化以及大学内部各专业的分化,使得洪堡传统与职业教育并行不悖。

四、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实际上,我国的教育实践也正经历着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 1977年刚恢复高考的时期,我国的大学录取率是29∶1,但是截至 2008年,我国的大学录取比例已经超过2∶1了,短短 20年间翻了近15倍,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延续之前的“精英教育”模式,尽管现实中大学生早已不再是所谓的“天之骄子”,这样一种脱离实践的教育方式必然引发诸多问题,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这种问题所反映的即是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与德国同样的问题,大学入学率大幅提高导致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各大学之间虽然存在着诸如“211”、“985”、一本、二本、三本等级的划分,却并无实质的区别,排名高的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别似乎仅仅在于学校的硬件及师资力量更为雄厚,但各校之间所教授的知识以及培养方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异,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可以说在中国高等教育都不存在真正的职业教育(在我国尽管也存在着所谓的高等专科学校,但其并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大专生的就业情况似乎一直要好于本科生)。但我们的社会不可能需要如此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由此可见,我国大学之间的分级标准并不具备现实意义,在我国当下的教育制度中,排名高的学校比排名低的学校能获得更多的国家拨款,仅此而已。

这种由国家划分大学排名并决定财政拨款的方式是否会有损大学的独立性姑且不谈。我们应予明确的是将各大学之间区分开来的标准和意义。大学当然不能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与精神追求,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必须如此。在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我们应当把握好必要的限度。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应当是职业教育,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平衡必然要求大学之间以及大学各专业之间的分化,各个学校或专业都应当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如此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才能真正的并行不悖。大学间区分的标准应是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向,只有立足于这两种教育,才有可能引发大学真正的合乎社会需要的改革。当下我国的教育决策者似乎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手段,例如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等,至于这些方法是否能取得预料中的效果,我们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了。

[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Ece G ztepe-elebi,Freia Stallmann,Annette Zimmer.Introduction Looking back:Higher Education Refor m in Germany[G].German Policy Studies/Politikfeldanalyse;2002, Vol.2 Issue 3,p0-0,22p.

[3]陈洪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1):88-93.

[4]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216.

[5][德 ]克里斯托弗·福尔.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同济大学联邦德国问题研究所.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法选编[G].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7]黄福涛.90年代德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和课程改革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1997,(5):26-31.

[8][德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1;[荷兰 ]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张斌贤,周丽华.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The Germa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20th Century and Its Inspiration

B IRui
(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The Humboldt Tradition,whose philosophy it academic training and elite education,is the found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But this tradition reached a difficultpoint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The Ger man searched for an equilibrium,between the adhering to tradition and reformation,that is,an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lib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withmoder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One of these prominentproblems is the difficulties of employmentof the graduate.Before the solution of that,we must ask firstly:should university education give emphasis to liberal education 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hich takes profession cultivating aspr imary goal?But the point is,our university failed to do eitherof them.The 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once had faced exactly the same problems as we do,so if we study these problems once German had studied,it may be helpful for us to slove the problem.

the humboldt tradition;Germany;the re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

G511

A

1001-7836(2010)03-0023-04

(责任编辑:孙大力)

2009-12-06

毕瑞 (1984-),女,湖北荆州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专业、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洪堡德国学术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威廉·冯·洪堡:德国现代大学之父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