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2008~2009年就业工作分析

2010-08-15 00:51石丽红侯登凯张军廷刘益迎孙忠华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签约率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石丽红,侯登凯,张军廷,刘益迎,孙忠华,赵 帅

(大连海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辽宁大连 116026)

大连海事大学2008~2009年就业工作分析

石丽红*,侯登凯,张军廷,刘益迎,孙忠华,赵 帅

(大连海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辽宁大连 116026)

全面分析大连海事大学2008~2009年就业工作情况,在总结近两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的有效措施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2009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学校生源质量和教学管理、关系学校发展及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受金融危机和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同样,大连海事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本文全面分析了大连海事大学2008~2009年就业工作情况,在总结近两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的有效措施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2008~2009年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2008~2009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2008 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大连海事大学2008届毕业生共计4557人,截至2008年年底实际就业人数为4301人,年度就业率为94.38%。其中毕业研究生1681人(博士127人,硕士1554人),实际就业人数为1629人,年终就业率为96.9%。本、专科毕业生2876人(本科生2829人,专科生47人)。本科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为2639人,年终就业率为93.28%;专科生实际就业人数为33人,就业率为70.2%。本、专科合计就业率为92.9%。

2.2009 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学校2009届毕业生共计4003人,截至2009年8月,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4%。其中毕业研究生931人(博士12人,硕士919人),实际就业人数为761人,初次就业率为81.74%;本科毕业生3072人,实际就业人数为2698人,初次就业率为87.83%。

(二)近两年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分析

1.航海类

航海类专业毕业生2008届与2009届签约率保持在94%左右,但是学校航海类毕业生人数增加了6.7%。从市场反馈的信息看,航运市场需求正在减少。一是各地区航海类人才培养机构增加,尤其是高职类航海专业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对航海类本科毕业生带来一定冲击;二是航运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招聘计划缩减;三是学校部分航海类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流失率高,迫使用人单位对学校航海类毕业生需求减少;四是当前航运市场自由高级船员增多,航海类应届毕业生需求减少。

2.管理类

2008届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77.61%,2009届签约率71.53%,降低6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学校以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为主的管理类毕业生,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近两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外贸易影响巨大,而具有航运特色的学校交通运输、港口、外贸、物流方向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如港口、航运公司、物流企业等)都受到严重影响,对毕业生的需求减少。

3.IT类

2008届IT类毕业生签约率76.74%,2009届签约率71.52%,降低5个百分点。一是近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IT类专业外包就业市场大幅缩减招聘计划;二是以计算机、通信为主的专业,具有行业发展速度快的特点,部分用人单位反映,学校专业设置与当前社会需求不对称,毕业生面临再培训问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严重不足。

4.工学类

2008届工学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91.12%,2009届签约率92.48%,增长近3个百分点。一是以机械、电气自动化、船舶修造、材料为主的工学类专业就业的企业金融危机后波动小;二是学校2009年在工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引进数家有需求的企业进校,使学校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仍然保持良好的趋势。

5.法学类

2008届法学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为75.26%,2009届签约率为76.27%,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学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平稳,这与法学专业竞争力有关,尤其是学校海商法专业在社会的知名度非常高。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出,社会对于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减少,纵向比较市场饱和度较高。

6.语言类

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平稳,2008届签约率62.07%,2009届签约率为65.12%,增长3个百分点。日语专业2009届是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在81.58%,这与社会需求较大有关,尤其是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日语人才。学校日语(计算机方向)学生受到社会认可度较高。

7.经济类

2008届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67.58%,2009届签约率为69.76%,从签约率来看变化不大。但也发现一些问题:第一,毕业生人数减少,促进就业率提高。2008届毕业生219人,2009届122人,就业率提高了2%。第二,社会竞争力较小,在学校经济类4个专业中,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三个专业在毕业生人数减少的情况下,就业率还在下降,只有工商管理专业签约率提高,由56.25%提高到71.43%;而前提是毕业生人数从64人减少到了28人,毕业生人数减少了56.25%。第三,周边竞争力较大,与同一地区的东北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又逢金融危机,社会需求量减少,就业压力增大。

8.理学类

2008届理学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为68.63%,2009届签约率为55.26%,降低了13%。理学类主要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等专业,就业市场较为狭窄,社会竞争力较低,就业形势不好。

9.人文类

人文类专业毕业生2008届签约率为42.11%,2009届为76.12%,增长幅度较大。人文类毕业生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签约率提高幅度最大。另外,毕业生人数从2008届57人,下降到2009届23人,减少了近60%。

10.环境类

环境类专业毕业生2008届签约率为67.50%,2009届签约率为82.35%,增长了近15个百分点。但是前提是毕业生规模降低了36.25%,从2008届的80人,减少到2009届的51人。毕业生市场需求较小,而且就业市场拓展空间受限。许多毕业生需要报考公务员才能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学校于2008年筹建了2500 m2的设施先进的大学生就业发展服务中心,集办公、洽谈、招聘等专用场地于一体,2009年初已正式投入使用。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经费,打造就业平台,加强就业指导、市场拓展与就业服务。2008年初,学校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正处级单位单设,并设主任1位、副主任3位,共计11个岗位。

二是校领导亲自带队拓展就业市场。2009年,校领导亲自带队开拓就业市场,并邀请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进校招聘。与南通人事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效地拓宽了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三是加强就业制度建设。学校先后出台了《大连海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连海大学字〔2009〕513号)、《大连海事大学关于进一步推动就业工作的意见》(连海大学字〔2009〕410号)、《大连海事大学院系就业工作考核办法(暂行)》、《毕业生离校指南》、《海大信使管理办法》、《就业专用章使用办法》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四是实施“一把手”工程。要求各学院(系)强化内涵,注重学校品牌建设,扎实做好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就业工作目标。同时,学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考核各院(系)工作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出台《大连海事大学院系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并于2010年正式下发实施。

(二)全校积极参与

一是职能部门主动帮助拓展就业市场。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部门工作性质和业务情况,主动向企事业用人单位了解人才需求,介绍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情况,大力推荐学生。

二是学院(系)对学生就业工作日益重视。许多学院(系)主动联系用人单位;部分学院院长亲自到用人单位推荐学生,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主动与就业中心沟通,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学院(系)就业工作积极性,本年度就业指导中心实行就业情况通报制度,初步建立校院二级联动、共促就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教师主动关心学生就业。院系教师非常了解本专业方向和学科优势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人脉”资源对于本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开拓有着重要促进作用。部分教师非常关心学生就业,学校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推荐学生就业。

(三)深化就业指导

一是传统的就业指导课。学校在2006级和2007级本科生中全面开设了就业指导必修课程,课内18学时,1学分。着力从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求职礼仪、简历制作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帮助新生做好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规划,2010年从一年级起开设就业指导课,推进就业指导全程化建设。

二是个性化就业指导。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到更满意的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建立就业接待日制度,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邀请知名就业指导专家和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等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就业指导。

三是网络化就业指导。通过海大就业网平台的求职技巧、名人访谈、政策法规、考研与出国之路等栏目为学生提供网络就业指导。同时,还推出了《求职必胜》《面试秀出你的实力》《简历亮出你的精彩》等多套专业化就业指导音像资料,用于学生在线学习。利用朗途职业测评软件为毕业生进行职业测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适合自己的职业性质,以便在求职中扬长避短。

四是学生就业与创业实训。着眼培养学生从业能力,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室和就业与创业实训基地,开设学生创业培训班,购买就业指导专业书籍、职业测评软件供学生使用。邀请企业家进校举办大型创业讲座,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大赛等。

五是举办情景模拟式就业指导。为锻炼学生就业实战能力,提高其从业能力,2009年,中心先后举办了“揭秘无领导小组讨论”、“英极杯”就业能力测评等系列活动及情景模拟大赛等就业情景模拟系列活动。模拟招聘、无领导小组讨论、专业知识测试等实践环节进行的就业情景模拟,使学生充分了解就业招聘过程中的环节设置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

六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2009年,中心选派了22名就业指导骨干教师参加大连市就业与创业实训师资培训班。同时,组织举办学校首届就业指导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学校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对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的具有丰富毕业生就业经验的13名教师进行培训,使就业指导教师形成梯队,促进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四)拓展就业市场

一是发挥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组织协调作用。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成立于2002年,是由航海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协调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自律性组织,主要发挥“参谋助手、信息服务、沟通协调、教育引导、合理配置”的作用。其成员单位由成立之初的46家发展成现在的125家,现已成为航海类专业学生培养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有效平台。协作组组织编写的《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教程》《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成员单位汇编》《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报告》《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及时、全面地为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指导服务。协作组自成立以来,大连海事大学连任三届协作组理事长单位,扩大了学校在航海类专业学生培养机构和航运企事业单位中的影响,在巩固学校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同时,对非航海类就业市场的开拓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协作组单位进校97家,与航海类专业学生签约人数占总签约人数的89.9%,并同时为研究生和陆上专业学生提供岗位需求260余个。

二是不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力度。近两年,就业指导中心采取分区域市场开拓和维护等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展学生就业市场,并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供需见面洽谈会、春季系列招聘会、小型招聘会、大型企业组团招聘会、发布网络就业信息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数近48 941个。2009年,中心先后走访国内10个城市近百家用人单位,加强对港航企事业单位、IT、管理类、工程类的就业市场拓展,进校招聘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数量等较去年均有显著提高。2009年共进校单位817家,同比2008年提高43.1%;发布就业需求信息 2392条,同比 2008年提高120%;提供就业岗位32 416个,同比2008年增加96.16%。进校企业呈现“三多一高”的特点,即进校企业多、招聘岗位多、首次进校企业多、企业层次高。进校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25家,国资委企业13家,新进校知名企业58家。

三是创新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理念与方法。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派生就业市场”“以点带面”“推动招聘前移”“情感维护”等方法开拓与维护就业市场。2009年全年签署合作协议3个,与包括上海外服、智联招聘在内的8个人才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发布实习生需求信息288个,提供实习岗位需求2304个。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是加强就业信息源头建设。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完善“海大信使”工程、联络就业服务权威网站、联系各省市人事局和人才中心等方法,搜集适合学校专业需求的就业信息,加强就业信息源头建设,需求信息发布量较往年有大幅提高。

二是提高就业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加强就业网社团建设,提高就业信息处理能力。就业网成员人数已经从2008年初的30人,发展成为目前145人的团队。2009年,就业网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个区域收集就业信息,各区域职责明确,通过对就业网成员的培训,增强其就业市场开拓意识,提高其就业信息处理能力。

三是完善就业信息下达体系。在加强就业网建设,提高就业信息来源量和就业信息处理效率的同时,设立各学院(系)就业信息员,并对就业信息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加强就业信息下达体系建设,保障就业信息的时效性。

四是以学生为本,深化就业网功能建设。本着服务于学生的工作宗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09年在就业网建立了6大服务功能。(1)“就业通”,将就业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2)“学生简历系统”,学生在就业网注册简历,可以搜索企业信息和招聘职位信息,同时也可以被企业搜索到;(3)“企业招聘系统”,企业可以搜索到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信息,同时也可以被学生搜索到;(4)“视频中心”,包括企业视频介绍、视频就业指导、励志影片等以就业为主题的视频中心;(5)“电子杂志”,多媒体的杂志形式能够得到学生的更多关注,内容包括企业介绍、就业指导、招聘信息等内容;(5)“手机版就业网”,通过手机访问海大就业网,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随时随地”就业网不下线。

五是进一步落实“海大信使”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的信息化建设。就业指导中心实施“海大信使”工程,选聘优秀毕业生作为“海大信使”,肩负着就业信息收集、就业信息反馈的重要职责。通过“海大信使”工程,达到“海大人”的信息化,促进海大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进而将人脉关系充分运用到就业工作中去。

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社会方面

一是金融危机带来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扩招致使近几年来毕业生数量远远大于社会岗位需求人数,高校毕业生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对称等诸多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统计,2008年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又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就业人数又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是航运业发展形势直接影响学校毕业生就业。一直以来,航运企事业单位是学生就业的重要去向,也是学生向往的就业机会和平台。但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自2008年起我国航运业发展也进入“寒冬”。许多港航企事业单位逐步缩减用人计划,对学校航海类等专业学生就业带来较大影响。航海类毕业生供需比例从2008年2.5∶1到2009年不足 2∶1。

三是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从业能力矛盾突出。近两年用人单位的“求贤若渴”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同时凸显。可以看出,高校培养的部分毕业生不能很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其从业能力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成为普遍现象。

(二)学校方面

一是学校的地位和社会影响直接制约着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近年来,随着学校建设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大连海事大学在国内外高等航海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影响不断扩大。但从就业领域来看,除航运市场领域之外,其他领域对学校仍然处在逐步认识、了解的阶段;从就业地域来看,学校在北方就业市场影响较大,而南方就业市场对学校了解甚少。

二是学生培养质量与企业实际需求尚有差距。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根本。目前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企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较为突出,毕业生社会竞争力不够高,专业培养计划内容及实践教学环节都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三是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人才。但是,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不符合社会需求,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处于劣势。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学类、管理类专业的社会需求明显好于文学类和理学类专业。航海类、管理类专业一直保持非常旺盛的社会需求,毕业生供不应求。也有一些新办专业就业情况较好,例如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签约率较高。而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环境工程、海洋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少,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

四是行业特色鲜明是一把双刃剑。学校突出的航运特色在航运大发展的今天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许多专业因为具有航运特色,就业形势非常好。但是,应该深刻认识到,非航运类市场开拓空间很大,一直是学校就业工作市场开拓的重点,但由于学校航运特色以致非航运类专业优势不突出,进而非航运就业市场开拓难度很大。

五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用人单位不了解学校专业设置。许多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只有航运相关专业,对于 IT、管理、人文等专业不了解、不认可。加之专业排名也榜上无名,致使相关学院、系学生就业困难。例如海洋科学专业,2009年开始有本科毕业生,全国开设海洋科学专业的学校非常少(10家左右),但是由于缺少宣传,社会对本专业缺乏了解,认可度不高,因此学生签约率很低。

六是学院(系)对就业工作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同。部分学院(系)在就业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对于就业工作不重视,导致就业工作陷入僵局;对于新专业第一届毕业生,个别学院未能提前做好新专业毕业生宣传工作,也使毕业生就业显得被动。相反重视就业工作的学院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外,部分学院(系)制订的招生计划没有与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等紧密联系。

(三)用人单位

一是用人单位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近两年,用人单位招聘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择才标准逐年增高。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有集体荣誉感。这就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是部分用人单位的性别限制对于学生就业影响较大。由于学校突出的航运特色,少部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受性别限制较为严重。港口、船舶代理、国际贸易外勤等工作性质,女生不能登船、不能出现场、不能吃苦等因素造成女生就业困难。

三是用人单位的“招聘惯性思维”增加了学校就业市场开拓压力。用人单位基于以往经验在招聘工作中遵循习惯做法,包括招聘形式、招聘学校范围等。大型集团企业、大型国企单位,由于从来就不缺乏优秀人才的青睐,不会出现“人才供应链”危机,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故在招聘工作的“惯性思维”体现得比较突出,对于学校就业市场开拓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阻力。

(四)毕业生

一是学生就业主动性较差。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把就业的希望过多寄托在学校,对“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工作机制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寻找就业信息和择业机会的意识,主动推销自我和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较差。此外,大部分学生对于就业关注度不够高,没有为自身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而到了大四阶段,求职竞争能力基本确定,进一步拓展空间不大,相对选择的余地较窄。

二是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有业不就”现象较多。由于部分毕业生期望值偏高、择业定位不准确等原因,在学校组织举办的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中,特别是大型双选会上,参与应聘学生较少,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未完成招聘计划,造成学校有效就业信息的资源浪费,对毕业生就业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有的学生成绩较好,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因此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三是学生违约情况严重,影响就业市场维护。毕业生中存在“保底”意识、“盲从”现象,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诚信意识不认可。

(五)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一是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自身的努力还不够。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较多,学习培训机会较少;部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服务意识、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此外,就业管理环节不够完善,各项服务工作需进一步强化。

二是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挤市场、抢市场”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近两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社会需求岗位量。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过快,从2007年到2010年将增长145万,而2007年末就业高校毕业生就有近144万,2008年近150万。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与就业市场逐渐压缩之间矛盾凸显,这对开拓就业市场带来很大压力。

三是就业中心与学院(系)的沟通、合作、交流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就业市场开拓和维护工作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能力,但是没有建立起就业工作激励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学院(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心对学院(系)就业工作考核力度不够,缺乏有力支撑,致使学院(系)对于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四、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与市场的完全对接

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是就业工作的根本。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更加突出质量意识,强化品牌意识,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力争用高素质的人才去开拓和占领就业市场,依靠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的良好口碑去进一步维护和稳定就业市场。学校应科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环节改革,积极更新教材内容,对专业课程设置作适度调整,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在重基础的前提下,努力地打造专业特色人才,进而创建学校毕业生品牌。

(二)调整“产业带”辐射地区的招生专业和人数,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招聘的成本比较高,毕业生的稳定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生源地在用人单位周边,无形之中则可增加毕业生的竞争力。例如,江苏南通主要扶持造船和船舶配套设备,长三角地区是造船产业带;无锡重点发展 IT软件产业;宁波、天津、上海、大连、营口等地主要以港口为产业支柱。在这些产业带辐射的地区加强产业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倾斜,相当于“定向委培式”,无形中可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此外,应结合学生就业需求和质量,对于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好的专业招生人数应有所倾斜;就业不好、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采用“隔年招生”等形式,限制规模。

(三)重视“出口”反馈 ,建立“就业牵动”机制

学生“出口”问题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学生“出口”问题,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因此,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建立就业牵动机制,通过“出口”反馈信息,加强招生、教学、学科、科研、培养等工作的统筹协调。

(四)通过高层互访形式开拓市场

针对一些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惯性思维”的问题,2009年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到企业走访,直接与企业高层领导互访,效果立竿见影。实践证明,通过校领导高层互访建立沟通联系,进而邀请企业进校招聘,是开拓就业途径、提高用人单位关注度的一个有效举措。

(五)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

实践证明,只要院(系)领导和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就业工作中,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帮助推荐学生,则该单位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就会有明显提高。因此,要健全有效的组织体系,形成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精诚协作、专兼职人员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建议学校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

(六)发挥院(系)优势,加强就业工作投入

一是要发挥院(系)优势,加强专业尤其是新专业的宣传工作,使强势专业知名度更强,弱势专业知名度不弱。二是要切实落实院(系)就业“一把手工程”,各院(系)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负责组织对本院(系)各专业的就业形势及在全国各大院校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上报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便于中心配合院(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就业渠道。三是要求院(系)加大就业工作投入力度,对学生规模小、经费少的院系,学校将给予一定的扶持。

(七)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要重视学生实践环节,加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一是中心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系)主动与相关企业联系,协作创建就业实习基地,为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践创造机会和平台,增强企业对学校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认可度;二是加强与地方人事局、人才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八)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经费投入

近两年,学校不断加大学生就业工作经费投入力度,有效地保障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基于当前开发和维护学生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和客观需要,开展就业工作的人力、财力与就业工作目标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从2009年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工作来看,就业经费缺口40余万元。随着毕业生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0年就业市场开发与维护将变得更加艰难,需要学校进一步增加就业经费的投入。

[1]杜文景.报告称今年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EB/OL].(2008-12-11).[2010-01-05].http://news.163.com/08/1211/01/4SRI0RE20001124J.html.

U676.2

A

1006-8724(2010)03-0025-06

2010-01-25

石丽红(1969-),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

猜你喜欢
签约率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培养模式 开拓就业工作新渠道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特点——42所在蓉高校调查数据统计发现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