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解读

2010-08-15 00:44万呈惠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黄冈关联性译者

万呈惠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解读

万呈惠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关联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不再是单纯的语码转换,而是涉及大脑机制的语言交际形式。为了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译者应充分考虑源语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翻译的实质进行解读。

关联理论;翻译解读

Dan Sperber和 Deirdre W ilson在《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①一书中系统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基础,在西方语用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自此,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运用关联理论,从交际和认知的角度开展语用学的研究。正如 F.YusRamos在长达 40多页的论文“关联理论十年”中所强调的那样,“关联理论给认知语用学 (cognitive pragmatics)带来了生机,我们应该为这样大胆的、发人深省的理论感到鼓舞”。随着关联理论的深入发展,它的影响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翻译是受其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1991年,W ilson的学生 E.A.Gutt发表了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几乎可以刷新人们对翻译的认识”(赵延春,1999),“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研究”(李寅,罗选民, 2004)。自关联理论提出后的 20多年里,国内很多学者,如何自然,冉永平,张亚非,曲卫国,苗兴伟,熊学亮等等将关联理论介绍到中国,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如林克难,赵彦春,张春柏,王斌,王建国,李寅等等也开始关注关联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但关联翻译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尚有更进一步的空间。本文就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强大解释力来阐述关联翻译的实质。

一、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理论是 Sperber和W ilson在 Grice的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它的核心问题就是认知与交际。Sperber和W ilson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由认知到推理的互明过程,即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对方的行为所提供的信息结合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关联理论赖以立论的观点是:“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个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的最佳的关联性。”(Sperber&W ilson1986/1995,何自然、冉永平译)其中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强弱取决于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possessing effort)和所得到的语境效果 (contextual effect)。语境效果好,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语境效果差,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大,关联性就弱。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关联性(R)=语境效果(C)/推理努力(E)。

Gutt认为,翻译的实质是一种交际活动,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他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有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共同参加。译者若要顺利完成翻译,必须要完成两轮的交际活动。第一轮是与原作者之间的交际活动,即通过与原文作者之间的示意—推理过程,以充分理解原文,达到结构原文的目的。第二轮则是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活动,即通过完成与译文读者之间的示意—推理过程,以完全传递原文信息,达到在译文读者的语境下,重构原文的目的。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三方交际的成功与否则完全取决于译者是否能够在原文作者与译文作者之间找到最佳关联。

二、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读

“关联理论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unified theoretical framework),给各类翻译活动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不自相矛盾。”“相比之下,以往的翻译理论虽不乏真知灼见,但都没有这么宏阔的理论概括,而且由于理论本身的矛盾性,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赵延春,1999)翻译作为一门跨文化学科,其复杂的特性历来就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也造就了各种不同流派的翻译理论和原则,其中那些相互冲突的翻译原则往往导致各流派间的相互攻击。如“翻译就是翻译意义”、“功能对等是翻译的一个基本概念”、“译文应该反应作者的风格”、“译文应该反应译者的风格”、“译文读起来应该像译语的现代语言”、“译文读起来应该像源语的现代语言”等等。Gutt依据关联理论,针对翻译界这些相互矛盾的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Gutt认为,‘意义’,‘功能’并不如人们想象那样是个常量,而是个变量。同一句话,言者可以在他的潜在语境范畴内企图让听者作出不同的解释;同样,听者也可以在自己的潜在语境范畴内对同一句话作出不同的解释。”(林克难,1994)比如,passover这个词意蕴极深,若用描写性对等词去译,必然显得累赘,因此,在不同语境中 passover分别译成了“羊肉宴”、“上帝拯救犹太人之宴”以及“纪念上帝的天使路过此地的宴会”。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界那些彼此对立的矛盾就可以消除。因为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自然要看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译文正是依据意图和期待进行取舍的: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 (optimal relevance),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受体,也就是说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送给受体。由于人类交际的选择机制,大多情况下,译文和原文只是在相关方面等同 (equivalent in relevant respects)。当然,在保证交际成功的前提下,译文应尽可能向原文靠近,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使话语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使译文和原文最大程度的契合,达到逼真境界 (veris imilitude,truthlikeness)。

关联理论提出后,对语用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潜在解释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是一个包含大脑机制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语言的交际行为。它是一种语际和语内的明示——推理行为,不仅涉及语言代码的转换,而且动态的推理依据动态的认知环境。翻译过程复杂,如果译者坚持关联理论翻译观,努力寻找“最佳关联”,在“认知”的基础上准确推断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忠实转述原文意义,实现成功的翻译是完全可能的。

注释:

①本文涉及的参考文献如下: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Manchester and Boston:St.Jerome Publishing,2000.

[2]Sperber,Dan&DeirdreW 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3]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1).

[4]林克难,关联理论翻译简介[J].中国翻译,1994,(4).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J].现代外语, 1999,(3).

责任编辑 张吉兵

H315.9

A

1003-8078(2010)04-096-02

2010-05-08

万呈惠 (1976-),女,湖北浠水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职硕士,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黄冈关联性译者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