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琴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以《浮生六记》的文化词翻译策略为例
王友琴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本文从《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入手,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译者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使用。
意识形态;改写;翻译策略;《浮生六记》
翻译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使改写的文章符合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以达到使改写的作品尽可能的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林语堂的翻译作品很少,其中《浮生六记》是其代表作。林语堂之所以选择这个文本很显然是受其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他在译序中说道:我现在把她的故事翻译出来,不过因为我在这两位无猜的夫妇的简朴生活中,看他们追求美丽……在这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表现出来……我们看见这书的作者自身也表示那种爱美爱真的精神和那中国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乐和恬淡自适的天性。从译序中我们可以看出林氏翻译《浮生六记》的最主要目的是传播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那种知足常乐和恬淡自适的生活意境和处世哲学。
林语堂主要做的是中西译介,更确切的说是中美的文化交流。林语堂之所以选择这个文本进行翻译还受到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当时美国国民在一战后出现了迷茫和困惑,加上工业文明,竞争的压力,他们希望从中国文化里的淡雅、恬适中寻找精神的安慰,寻找精神的家园,希望回归自然,崇尚田园生活。
林语堂在《浮生六记》中的翻译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方式,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成功的保留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浮生六记》是清朝的文学爱好者沈复的一篇题材较为广泛的自传,其中书名典出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作者以他简洁,清新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全书共分六个部分:闺房记乐(wedded bliss),闲情记趣(the little pleasures of life),坎坷记愁(sorrow),浪游记快(the joys of travel),中山记历(experience),养生记道(the way of life),最后的两章节已丢失,所以现译本只包括四个章节,描写了作者生平的喜怒哀乐,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趣味。译者在选择一个文本进行翻译时,为了使译作能够顺利的进入到目的语文化,往往要考虑所选择的文本是否与目的语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语言,文学常规,道德规范,政治等因素之间有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所选择的文本一方面满足目的语文化当时的某种文化心理需求,同时符合目的语心目中业已形成的对源语文化的期待,那么译作相对而言就能够比较顺利的进入目的语文化。(孙会军2004:69)纵观林语堂先生的创作在美国的成功,可以看出林氏不仅对中西文化驾轻就熟,而且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主要以归化的方式译介中国文学作品,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在必要时巧妙地用异化的翻译方式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待心理,形象描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物我交融,天人合一,舒适恬淡,与世无争,恭敬知礼。
(一)归化翻译。
(1)宗教词的归化翻译
1.天之厚我,可谓至矣。
So altogether I may say the Gods have been unusually kind to me.
2.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I should be ungrateful to the Gods if I did not try to put my life down on record.
西方读者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中国则以佛教为主,中国所说的天,上苍,神明大概和西方的上帝,天主的关联差不多,但文化是民族的,当在翻译宗教词时进行归化处理,可以看出译者为使西方读者更容易接受文本所付出的努力。
(2)时间概念词的归化翻译
1.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有二日……
I was born in 1763,under the reign of Ch’ienlung,on the twenty-second day of the eleventh moon.
2.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已揭,相视嫣然。
Our wedding took place on the twenty-second of the first moon in 1780….
古时记载年号用的是帝王的名称,另外中国自古就有天干(heavenly stems),地支(earthly branches),在年份的记载上多用帝王的名称加上天干和地支,这是中国的文化特色,在西方没有相似的表达方式,如果直接翻译的话,译语读者将很花费很大的努力来理解文本。因此译者为了避免译文生涩难懂,删去了这些文化词汇的翻译,只保留了公元的年号,通过这样的处理,译文的读者在理解上就不存在问题。
3.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
That night,when I came back from outside the city,whither I had accompanied my girls cousin the bride,it was already midnight….
4.归家已三鼓。
It was midnight by the time we returned home.
古时中国是用沙漏来计算时间的,而这点在林译文中并没有得到任何的体现。从以上译者对时间词汇的翻译处理来看,译者本人的意识上认为时间这个文化意象的计算方式不是要传达的重点,因此全部都是用归化的方式一笔带过。
(3)尊称语的归化翻译
1.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
But now I am not afraid of people’s talk;I only fear that our parents might think their daughter-in-law lazy.
2.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
At this time,my father Chiafu was in the service of the Kueich’I district government.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恭敬知礼是传统美德,古时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说法。在源语文化中,在清朝的士大夫阶层,对父母的称呼都要用尊称,如堂上,稼夫公都是尊称,而翻译中将其译为our parents,my father Chiafu显然是失去了原文的尊敬意味,只传达了原文的信息意图,交际意图没有成功的实现。
(4)度量衡词汇的归化翻译
在度量衡的处理上,林认为这不是科学文献,文学作品的度量翻译宜采用直译的方式,只要表示度量的含义即可,这样可拉近译文读者和作者的距离,以免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来理解。
1.门外有池约亩许。。。
Outside the gate,here was a pond about thirty yards across,…
2.芸独爱千顷云高旷,坐赏良久。
Yun was especially fond of a place called“A Thousand Acres of Clouds”for its loftiness,and she remained there for a long time,lost in admiration of the beautiful scenery.
(5)习语和其他的归化翻译
1.拇战辙北,大醉而卧
Being a loser all the time,I fell asleep drunk like a fish.
2.拥而狂探,田舍郎之所为也。
Only a country bumpkin will hug and caress a woman roughly.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汉两个民族在各自不同的文化环境里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的模式,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象已经形成了一种符号,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田舍郎在中国的文化认知领域里自然就会和淳朴,从事农业劳动的乡下人联系在一起,而西方文化里country bumpkin也表达类似的意思,因此,林语堂采用了归化的方式,使译语读者很快就产生最佳的关联,获得相关的信息。
(二)异化翻译。
(1)音译
1.离余家半里许……
About half a li from my home,there was a temple to the God of the Tungt’ing Lake……
2.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由学校或学校所属资产经营公司投资成立具有酒店经营资质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经营公司),学校作为酒店资产的出租方,将酒店出租给经营公司经营管理。学校与经营公司在股权上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存在实际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同时在酒店资产管理上又存在出租和承租的关系,但学校与经营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各自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法律责任。经营公司负责自主经营酒店,酒店日常所有收支由经营公司独立核算,日常经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收益归公司所有,经营公司以出资额为限承担酒店的经营风险和各项法律责任。
She(Yun)tucked it round the waist and put on a makua.
(2)直译、直译增添或省略
直译是保留原文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有时由于文化的民族性,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关联或者语言词汇的表达也不尽相同,直译的方法会使译语读者摸不着头脑。因此,在直译时,有时有必要进行省略和添加。
1.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姻事。
It was said that the Old Man under the Moon is in charge of matrimony…
2.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
Even in her childhood,she was a very clever girl,for while she was learning to speak,she was taught Po Chunyi’s poem,The P’i P’a Player,and could at once repeat it.
琵琶行如直译就是The P’i P’a Player,西方读者不一定知道此为何物,因此,在此添加Po Chunyi’s poem增强了语境假设,使译语的读者能很快的产生关联而不必要付出多余的努力。
3.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
Her father died when she was four years old,and in the family there was only her mother(of the Chin clan)and her brother K’ehch’ang and herself.,being then practically destitute.
4.居三月如十年之隔
Thus three months passed,which seemed to me like teninsufferable years.
汉语语言逻辑性不强,句与句之间以其意义的关联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句和句之间完全是几个文化意象的堆砌,汉语语言主要是意合的语言,而西方语言的逻辑性较强,句与句之间除了意思连贯,语法的要求也很高,是形合的语言。
5.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The light of a rapeseed oil lamp was then burning as small as a pea,and the edges of the bed curtain hung low in the twilight,and we were shaking all over.
6.因以偕游始末详告之,鲁大笑,释然而去。
Then she told her the whole story and Mrs Lu had a good laugh at herself.
汉语语言丰富,文人墨客也喜好堆砌辞藻,所以有些词汇纯属加强意境,没有太多实际的意思,英语比较重逻辑,句与句之间逻辑性强,不太喜欢堆砌文字,林深知其语言结构的不同,因此,在有些场合就进行省略翻译,避免不必要的冗长拖沓现象。
(3)历史典故注释翻译法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And so we remained courteous to each other for twentythree years of our married life like Liang Hung and Meng Kuang[of East Han Dynasty],……
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有‘夫妻应该以礼相待,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儒家传统的礼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是和民族特定的文化紧密的关联在一起,文本中引用的是历史典故,说的是东汉时期的梁鸿和孟光夫妻二十年以礼相待,感情深厚。林采用解释性的翻译保留了原文的文化色彩,使西方读者更深刻的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此翻译既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又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
从以上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本人的文化背景与价值取向对译本的选择具有重大影响,译者为了使译作与接受国的文化、习惯、风俗相一致,或者为了迎合接受国读者的主流意识与趣味,或者为了传播本国文化等等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译者在处理文化信息时,应既让译文尽可能传达原语言的文化内涵,也要考虑译语读者能否接受或理解,即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好运用归化、异化法的“度”,译者选择何种翻译策略受其个人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多少影射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翻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好的文学作品、翻译文学作品也会促成良好意识形态的形成。因此,译者应该承担起传播文化的使者作用,多翻译、多介绍优秀文学作品。
[1]Bassnett,S&Lefevere,A.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5
[2]葛校琴、季正明.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策略——谈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3]孙会军.从《浮生六记》等作品的英译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On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taking the translating strategy of the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as an example
Wang You-qin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362000)
Through the research into the strategies used in translating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the author intends to show how the ideology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the adoption of translating strategy.
ideology;rewriting;translating strategy;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G112
A
1008—6772(2010)03—0110—03
2010-5-6
王友琴(1969-),女,福建泉州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泉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及文化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