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连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116029)
《战国策》中秦、齐国君主形象之比较
孙红连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116029)
本文先对《战国策》中的秦国和齐国君主同异之处进行了比较,秦国君主很具有霸气,而齐国君主接近儒家的要求。然后从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分析了原因。
秦国;齐国;君主;比较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战国时期史书,在各国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代,君主们也都写下了最真实的一笔,绽放了动人的光彩。在《战国策》中,秦国共出现了七位君主,他们是秦孝公、秦惠文公、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庄襄公、秦始皇。他们身上洋溢着一种慧眼识人的英气,一统天下的豪气,还有一些残忍的戾气。与秦国霸气的君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齐国,他们多的是些文雅之气和人情味。齐国的君主分别是有文化内涵的齐威王、性情中人齐宣王,还有齐闵王、齐襄王和齐王建。他们也有君主的纵情享乐,但是比较接近儒家所提倡的王者形象。
战国时代,各国君主为了生存更为了强大,极力地吞并扩张土地,富国强兵。在这样的时代,人才就变得极为重要。秦国和齐国的君主自然不会放弃对人才的利用。
秦国地处西北边陲,内部人才比较缺乏,而且在春秋秦穆公时就有重用百里奚等外来人才的优良传统。所以秦国的君主都有重用人才的一面。在秦策一的首篇就是 《卫鞅亡魏入秦》,秦孝公任用卫鞅为相,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取得的效果是“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秦一·卫鞅亡魏入秦》)还有,正是秦惠文公采用了张仪“连横之术”,秦昭王听取了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秦国才能一步步地蚕食他国,取得最终胜利。
《战国策》中齐威王、齐宣王也都重视有识之士,在他们的努力之下,齐国的稷下学官繁荣一时,笼络了大批的人才,成为当时的文化交流中心。齐威王既能听取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又能任用田忌、孙膑等军事人才;身边还有淳于髠、邹奭等其他人才。齐宣王是一位好士、重士的贤明君主,淳于髠曾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稷下学官在齐襄王时又再度中兴。
但是同样重用人才,秦国重用更多的是法家和纵横家之流。诸葛亮对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有过自己的评价:“商鞅长于治法,不可以从教化。苏秦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在诸葛亮的评价人物中,除苏秦不为秦国所用之外,其余都为秦国的肱骨大臣,可是这些人在人文教化方面都有所欠缺,这就说明秦国重视富国强兵的功利,忽视了儒家所提倡的人文教化。
齐国则明显的不同。齐国对各路人才和各种文化都采取了一种较宽容的态度,还有点偏爱儒家。齐威王的任人之术值得一提,对章子的信任是不以任何人的诋毁为转移的,而且信任的基础就是章子的孝道,“夫为人子而不欺死父,岂为人臣欺生君哉?”(《齐一·秦假道韩魏以攻齐》)以孝道来验证君臣之道,这符合了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齐宣王也曾被颜鐲教训,树立的榜样和儒家如出一辙,为:“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齐四·齐宣王见颜鐲》)就连齐闵王这样爱称霸的人也是被苏秦的“仁者王”的说辞深深打动了。
其次是对有功之臣的猜忌和迫害。历史在上演着君主赏识重用人才的一幕,可是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君主对有功之臣的猜忌迫害。
“商君为秦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功以成,遂以车裂。”(《秦三·蔡泽见逐于赵》)
“秦王大怒,樗里疾出走。”(《秦一·张仪之残樗里疾》)
这个被逐被杀的臣子名单还没结束,为秦国东奔西走的甘茂也被秦国所逐;为秦国浴血奋战的樊于期也被迫逃到燕国,秦王还向燕国索要他的人头;为秦国攻下七十余城,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也得到了被赐死的悲惨命运。通读《战国策》,在各国历史中,秦国对臣子的迫害之多之狠可以数第一了。
相较秦国,齐国的君主相较而言就比较仁慈了。在《战国策》中,被逐的将军有田忌、田单、章子。其实田忌后来又被召回国得到了重用;田单没有被逐,只是被赵国借用过去而后一直在赵国为相。而对靖郭君和孟尝君这样的朝廷重臣也是放逐后又被召回,还得到了封地的自主权。
通读《战国策》会发现秦国的君主各个胸怀大志,想一统天下,甚至不惜任何代价,铁血男儿般。而齐国的君主则大志不足,柔情更胜一筹。
“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杇乎?”(《秦三·秦武王谓甘茂》)
“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之兵以伐秦,犹无奈寡人何也 !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率弱韩、魏以攻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秦四·秦昭王谓左右》)
秦武王想窥周朝王室,以纳九鼎;秦昭王傲视群雄,指点江山。秦国的君主都有着一统天下的豪迈之气。可是他们为了达到个人的野心,不惜铲除任何亲信,不怕再多的流血牺牲。秦昭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可以废掉他的母后,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如此,更不用说对待普通士兵和他国之人了。
“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秦三·秦攻邯郸》)
“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秦四·顷襄王二十年》)
秦国对于自己的军队,是无尽的驱使;而对于敌国是烧杀掠夺,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长平之战中坑杀的45万人。秦国君主的豪迈之气下暴露的是残忍的戾气。
齐国的君主则没有这样的大志气,更看重一些政治之外的东西。
“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齐四·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齐国的君主不像秦王如此醉心于政治,心肠也就软了一些,表现了柔情似水的一面。
“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七日,谢病强辞。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齐一·靖郭君善齐貌辨》)
《战国策》中刻意描写了齐宣王性情的一面。他亲自迎接靖郭君,而且堂堂一国之君面对被自己所逐的老臣竟然流下了眼泪,是懊悔,是激动,感情细腻可见一斑。而且还如先王之时一样重用,态度很是坚决,三辞而不答应。可见齐宣王重情感,重儒家所提倡的孝道和仁义。
虽说齐国君主比较接近儒家的要求,但是毕竟不是等同,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秦国君主比起来,他们比较重视享乐,生活腐朽荒淫。“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踘者。”(《齐一·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
每一个人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的特性和活动都深深地植根在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时局的具体空间中。
齐国是中原的大国,从姜太公建国伊始,就秉持周礼,深受周朝礼乐文明的影响。齐景公曾受到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影响;孟子曾多次面见齐宣王陈述自己的“王道”的政治主张;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在稷下学官曾三度担任学宫主持人。《盐铁论·论儒篇》说:“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髠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据初步统计,在齐宣王时代,有名的儒家人物就有孟子等八人。在齐闵王时代,也有孔穿、鲁仲连等四人。这些儒者云集稷下学宫,儒家自然对齐国君主有很深的影响。
可是秦国和这些国家交流较少,又接近西戎,礼乐文明少一些,野蛮落后多一些。西戎民族能骑善战,崇尚武力,秦国君主就是不断地与他们征战厮杀中得到壮大,自然具有勇武好战之风。在《战国策·魏策三》中所记载: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利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秦国重利轻义,缺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儒家大师荀子曾在《荀子·性恶》中评价秦国的文化,指出秦人纵性情,安恣睢,谩于礼义。可见秦国文化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化,缺少礼乐教化。正因如此秦国君主具有乖戾之气,屠杀士兵,残害良臣。
其次是政治制度的影响。分权与集权的差异是齐秦政治制度不同性质的重要表现之一。齐国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分权性质,而秦国的政治制度则有高度集权的特色。
由于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等制度以及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齐国的政治制度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分权特色。初期,齐国君主的权力受到周天子、国内卿大夫等各方面的制约。在齐国内部,天子命卿国氏、高氏,世为上卿,位高权重。当齐国发生内乱,国内无君时,他们可以执政身份监国,并拥有废立君长的权力。春秋战国时期,齐在地方实行的是五都制,而其余六个国家实行郡县制。在五都制下,地方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军事权利。
与齐国的分权特征相反,秦国自一开始便建立起带有军事性质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主要表现在:秦国没有实行齐国那样的分封制,秦国在官吏上有任免权,在军事上拥有军队指挥权。到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在全国普遍实行郡县制,秦国的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秦国的这种高度集权统治有利于在战争的环境中取得胜利,也容易膨胀君主对权利的欲望。权利无限制的扩大满足了个人的野心,在对待臣子、国事上就表现出惟我独尊,独断霸气。而齐国的分权制,使得齐国君主权力受到限制,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和他人分享权力,也就要广泛听从他人的意见。这种情况下也就无形中靠拢了儒家所定义的君主要求,讲求民主。
历史是无数个人物的展现,秦国和齐国的君主在 《战国策》中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他们的不同也就揭示了历史的走向。秦国君主也许正是因为有着一统天下的霸气,才最终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王朝。
注 释:
① 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② 司马迁.史记[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08.
③ 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乔清举.盐铁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邱文山,等.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3.
[2]彭邦炯,谢齐.战国史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3]郭丹.左传国策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