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明诗》篇对陶渊明五言诗的偏见

2010-08-15 00:53陈令钊丁宏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陶诗玄学刘勰

陈令钊,丁宏武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文心雕龙·明诗》篇对陶渊明五言诗的偏见

陈令钊,丁宏武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文心雕龙》中的《明诗》篇,主要论述诗歌的历史沿革,概括全面,但在论述五言诗时对魏晋大诗人陶渊明只字未提,其原因是刘勰与陶渊明两人对“自然”有不同理解以及刘勰对玄言诗的误解等。

《文心雕龙》;陶渊明;自然;玄言诗

《文心雕龙》被学术界公认为一部“体大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其《明诗》篇在论述诗歌的体式规格,上溯“葛天乐辞”,下追“宋初文咏”,中述“黄帝尧舜、商周春秋、秦皇汉武、三国魏晋”,在论及五言诗时说到:枚叔、傅毅的五言诗作,“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惆怅切情”;建安风骨,“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正始诗风,谈玄论道,何晏“肤浅”,“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太康诗风,“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时至南北朝宋初,“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论述可谓全面,但唯独遗漏了陶潜之名让后人困惑不已。陶渊明作为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其诗歌注重写意和言外的效果,充分发挥语言的启示性。诗风自然浑融,几乎代表了魏晋以来诗歌的最高成就。刘勰在《明诗》篇中却一字未提,是刘的失误,还是故意为之?单从两者的生活年代来看,陶渊明大致生活在晋宋之际而刘勰大致生活在宋梁之际。刘应该可以看到陶的作品,所以对于以上的两种假设,前者就可以排除了。那么为什么刘勰在当时没有给予陶渊明以重视呢?历代先贤多有论及,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认为陶诗没有编定出来,所以刘勰没有收录其诗;陶渊明的诗歌是“田家语”,在刘勰那个时代还没有真正的受到重视,是为确论。

笔者主要从刘勰和陶渊明两者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和世人对玄言诗的误解等方面给予阐释,意在探讨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对陶渊明五言诗偏见的缘由。

一、刘勰和陶渊明对自然的不同认识

自然为美,是贯穿中国诗歌风格史的统摄性理想原则。“自然”的思想,源于道家。老庄笔下的“自然”,并非现在所谓的“大自然”(老庄称此为“天地”),而是与道同体的自然而然的规律性形态。老子所谓“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基石。这里的“道”,也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在他看来,天地万物与人类社会只有遵循自然而然或自身本然这一规律性的普遍法则,才能和谐共存,正常秩序才能保证。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从中引申出一种“自然”之道。据此,庄子论道,讲“自然”(普遍规律);论美,讲“自然”(审美对象);论人生,讲“自然”(以天为徒,因任自然);论情性,也讲“自然”(精诚品性)。他认为人的情性表现要“真”或“精诚”,才会动人感人;而“真”是“受于天”的,是“自然不可易”的,这就是说它必须遵循“自然”或自然而然这条法则。显然,人在情性表现上是不能弄虚作假的,那样就成了一种讨嫌的“矫情”或“虚情假意”的伪饰。相反,应当讲求真诚自然,遵从“自然”之道。因为,只有“诚于中而形于外”的真情实感,才具有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力量,以此表现在艺术中才具有审美价值。这便是自然为美的原因所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次提及自然,如《诔碑》篇中讲蔡邕碑文“蔡其为才,自然而至”。《体性》篇“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定势》篇讲文“因情之体,即体成势。机发失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丽辞》篇“高下相顺,自然成对”……其中最能代表刘勰本意的是《明诗》篇中“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之句。一般说来,刘勰所谓“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前者代表诗歌艺术的创作要素,后者喻示诗歌艺术的风格范式。但若仔细品察,就会发现“自然”在此处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它意味着感物吟志、抒情叙怀,是诗歌创作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理应遵守而不可违背,否则难以写出好诗。其次,它又对诗歌创作与艺术处理的方法设置标准,认为除了自然而然地抒发怀抱、表情达意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方式营构出合乎情理、感人动人的诗风。前者类似于“合规律性”,后者近乎于“合目的性”。合二为一,才是自然。

“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220-265)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盖主新自然说者不须如主旧自然说之积极抵触名教也。又新自然说不似旧自然说之养此有形之生命,或别学神仙,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因其如此,虽无旧自然说形骸物质之滞累,自不致与周孔(丘,约前551-约前478)入世之名教有所触碍。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就其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岂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第一流,为世所共知者而已哉!”[1]177

自老庄以降,“自然”作为一种理想的风格范式,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是贯穿古今的。魏晋六朝时期,陶潜的诗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喜欢自然,也喜欢直接用自然一词,如《归去来兮辞序》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园田居》五之一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其中最能集中展现其自然思想的是其所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里的那段名言:“(桓温)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孟嘉)答曰:‘渐近自然’。”袁行霈先生指出:“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2]71-73张可礼先生说:“从陶渊明的言论和创作来看,他的文艺理想主要是追求自然。”[3]382陶渊明的自然之美主要从不同的三个方面来体现出来,第一,在陶渊明看来,天然的、原本的事物,不论自然物,还是社会事物,都是最美的。为什么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就是因为人声的高低强弱,调控极其自由、极其自然,不待外物,而丝竹管弦则离不开丝与竹等物质基础。第二,在生活中,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之美。李泽厚《美学三题议》说:“自由的形式就是美的形式。就内容而言,美是现实以自由的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陶渊明是这种自由之美的忠实实践者,他在大自然中实现自己自然而然的个性,摆脱世俗、功利、名位对自己的束缚。第三,是在诗歌创作中,陶诗具有的平淡质朴,看似无法而至法的成熟之美。陶渊明的诗歌的“自然”之美,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眷恋和在生活中求取人生意义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其自然而然的率真诗意的生存状态,是朴实质朴的语言和平淡自然的意象特征。

如果说刘勰的“自然”是一种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的话,那么陶诗“自然”就已经超越了它,而达到一种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的境界。仿佛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给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超感觉。

二、刘勰对玄言诗之偏见

最早对玄言诗开展批评的,大概是檀道鸾的《续晋阳秋》“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玄胜之谈,而世遂贵焉。至过江佛理尤胜,故郭璞五言,始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许询及太原孙绰,转相祖尚,又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4]143

这个观点为刘勰所接受,他在《文心雕龙·时序》说:“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涂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5]675刘勰对玄言诗批评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诗歌原则,他继承了先秦汉魏以来的诗歌是言志抒情的传统,是从“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文心雕龙·序志》)出发反映现实的。具体说来,就是刘勰从“宗经”出发,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因为他没有认识到玄言诗也是反映现实的,一种表现晋人心灵的现实。我们知道,诗歌除了反映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段外,还须具有哲学意义上的艺术感。与之相对应的是魏晋作家的艺术心灵,他们用艺术的态度观察人生和事物,然后创造出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从中国哲学思想看,庄子思想最具有艺术精神。玄言诗正是用经过玄学改造了的庄子思想,培养出了自己的艺术心灵。

其实玄言诗的出现与其它诗歌或事物的出现一样,都是逻辑演绎的结果。我们说一种现象的存在,势必有其存在的理由。从哲学上讲,现象分为真相和假相两种,无论真相假相都是在规律支配下的各种表现。换句话说,现象是规律的反映,玄言诗作为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也是如此。然而现象是复杂的,往往与人们通过历史经验总结的原则相悖,人们通常是服从了原则,误解了现象。

由于我们与当时的时代历史已相距千年,隔阂的存在在所难免。而刘勰与那个时代相去不远,还对玄言诗大加批评,确实让人费解,这还要从刘勰的身世说起。

关于刘勰的生平,范文澜在《文心雕龙·序志》注里考定约为宋泰始元年(465)到梁普通三年(522)。《梁书·刘勰传》亦有记述:“刘勰字彦和,东莞营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5]

据此可知刘勰年少家贫,在佛门静地生活十余年之久,依靠僧祐,替僧祐编订藏经过活。刘勰“博通经论”亦是用佛教的逻辑来立论,这也直接影响其《文心雕龙》的创作。同时佛家的清规戒律与俗世的远隔,这就决定了刘勰的思想受到东汉以来的经学和儒家礼教的影响。《宗经》《征圣》的提出正是这种推重儒学思想的表现。

玄言诗所反映的是晋人心灵的现实内容超越了一个时代,甚至超出了整个封建时代的理解力。刘勰虽身处其中,而心在这个时代之外,对其不理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三、陶渊明思想与玄学的关系

关于陶渊明的思想,历来争论很大,有的归为儒教,有的归为道教。比较中庸的说法为:他以儒家严正的生活态度来处理自己并反抗现实,他也以道家泯绝一切事物的相对界限的哲理来否定现实,并安顿自己[6]83。

笔者认为陶渊明的思想主要是道家,是魏晋玄学。有人说他主要是儒家,或者他的思想实质是儒家[7]317。但是,儒家是讲等级贵贱、重视上下秩序的。相反,陶渊明高举任性适己的大旗,辛苦然而心满意足地耕荒除草,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说陶渊明的思想主要是道家,是玄学造就的一代名士。辛弃疾《书渊明诗后》:“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陈师道《后山诗话》云:“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元好问《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近代的朱自清先生说:“陶诗显然接受了玄言诗的影响。”卢盛江先生也说:“东晋玄言诗写得更为平淡,不过走向淡乎寡味。陶渊明诗则虽平淡而有醇厚之味,艺术水准有高下之分,但追求自然美的趋向是一致的。”

以上的种种迹象表明,生活于东晋中后期的陶渊明,他的诗与东晋时期的玄言诗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谓是玄言诗的嫡传正脉。

陶渊明思想的玄学特征:

首先,在思想和生活上以表现自然之道为本。自然是道学、玄学永远飘扬的,永不褪色的旗帜。道学最为排斥的是功名富贵,荣誉官爵。随着玄学的发展,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自然”本来就是玄学的主要命题,嵇康、阮籍的自然派要“越名教而任自然”,何晏、王弼的名教派,也是以“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即“自然”。至向秀、郭象的“独化”理论产生,完成了“名教”与“自然”的调和。到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当然早已解决。“官”与“隐”,“出”与“处”,“富贵”与“逍遥”已经不再是格格不入的对立物了。所以在陶的思想中,“任自然”亦可入“名教”,求富足。陶渊明《与殷晋安别》:“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贫贱。”或出或处,出入自便,任情穿梭,不刻意与行止,最重要是“任真”“自得”,这才是真正的“魏晋风流”。

詹福瑞先生指出:晋宋时期的玄学,“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由书本走向生活,由理论建树转为具体的实践。总之,玄学生活化了。”“道就在日常生活中”之理念已经成为晋宋社会的流行思潮并导致相应的个人生活作风的流行。陶渊明是这一理念的最高的体现者。”“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结庐在人境”等诗句说明陶渊明舍远就近、脚踏实地、触处皆道的理念,这与孙绰“谁谓道辽,得之无远”、与晋简文帝“会心处不必在远”等意义相通。

从思想和生活两方面可以看出陶渊明与玄学名士的不同,在玄学名士这里,人是主动的,进取的,物只是被用以体玄“会心”的对象。如孙绰《秋日诗》:“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他们认为只有在林野的觉悟中,才能培养出“远市朝”的“交情”。而陶渊明追求与物平等交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这里,人自无意,物亦无意,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是自然而然的,这与玄言诗人“寓目”山川,求“理自新”的主动态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同时,纯任自然的态度,决定了陶渊明自然平淡的诗学风格。明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说:“古今尊陶,统归自然”。胡应麟《诗薮》说:“陶之五言,开千古平淡之宗”。其实“淡”也是玄言诗人的审美理想,钟嵘《诗品》论及玄言诗时说其,“淡乎寡味,理过其辞”。虽然意在批评,但道出了玄言诗的主要风格特点。其理想贯彻在诗歌里,便形成了玄言诗简约清淡的美学境界。陶诗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鸡犬,豆苗,桑麻,穷巷或一片农田,三两处茅屋,或淡烟流水,闲花野草等田园事物。田园美在淡,在静;山水美在奇,在动。因此,东晋玄学家建立在山水之上的“淡”是与秀奇,变化的审美本质相统一。而田园所具有的这个审美本质,决定了人必须与它平等交流而非凌驾其上的审美态度,要人须有与它相一致的本质力量,从而结合出陶诗的完美境界。

总之,陶的五言诗与玄言诗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可以说陶诗源于玄言诗,而又超越其上,实是代表了玄言诗发展的最高成就。玄言诗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理解力,而陶诗的境界又在玄言诗之上。刘勰对其的批评和不理解也就情有可原了。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7]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On the Prejudice of“On Poems”in Wenxin Diaolong Against Tao Yuanming’s Pentasyllabic Poems

CHEN Ling-zhao,DING Hong-wu
(School ofChinese and History,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70)

“On Poems”in Wenxin Diaolong mainly summarize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ems,but it didn’t mention a word about Tao Yuanming,a famous poet in Wei and Jin Dynasty,when it came to pentasyllabic poems part.The reason was that Liu Xie,the authorof the book,ha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n“nature”with Tao Yuanming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Liu Xie on metaphysical poems.

Wenxin Diaolong;Tao Yuanming;nature;metaphysical poems

I206.2

A

1674-831X(2010)05-0106-04

2010-07-09

陈令钊(1984- ),男,安徽淮北人,西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丁宏武(1972- ),男,甘肃通渭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葛春蕃]

猜你喜欢
陶诗玄学刘勰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当代玄学报告之“解压”——YY嘛,谁不会啊
平衡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试论儒家“乐”文化对陶诗的影响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玄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