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若干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2010-08-15 00:48谢嘉梁廖芳玲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学报能力建设

谢嘉梁,廖芳玲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社科部,杭州 310018;2.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杭州 310023)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若干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谢嘉梁1,廖芳玲2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社科部,杭州 310018;2.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杭州 310023)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问题研究涉及执政能力的概念解读、执政能力的基本内容以及执政能力的建设路径等重要论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学术成果,达到了较高的研究水平和理论深度;试图对学术理论界所取得的重要前期成果做一回溯式归纳梳理和概括总结,以期有助于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真正形成理论探究的合力与活力,并为后续学理探究和执政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经验和宝贵启示;今后的研究应注重拓展研究视野与挖掘学理深度,在宏观描述与微观分析的紧密结合上下工夫,以推动相关理论探究从分散走向系统、从片面走向全面、从粗浅走向深邃、从经验感性走向科学理性。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概念内涵;建设路径;研究进展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1.01

1 引言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要面对和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何为执政、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等重要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长期有效执政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执掌国家政权以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是新时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国际国内局势深刻变化的理性选择和自觉举措,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自觉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和空前的高度。

中共十五大以后,“执政能力”这个概念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理论和实践视野。自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以来,国内学术理论界对其展开了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与热烈讨论,取得了不少有价值、有品位、有分量的重要创新成果,可谓“新论层见叠出”,“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至今,仅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入的相关文章就多达4 000余篇。针对国内研究现状,本文试图对2004年至今的研究成果作一扼要梳理和概括总结,以期能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更便捷的文献资料和开启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与认知思路,真正形成理论探究的合力与活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今后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拓展研究视野与学理深度,在宏观描述与微观分析的紧密结合上下工夫,以推动相关理论探究从分散走向系统、从粗浅走向深邃、从片面走向全面、从经验感性走向科学理性。

2 研究论及的主要问题及形成的基本理论成果

2.1 关于“执政能力”的概念阐释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我们党。”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郑重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面临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学者们普遍认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崭新成果,是我党在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那么,到底什么是执政能力呢?国内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和创见性的观点和看法,只是在具体表述上略有差异而已。到目前为止,大致说来,颇富创见和新意的代表性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八种,择录如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执政能力,就是协调各方价值、利益的能力,就是使社会通达、澄明的能力,就是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1]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执政能力,概括地讲就是:执政的政党控制、运用国家政权,实现执政党自身目标的本事。”[2]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执政能力,就现代意义上的执政党而言,是在执政实践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执政党整体的内在综合素质、真实本领和执政的实际效能。”[3]第四种观点认为,“执政,从功能主义角度看,是指某政治集团(现代主要为政党)驾驭国家机器,控制和领导社会以达到其预期效应的行为。与此相应,所谓执政能力,则可理解为执政者的一种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和领导能力。”[4]第五种观点认为,“所谓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借助政府组织维护、促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本领。”[5]第六种观点认为,“所谓执政能力,简言之,就是执政党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治国理政的技能和本领。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适应执政环境的全球性变化、把握全球化发展趋势、驾驭全球化时代潮流的能力。”[6]第七种观点认为,“所谓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适应执政环境的变化,设定并围绕特定目标、策略和任务,创建和运用科学、民主、法治的执政机制,在处理执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社会三者关系(也即党政关系、党群关系)的过程中实现的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满足民众利益需要,获得民众自觉认同与支持、推动历史进步的成效与程度。”[7]第八种观点认为,“所谓执政能力,就整个党而言,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8]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执政能力的内涵所做的科学界定。总之,对于概念的科学分析是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基础。关于执政能力概念内涵的研究虽已初步展开且呈不断深化之势,但迄今为止仍存在一定的歧义或偏差。学术界普遍认为,从本质上讲,所谓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履行执政功能的本领,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就是正确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笔者认为,“能力是品质的延伸,是品质由内向外的过渡和转化。能力既包括政党在自身组织范围内的管理能力、凝聚能力,也包括面对社会的号召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等。”[9]所谓政党的执政能力,指的是特定的政党适应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客观形势,在牢固执掌国家政权的基本前提下,通过高度地动员与有效地整合各种执政资源和积极因素以有效地控制和运作国家政权,把握执政机遇、回应执政挑战、优化执政结构、塑立执政权威,从而建立起最基本的政治认同与社会秩序,实现政党的基本功能、意志主张、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推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和进步所表现出来的素质特征和积极力量。诚然,如何更加科学规范地界定执政能力,还有待于学者们作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2.2 关于“执政能力”的基本内容

毋庸置疑,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执政条件和环境任务的变化,对于不同执政者的执政能力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殊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与科学分析,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学者们基于各自的研究旨趣和学术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和各异的层面做了详细精微的阐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撮其要者述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三个方面说”。具体来说又可分为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执政地位的特殊性要求执政党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政策供给的能力;二是社会整合的能力;三是规避执政危机的能力。[10]第二种观点认为,政党的执政能力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主动的竞争力;二是积极主动的抗风险能力;三是执政党自身的调节力。[11]第三种观点认为,根据能力发挥的程度和形态,我们可以把党的执政能力分为三种情况:其一,理想的、观念形态的能力称为“应有执政能力”;其二,现实的、实践形态的能力称为“可有执政能力”;其三,外化的、显现形态的能力称为“实有执政能力”。[12]著名党建问题研究专家卢先福教授认为,执政能力可以按执政活动的领域,分为领导国家政权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协调社会利益和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处理对外关系的能力、党自身建设的能力,等等;也可以按照执政活动的职能,分为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控制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等;还可以按照执政主体的层次,分为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以及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13]

“四个方面说”。第一种观点认为,执政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能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第二,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的能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方面;第三,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第四,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14]第二种观点认为,一般来讲,执政党至少应具备以下四种基本能力:第一,利益综合的能力;第二,人才供给的能力;第三,政治动员的能力;第四,推动发展的能力。[15]第三种观点认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掌握政权强力部门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控制“枪杆子”的能力;二是发展经济的能力,即做大蛋糕的能力;三是解决好社会公平公正的能力,即分好蛋糕的能力;四是领导意识形态的能力,即掌握“笔杆子”的能力。[16]

“五个方面说”。第一种观点认为,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党影响国家政权的能力;党建设国家政权的能力;党控制国家政权的能力;党运用国家政权的能力;党巩固国家政权的能力。[17]第二种观点认为,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18]

“七个方面说”。这种观点认为,执政能力从具体内容上分析,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执政能力是一种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治理能力;第二,执政能力是一种开拓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第三,执政能力是一种驾驭能力、协调能力、统筹能力;第四,执政能力是一种服务能力、奋斗能力、发展能力;第五,执政能力是一种监督能力、拒腐能力、防变能力;第六,执政能力是一种团结能力、激励能力、凝聚能力;第七,执政能力是一种斗争能力、打击能力、保卫能力。[19]

“八个方面说”。这种观点认为,党的执政能力包括:把握改革正确方向的能力;选择科学战略和策略的能力;维护党内团结的能力;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能力;控制舆论导向的能力;遏制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能力;治党治国的能力;抵御“和平演变”的能力。[20]笔者认为,“执政能力”并非线性单一的结构,而是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内容,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具体地说,理论创新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人才选拔能力、矛盾化解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形象塑造能力、信息甄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价值输出能力、政治动员能力、舆论营造能力、文化传播能力、民意综合能力、政策供给能力、利益协调能力、决策纠偏能力、政治凝聚能力、军事组织能力、机遇把握能力、绩效评价能力、腐败斗争能力、思维转换能力等也应构成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容。由上不难看出,此项研究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表明学术理论界的思考与探索在不断走向深化与深刻,但仍有不足,还应继续努力地研究下去。

2.3 关于“执政能力”的建设路径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年丰富党建经验和60年全面执政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党、老党,她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尤其重视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不断完善与提升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努力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的基础之上”,“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执政能力,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个不断建设的过程,也是个不断提高的过程。[2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环节和首要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高度的紧迫感与自觉意识。在如何提升和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方面,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据笔者视野所及,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选人用人不公问题,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重要领导岗位;必须在党内建立一整套防错纠错机制,以减少并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和失误造成的损失;必须改革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22]

第二种观点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学习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要途径;加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方法;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保证。[23]

第三种观点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必须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永葆党的先进性。[24]

第四种观点认为,必须坚持用先进文化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体而言: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方向和根本保证;其二,发扬优良作风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其三,弘扬民族精神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强大动力;其四,提高道德素质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五,吸收优秀文化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六,开拓创新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不竭源泉。[25]

第五种观点认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进行庸官治理:严把干部任用关,从源头上杜绝庸官;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实行庸官淘汰机制;推进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推行庸官问责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业务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26]

第六种观点认为,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和增强执政意识为基本前提,以不断强化执政主体的作用为关键,以健全制度体系和形成有效的机制为保证。[27]

第七种观点认为,执政能力的建设和实现,需要有一系列的客观条件加以支撑,比如说,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具备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党委进行若干重大科学决策的支撑系统和监督系统;具备执政党的突出整合协调功能,善于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灵敏的、强有力的跟踪反馈的机制;具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等等。[28]

第八种观点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持续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党执政的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问题,借鉴国外政党治国理政的有益做法,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撑。[29]

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实践的标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方法论,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从思想作风、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素质本领等多层面出发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深度推进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质言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和标准,就是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总的来说,此项研究是学术探讨中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亟待深入发掘与深刻阐述。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学术界会有更多更好的深透研究成果陆续涌现出来。

3 小结

总之,国内广大专家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开展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提供了学术上的有益积累与铺垫,初步确立起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的基础理论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该理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未来发展的基本动向,也为大力推动“中国特色政党执政学体系”的早日创立和科学建构准备了厚实的理论资源。笔者认为,在研究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重复现象较多、分析简单粗糙、理论深度不够、阐释不十分准确、研究尚不平衡、操作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少”等等问题。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要课题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30]。为继续推进此一研究向立体纵深方向发展,笔者不揣浅陋和冒昧,特建言如下:

第一,要拓宽研究视域和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明确政策能力、政府能力、国家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与执政能力的联系与差异,准确厘清执政能力的科学内蕴与合理边界,继续拓展和持续深化对执政能力的时代认知,防止把党的执政能力“狭隘化”、“泛化”两种不良倾向的出现;

第二,要强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对执政能力概念的科学理解与理性认识,为迫切需要创新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给出更有力的学术回应和基础理论供给;

第三,要把执政能力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评价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注重加强对执政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判定标准的科学研究和制定,尤其“应注重在执政能力比较参照体系、考量标准、评估机制、测试系统等等方面多做研究,以增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可操作性。”[31]

第四,要积极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加强对执政能力形成过程和客观规律的研究,获得大量“能够综合运用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和执政规律等多维视角来审视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成果。”[32]

第五,要注意研究视角的转换,加强对国外主流政党执政经验的历史性考察与批判式分析,“寓评于介”,深刻反思和科学汲取国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宝贵经验教训,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有益参考和合理借鉴;第六,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实践的发展又为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和坚实的现实生长点。[33]

基于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与科学精神,进一步增强研究成果的应用性、针对性和现实感。正如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所深刻指出的,“党的建设及党建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客观认识现状,敢于正视矛盾,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深入扎实的作风研究和回答党的建设实践提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总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巨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和因素。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新形势下党面临着难得的大好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考验和挑战,全党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奋发向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重而道远!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要继续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精神,有序展开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不断提出新观点、新见解、新论断,不断取得新认识、新成果、新建树,努力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竞争力献计献策,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问题值得学术界持续关注与着力研究。我们期待着学术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学理探究不断走向深化、细化和系统化。

[1]韩月香.公共利益与执政能力的制度学思考——从道德诉求走向制度建设[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2):86.

[2]杨绍安,高青兰.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5.

[3]张晓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J].学海,2006,(3):12.

[4]刘尧瑜,文侃.文化的执政与执政的文化——党的文化执政能力建设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9.

[5]许桂清.论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4.

[6]吴怀友.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6-7.

[7]陈蔡志.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新论——基于执政理论的整体性思考[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24.

[8]肖啸空,邓昌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4):12-14.

[9]佚名.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两翼[EB/OL].[2009-12-30]http://zhuzhiyuan2904.bokee.com/viewdiary.13823590.html.

[10]何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初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4):34.

[11]张书林.“四基本”是解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4,(6):6.

[12]刘晓钟.从党的执政能力的形态看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3):4.

[13]卢先福.执政能力与执政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EB/OL].[2009-12-30]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50411a.htm.zh.

[14]刘华.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8):13.

[15]邓仕仑.执政能力建设与党政关系的调适[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9):7.

[16]王伟光.应从五个高度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J].中国共产党(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7,(9):16.

[17]孙志明.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5:2.

[18]肖啸空,邓昌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4):12-14.

[19]郑传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111.

[20]鲁军.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5:77-98.

[21]单洪恩.充分发挥党的地方全委会作用应注意的问题[J].党政干部学刊,2007,(9):24-25.

[22]李素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5,(1):112-113.

[23]李玉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

[24]黄海燕.试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33-34.

[25]徐敏.用先进文化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1):73-75.

[26]席章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进行庸官治理[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4):9-11.

[27]沈亚平,许欢科.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感[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3):49.

[28]张树新,费迅.纠偏能力: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考察维度——以刘少奇对“大跃进”的反思为例[J].福建党史月刊,2005,(12):14-17.

[29]陈蔡志.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新论——基于执政理论的整体性思考[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24.

[30]赵淑梅.新时期以来国内“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综述[J].延边党校学报,2008,(4):24-27.

[31]汝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综述[J].攀登(双月刊),2006,(1):117.

[32]顾华详.关于近年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综述[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

[33]梁道刚.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二维规定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3.

[34]袁其波.新社会阶层视角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

[35]谢嘉梁.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基本经验研究综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02-103.

[36]李作贵.建设学习型政党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0-12.

[37]谢嘉梁,胡祖凤.2005年以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综述[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4-20.

On Latest Progress in Research into Issues of Governing Capability of CPC

XIE Jia-liang1,LIAO Fang-ling2
(1.Teach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2.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Hangzhou310023)

There are great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into the issues of governing capability of CPC involving important universes such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way of governing capability,which reach a higher level of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pth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will try backtracking induction and summary towards the important preliminary results by the academic theory circle to make this research further crosswise development and longitudinal thorough so as to truly for m the resultant force and vitality of theoretical study,and so as to 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as well as valuable inspiration for the follow-up theory study and governance practice exploration.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expanding the research vision,on deepening theory and on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macro description as well as micro analysis to promote the relative theory research from the dispersed to systematic,from unilateral to comprehensive,from superficial to deep,and from the experienced&perceptual to science&rational.

CPC;Governing capability;Concept connotation;Construction way;Progress in research

D25

A

1671-4733(2010)01-0001-06

2009-12-30

2008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资助研究项目《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Z29);2007年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项目编号:KYS111507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谢嘉梁(1979-),男,湖南华容人,法学博士,讲师,从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电话:13067999151。

猜你喜欢
学报能力建设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致敬学报40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