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琐柱
中国特色政治思维视野下的领导力提升
□席琐柱
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政治决策与社会矛盾的处理日益与国际大舞台联系在一起,思想文化之间的激荡和交流已不可避免。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领导及其领导力的提升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如何提升领导力国内外学者已有各种论述,但笔者认为领导力的提升必须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本位,必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和要求,彰显领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色。
政治就是以为了获得、运用或利用国家权力和各种公共资源为中心而形成的专门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意识形态、关系角色、目标任务、方式手段,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其最显著的特性是权力性和阶级性。其最权威的表现是法律形式。政治素质指行政领导者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基本品质和基本技术的总和,是他们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中培养出来或必须具备的个体特质,是高度政治化的结果。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彼此之间的差别只在于具体内容、性质、标准、取向和程度各有不同。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必须自觉地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否则就不能真正成为成熟的社会人,就不能在某一具体的也就是特定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
政治素质直接源于社会素质和道德素质,并以思想素质为基础甚至为主导,但是也反过来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并赋予它们以某种特定的政治色彩和政治价值取向。政治素质既同社会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一起构成人的灵魂,发挥实质性作用,又单独影响人的行为,发挥方向性的作用,具体地把人归并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和阶级阶层中。
对于行政领导者来说,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比其他任何领导素质都重要。这是因为政治素质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的性质和方向,决定领导者站在什么立场、为什么目标、为什么对象而使用领导权力及各种领导资源,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政策性和阶级性,关系到领导权力掌握在什么人、什么阶级的手中,以及为谁服务的根本性问题,这是行政领导者的核心领导素质和灵魂。政治素质缺乏或者薄弱的人,就不能担当领导者,就是担任了领导工作也不可避免地要犯方向性、根本性的错误,以及其他政治性错误,从而把所领导的对象引入歧途并带来灾难。
行政领导者的政治素质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是第一标准,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任何时代、国家或社会都以一定的阶级立场和观点来确定政治素质的标准,并以此标准来判断一个领导人才的政治素质是否合格,是否达到更高的要求。
我党历来就非常重视行政领导者的政治素质。毛泽东特别强调政治是统帅,是灵魂,领导者必须又红又专。邓小平也提出了完整的、科学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原则,特别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培养“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新时期行政领导者在政治上所应具备的基本领导素质标准,干部“四化”中的革命化是摆在第一位的标准要求。江泽民则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不断提高“整个干部队伍的理论领导素质”,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胡锦涛则指出领导干部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政治头脑”。这些政治理论观点为中国所有行政领导者或领导人才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界定了基本的性质和内容,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总之,行政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讲政治是对领导者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价值观才是领导力的真正本源和基石。全球化背景下,员工的知识水平、活动空间和自由度增加,难以完全靠制度进行管理,领导者应该通过影响、引导、建立、推广价值观,从政治理论和政治知识、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政治热情和政治作风、政治阅历和政治经验、政治技能与政治艺术等方面着力构建领导价值观,并使追随者接受领导的价值观。而优秀领导者的作用,就是利用组织的群体力量塑造出一定的价值观并加以引导。
真正的领导者是具有高超领导力的群体。他们品质超群,能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善待下属,能激励下属为共同的目标奋斗;他们正直、智慧、热情,能使枯燥的工作充满乐趣,使单调的日子回荡激情。他们与众不同,卓尔不群,久而久之,人们以为“领导者是天生”的。然而,领导力理论揭示了领导的本质:领导者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造就的。
领导力的核心是学习力。学习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学习是指在书本或在他人辅导下获得知识,即“通过读书、听课、研究、进行教学实验、参加实际工作等以学得知识和技能”。广义的学习是指一个人从外界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全过程。从信息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学习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人不断接受并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过程,像电脑不断升级换代一样,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实际上是人脑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学习并不全都是有益的,见到什么就学什么,这样的学习不仅无益,而且对人的发展有害。因此,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学会如何学习,提升学习力,比重视和加强学习更重要。
学习力是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效率和转化力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新的领导理念。从构成要素来看,学习力应当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等要素。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源动力,它又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两个方面。内在动力是由学习主体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和主体要实现的目标所决定的,它与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成正比,认知程度越高,学习动力越足;与一个人要实现的目标高低成正比,伟大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动力。外在压力与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密切相关。社会竞争越激烈,学习压力也就越大。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又是密切相关的,相辅相成,互相转化。学习毅力是指学习主体是否有持久力,学习是否能持之以恒。因为学习是一个终身进行的过程,这种持久力在学习力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学习能力是指学习主体开展学习的主客观条件的总和。主观条件是指学习主体的接受、消化能力,客观条件是指学习主体能否正常开展学习的物质条件。学习效率是指学习的速度。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特别是知识信息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学习的速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专家断言,学习的速度若慢于时代的变化,必然导致淘汰甚至死亡。未来学习主体唯一具有的持久优势,就是有能力比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学习转化力就是指学习成果的转化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更新自我、推进创新和变革社会的效果上。当然,学习的几大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学习力。
学习是提升领导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已不仅限于地位和级别的权力因素的控制力,非权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主导因素,管理对象也从管理人、财、物过渡到管理知识和信息资源。领导一词中“导”的作用上升为主导地位,“领”则更多地体现为率领和示范。这种领导力的实现不是权力所能奏效的,而学习是应对变革和挑战最有力的武器。
领导的创新力、决策力、选择力、执行力等都来源于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源自不断的学习,科学的决策来源于不断的学习,正确的选择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只有认识到领导角色的本质是学习,领导力的核心是学习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领导力。领导力还体现为领导促进和指导组织学习的能力,领导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领导对组织学习指导作用的大小,领导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在组织中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不断促进组织学习。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学习,有赖于在学习中不断完善领导角色,有赖于在学习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有赖于在学习中不断引领组织向共同愿景前行。判断领导干部学习力的高低,主要看其学习的动力是否强,学习的基础是否厚实,对学习的运用是否自如。学习力的强弱对领导干部至关重要,是领导干部最核心的能力。
总的说来,新时代的领导应该是也必须是推动创新、不断引领变革的人,是为组织创建愿景的人,是身体力行推动组织愿景实现的人,但最重要的,他应该是一个学习的人,这是其最重要的角色,亦是其最重要的使命。
当前,面对世界进步潮流,领导力的提升必须从世情、党情和国情出发,切实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根本,并以是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行政领导领导力的一把标尺。不抓住这个根本,不以这个作为衡量领导力的标准,领导力的提升必然只会利己,绝不会利他。因此,新时期行政领导干部领导力的提升一定要讲正气,要注重改善自身作风,以塑造良好形象,密切干群关系,宏扬社会正气,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概括科学发展观时,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执政理念,重新确立了在管理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恢复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尊严”,包含了尊重人性、尊重人权、尊重人格的深刻含义。是否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它更是领导干部工作的根本态度问题。它反映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决定领导干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激励群众的能力;决定领导工作能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进而不断巩固干事业的群众基础;决定能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进而获得事业长期发展的不竭源泉。
新时期领导力提升坚持讲正气、以人为本,就是要求领导干部理解马克思有关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科学论断,学习毛泽东思想中丰富的群众思想、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领会邓小平理论中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等蕴含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领导观念。
新时期领导力提升坚持讲正气、以人为本,就是在具体工作中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要讲究社会公德和奉献精神。强调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要有政治责任感。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重视建设更加合理的分配机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都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要有社会责任感。
新时期领导力提升坚持讲正气、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想干事业的人有机遇,让能干事业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业的人有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使每个人都有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
总之,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问题,广大行政领导干部领导力的提升势在必然,但务必要坚持讲政治这个灵魂,夯实讲学习这个基础,抓住讲正气这个根本。
责任编辑:周振国
⋆作者:席锁柱,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此文是作者主持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为:NJC07052)的研究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