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材
教育学生,批评是必要的。但批评亦有道,适度的批评不仅能激励学生进步,还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李代桃僵法。教师在公共场合或者上课前常常遇到学生口无遮拦地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故意引发“轰动效应”。处理这样的事件,李代桃僵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临近上课,学生们仍在谈论着在刚刚结束的报告会上听到的犯罪情节。我走到教室门口,只听坐在前面的某个学生兴奋地喊了一声:“王章材来了!”学生们一见真是我来了,哄堂大笑起来。我故意打岔说:“今天哪个同学怎么这样客气,竟叫我‘王大爷’,是不是也想模仿一下法制报告会上的‘犯罪’?”学生们一听笑得更响了。接着,我一本正经地说:“其实,我们在学校里不必这么客气,不管老师年龄大小,只要叫‘老师’就好了,不要叫‘大爷’‘大叔’的,但也千万不能没有礼貌,直呼老师的姓名。”几句假装糊涂李代桃僵的话,说得这位学生脸红了,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
邯郸学步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学生常常表现出一些怪异行为,但自己又感觉不到。面对这样的学生,采用邯郸学步法比直接批评更有效果。有一学生活泼聪明,惹人喜爱,就是猴子屁股——坐不住。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就一跃而起,振臂高呼:“我!”待到老师真正请他回答时,他又什么都讲不出来,站在座位上不停地摇头。他那个头摇得与众不同,总是快速地向左右两边用力摆动,一副很“坚定”的样子。刚开始,我语重心长地和他谈了几次话,告诉他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但都不起作用。后来,每当他摇头时,我就面对面地模仿他的动作,当他的“镜子”,邯郸学步,连续几次,这位同学渐渐改掉了回答问题摇头的怪毛病。
换位思考法。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因时制宜,突破定势思维,转变看问题的角度,换位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一次上课,我发现学生王某在下面偷看《水浒》,当时就暗示她不要再看了。下课后,我把她请到办公室,联想到自己年少求学时苦于没有书读,找到书后如饥似渴的情景,我没有呵斥她批评她,而是先一口气讲了七八个精彩的篇章,她一下子被震住了,没想到我复述得如此准确无误。接着,我便顺势引导,告诉她要正确处理好听讲与看课外书之间的关系,结果,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比起有的老师当众撕毁课外书的效果好得多。
还治其身法。有个学生天生一副犟脾气,一次课间,同学不小心把他的书本弄掉在地上,他生气地要求同学捡起来,同学则说,你叫我一声“大哥”,我立即给你捡起来。同学间的一个小玩笑,但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恼羞成怒,一把揪住同学扭打起来,嘴里还直喊:“今天被‘狗’咬了!今天被‘狗’咬了!”此时已到上课时间,我走进教室,看到这“热闹”的一幕,立即叫他们松手再说,但这位学生就是“咬定同学不放松”。我灵机一动,接过这位学生的话茬说:“是呀,你今天是被‘小狗儿’咬了一口,但是,我们只看到过‘狗’咬人,哪有人咬‘狗’的!‘狗’咬了你,你也非要咬‘狗’不可,这不是说明你与‘狗’一般见识了吗?‘狗’有‘狗’的主人,你被‘狗’咬了,你要去找‘狗’的主人论理才对呢!”几句话,说得全班学生都笑了起来,这位学生也“扑哧”一笑,松了手。
当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不妨先冷静下来,克服惯性思维,多用点幽默和机智,让教师的批评既能鞭策学生,又能如冬日的阳光温暖学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