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上海几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有4所高校不考语文,这一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也引起了众多热议。
母语的寂寞由来已久,关于母语的争议也不绝于耳,上海几所高校的“不考语文”点燃了人们的“火药桶”,其实更为残酷的现实却是社会大众的“不学语文”,人们对这次事件争议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深层的社会情绪,那就是对语文、汉语、母语寂寞的深深忧虑。
一位高校老师回应说,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学生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这样的解释令人震惊,英语不好就没有前途的说法更令人无语。语文卫道者高呼:“事关民族自信、国家尊严、文化传承、历史接续,如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忧国忧民者感慨:“免考语文,影响读写,阻隔文化,长此下去,危哉殆哉。”的确,明目张胆的“不考”就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不学”,教学考试作为语文教育的主渠道责无旁贷。
换个角度思考,母语寂寞的症结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校园之外,语文其实就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那是一个渗透、影响、移易、浸润的过程。内心的蕴藉,往往正是语文的滋润所在。套用余秋雨先生的话说,没有哪一种考试能够考出中国人那美丽的才华。也就是说,那种以为一考就可以定乾坤、不考就会江山易色的想法,不仅天真,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狂妄。我们一边在指责中学语文教育的“标准化”,一边又在指责大学招生对语文的“不闻不问”;我们一边在强调语文的文化性功能,一边又在争抢语文的工具性功能。母语,其实已经在这样的争吵和游移中被割裂为实用主义的工具。我们的心灵与母语之间,已经蒙上了厚厚的一层膜,灵动没有了,鲜活消失了,虽近在咫尺却相隔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