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
构建新型师生交往模式的思考
李新华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
师生交往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发展,但传统交往模式阻碍新型师生交往模式的构建。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教育交往理论,探索传统师生交往模式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寻求构建新型师生交往模式的若干措施。
教育交往理论;师生交往;模式
师生交往是一种社会活动,传统的师生交往是以教师权威为核心,学生仅作为权威的附属品,这种“权威式”的师生交往模式成为高中师生交往的主要模式,影响教育、教学及学生的发展。但是这种不对称的师生交往模式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种不对称的师生交往模式弊端日显,迫切需要构建新型师生交往模式。
教育交往理论强调:在师生的沟通和交流中,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参与——合作”关系;师生交往的过程是一个共享精神、智慧、知识和意义的过程,师生在共享中得到发展,保持共识,承认差异;教育交往理论倡导学习者融入教育情境之中[1];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是外部的刺激,而是内在成长地需要,是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情感的体验、智慧的成长、人格的完善。
师生交往效果关系着教育发展及教育质量提升,但当前高中师生交往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2.1 传统师生交往模式缺乏人文关怀
在高中,师生交往模式仍以传统的“权威式”为主,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这种师生交往模式缺乏人文关怀,忽略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特性,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2.2 师生交往的对立和冲突
师生之间对立与冲突主要表现在“以管代教、以堵代疏、成绩至上、高分至上、魅力欠缺、视野不宽”等方面。这些因素容易使学生产生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对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将会明显降低。[2]
2.3 师生交往的功利性
当前,高中师生之间交往主要体现在师生交往的功利性:一是家长请客,为孩子寻求在班级中有更好地发展机会,二是教师寻求学生家长的无偿帮助,如帮家人解决户口及其他问题等。
2.4 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的模糊
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3]但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却非常模糊,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更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师生交往是建立在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制度基础上,使师生交往处于尴尬和被动的地位,影响和阻碍新型师生交往模式的构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制度化、规范化教育破坏已存在的微妙人际关系
古代的师生交往强调“师道尊严”、“教学相长”,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师生交往观是建立在学生尊重教师的基础上的。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师道尊严”、“教学相长”的师生交往观却被曲解为重教师权威,轻学生主体性,严重违背了“师道尊严”、“教学相长”的师生交往观。而师生交往观被曲解是因为制度化、规范化教育的插入,使原本存在的微妙的人际关系受到破坏。当师生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接受外部检查或审核时,有时会放弃这种微妙的人际关系。
3.2 高中生学业过重,影响新型师生交往模式的构建
3.2.1 紧张的学习使学生极度疲劳,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
目前我国高中生的课程多、考试多、学习时间紧。虽然一直提倡减轻学生负担,但事实上,学生不仅没有减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变本加厉。一是利用寒暑假、双休日时间补课。尽管明文禁止寒暑假、双休日补课,应把寒暑假及双休日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支配。但家长、教师、学校支持补课,三者之间密切配合,构成利益的共同体,以剥夺学生们自主支配时间的权利为代价,为学生在寒暑假、双休日补课罩上“合法化”的帽子。二是部分学校对教师占用课外活动时间补课已默许。不论重点中学或非重点中学,原本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却很少见学生活动,基本上被补课占用,而学校却已默许教师的做法。三是学生休息时间明显不足。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根据心理学和生理学观点,学生每天休息时间应不低于 8小时。但目前多数学生的休息时间远远低于 8小时,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学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
3.2.2 频繁的考试使学生处于身心高度疲惫的亚健康状态
对于我国高中生来说,考试已成为证明他们发展的最好方式。学生一踏入学校,接踵而来的便是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考试。这种“考试文化”在学校中处于主体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尽管相关部门明文禁止考试排名,但在高中,考试不排名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学生为在排名榜中争取一席,花费大量时间去应考,甚至不惜牺牲休息时间。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的身体处于高度疲惫的亚健康状态。
3.2.3 教学活动模块化
目前,我国高中教学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师生交往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处于交往中的主导者,学生从属于主导者。在交往的过程中,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使师生交往处于尴尬和被动地位。
3.3 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师生交往的复杂化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把教师职业物质化,片面强调金钱至上,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一是教师奉献精神缺失。部分教师认为,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效果难以量化,待遇与工作量不成比例。一切都与金钱挂钩,一旦收入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就另谋发展。二是平等交换与无私奉献的矛盾。部分教师认为,无私奉献的精神已成为过去式,所有工作量应平等交换,一旦打破这种平衡,一切都成为空话。可想而知,教师在金钱与利益的支配下与学生交往,势必造成复杂的交往。
3.4 教师的教育方式和使用权利不当
教师的权利与权威,两者有着明显区别,教师的权力是客观赋予的,但权威需要自身的人格魅力来维护和支持。但多数教师把教师的权力与权威划上等号,认为教师权威也是客观赋予,与生俱来的。此外,教师是否公平对待学生,也是影响师生交往的原因之一,在高中,教师无形中把学生予以区分,成为差生和优等生的裁判员,严重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交往。
4.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端正对待考试的态度
学生的发展具有潜在性,教师应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端正对待考试的态度。一是应发挥考试的真正功能。考试仅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把学生加以量化,而学生的发展是无法量化的,应还原考试的功能,发挥考试真正的作用。二是减少考试的次数,取消排名。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学生发展。学校管理者也应减少考试次数,取消排名,真正为学生发展考虑。三是端正对待考试的态度。考试仅是评价学生的手段之一,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考试的态度,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更不能给学生贴上标签。
4.2 注重师生交往,解决师生关系中的对立问题
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不应强调对学生的强制性管理,而应以学生为主体,树立真正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和权威。一是民主管理。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应减轻学生、教师负担,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环境,为师生之间和谐交往创造和提供条件。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应创造和谐的管理氛围,师生之间应以自身的构建方式去理解双方之间的交往。以平等、互动的方式进行管理。二是树立真正意义上的权威。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树立学生心目中实质性的权威,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应放下自身所谓的身份,主动地与学生交往,除了在正常教学的时间内与学生交往,同样也可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与学生在教学时间外进行交往。学生可调整自身的状态,争取增加与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师生之间的交往需要彼此双方心灵的碰撞和接纳,这是师生交往赖以生存的基础。
4.3 鼓励学生之间适度交往,体会师生友谊的情感世界
提到学生之间的交往,多数教师马上想到学生的恋爱问题。高中学生恋爱问题是敏感话题,教师经常采取强制性地措施,不允许异性同学之间过度交往。高中生多数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充满好奇心,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学校管理者或教师对学生之间异性交往行为越禁止,则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会越频繁,甚至走向极端。因此学生之间交往、师生之间交往应以诚信为基础。一是充分信任学生,改变传统观念。教师与学生交往时,应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考虑学生的自尊心、主体人格及身心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之间适度的交往。二是加强师生之间交往,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学生在学校中不可避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与学生谈心,师生之间通过情感交流,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并且使双方享受着彼此之间构建的情感世界。三是提倡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改善师生关系。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处于平等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自由,共同分享成功与失败经验。
4.4 提升师生交往的素养,解决师生交往的心理障碍
学生对教师不满,往往以违反课堂纪律为宣泄不满的主要方式。因此,应提升师生交往的素养,解决师生交往的心理障碍。一是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当前状况并不代表将来发展的趋势,应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二是多鼓励少批评。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能一味指责和批评,教师应作为引导者,不应是裁判员,应冷静下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改正,使学生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三是应与学生交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应相互用心地交往。教师应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关心和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但应注意交往方式。四是关心后进生。对待后进生,应以正确的态度,正确地对待和评价后进生的价值。而学生是有可塑性的,不能仅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应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应提高心理素质和控制情绪能力,控制教师自身的情绪和及时排除教师自身的消极情绪。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世界,人的发明和创造同样也离不开现实生活世界。对于人来说,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价值、富有意义的世界。[4]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维度上的共时性决定了二者之间必然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是“共生、共存、共命运的一个共同体”[5],因此,应关注和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问题,转变传统师生交往的模式,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交往模式。
[1]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从本体论视界出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4:30.
[2]王宝军.让师生关系由“对立”走向“相容”[EB/OL].(2005-01-25)[2010-04-20].http://bbs.zxxk.com/dispbbs.Asp?boardid=30&Id=20114.
[3]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75-78.
[4]岳伟.论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 [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6):40-45.
[5]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J].教育研究,2003(4):43-47.
G620
A
1671-6876(2010)04-0354-03
2010-07-06
李新华 (1986-),女,河南新乡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 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