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探析
郭亮
(广东工业大学 轻工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近年来,高校新生党员的数量在增大,比例也有所提高,新生党建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文章结合笔者党建工作实践,在对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重要意义分析的基础上,从理念、方法、内容、制度四个维度对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力求形成适应新形势的大学生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思路。
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招生规模和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生党员的数量和结构也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对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关系到高校党建的成效,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
(一)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建设不创新,就不能前进,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1]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以来,新生中的党员数量大幅度上升,比例也有所提高。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2009年新生中党员数量比例为2.7%左右,2008年为3%左右,平均每班有1.5名党员左右,广东工业大学新生的总数为1万左右,那么新生党员的数目大概有270名,新生党员数量的增加使得对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党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中学入党的本科新生党员中大多数人是优秀的,但他们中也确有一部分人在思想意识、发展手续等方面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新生党员都是在高中阶段入党,他们年龄小,受党的教育时间短,在政治信仰、组织纪律观念、党性修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2]此外,中学党建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有些中学生入党是借助人情和关系网,有些中学按学生的成绩发展党员,甚至有些学生是在老师或家长的强制要求下而加入党组织的。以上现象,违背了党建的原则,不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及高校的人才培养,因此,要充分认识改进和创新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着力提高新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着力增强新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为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二)是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大一新生刚刚由中学步入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高校对新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时期,改进和创新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对新生党员自身是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周围的同学也会产生积极影响,起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积极作用,激发广大新生入党热情,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新生党员 “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新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可以带动对全体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习近平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坚持党的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改进和创新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党性修养,一开始就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新生党员,让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三)有利于新生党员的成长、成才
高校是传播科学、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塑造精神的重要阵地,要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重要位置,高校党建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改进和创新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做好新生党建工作,通过党校学习、组织生活、社会实践、支部会议等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育人作用,让新生党员在党组织的大熔炉里得到知识,增长才干,从而为新生党员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理念创新
1.在高校各级党组织中,必须牢固树立重视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理念
只有思想重视了,观念端正了,才能真正推动工作的落实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党员的培养教育是持续的、长期的、终生的,作为党员素质和党员质量的有力保障,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内容,尤其是对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强化这种工作理念、工作意识,要广泛宣传,深入人心,向所有新生党员传递这一意识,让他们清楚理解党组织的意图和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新生党员参与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2.做好长远规划,花大力气抓落实
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规划,从教育管理目标到具体措施及相关制度的配套,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等方面作出科学的部署和合理的安排,完善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体系,使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符合高校党建的要求,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
(二)方法创新
1.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调查研究的方式有问卷调查、调研座谈、单独谈心等,通过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并且熟悉新生党员的特点及其所需、所想,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为全面开展工作奠定基础。[4]
2.迅速建立健全党的组织,认真过好组织生活
采取多元的教育组织形态,为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如果条件具备,可以成立新生党支部,新生辅导员兼任党支部书记,做好支部建设工作。在大一每班成立党章学习小组,由一个高年级党支部定点联系指导一个党章学习小组,让新生党员担任党章学习小组组长或联系人,提高他们的党务工作水平。党内组织生活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实施党员继续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载体,提高新生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质量能有效地促使新生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接受组织监督,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员意识,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要丰富多样
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性格活泼的特点,要把理论学习融入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为新生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崭新的载体,搭建平台,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运用现代化传播工具,建立 “网上”党校和党建等网站,占领网络阵地,拓宽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渠道[5]。做到教育与管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给新生党员派任务、压担子,让新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不断增强新生党员的社会工作能力,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促进新生党员成长、成才。
(三)内容创新
1.加强新生党员党员意识的培养
中学党建的局限性决定了有些新生党员的党员意识薄弱,理论素养不够,必须通过党课、特色党日、“创先争优”、党员主题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新生党员意识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新生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注重提高新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了解显得比较贫乏。有个别新生党员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什么都不能很完整地回答出来,因此,要让新生党员在党内接受更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以及党性锻炼、党纪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此外,党的理论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还要用党的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新生党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
3.加强新生党员党务知识的培养和工作能力提高
要把新生党员作为学生党支部的后备干部加以教育和培养,让新生党员加强党务知识的学习,并通过让新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承担一定的党务工作,提高他们的党务工作能力。加强新生党员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及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新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日后踏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如果不加强以上方面知识的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党员很难真正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作用。
(四)制度创新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强大合力。
1.创新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提高新生党员的积极性。新生党支部在立足把好“活动主题关”、“活动质量关”和“学生党员考评关”的前提下,鼓励引导新生党员自发组织教育活动,鼓励引导新生党员跨支部和联合支部组织教育活动,鼓励引导新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共同组织教育活动,鼓励引导相关部门、机构、组织、团体积极参与组织教育活动,从而实现新生党员教育活动的内涵发展、空间拓展、资源整合、质量提升。建立健全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制度。新生党员每两周定期参加组织生活会,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一般一个月一次。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发挥广大学生对新生党员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新生党员做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教育。
2.创新新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衔接机制。考虑到中学党员教育管理的局限性,可以探索大学新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环节向高中阶段的前移。以党校培训为突破口,采取结对帮扶、示范党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建立高校与区县地方教育局党校工作协作体,共同开展党员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双方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使高中生党员能够及早了解和适应大学校园环境,在大学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一名党员的作用。同样,也应该利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契机,建立和完善高校与社会的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衔接机制,让新生党员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同样接受党员教育。[6]
大学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探索应该紧紧围绕高校党建的需要和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用改革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分析、研究问题,始终与时代和社会同步;全局、前瞻的视角看待问题;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构筑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内容创新为载体,以方法创新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高校新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体系,进而促进形成适应新形势的大学生新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
[1]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编写组.国共产党的八十年简明读本[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丁兆丹.做好学校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J].北京支部生活.2008,(12).
[3]徐冬梅,王华.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高校新生党员再教育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4]高向东.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
[5]徐冬梅,王华.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高校新生党员再教育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6]张力央,等.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机制: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