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琦,沈光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7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海南 海口 571159)
流体悬浮治疗床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发明应用、利用气体滚动悬浮原理设计的具有治疗作用的病床[1],至今已广泛应用于被迫卧床的患者如褥疮、皮瓣、器官移植等,烧伤是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悬浮床具有加快创面干燥、减少感染、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及降低护理工作量等优点,具有翻身床难以比拟的效果[2],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辅助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通常是指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的患者,烧伤部位包括头、面、颈、躯干及四肢等[3]。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平稳复苏、减少烧伤毒素吸收及尽早封闭创面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环节[4]。在治疗过程中容易遇到感染、创面受压、溶痂过早等治疗问题,而悬浮床的应用大大解决了这些困难。
悬浮床主要由鼓风机、扩散器、硅玻璃小颗粒等组成,是由一个容器内装满矽砂组成的空气流动治疗单元,通过空气压缩机将过滤空气送到矽砂中,用塑胶造型固定一张可透气的滤单,防止矽砂随空气溢出,由于浮力的作用,使各项护理操作时患者更换体位变得容易。干热空气通过滤单吹到患者身上,形成一个干热空气持续环绕患者的治疗环境。大面积烧伤患者在早期接受悬浮床治疗,其性能原理是:由鼓风机产生的热而干燥的压缩空气流经扩散器,进入硅玻璃小颗粒之间,当该气体流速达到60 cm/min时,所有硅玻璃小颗粒便被托起悬浮在气流中,小颗粒周围不断流动着这种热而干燥的空气,其温度可根据需要调节、控制在28℃-40℃之间,患者躺在悬浮床上即有漂浮之感,身体各部位在“流体”中受力均衡[5]。有研究显示,主要是因为悬浮床通风、洁净,能有效调节、保持患者的热平衡,床体产生的悬浮力能减轻患者背、臀部受压,并使其多部位受力均匀,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从而避免创面加深,预防压疮的发生。其次,悬浮床产生的热气流对烧伤创面具有持久的烘干作用,能迅速吹干创面,减少渗出,促进成痂,预防感染,加速愈合。再次,悬浮床操作简单、方便,需要调整体位时,单人就可完成操作,只要掀动患者身下的床单,即可摆好体位,使用脚踏开关可使床停止悬浮,此时,床内的小颗粒便牢固地固定患者在所需要的姿势,便于固定体位,减少了工作量[6]。
悬浮床在烧伤外科的应用中显示了诸多优点。悬浮床在辅助治疗老年严重烧伤中的临床应用报道指出,通过比较分析患者的内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不全,创面细菌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创面脓毒症例数、电解质紊乱情况以及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等,悬浮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普通软垫床[7]。对于小儿重度烧伤,烧伤创面的治疗是小儿重度烧伤后抢救和护理的重要问题之一[8],传统的翻身方法对病情危重,翻身受限的患儿常常无能为力,致使部分创面受压加深,易于感染,影响创面愈合,更严重的是由创面感染所引发的全身侵袭性感染往往是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9]。悬浮床治疗可促进小儿创面干痂,大大降低创面感染发生机率[10]。
2.1 应用悬浮床可使全身创面更快成痂 常规烧伤,伤后3-5 d内创面有明显液体渗出。使用普通翻身床,暴露创面成痂通常在48-72 h以后。而应用悬浮床48 h左右内即干燥成痂[11],而且在创面溶痂前无需翻身,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和治疗的安全性,而且迅速成痂对于大面积烧伤来说意义重要,它减少了体液的丢失,降低了感染发生的机会[12]。有临床报道提示,在治疗重度烧伤患者中使用悬浮床能降低床单的细菌含量[13],这更直观的说明了悬浮床在降低烧伤患者感染几率方面的成效。
2.2 促进创面愈合 大面积烧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其主要死亡原因是侵袭性感染,而创面是烧伤感染的主要来源[14],因而如何加速创面愈合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悬浮床把人浮于床上,利用矽砂移动而形成浮力,利用浮力作用,躯体处于托浮状态,使创面在松软的矽砂浮力压中单位体表面积受压力最适宜,对人体有悬浮按摩作用,可减轻创面受压,促进血液循环,无论是包扎还是半暴露的病人,由其特殊的结构,如脱水/干燥系统,控制微生物生长作用和防止渗液在创面停留,使微生物生长受限。同时因干热作用易使微生物干燥失活。使病人接触表面干燥,不利于细菌在创面上生长繁殖,从临床治疗中可见,使用悬浮床的病人创面分泌物少、异味不明显。由于应用悬浮床,减少病人的翻身,对于切痂植皮术后的病人可避免皮片滑动,提高皮片成活率[15]。
2.3 抗休克补液 传统的补液公式以低限复苏为标准。对特大面积深度烧伤,通常增加1000-2000 ml的液体量。有临床治疗经验表明[16],由于悬浮床蒸发水分的作用较强,如果治疗中是在出现休克症状后再追加液体,复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从发病机理分析,早期肾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加上大量水分蒸发,出现高渗性脱水,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肾小管对水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持续缺乏有效灌注,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增高,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使尿量进一步减少,血钠进一步上升,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并且严重的高钠血症本身就可以引起脑功能障碍导致死亡。从开始即以充足的液体量持续输入,达到了较满意的复苏效果。
2.4 避免翻身造成的不便和危险 部分病人不能耐受俯卧位、病情危重等因素使翻身难以保证,导致创面受压过久,引起创面潮湿导致感染。休克期、病情危重病人禁止翻身。并且有部分病人因肥胖无法翻身,合并骨折病人早期不适宜翻身床翻身。
2.5 减轻护理工作量 使用悬浮床一般不用翻身,并且利用浮力作用进行生活护理、换药等操作,更容易更换体位,尤其年老、危重、合并吸入性损伤及外伤患者更适宜卧于悬浮床。此外,悬浮床对小儿大面积烧伤也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具有安全舒适、创面结痂快、有效减少感染等优点[17]。
2.6 其他 悬浮床温度的调节可在28℃-36℃之间,使患者处于最舒适最有利的温度之中,一般以30℃-32℃为宜[18]。这样与人体的体温相近,创面可以迅速干燥成痂,加上沙粒移动和热空气的持续倾泻,可有微波震动的理疗效果,使创面的疼痛减轻。由于温度相对恒定,有利于减轻烧伤病人的高代谢反应。另有临床报道指出,悬浮床温度设定为28℃治疗小儿烧伤创面,能减轻疼痛,避免创面损伤,促进创面愈合[19]。
总之,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悬浮床有很多优点:悬浮床把人“浮”在该床,分配到人体的压力适宜,能促进创面很快的愈合,也能很好的缓解疼痛,减轻创面受压,防止褥疮发生,患者更舒适、更安全,护理强度减轻等。但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时不如翻身床方便,如对悬浮床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悬浮床患者排便困难的痛苦[20]。
3.1 补液量控制及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 由于悬浮床的持续高热气流,使患者处于干燥空气中,机体水分被大量蒸发,易致患者脱水。应注意输液量的调整及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预防高渗性脱水。根据董元林等[21]提出的悬浮床补液公式补液,根据医嘱合理安排好输液顺序,并检测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尿量观察仍然是目前烧伤病人治疗中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它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机体内循环的灌注量和肾功能情况,结合每小时尿量和末梢循环情况基本可满足有效循环。有气管切开的患者,要做好气道湿化。悬浮床的水分蒸发高于普通床,病人呼吸道干燥,应持续气道内湿化。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解释原因,鼓励患者适量多饮水。
3.2 环境要求 病室置于单人空调层流病房,室内空气洁净,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室温保持在30℃-32℃,使用前要预选启动悬浮床,床上铺经灭菌的大单和大纱垫,悬浮床温度一般调至30℃-36℃,以病人舒适为原则。悬浮床对病房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50%-60%。湿度过大,悬浮床内小颗粒会潮解成块而失去悬浮功能,从而影响疗效。应用除湿机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维持病房内所需要的空气湿度[22]。
3.3 心理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刚开始使用悬浮床,呈悬浮状态,可能加剧恐惧,产生不安全感。本研究中有6例病人上床后烦躁不安,入眠困难,嫌风大、床太冷或太热,针对患者的情况,护理人员在患者上悬浮床前作好家属及病人的心理护理,说明悬浮床的工作原理,在治疗大面积烧伤中的优越性,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一般2-3 d后可逐渐适应,早期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3.4 悬浮床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对渗出物、分泌物较多的病人,要经常更换床单,加强清洁护理。创面换药时应避免分泌物及冲洗液渗入到悬浮床下,致使沙粒粘结,影响悬浮质量[23]。专人负责保养悬浮床,定期检查和维修悬浮床的空气滤器和空气散热过滤板,检查入水道滤水器运行状态及时更换滤芯,保证正常的悬浮条件,定时清除筛网中的异物和结晶,定期对悬浮床和滤单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悬浮床是利用气体滚动悬浮原理设计的治疗床,以悬浮、温控、抽湿为基本功能,因其具有避免创面受压、使创面干燥快、减少感染、减轻疼痛等的优点,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24-25]。使用悬浮床治疗,患者不用翻身,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减少医疗和护理工作量,是治疗和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较为理想的医疗设备。在使用悬浮床的过程中,要做好病室准备和患者心理护理,注意保持患者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要定期检查维护悬浮床。悬浮床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愈合,从而缩短疗程,减少治疗费用,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1]陈卫卫,陈 新.悬浮床应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2(3):214-215.
[2]温淑华,李映霞,周 雪,等.大面积烧伤患者悬浮床治疗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5):392-393.
[3]方之扬,吴中立,高学书.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80.
[4]杨登齐,徐亚辉,陈光秀.连续成功救治特重度烧伤患者57例体会[J].重庆医学,2007,36(6):543-544.
[5]常致德,张明良,孙永华,等.烧伤创面修复与全身治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20.
[6]李云霞,秦至臻.悬浮床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8):692-694.
[7]毛学飞,孙曙光,王 静,等.悬浮床在辅助治疗老年严重烧伤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7,12,14(6):1858-1859.
[8]赖 克.小儿中重度烧伤后合并败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海南医学,2008,19(7):144-145.
[9]林邦长,韩春茂,孙菊妹,等.悬浮床防治烧伤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06,28(5):325-327.
[10]游贵方,李纯兰,梁履华,等.悬浮床治疗小儿重度烧伤23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6):52.
[11]徐德生,李 杰.流体悬浮床治疗严重烧伤50例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4):1949.
[12]谢 挺,吴 江,肖 红.悬浮床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01,9(3):188-189
[13]潘丽沁,张 涛,李叶扬,等.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悬浮床床单细菌量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82-1283
[14]柴家科,陈宝驹.烧伤病案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
[15]解伟光,姜会庆,胡心宝,等.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3):331-332.
[16]朴宏鹰,钟书强.悬浮床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3):1647.
[17]吴卫康.小儿大面积烧伤应用悬浮床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1):92-93.
[18]杨宗城,汪仕良,周一平.实用烧伤外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35.
[19]唐贯文.悬浮床不同温度对烧伤患儿创面愈合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7):4-5.
[20]温淑华,李映霞,周 雪,等.护理干预在悬浮床患者排便困难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4-5.
[21]董元林,郭振荣.使用悬浮床的患者早期补液问题[J].中华烧伤整形杂志,1987,3(3):202-205.
[22]陈丽娃,张志丽.除湿机在潮湿环境下悬浮床治疗烧伤病人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8,22(26):2424-2424.
[23]李卫卫,于振锋.悬浮床的应用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7):2550.
[24]罗培寿,郑爱林,黄 芬.流体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7):625-626.
[25]徐 莉,张 娟.悬浮床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08,14(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