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燕
河南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 邓州 474150
随着泌尿外科内腔镜技术逐步成熟,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已逐渐成为肾囊肿手术的标准术式之一。2004-01~2009-12我们共实施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87例,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 87例中男 49例,女 38例,年龄 27~66岁,平均 47岁。单发性肾囊肿 57例,多发性肾囊肿 21例,多囊肾 9例。囊肿直径 4.0~12.6cm,平均 7.1cm。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泌尿系 B超、双肾 CT、静脉泌尿系造影或磁共振等检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肾盂的关系,并证实囊肿与肾集合系统不相通。
1.2 手术方法 全麻,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腋后线与第 12肋缘下皮肤为第一穿刺点,用血管钳钝性分开肌层达腰背筋膜进入后腹腔,分离腹膜后间隙。取腋中线髂嵴上方 2cm处皮肤为第二穿刺点,置入 10mm Trocar作为观察通道。取腋前线与肋缘下皮肤为第三穿刺点,置入 5mm Trocar,腰部切口处置入 10mm Trocar。封闭切口,打开气腹机,使气压维持在 1.6~1.9kPa,建立后腹腔操作空间,置入腹腔镜,直视下找到肾下极,切开肾周筋膜并分离肾周脂肪,沿肾下极向上游离直至显露囊肿。充分暴露囊肿壁边缘,于囊肿中央处切开一小口,吸净囊液,提起囊壁,切除距肾实质边缘3cm处囊肿壁,切口边缘电凝止血,囊腔巨大者填入肾周脂肪或于囊腔壁上夹上钛铗。检查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停气腹机,放置肾周引流管,排净腹内气体,关闭切口,切除囊壁行常规病检。
1.3 护理干预
1.3.1 术前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术前对患者做心理上的理解和指导。讲解微创手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及优越性等。同时应如实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告知患者应对方法。满足健康需求的护理干预手段之一就是健康教育[1]。(2)术前准备干预:术前应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将机体调至最佳状态。手术前保持切口处及周围皮肤清洁。术前 1d备皮,术前晚清洁灌肠。术前 12h禁食,6h禁水。术晨留置尿管及胃管。
1.3.2 术中护理干预:(1)体位护理:静脉穿刺留置 18号三通留置针,接心电监护仪时取平卧位。麻醉时取仰卧屈曲位,手术时取健侧卧位。(2)生命体征的护理与监测: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手术是在气腹状态下进行,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一般手术所受到的麻醉、出血等因素的影响外,气腹使膈肌抬高影响患者呼吸。同时气腹压迫腹腔内静脉,影响回心血量[2],气体的压力也影响末梢微循环,而且大量二氧化碳影响血气分析中各种气体的浓度和酸碱平衡。所以护理干预对术中患者的循环、呼吸、血气变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1.3.3 术后护理干预:(1)术后体位:术后麻醉未清醒,去枕平卧,头偏一侧,6h后生命体征平稳可垫枕头。术后 24h可
协助病人在病区内走动,术后 3~5d恢复正常生活。(2)饮食护理: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 6h进半流质饮食,24h进普通饮食。本组 87例均于术后 6h进半流质饮食。若并发急性胃潴留,则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呃逆,应给予持续胃肠减压。(3)引流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干预:术后密切观察肾周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如引流液量增多并颜色鲜红、血压持续下降、心率增快等,提示有活动性内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过度活动、避免咳嗽等。留置尿管引流尿液正常,于术后 2d拔除尿管。(4)皮下气肿及下腹痛的护理干预:后腹腔镜手术时,皮下气肿常由 CO2残留人体疏松组织所致,患者一般无症状,检查时有皮下捻发音,无需处理,重者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呼吸变化,做到早期预防。在游离过程中若有腹膜粘连,损伤腹膜在所难免,可表现为全腹或下腹的胀痛甚至肠梗阻的症状。本组术后并发腹胀 2例,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半坐卧位,2d后症状自行缓解。(5)腹膜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术后出血原因与术中血管损伤、止血不彻底及钛夹松脱或继发毛细血管出血等因素有关[3]。应加强心电监护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腹膜后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和量以及患者体征,判断有无腹膜后出血征象。(6)预防感染:留置导尿及腹膜后引流期间按无菌操作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预防感染。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术后可常规应用抗生素 3d。本组患者术后均体温正常,无感染发生。
1.3.4 康复护理干预:术后及时鼓励患者建立自信心,避免精神紧张。注意劳逸结合,预防感冒,保持充足的休息,无剧烈运动,术后 1月恢复正常生活。出院后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返院复诊。
本组 8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 35~85m in,平均 49m in,术中出血量 12~60m L,平均22mL。术中腹膜损伤 2例,无特殊并发症。术后 1~2d恢复正常。术后 24h内均肛门排气,36h内自主饮食,2~3d拔除肾周引流管。无漏尿及术后感染患者,4~7d出院,平均住院5.4d。病理报告均为良性肾囊肿。术后随访 6~24个月,平均 12个月,1例复发。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干预在肾囊肿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护理干预的优劣,对手术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后腹腔镜手术有望成为泌尿外科常规的手术方法[4]。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有望成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疗法。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短期效果好、痛苦小等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术后症状,改善肾功能[5]。特别是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注重学习专业技能,重视新技术诊断与治疗的进展,掌握并发症的预防工作,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作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康复提供保证。
[1]王宇,张净.手术室护理技术手册[M].第 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28.
[2]邹声泉.实用腔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79.
[3]郭应禄.腔内泌尿外科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96.
[4]张艺,吴育锋.后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6):743.
[5]Francesco P,Cristian F,Michele B,et al.Retroperitoneal decortication of simp le renal cysts vs.decortication with wadding using perirenal fat tissue: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 ized trial[J].BUJ International,2009,103(11):1 532-1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