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学

2010-08-15 00:49张桂芝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语篇词汇大学

张桂芝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1)

衔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学

张桂芝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1)

衔接理论是语篇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弄清文章是如何衔接的有助于读者在纷繁复杂的文章中理出作者的思路,进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着重介绍了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语法衔接、逻辑联系语三种文章衔接手段,并且应用教学实践来说明如何使用该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衔接理论;大学英语;教学

衔接理论是语篇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该理论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作品。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语篇分析理论,着重解释什么是衔接理论,衔接理论中的三种衔接手段,并应用教学实例来讲述如何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学中使用衔接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一、语篇分析理论

语篇分析理论是指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它既重视语言的形式又重视语言的功能,还重视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和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语篇,提高英语综合水平。语篇分析分为两大类:理论性的和应用性的。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语篇的体裁、结构、主题、词汇意义、语法等。语篇分析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从语篇整体出发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对文章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它是一门综合吸收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文体学、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的研究语言所使用的各个方面知识的交叉学科,最早出现于哈里斯(Z. Harris)1952年发表的“话语分析”(1952,(28):1-3)一文中,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体裁分析、衔接连贯、图式理论等在内的一整套理论模式(宋玉春,2005:3)。

二、衔接理论及其衔接手段

衔接是指语篇内用来标记不同句子之间关系的形式连接,它可建立句子之间的关系,并使语篇内的句子联系在一起构成语篇(Nunan,1993)。1962 年,Halliday 首次提出了“衔接”概念。并与其妻 Hason 于 1976 年合作发表了《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衔接”正式成为语言学术语。Halliday(1976)认为一个以上的话段或句子通过其“篇章织体”(texture)(即连接各个衔接手段的抽象概念)构成语篇。所以他认为“衔接”是:“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语义关系”(1976:4)。衔接手段分为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逻辑联系语。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指的是通过词汇建立一个贯穿全文的链条,从而建立一个连续性的语篇,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词汇衔接关系主要包括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复现关系有原词复现、同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概括词复现;同现关系指属于同一个词汇套的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co-occurrence tendency),包括反义关系、互补关系等(黄国文,1988)。

语法衔接指的是通过语法关系使篇章内句子扭结在一起的语篇建构手段。Halliday 和 Hason (1976)指出语法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时间和地点的关联成分、时和体等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指称关系(reference)指用代词等语法关系表示语义关系,包括三类:人称指称(personal reference)、指示指称(demon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指称(comparative reference)(刘辰诞,1999:19)。第二种形式是替代(substitution)指篇章中句子或小句中一些基本结构成分被其他词语替代。第三种形式是省略(ellipsis)指篇章中句子或小句中一些基本结构成分的缺省,与替代十分相似,只不过它没有替代词语,又称为零替代(substitution by zero)(黄国文,1988:110)。一个句子中被省略的成分通常都可以从语境中找到。此外,语法手段还要通过时间与地点关联成分、时和体形式等的使用将句连成篇(朱晓丹,2005:37-38)。

逻辑联系语指的是用体现文章逻辑结构的或作者思维脉络的语言将句子扭结在一起的语篇建构手段。逻辑联结可以是过渡词、连词等。逻辑联结在篇章中所表现的逻辑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示时间和次序(before, finally, at present);空间位置(in front of, over, above);例证(for example, such as);顺序(first, then, eventually);语义增进和引申(furthermore, moreover);对比转折 (but, on the contrary);语义等同或改变说法;过渡和总结;结果和推论。它是一种只能通过参照篇章其他部分才能完全理解篇章关系,即相邻句子(群)之间的连接关系的衔接手段。

衔接理论有利于人们了解英语语篇中不同成分之间是如何通过明晰的语言形式相互联系的,有利于对英语语篇连贯方式的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等活动。

三、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应用

我们现在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Unit 6 Women, Half the Sky中Text A I’m Going to Buy the Brooklyn Bridge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衔接理论来指导教学。

(一)词汇衔接

首先我们看复现关系中的原词复现:文章中五次出现“in her spare time”, 多次出现“Brooklyn Bridge”和“the bridge”;同义词复现:superwoman, superwomen, heroine, supersisters, superheroines。我们再来看看同现关系中的反义关系:如文章中的一句话“Since my own schedule rarely succeeds, her accomplishments fill me with equal amounts of wonder and guilt.”其中wonder和guilt就是反义关系的两个词。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可以对词汇的意思有个清楚的把握,对词汇的记忆比较容易,同时对作者使用这些词汇衔接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有了清楚的把握。比如作者五次使用“in her spare time”,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后可以清楚的了解该短语,并且知道作者之所以不断使用该短语是为了强调女强人在业余时间所取得的成绩。

(二)语法衔接

首先我们看指称关系(reference)中的人称指称(personal reference),如“In her spare time she is finishing her doctoral dissertation and the final drafts of two books, and sill had time for tennis and horse riding with her daughters.”中用了很多的我们再看一下替代(substitution),如“In fact, I waste a good deal of my spare time just worrying about what other women are accomplishing in theirs.” 句中“in theirs”替代的是“in their spare times”。我们再来看一下省略,如“I find that I’m not only willing, but positively eager to buy that bridge she mentioned. Why?” 其中“Why?”就是省略了前面所提到“I’m not only willing, but positively eager to buy that bridge she mentioned.(我不仅愿意,而且还急切的想买下她所提到的那座大桥)”的一个句子。

(三)逻辑联系语

首先我们看表示时间的逻辑联系语, 如“Not long ago I received an alumni bulletin from my college.” 中的“Not long ago”;空间位置的逻辑联系语,如 “on a shelf behind her desk that day were at least a hundred jars of strawberry jam”中的“on a shelf behind her desk”;对比转折的逻辑联系语,如“But like a dieter who devours a whole box of cookies in a moment of weakness”中的“but”等等。

当然在这篇文章中还能找出很多衔接的例子,在此我们就不再一一举例了。一篇文章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不再是看到的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单词、短语、句子了,而是把整篇文章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把握,进而更加准确的理解文章,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

四、总结

通过本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衔接在一篇文章中对于作者的谋篇布局和作者意思的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讲授课文时把衔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的记忆、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好衔接理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Halliday, M.A. 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Longman, 1976.

[2] Harris, Z..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 1952,28.

[3] Nunnan, D. .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Penguin Group. 1993.

[4]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 李荫华.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学生用书(2)[Z].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 刘辰诞. 教学篇章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 宋玉春.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 朱晓丹.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琼州大学学报,2005,12.

College 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hesion Theory

ZHANG Gui-zhi

The Cohes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find out how to join the article together will help readers sort out the complicated article in the author's ideas, then mak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inten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lexical cohesion, grammatical cohesion, and logical language these three means of article cohesion, and uses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to illustrate how to use the theory to guid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hesion theor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42

A

1008-7427(2010)09-0128-02

2010-06-22

猜你喜欢
语篇词汇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大学求学的遗憾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