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将文化自觉融入“基础课”备课过程

2010-08-15 00:49于华珍曹爱萍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基础课文化教师

于华珍,曹爱萍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探析将文化自觉融入“基础课”备课过程

于华珍,曹爱萍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求知与修养相结合,系统化、理论化的课程。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精神的自觉,高校基础课教师在备课中要“自知之明”,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切合学生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到达教学效果。

文化自觉;备课;教学效果

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共同要求,“基础课”教师在备课过程要不断进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与批判、在备课教学中发挥主体性,达到课程应有的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应对文化冲突的能力,使其更好地肩负起文化转型的重任。

一、文化自觉的含义

自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推出其著名的“文明冲突论”以来,文化问题尤其是跨文化交流和冲突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外人文学术关注的热点。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文化认识论。“文化自觉”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概念,是对文化认识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人类文化是从不自觉向自觉逐步发展的。即表现为,文化主要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向以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理性思维因素构成的人的自觉的发展方式转化。从主体的维度看,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精神的自觉,表现为文化自觉的深刻性和实践性。文化反思就是要注重文化自觉的深刻性,挖掘文化的深层本质,而不是停留于现象的简单描述。其实质就是文化主体精神的体现,以文化自觉的深刻性为显著特征。

当今时代,是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文化借助于科技的迅速进步,文化传播更为便捷,交流更广泛,有着相对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人们认识文化的水平逐步提高,体现为对事物规律的理性揭示、对对象的自觉的审美意识、对人和世界的本质的反思。这是一种以自觉的认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模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人类文化自觉的结晶,呈现出明显的历史进步性。

二、将文化自觉融入“基础课”备课过程中的意义

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的教学准备过程,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着奠基性作用。在传统观念中,备课仅是局限于课前的直接准备一一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多元化时代,素质教育下的备课领域要宽广得多,包括查阅文献资料、精读教材、写教案、组织教学设计、策划整个教学安排等,并对每节课教学内容、形式、时间作出计划,然后进行试讲,以达到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的程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体,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归根结底也就是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含量。人的价值及对这种价值的认识和反思能力是在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的,它显示了人随着文化的进步而不断觉醒的过程。自我价值的发现就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把人的潜能的增长看作是文化主体性的发展,看作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文化历史过程。将文化自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环节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只是片面将自己的看法、观点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僵化、内容单一。文化创造的本身就意味着人是有意识的生命体,人的潜能是支配外部环境的一种能力及其自觉性,它充分体现了人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文化的创造和迅速进步大大加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加强了人的主体性和主体价值意识。人对文化实践经验的感受、认识、理解、反思本身,又是一种能动的、自主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主体的文化精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在文化实践中是经验的主体。

从高校的生源来看,大学生们来自各个地方,无论城市乡村,无论民族籍贯,都汇聚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可以说,高校校园里汇集着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文化背景中经长期积淀产生的,因而有着特定的风情、习俗乃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心态情绪等。乡音、乡情、地方语言、习俗等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丰富性。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是高校校园里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一方面,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相互接触,可以使彼此有机会了解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学习,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增进友谊;另一方面,一些留学生因为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往往因文化差异使得本土学生与留学生之间容易产生一些误会和冲突。

三、将文化自觉融入“基础课”备课过程的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基本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规范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等综合素质,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中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备课质量,达到教学效果。

其一,将文化自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环节,作为教师本身就应具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正如费孝通所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种“自知之明”就要求文化自觉重视文化的作用,强调人的主体性。因为文化能培养教师的心智,发展教师的知识素养,影响着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在备课阶段,教师必须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掌握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以便更全面更充分地理解、认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深度。这反映在对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的介绍中。适当地介绍内容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该内容的发展动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广闻博采,根据所授专业、章节、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教案,将不同的文化交流、学术动向、将、学科发展的新成果介绍给学生。

其二,备课教师尤其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去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教纲的要求、时事的变化等去主动的丰富讲义的内容,而不是局限于学校发的教案。“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文化自觉本身就是强调一种主体精神。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观念的觉醒是文化自觉的内在可能。可以说,文化自觉也就是文化的自主性。如果失去这种自主性,只是被动的授课,应付了事,下了课就匆匆离开教室,也不和学生主动交流,那么就难于贴近学生,也就不可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备课、教学了。备课教师要立足于青年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和成才愿望, 在准备教案时要结合政治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避免言之无物、 空洞说教。

其三,“认识自身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自觉既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之道,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多民族、多种文化之间共同发展之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章中关于《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中,就需要备课教师既要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长处,还应了解自身文化的短处,特别是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阻碍社会发展的落后观念。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在对待本民族文化时,坚持客观而辩证的态度。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又要看到其中的糟粕,学会反思本民族文化。

最后,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在多元文化选择过程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通过文化反思的途径来认识上节课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挖掘教材的深层本质,而不是停留于现象的简单描述。文化反思就是要注重文化自觉的深刻性。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四、结语

一个社会集体的文化接触到另一个社会集体的文化,必然会出现内在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尤其在当今加大开放程度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外来文化的涌进,中国的许多文化价值自然受到进一步的冲击。在多元文化选择中,作为基础课教师理应在备课过程中将文化自觉融入其中,从而培养一代有文化自觉素养的青年来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1] 董祥林. 在全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备课会上的讲话[J]. 陕西教育年鉴,2007.

[2] 罗国杰. 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与特点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J]. 北京教育(高教),2006,10.

[3] 费孝通.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843-1851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to the "Basic Course" lesson preparation process

YU Hua-zhen, CAO Ai-p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for" class (the "basic course") is the combination to seek knowledge and self-cultivation, systematic, theory-based courses.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is the main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ollege teachers in lesson preparation in the basic course to "self-knowledg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cultural quality; continuous self-study,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When it comes the process of ongoing reflec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rriving teaching.

Cultural consciousness;lesson preparation;Teaching effectiveness

G41

A

1008-7427(2010)06-0048-02

2010-03-30

猜你喜欢
基础课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