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禹
(青岛科技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不均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王笑禹
(青岛科技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
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都偏好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因此引发大学毕业生就业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从就业观念、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当前实际,提出转变就业观念、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立法工作,为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大学毕业生提供法律支持,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合理的流动,缓解就业不均衡的压力。
大学生;就业观念;社会保障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在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的今天,就业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更关系到个人的尊严,它是人们家庭收入的主要途径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却因为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学毕业生偏好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及私人性质的企业却无人问津,由此产生了“有的活没人干,有的活抢着干”的不均衡现象。本文针对于这种现象,研讨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为大学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提供法律支撑。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得到有效分流,并缓解就业不均衡的压力。
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早就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去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更让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南京日报》的调查问卷显示:92%的大学毕业生认同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60%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压力非常大,49%的大学毕业生对今年就业形势持比较慎审态度,28%表示比较悲观,17%表示比较乐观。由此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普遍出现就业难的状况,大学毕业生在各个行业的分布状况比例失衡。来自浙江省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显示,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布上来看,在政府部门就业的占33%,在事业单位就业的占21%,在中外合资企业就业的占20%,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占16%,在国营企业就业的仅占9%,其他占1%。为此现实情况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均衡现象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愿意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就业观念中把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学毕业生在这样的单位工作,收入相对稳定,受社会因素(比如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没有下岗、失业的风险,所以大学生愿意去这样的单位就业。同时,他们还可以享受国家的带薪休假制度,这与私人企业紧张的工作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加上医疗、养老有保障和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认为公务员社会地位高,工资的含金量自然也高。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到这样的单位工作,今年国家招考公务员,“国考”热便是明显的证明。其次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特别是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大小,是影响大学毕业生流动,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就业程度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的保障体制只能覆盖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由于这些机关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等是国家财政供给的,所以在社会保障方面更有保证。解除了大学生失业、生病等后顾之忧,这就是大学毕业生愿意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原因。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非公有制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有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强、生产方式比较灵活的优点,但这些企业是自负盈亏,工资不固定,同时它还会受到市场经济的调节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下岗的威胁,加上社会保障方面有所欠缺等,这就是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那里就业的理由。
在新形势下要解决就业不平衡这个大问题,首要必须打破传统观的束缚,因为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古语云:“行行都能出状元”。据《天津日报》报道:当前,有百分之五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百分之四十五的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事实现状阐明,我国目前的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由于学生就业观念不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客观要求,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称,出现“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笔者认为,只有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就业观,才是缓解和解决就业难、就业不均衡现象的根本,它是当前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仍然比较陈旧,其固执地认为公务员社会地位高,事业单位有面子,只有到那里工作才算就业,到小集体、私营企业工作或是自谋职业、干个体就不算就业。但是随着机构精简和事业单位的改革,这些部门的就业“市场”已经过剩。北京市五千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的事件让我们看到,政府机关的竞争压力大,吸收大学毕业生的空间非常有限,在那里工作的个人才能,个人才能智慧发展的空间比较小。所以到这些部门工作也有它的缺陷与弊病,也不是大学生最佳的唯一的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超过了八百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而这些领域现在的岗位主要由下岗职工、农民工所占据,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比较低,年龄偏大和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也在退化,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相比之下大学毕业生年轻,有专业知识、有思想、有朝气、接受新生事物快,又具有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特点。如果他们进入私人企业工作,就可以用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提供给他们发挥才智的空间更广阔,使得他们的才华能得到真正的施展。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当前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要进行企业化管理,那些所谓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铁饭碗”也将会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活力、具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因此,大学毕业生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去,以更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目前,一方面是沿海城市传统产业的人才需求已趋饱和。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人才基本上是高学历、高职称、高资历的成熟型人才。以深圳为例,深圳八十年代主要引进干部打基础,90年代主要引进大学毕业生发展传统企业,这几年又主要引进硕士、博士、海归人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是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劳动艰苦的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西部、基层”有充足的就业需求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是个传统产业的大国,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传统产业已经开始向内陆向西部向乡镇转移,就业的强劲需求也由东向西、由大城市向乡镇农村演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已使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国外投资商将目光和投资重点转向我国西部,所需人才缺口很大。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理性化一些,要积极选择到“西部、基层”就业。
对于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具体包括: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对原籍在中、东部地区而去西部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迁到工作地区或回原籍,由政府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到西部贫困边远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高定工资标准。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就业问题本来就十分严峻,再加上前几年大学盲目扩招和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人员越来越少,能提供的岗位更少,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形成新的就业理念,从靠国家、靠集体就业,走向靠个人创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毕业生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要以个人创业来带动更多人的就业,使更多的人流向个体、流向非公有制企业。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具体包括:(1)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2)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现阶段只能覆盖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公有企业,无法惠及到非公有制企业,因此医疗、养老、失业的保障,企业员工是享受不到的,所以大学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工作。此外,从非公有制企业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险费用的费率对于有些非公有企业来说偏高,使得它们没有能力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但要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均衡的问题,就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安心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
目前解决就业不均衡这个重大问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近几年来,由于大学毕业生量大人多,加之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大学毕业生在短时期里,全部解决就业的问题有较大困难。虽然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波及面广、牵扯面宽的工作,它既牵扯到方方面面,又关联着千家万户,还和大学毕业生的志向、兴趣爱好有关,为此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不均衡的问题,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增强非公有制领导的社会保障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媒介,大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是要向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者宣讲大学毕业生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大作用,应该认识到要留住人才,就必须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同时要让非公有制企业领导者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制性和严肃性,提高其遵守社会保障制度的自觉性。二是要让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了解社会保障制度,自觉维护自身权益,以促使非公有制企业更快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三是要让有关部门督促监督、非公有制企业,认真执行社会保障工作,共同抵制破坏和干扰社会保障制度的行为,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二要大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为非公有制社会企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经济支撑。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要做好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障工作,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做支撑。只有非公有企业自身得到发展,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企业才能拿出充足的资金为职工投保。由此,必须把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保障工作的必要条件,认真按照有关文件精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水平,为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经济支撑。
第三要加强立法工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支持。社会保障的性质在于它的强制性和非盈利性。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和国家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立法还不完善,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保障的法规就更少。只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才能保证监督管理的权威,避免出现在社会保障推广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被动局面。面对法律,无论是行政部门、企业主和员工,都会有较强的自我约束。有了法律的支撑,非公有制企业参保工作才能有效地推行下去。
[1]郑功成等.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洪锋.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4]蒋寒.就业,关键在于选择[J].人民论坛,2007,(10).
[5]于法利.2007关注大学生就业[M].郑州:河南出版社,2007.
(责任编校:张京华)
Graduate Em p loyment uneve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Xiao-yu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s &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42,China)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students prefer to state organs and institutions work, not w illing to go to non-public enterprises, thus triggering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the paper address this issue, from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its causes, combined w 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hanging jobs, expand social security coverage, and suggested that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strong legislation, in order to non-public ownership enterprises to provide legal support to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community a reasonable flow and ease employment, uneven pressur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oncept; Social Security
book=147,ebook=402
G642
A
1673-2219(2010)03-0147-03
2010-01-15
王笑禹(1986-),男,河南洛阳人,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