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下的多向度审视
——从高阳与《胡雪岩》谈起

2010-08-15 00:51夏长青高迎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高阳胡雪岩商人

夏长青 高迎春

(1.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2.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时代背景下的多向度审视
——从高阳与《胡雪岩》谈起

夏长青1高迎春2

(1.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2.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作家更是人类灵魂的揭示者。它不仅塑造文学形象启迪人的心智,更通过叙事塑造艺术形象让读者从中读到作者自己。这种通过小说这面镜像照见读者也照见作者的“看”与“被看”,是文学带给人们的最微妙的乐趣。

高阳;《胡雪岩》;看与被看

纵观中外文学作品,最感人心者莫乎动人心性的作品。它们首先以精彩的叙事紧紧抓住读者,读者会进一步关心作者的创作意图、关心创作者本身,而众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会激发批评家的兴趣,这种文学和后文学现象给我们提供了多向品评的审视空间。这种多向性是文学作品的特殊艺术性所在,我们据此可以进行多向度的人文解读。这种通过小说这面镜像照见读者也照见作者的“看”与“被看”,是文学带给读者的最微妙的乐趣。

这种塑造与被塑造,是以小说为镜像所呈现出的“读者‘看’小说,欣赏小说,突显自己的品味素养,更从小说中呈现的作者个人的‘被看’”。但要说明的是,这里谈的不是批评家与作家作品,而是普通读者与作家及作家作品的关系。当今的批评家在指导读者阅读上已经越来越找不到感觉和方向,对于当下的文学流行与文学走向失去了话语的主动权,所谓主流批评的被边缘化,因此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程度反而引导批评家的批评。这里我们以高阳和他的小说《胡雪岩》为主线来做一展示。

高阳的长篇巨制《胡雪岩》铺叙了晚清一代巨贾发迹至富,由盛而衰的传奇性经历,展现了这位亦官亦商的“红顶商人”盛衰史。这部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中国商人视若珍宝,从而引发了关于商人“胡雪岩”的文学热,一度有许多作家进行有关胡雪岩的文学创作。而读者的热情是引发作家创作的主要因素。人们不仅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更关注小说中事件的成败,从中吸收经验,汲取教训。也再次引发文学的实用性,社会性的关注。

一 审视作品

解读一部小说可以有多种角度,一般看小说我们最关注的是人物。正因为我们关注小说的文本意义,所以我们关注小说的人物命运。小说开篇以另一个角色王有龄的眼睛来向读者展示、让读者看到胡雪岩是“二十岁左右的少年……只知道他叫‘小胡’。小胡生的一双四面八方都照顾得到眼睛,加上一张常开的笑口,而且为人‘四海’,所以人缘极好。”“有时很阔气,有时似乎很窘,但不管如何总是衣衫光鲜,象这初夏的天气,一件细白夏布长衫,浆洗得极其挺括,里面是纺绸小褂裤,脚上白竹布的袜子,玄色贡缎的双凉鞋。”小说中一出场的“胡雪岩”读者也通过王有龄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精明强干,乐善好施,慧眼仁心,手脚勤快”的青年。一个鲜亮的人物。

作家钟源笔下胡雪岩:“中等个儿,没戴帽子,长挂脸,尖下颏儿,浓眉,眉梢上挑,细长眼睛,眸子亮而有神,高鼻梁,鼻翼比一般人大,厚实的双唇上方,蓄有“一”字形整齐、漆黑的唇髭。他身着黑色长袍,腰身笔直,步履轻盈。实实在在说,这个人并不英俊,但别具风度。一条街道上,走着一位中年人。他中等个儿,没戴帽子,长挂脸,尖下颏儿,浓眉,眉梢上挑,细长眼睛,眸子亮而有神,高鼻梁,鼻翼比一般人大,厚实的双唇上方,蓄有“一”字形整齐、漆黑的唇髭。他身着黑色长袍,腰身笔直,步履轻盈。实实在在说,这个人并不英俊,但别具风度。”

两位作家依据社会传统心理,从五官到衣着向读者展示了品貌端正、衣饰整洁、相貌堂堂,一脸富贵相得人物——“长挂脸,尖下颏儿,浓眉,眉梢上挑,细长眼睛,眸子亮而有神,高鼻梁,鼻翼比一般人大,厚实的双唇(鼻直口方、厚实的鼻翼,是为人厚道、财运好的相貌)”,而人缘好又是经商成功的第一要素——“小胡生的一双四面八方都照顾得到眼睛,加上一张常开的笑口,而且为人‘四海’,所以人缘极好”。这样相貌、品性的人定会成大事!这种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关注,一是表明人们的审美意识,二是表明从众对一种人格的向往。什么样的人?会成就什么样的事?

二是看作品带来的商业经验及社会价值。《胡雪岩》这部小说时间相跨几十年,历经近代中国最复杂的历史时期——中国近代史,所涵盖的各个方面的文化历史内容在大作家高阳的笔下,表现得洋洋洒洒,文化意蕴浓厚。

其中官商文化,是当时所有文学作品中表现最形象,最富于写实性的。在20世纪80—90年代正逢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紧要关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商业,关注商人。不仅因为这个行业赚得的巨额财富,更因为商人在获取财富所表现的智慧以及在经营中带来的商业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生活状态和生活形式的变化、生活质量和生活空间的变化等等,都使得人们在今天重新看待自己身边的一切。商人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商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小说《胡雪岩》的流行被热捧正是这一社会状况的体现,适应大陆的时代话语:经商。小说中表现的经商途径及经商之道、商官交往之道被众多商人奉为“宝典”,给当时的中国大陆十几亿人带来了活生生的“商业经”。

胡雪岩的为人经商之道:“不招人妒是庸才……可以不招妒而自己做的招妒,那就太傻了。……做事要做的不露痕迹。”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莫想过去,只看将来。今日之下如何,不要去管它,你只想着今天我做了什么,该做些什么就是了。”

“铜钱银子用得完,得罪一个人要想补救不大容易。”

“人同此心,捡现成的要看看,于人无损的现成的好捡,不然就是抢人家的好处,要将心比心,自己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

然而历史上的商人和胡雪岩所处时代的商人确实起起伏伏,有时甚至在社会的夹缝中生存。胡雪阳对高官的巴结就是夹缝中生存的极好例证。因为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把“重农抑商”作为治国方略,商业经济得不到自由发展,力量脆弱。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工商业备受压制。建国后的三十多年间,在指导思想上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经济形态,陷入了理论误区。所以使得中国的商人历来就有奸诈的恶名,民间的极端例证也昭示商人的奸佞恶果。《太平广记》记载:某年大旱,数月无雨,庐陵商人龙昌裔囤米千斛,待价而沽,又撰祷文,求神一个月内不要下雨。这个没良心的奸商在回家的路上就被雷电击死,人们还发现了他的祷文。龙氏不但自身死有余辜,成为千夫所指,而且连儿孙的功名也被革除。《胡雪岩》的可贵之处挖掘了商人商业的正面实例,对那些“世人皆以为沾满铜臭味的商人,写的不落凡俗”。

二 反观作者

《胡雪岩》小说的热销,自然带来它的社会性的阅读影响,进而又影响了评论家的专业解读,及文化上的研究。评论家首先关注的是作者,这是一般读者所不关心的。

高阳(1926—1992),台湾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高家世代书香,因文采和家族品德被朝廷褒奖。嘉庆亲赐“七子登科”“榜眼及第”“传胪”“五世同堂”,慈禧颁授“福寿龙虎”。高家人秉性沉稳保守,严谨而正统。而小说中对人物王有龄的大力飙扬,正显现了作者的这一传统文人学士思想的性格。

再去解构小说中高阳赞赏胡雪岩的精明、灵活,善于理财经商,为人八面玲珑,也钦佩胡雪岩的宽厚大度、豪气果敢的原始情怀。小说在写胡家被抄之时有人劝胡雪岩夹带些细软出去,被胡断然拒绝,一个充满豪气的大丈夫生生的跃在纸上。然而生活中作者高阳却率性而为、轻财任侠。四十岁以前的高阳一直独身生活,挥金如土,而且债务重重,他的稿费每每超前预支,高阳自己生前就说过“稿债犹如印子钱般”催着他。据说高阳辞世后,只留下84部巨著,还有那不知到何时才能靠版税还清的巨大的债务。像极了失败后的胡雪岩,这也印证了“艺术角色都有创作者自身的影子”。

小说中对女性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也大胆重新界定。高阳在小说中写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富贵大户里的女主人,勾栏中的女性,渔家的独女,抑或江湖上的女子,对爱情、对生活大胆执着。高阳在这部小说中以独特的角度重新购置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个性形象,富于女性家庭及社会的主导权力,这是作家大胆超群之处。女性(螺丝太太)在家庭中勤奋、果断,积极有权势。勾栏女(阿巧)妩媚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她们可以出嫁给达官贵人做妾。渔家女(阿珠)朴实灵秀,对爱情热烈大胆表白,一往情深。江湖女子(七姑奶奶)痴心执着、果决炽烈,有见识,有胆识。这些女性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概念,作者赋予她们新的形象,新的思想,新的生活。

应该说高阳有恋姊情节,他的母亲去世早,高阳的姐姐对他的关心较多,姐姐对他的期望也最高。所以他对女性赞扬性描写是出于一种真诚的爱在其中的。

三 再看读者

好书,好作家,好读者读。卞之林有一首诗,这样写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读者看的是小说,被看的是作者,而读者谁说不是也是被观看的对象呢。我们从《胡雪岩》中看到了商人的故事,看到了高阳笔下历史上的胡雪岩,看到清廷的普通官吏和朝中高官重吏;更看到了水乡的生活、为商的生活,领略了美女、观赏了俊男;凡事我们感兴趣的就是我们喜欢的。这无疑看出了读者自身的道德、文明与涵养。《胡雪岩》的受众一方面是经商者,一方面是文学爱好者,还有就是专业评论家;文化层次参差,个性男女不同,但一定成年人居多。人们把它界定在通俗小说的范围之下。甚或十几亿人都去关注,小说又被改变成电视剧。因为其关注度,又使得多种媒体多方关注。

举个相反的例子:《读书》杂志的读者却很有限,聚集的是文化及理论层次较高的人,主编汪辉说“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读书》,可是为了赢得读者,要将杂志编得像流行刊物一样,那我也不必要做这个编辑了。”这种定位一是杂志的宗旨,二是办刊物人的初衷导向。因为这个杂志一不是文学刊物,二不是一般性娱乐杂志;它是理论与学术兼备的知识性、学术性刊物。

若用文学作品来对比也会显而易见:现在来读郁达夫的《沉沦》与钱钟书的《围城》的读者群绝对不是普通的大众。

同一个作品,不同角度的不同读者的解读必定存在着模糊性、差异性。而不同的学识修养的观赏又呈现出雅与俗、高与低、深与浅的印象。观看是一种需要,被看亦是一种需求。我们应该赋予每个人观看的自由,也应该给予每个人被观看的理由——其实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习惯被人观看与评说的,他们渴望被尊重,他们渴望被关注,只是有的欲望强烈,有的欲望平淡,更多人则是在现实面前保持着一份沉默的无奈。高阳也是一个喜欢被人关注的人,他的写作有理由引起喜欢文学的人的关注。

文学作品中对形象的描写是为观赏者服务的,作者是第一个观赏者,但他同时又是一个被看者。读者又必在首先考虑的被看者之列,在看与被看之中读者作者会有双重的多重的收获。要确立好看与被看,首先要明确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去看?看要看自己喜欢的,时尚的。但有的时候不一定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或者想看的。再有就是怎么看?是否真像张爱玲在香港对上海人所说“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但我们肯定愿意看有趣的故事,有趣的人物,更有有趣的景致。是怀着悲悯去看,还是持批评的态度去看。相信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结论。

为什么去看?有用去看,随波逐流,经典必读;还是不得不看,因为无所看。这又流露各种看客的不同心态。我们因为作者而看小说,那我们会读到作者;但作者也会因为读者的读来看读者的心态、性别、兴趣、修养及文化知识含量。

四 结 语

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读者眼里有不同的林黛玉,相信不同的读者眼也有不同的胡雪岩或其他的文学或历史人物。但是看与被看者必有愿望的落差,这也是造成距离的原因。高阳、钟源小说后其他文字的被解读是否也有误读的成分,到什么程度,需要读者尽力去贴近作者和历史人物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我们在看小说时有何心得,也大可不必因为担心看的有些偏差、有些片面而羞于出口。其实,作者对于我们对他们的看法的关心程度,绝不亚于反过来的情况。原因显而易见:如果没有我们的看,他们也就不存在了。

[1]高阳.胡雪岩(上,中,下)[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

[2]袁亚平.胡雪岩故居寻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07-22.

[3]黄禹康.百年豪宅话沧桑——走进杭州胡雪岩故居[J].城建档案,2008,(6).

[4]夏婷.《胡雪岩》中女性的爱情观[J].世界文学评论,2006,(1).

[5]钟源.胡雪岩(上,下)[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

I21

A

1673-2219(2010)03-0025-03

2010-01-03

夏长青(1963-),女,内蒙古赤峰人,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访问学者,赤峰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文学;高迎春(1976-),女,新疆伊宁人,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教师,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

(责任编校:周 欣)

猜你喜欢
高阳胡雪岩商人
他笑了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讨账
胡雪岩潦倒时不抱怨
胡雪岩巧借巨款
General Solutions of Thermoelastic Plane Problems of Two-Dimensional Quasicrystals
胡雪岩与胡庆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