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意到译音
——“福娃”翻译手法变因的多维视角探析

2010-08-15 00:54褚天霞
关键词:福娃音译意译

褚天霞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从译意到译音
——“福娃”翻译手法变因的多维视角探析

褚天霞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新词;词汇空缺;译音;译意;文化转向

翻译策略的选择不仅与语言本身有关,还与两语的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等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有关。由“福娃”的改译而引发对新词或是词汇空缺词翻译的思考,简要地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对其作出剖析。通过对译音和译意策略的研究,试图从中发现一些翻译策略选择的规律。

翻译是沟通各民族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各地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只要互相间有了交往的可能与必要,翻译就必不可少。同时受这些不同的语言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有所差异,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出现语言的词汇空缺现象。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新事物及新思想观念得以出现,可以说当今的语言是日新月异,其容量不断地扩大。而对于这些新词或词汇空缺的翻译,同样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总的来说,从古至今主要采用的翻译方法就是译音和译意。而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已不是单纯的翻译技巧或语言表层的转换问题,牵涉了很多其它外在的因素。这反映了译者或译入语受外在的影响而导致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变化,其深层原因值得探讨。

一 历史渊源

简单地说,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用其它语言表达出来,而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变。因此,翻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译意,即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译意,又分直译和意译,这点大家都非常熟悉。在中国的翻译早期,也就是佛经翻译时期,就有了关于直译与意译之争。然而,不管是以直译或意译为翻译原则来译出经文的意思,梵汉两语毕竟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如字形,意思以及文化。两语的转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在经文的翻译上,佛经翻译家唯恐亵渎经文,这时仅仅采用译意的方法就远不能达到其翻译目的。

既然译意的翻译方法不能满足翻译家的需求,他们就开始对某些特别的词汇采取译音的策略。实际上,译音与译意一样历史久远,也是源于最早期的佛经翻译。鲁迅先生曾撰文《不懂的音译》,他写到:“我想,现在的翻译家倒大可以学学’古之和尚’,凡有人名地名,什么音便怎么译”(刘超先, 1993)。鲁迅先生这里所提到的和尚,就是指早期的佛经翻译家,如僧佑,玄奘以及赞宁等。僧佑,我国第一位著名的佛教史学家和佛经翻译史家,在其文章《胡汉译经音义同异记》中,从两国的字源、音义诸角度来论述翻译。(陈福康,2000, P24)而玄奘的“五不翻”,则是对于译音方法的论述最为详细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其“五不翻”指的就是五种情况下,取音译的翻译方法,而不是说照搬原文的文字,即不翻之翻。宋代高僧赞宁在其主持编撰的《宋高僧传》中的《译经篇》中总结了“六例”,第一例就总结了“译字译音”方面的问题。他归结为四句话,即“译字不译音”、“译音不译字”、“音字俱译”、“音字俱不译”。翻译中当视不同情况而采用之。所谓“译字”就是把意思译出来(陈福康,2000,P40)。

由此可见,自从有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便有了关于译意和译音方法的讨论,也就有了译意与译音之争。由于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译出原文的意思,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译意的翻译方法。然而就笔者的研究发现,纵观中国的翻译史,采取译音方法的原因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佛经翻译早期,采用音译主要是因为:一,佛教初期是靠口头说法传教的,因此从早期开始形成了一种口头诵习的传统,特别重视传音。二,从玄奘的“五不翻”中可看出,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存在着“含多义故”,“无此故”的现象,这时若硬要译出对应的汉语意思,那么译文可能就不准确,不能保持原作的精神或形态。三,佛经中还有一些“秘密故”,“生善故”的现象,如果我们保留一些梵文的译音,能产生一定的神秘效果,使佛典尽量保持其典雅庄重的风格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到了民国时期,如鲁迅文章中的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摩登(modern)以及费尔颇赖(fairp lay)之类的的音译,并不是因为其不懂英文或是出于某种虔诚的心理,而是为了介绍外国先进的文化及丰富自己国家的语言已达到教育国民的目的。这就与我们后文所说“福娃”改译的原因有一定的相似处,但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鲁迅是用中文音译英语以介绍别国语言文化,而后者则是用汉语拼音造出新词把中文翻译成英语,向别国介绍我们的文化和语言。

二 “福娃”的英译

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期举行,作为奥运会吉祥物的“福娃”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历届奥运会主办方都会设计代表自己国家特色的吉祥物,北京也不例外,从“福娃”的名字我们就可看出。另外福娃一共有五个,它们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北京欢迎你’,展示了中国人民喜迎八方运动员与游客的热情。“福娃”作为吉祥物的名称受到了国内各界人士的好评,可如何将它翻译成英语向外推广却颇费周折,其译名也经过了一个改译的过程,最终才确定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Fuwa。以下我们先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1 “福娃”的文化内涵

上文提到说,作为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五福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很好地体现了中国自古至今的一些传统及现代的文化理念。首先,我们从其体现的传统文化谈起。虽然历届奥运会的主办方都会有自己的吉祥物,但很少像北京奥运会这样,有五个小动物,而这五个小动物的组合才有了一个整体的福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五”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数字,譬如说中国特有的“五行说”,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另外在汉语的四字成语里,“五”也是非常常用的字,表若干,如五湖四海,学富五车,五花八门等等这类词语。而且,五福娃这个吉祥物的名称本身也寓意着幸运,福气,中国有个成语就叫做“五福临门”,是对别人的最好祝福。其次,从中国现今的文化理念来说,五福娃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的发展理念。“五”也是奥运五环的象征,象征了五大洲人民的团结与友谊。五福娃的名称“北京欢迎你”,体现了中国人民开放的胸怀,努力介绍自己,与他国交流已达共同进步,而不是像鸦片战争之前的闭关自守。因此,福娃作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名称是再合适不过了。那如何把我们的这种理念成功地传递给外国友人们,即如何翻译我们的吉祥物,是相当不容易的。

2 “福娃”的改译

自05年11月11日,吉祥物“福娃”被官方正式公布以来,其英文名称“friendlies”也相应出炉了。使用“friendlies”作为其英文名称,谕旨福娃为友好之意,表示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盛情邀请。细品之下,大家都会发现“friend2 lies”只能将“福娃”很表面的意思译出来,其深层内涵,其中国特色不能全面展示。甚至还可能产生误解,影响吉祥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推介。笔者在网上见过一位兰州大学的李博对“friendlies”的分析,他的这篇文章来源于西部商报,观点甚为深刻。他认为“friendlies”可能会给别人产生以下两种误解,一是“friendlies”的发音与“friendless”(没有朋友的)的发音极为相似;二是若把“friendlies”拆开,则变成“friend+ lies”(朋友+说谎)。笔者认为其分析非常贴切,说理也很恰当。此外,他提供了“fo rworld,fo rward,forwards”这三个备选英译,因为这三个都与福娃的汉语发音相似,此外还具有积极向上的意思。笔者认为,从其备选英译中,大家可看出李博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然而,这三个译名仍然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北京奥运会最终对“福娃”的英译进行了修改,确定为“Fuwa”,即汉语的拼音,并在全球范围内成功推广。为什么要舍弃原先的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即创造一个新词呢?这之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除了语言本身的差异,还有文化和政治的原因。以下我们就主要从文化和政治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三 “福娃”英译的文化透视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可知,吉祥物“福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它包含有许多民族的特色与元素,因此其译名就非常重要。以下笔者先从翻译的文化学角度对其改译进行一个简单的剖析。

1 翻译的文化研究

随着对翻译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即使两语中有几乎对应的语言或表达方式,但仍不能完全表述原文的涵义。至此,大家就开始在更大的空间里研究翻译,而不是仅局限于在语言的表层,翻译有了文化转向,这种转向解释了许多以前难以解释的问题。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仅是双语交流,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跨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目的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的操作对象”(杨仕章,2000)。从“福娃”译名的改译,我们便可发现这方面的倾向。那为什么会有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呢?其实原因有许多,而就“福娃”这个个例来说,主要还是中西哲学观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中国人崇尚的是玄学,五行八卦,而西方人崇尚的是基督教,救世主耶稣。还有就是,中国人相信天赐福祉,而西方在哲学方面颇多研究。这些因素导致了“福娃”的难译,但并非不可译。其实像“福娃”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饮食类的Jiaozi(饺子),baozi(包子),tofu(豆腐),longyan(龙眼)等等。其实在笔者读初中的时候,教科书上的饺子还是用英语词dump ling来表示,还没有出现音译词jiaozi。的确,dump ling一词不能表达出饺子的应有涵义,如除夕之夜全家人喜乐融融团聚的心情。在翻译中,有一个专门术语来指称这类词语,即文化缺省词。

2 翻译的文化缺省

谈到文化缺省,我们首先要对它有个了解。文化缺省,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缺省是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方梦之,2003,P308)。缺省的往往是生活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熟知的内容,不需要出现在话语或文本中。而往往就是人们最熟知的这些文化词,在翻译中却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译文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文化群体,由于文化的差异,作者与读者或者说交谈的双方没有了某种默契,从而影响双方的理解。很简单的例子就是上文中“饺子”的英译,当两个中国人在谈论时就不需要做什么团圆之类的解释,而面对西方人时最简单的往往变得非常困难,你很难用一个英语名词来对它作出解释。即便是文化的不同,在英语里却有一个dump2 ling是饺子的意思,语言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且这是最为普通的食品的表达。而作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福娃”就更难了,它不仅面临着文化的不同,语言的真空,还要担负着一个展示中国形象和介绍中国文化的巨大使命。如何对这类词的文化空缺加以填充,使译入语读者也能理解原语且达到上述目的,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则需慎之又慎。

一般情况下,对于文化缺省词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意译和意译加注;二是音译和音译加注。意译的例子有很多,譬如说“红白喜事”,其英译为wedding and funer2 al,意译加注的例子如满月酒:One2Month2Old Birthday Feast (a specialceremony held after a baby has been one month old )。音译的例子如上文所举的,而音译加注的例子则有窝窝头:wowotou2steamed bread of corn or sorghum(由玉米或高粱做成的馒头)。只要对这几种译法的例子稍作分析就可得出,除了音译之外的其它译法都不适合“福娃”的翻译策略。第一种意译就不必说,因为“福娃”最初的译文就可说是意译,结果证明是不成功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采取音译,且正式场合只能采取简单的汉语拼音,不能加注,因为其深刻的底蕴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如果太繁琐,会影响向外推广。这最终也证明了其改译,即音译,是必须的也是合乎适宜的。

四 “福娃”英译的多元透视

随着对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单纯的文化也同样解释不了翻译中的许多问题,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在以色列低地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翻译流派,多元体系学派。其实,这个学派广义上也是属文化大类的,只是它研究翻译的面更宽一点。

1 翻译的多元研究

作为时下很受欢迎的翻译流派,其创始人为以色列学者佐哈尔和图瑞。图瑞主张,翻译属多元体系的第二体系,其作用取决于译入文化及其文学的强弱和发展阶段。该派超脱了译界中“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之争,将译学与文学研究、社会和经济因素结合起来,赋予译学以历史意义,但仍囿于译入文化的可接受性,未摆脱“文化对等”的羁绊(方梦之,2003,P35)。实际上,该译派的意思就是翻译并不仅仅牵涉到语言或文化方面的内容,整个社会大背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林纾的翻译与鲁迅的翻译就很不一样,主要是体现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但其共同点都是介绍西方的文化。林纾在翻译一些文学作品时,多采用一些归化的翻译手法,其译文中不仅充斥着古语,而且人名地名都是中国式的,除此以外,他还喜欢在译文中加一些自己的评论。而鲁迅的翻译则不同,因其译文很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有个“硬译”的别称。他的译文基本是照搬外文的语法句式,同时如上文所说,对没有的新词往往采取音译的手法。虽然其译法当时受到了某些人士的攻击,但事实证明,这种译法在当时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上述两者的译法虽然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在其各自的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对多元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以前译文总是被认为是第二性的,实际上译文也可以是第一性的,这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一国文学的发展状况,是新兴还是成熟的;二是一国文学是否面临危机或转折;三是一国文学是否处于边缘或弱势地位。在封建晚期,虽然国家已面临危机,但士大夫仍然是自恃清高,看不起外来文化,以天国子民自居。而到了民国时期,中国已是极度陷入内忧外患之中,知识分子也开始清醒过来,不再一味排斥外来文化。而鲁迅作为其中的战斗者,试图通过努力译介外来书籍来教育国民。因此,在其译文中有许多硬译或是音译的例子。

2 “福娃”英译的国际环境

“福娃”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本身就是当今中国综合国力的象征。能够成功申办奥运会,就需要有相当的政治和经济实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中国在世界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一员,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汉语也日益成为世界语,每年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是逐年增加。这也就是说,在今后的对外交流中,我们可以变得更加主动一些,努力介绍自己的文化,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他国文化。如古希腊哲学术语Logos,因为其包含的意思甚多,几乎通译为“罗格斯”。而奇怪的是中文的“道”在中国译者那里采用意译的可能性却更大,有译为:Way,Nature,Princip le。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尽力想把自己祖国的文化内涵通过意译其基本词语输出给外国。也许是由于英文的“国际性”思维已经取得,而西人并不努力靠意译其基本词语输出其文化内涵(王宏印,2003, P56)”。因此,在英译“福娃”时,我们应该要考虑到这些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因素。可以说,现今中国的文学是处于成熟,强势期,不需要太迁就英语中的语言表达,而且“福娃”这个词在英语中本来也是一个词汇空缺。如果非要找个英文单词,或者对某个意思相近的英文单词做一些改变来对应地翻译,往往效果会适得其反,外国人根本不买账。如“福娃”的原译“friendlies”刚一出炉,就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嘲讽和讥笑。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如太极拳的英译,记得笔者读初中时课本上的英译也还是shadow boxing,后来还有一种译法是slow2motion Chinese boxing。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英语母语者来说,这两种译法都难以让他们真正了解太极拳的真谛。他们或认为太极拳仅仅是一种慢动作的拳法或认为太极拳是在阴凉处打的拳法。而此后的音译TaiJiQuan却成功走出国门。这样的例子还有Kungfu,去年梦工厂就拍了一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电影《功夫熊猫》,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作为世界上著名的电影公司,它如此青睐中国文化,从侧面便可看出中国如今的世界地位,且在这部电影的原创英文台词里有许多音译汉语的词语。因此,“福娃”之后的改译是必要的,同样成功地走出国门,为外国人所接受。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待新词或词汇空缺词的翻译,尤其是在翻译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时,我们要谨慎小心。不能只翻译出它的意思,或是直接在其对应的译语中找一个译文,仅仅是停留在语言的表面,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是采取译音还是译意的方法。总的来说,译音的方法在现今的译介中非常常见,且在推广一国语言和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的就是,任何语言的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汉语英译词因其拼音式的表达,英语母语者对此不甚了解,因此在推广译文的前期,要做好宣传工作以免产生误解。待成功推广之后,英语母语者理解了这个汉语音译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就慢慢地接受了。就像“福娃”的改译“Fuwa”,到了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就已广泛地得到了认可。

[1] 陈福康1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2] 方梦之1译学辞典[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

[3] 廖七一1多元系统[J]1外国文学,2004(4)1

[4] 刘超先1音译的缘起[J]1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

[5] 刘宓庆1文化翻译论纲[M]1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

[6] 王克非1翻译文化史论[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

[7] 王宏印1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2从道安到傅雷[M]1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

[8] 周方珠1翻译多元论[M]1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

[9] 根茨勒1当代翻译理论[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

[10] 杨仕章1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的统一[J]1外语学刊, 2000(4)1

From Tran sla ting Mean ing to Tran slitera tion——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Fuwa”

CHU Tian2xia
(College of Fo reign Languages,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 Shaanxi710062,China)

neologism;lexical vacancy;tran sliteration;translating meaning;cultural turn

The choice of the right translation strategy is notonly related with the language itself,but gets invovled with the culturesof these two languages,also the politics,economy and so on1This paper ismainly about the transla2 tion of neologisms and the words of lexical vacancy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e and politics1And by studying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transliter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 meaning,some translation laws are tried to be found out1

H 31519

A

167322804(2010)0220147204

2009204202

猜你喜欢
福娃音译意译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可爱福娃共多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福娃迎春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