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生态伦理思想启示

2010-08-15 00:54李春华
关键词:犹太教造物圣经

李春华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00)

犹太教生态伦理思想启示

李春华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00)

犹太教;生态伦理思想;启示

犹太教作为世界两大宗教思想渊源,它对西方文明和价值观有着很深的影响,是生态伦理最深远的思想根源,其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通过对犹太教生态伦理思想的梳理,从中发现生态意蕴,并且努力建构新的符合我国生态保护体系,借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科技进步迅猛,在我们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由于人类行为造成的生态破坏,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并且开始思考弥补这种破坏行为及寻找更妥帖的办法在发展经济同时又不破坏生态,使生态和经济和谐发展。作为西方文明重要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之一的犹太教曾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对大自然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倾向,在某些方面可为我们提供思想理论借鉴。

一 犹太教生态伦理主要思想

《创世纪》里描述说,始祖亚当是由泥土造成的 (《创世纪》2:7)。这种属土的创造物与大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死后还要重归大地。这种描写揭示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离的从属关系。《以赛亚书》(40:6)指出,“一切生命都源于植物”,这显然说的是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密切联系。《箴言》(12:10)里说,“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表达了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自然万物的思想。由此可见,《圣经》的人与自然是复杂而丰富的。从生态的角度对《圣经》进行的研究,可以发掘和张扬其中珍贵的生态思想。《圣经》中有关生态伦理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眷顾大地及保持土壤肥力的伦理思想,突出了大自然作为存在者之应有的价值。《圣经》诗篇第 66篇写道:“你眷顾大地,普降甘霖,使地基肥沃;上帝的河满了水,好为人预备五谷;你就这样预备了大地。你灌溉地的犁沟,润平犁脊,又降雨露使地松软,并且赐福给地上所生长的。”这就是说,犹太教文化中的救赎论包含上帝将大地、阳光、雨露、五谷等美好丰硕的大自然赐给人类,使人类得以美好生存。同时,这也说明人类同自然万物须臾难离、休戚与共的关系。

为保持土壤的肥力,要求人不要过于劳累,保持健康。对安息年和禧年的要求 (利 25:1—22),是现代农业也很注重的一种轮耕制度,目的是保持土壤的肥力。每隔七年便让田里的微生物分解禾草和树叶,让农作物需要的各种养料重新被土壤吸收,以使来年的农作物得丰收。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出的让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样的,这同时也告诫人类,大自然要有休息的机会,这机会要得到尊重。

2保持生态平衡思想。哈鲁文尼在《<圣经 >里的生态学》一书里指出:“《创世纪》第 13章明确表达了对生态平衡的重视。亚伯拉罕和罗德各拥有大群大群的山羊和绵羊,而‘土地不能同时承受它们……;因为他俩拥有的羊只太多,所以他们不能在一个地方一起生存。’……《圣经》告诉我们,亚伯拉罕意识到了这种生态危机,便对罗德说:‘让我们分开吧。你如果往北我就往南;你要往南走我就到北边’。就这样,他们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生态灾难。”

3爱护野生动物及保护濒临灭绝物种思想。人不能把母鸟和雏鸟一起抓去吃。(申 22:6—7),喻指我们要与野生动物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虽可以吃他们,但决不可让他们灭绝,不可涸泽而渔。因为野生动物也是神的受造物,是体现神的荣耀的,人类要以爱心对待神的受造物。

《圣经》还包括了保护濒临灭绝物种的思想。在大洪水之前,上帝让诺亚把所有的物种都保留下来没有一个物种受到遗弃,所有物种不分贵贱,都有生存的权利:“洁净的畜类和不洁净的畜类、飞鸟并地上一切的昆虫,都是一对一对的,有公有母,到诺亚那里进入方舟,正如上帝所吩咐诺亚的。”(《创世纪》7:9)

4保护林木思想。不可砍伐树木 (申 20:9—20;利19:23—25等),告诚人类虽然人可以为了生存砍伐树木,但也要以爱心、以智慧、用符合生态规律的手段治理树木。不让人类过于傲慢地施虐它们,从而最终威胁到人类自己的生存。

加尔文·B·德威特经过仔细研究经典,最终在《圣经》的描述中归纳了四种基本的生态学原则。 (1)“地球保护原则”:如同创造者保护和维持了人类一样,人类也必须保护和维持创造者的创造;(2)“安息日原则”:必须让创造能从人类对它的使用中得到恢复; (3)“成效原则”:创造的丰饶要被享用而不是被毁坏; (4)“实践及有限原则”:人类在创造中的作用是有限的,那些设置的世界必须被尊重。通过这些对犹太教生态学的解释,可以看出保护自然生态是符合教义和经典的,是有上帝的启示的。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 犹太教生态伦理反思

1 人与万物地位平等

上帝是最高的存在,是创造万有的主宰。《圣经》的重要内容就是上帝创世。《圣经》的首篇是创世纪。记载了上帝六日创世的历程::第一日,上帝创造天地;第二日,上帝创造苍穹;第三日,上帝创造青草、菜蔬和树木;第四日,上帝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日,上帝创造了鱼、水中的生物、飞鸟、昆虫和野兽;第六日,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第七日为安息日。(《创世记》1—2:3)从天地万物与人类同是被造者的角度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在上帝的眼里,所有的生物都是各有安排的,水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昆虫走兽,上帝都赐予它们食物,上帝一直爱着他的创造物。这可以从上帝与人和自然所立的契约可以看出,“我与你和你们的后裔,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立约。”(《创世记》9:9-10)又说,“你们不可玷污所住之地。”(《民数记》,35:34)人类和其他活物都是上帝立约的对象,处于平等的地位,人类只是替上帝看管这个世界,自然界的万物都应该受到人的敬重,敬畏生命,照顾好万物,保护好自然,就是爱上帝。

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认为诺亚方舟所蕴含的意义在于,“上帝不仅与人类、而且与 ‘每一种有机体……鸟、牛以及地球上所有的兽类’重新订立了契约。诺亚的方舟行动计划是挽救濒危物种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因此,在上帝的契约中,其他有机体与人类是同样重要的。”生态神学家莫尔特曼认为《圣经》最主要的生态思想是“上帝存在于世界之中和世界存在于上帝之中”。他把这一思想称为 “生态创造论”。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内在于世界,并出现在他的每一个创造物之中,就像《所罗门的智训》 (11:24—12:1)里所说的那样,“主啊,你爱有生命的,你的不朽的灵居住在万物之中”。正因为如此,人类必须敬畏和热爱自然,爱自然万物就是爱上帝;人类还必须学会与万物共生共存,靠对方生存和为对方生存。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上帝同在。

人类只有将自然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一个地位,承认他们所具有的权利,自然才能真正从它被压迫的角色中得到解放。人类才能让自然是其所是,才能把它看作人类的亲密朋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 人是自然界的管理者

《旧约》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是基于造物自然归谁所有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问题。如果说造物自然归创造者所有,上帝是造物的真正主人,而人类对造物的支配权是上帝授予的,旨在和他合作并与众生分享其产品,那么人类就没有随心所欲地处置造物自然的自由,却有对它们负有看护的义务。或者说,人对自然的支配权不是统治权,更不是破坏权。它体现的是人类作为造物的“管家”的观念,而不是作为造物的主人观念。创造的教义不仅没有与生态学相对立,反而肯定了人类对环境应有的重要责任。《旧约》在把造物视为人性的占有的同时,强调了这是一种交付予人的“托管”,人有义务来保持和呵护造物。

有的学者强调了上帝规定人有管理万物的职能,从而说明人类高于万物。的确,《圣经》记载了上帝要求人类管理万物的话:“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以上,成为许多理论家认为圣经文化力主“人类中心”的重要依据。其实,从同为被造者的角度人类并没有成为万物之中心,人类所担负的管理职能也并不意味着人类成为万物之主宰,而只意味着人类承担着更多的照顾万物之责任。至于上帝把菜蔬、果子赐给人类作食物,同时把青草和菜蔬赐给野兽、飞鸟和其他活物作食物,包括《圣经》中对于人类宰牲吃肉的允许,以及对安息日休息和安息年休耕的规定,都说明圣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循环繁衍的生态规律之认识。

此外,《创世纪》第 2章第 15节讲到了人要“修理看守”伊甸园,所以人类掌管世界,就是要从事园丁的栽培和保护工作,像园丁那样保护美好的自然界,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私利破坏生态。由此来说,世界既是上帝的创造物,它就依然是上帝的财产,人类无权提出滥用,只能根据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契约来保管这个世界,而不能根据与人类利欲有关的价值观来任意处理。生态神学家指出,为创世主保护和代管自然才是《圣经》的基本精神。“如果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那么,世界仍然是上帝的财产,人类无权提出要求。它只能被当作信托财产来租赁和保管。它必须根据神圣的公义标准、而不能根据与人类利欲有关的价值观来处理”。

因此,人类和动物都要靠大地上的果实生存,人类应该是一个忠诚于上帝的管家,应该是一个引导者,治理万物,而不是一个为所欲为的“主宰者”,甚至野蛮掠夺万物。人类应该爱护共同生活于其中的家园,地球是全世界人类的,也是人类赖以生存、不断繁衍和一直发展所需要的共同资源,人类应该提高对它的保护意识,以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犹太教生态伦理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从犹太教生态伦理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均为上帝所造之物,上帝是自然真正的主人,人类应遵从神的命令当好地球的管家,“以圣德和正义管理世界,以正直的心,施行权力”(《智慧篇》9:3),人类对自然的支配权是上帝所授予的,因而人类没有任意支配自然的权力,更没有任意破坏自然的权力。据此,犹太教生态伦理对人类这个地球的管理者在环境保护实践中有有以下几点启示:

1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人类拥有管理自然的权力,但没有掠夺自然的权力。万物都是有价值的。人类有维护自身生存,过丰富美好生活的权力,也有维持自然整体繁荣兴盛的责任。

因而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时要同时保证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少用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一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开发就不能恢复。而人既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也要为自然的繁盛着想,所以人要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责任和义务更大于权力”。所以人要节约地利用宝贵的资源,同时尽最大的努力用可再生资源和材料。

2 合理运用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取得的伟大成就。人类的生活质量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使人们生活更丰富多彩,使人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缩短了人类的工作时间,延长了人类的休息时间,还有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社会。但科学技术的不恰当运用同样会造成生态灾难,威胁人和其它生物的生存。20世纪人类目睹了不恰当运用科学技术给自然生态造成的巨大灾难,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坡的酸化等等。对科学技术的不恰当运用严重威胁着人类自己和其它生物的生存。

科技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巨大的影响,却不一定会导致生态危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是否能合理恰当地运用科技。如果人类恰当运用科技,科技就会变成服务社会的工具。

3 加强生态消费理念教育

“生态消费”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保护环境的功能的消费。“生态消费”具有适应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等特征。它是一种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

实现生态消费的具体措施有:1、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消费者要以一种既能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又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的消费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2、建立一种确保生态消费的社会机制。首先,政府应通过宣传方式培养、强化人的生态消费的意识。政府有关部门不仅要在经费投入和工作安排上加大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推广等软环境建设的力度。而且要利用大众传媒和网络广泛开展国民素质教育和科学普及。加快培育一大批熟悉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科研人员、公务员和志愿者。另外政府要引导企业和社区以及一些非政府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其次,各级各类学校应把生态消费伦理教育作为基础和起点,通过学生社团、环境讲座、图片展览、组织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势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再次,通过税收等手段抑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如烟、烈性酒等。

4 培养遵守法律规则的意识

我们应当加强人们对物种自然属性的观念和对物种的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有自觉意识的对生态环境和其他生物物种进行保护并和谐相处。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注重对人的道德观念、法律信念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让人们遵从用法律规范。我们处在一个不缺少法律规则的社会时代,我们缺少的是主动遵守法律规则的意识,这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尤为突出。人的理念是一种继承历史传统的、逐渐形成的比法律规则有更大延展空间的软规则。如果人们没有主动的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法律法规的执行也会大打折扣。与其制定出众多鲜有人遵守的法律规则,我们应该从历史的、道德的传统着手,对公民进行教化。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生态之间息息相关,相互之间不可或缺。我们应当在颁行法律法规的同时,注重人的法律理念的培养,确立人的法律信仰。从而使法律得到最广泛的执行,从而最终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保护生态资源,人与其他生物资源和谐相处的目的。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寻常的时代,一个无法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所幸的是人已经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正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1] (美)罗尔斯顿 .环境伦理学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德)莫尔特曼 .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 [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 (以)Nogah Hareuveni.Ecology in theBible[M].Neot KedumimLtd,1974,KiryatOno,Israel.

[4] 王伟博,殷有敢 .基督教生态伦理论析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6).

[5] 王诺 .《圣经》的人与自然观及其批判 [M].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3(3).

[6] 边培军 .基督教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D].太原:山西大学,2004.

Key words:Judais m;inspiration;eco-ethics

Abstract:As the world’s two major sources of religious thought,Judais m has a deep influence on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values,it is the most far-reaching ideological roots of eco-ethics,it contains abundant eco-ethical thought.Through carding Eco-ethical ideas of Judaism,we discover 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 and try to build a new line with China’s ecological protection systems,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On the Jewish Enlightenment of Ecological Ethics

L IChun-hua
(Anhui IndustrialUniversity,Manshan Anhui243000,China)

B 985

A

1673-2804(2010)05-0008-04

2009-10-27

猜你喜欢
犹太教造物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圣经》经文中国化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枕枪而眠
两个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