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智塔
(甘肃省教育厅,甘肃 兰州 730000)
教师是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同样有很多需求和愿望。如何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生活条件和专业发展环境,在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更多的改变教师境遇,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教育必须靠三种力量才能获得应有的发展:一是教育思想,二是教育理论,三是教育政策。例如,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西北师范大学的知名学者都是来自不同的大学,师从国内乃至国际知名专家,因此,那个时期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相当合理,能够取长补短。
甘肃虽然经济落后,但甘肃学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并不落后,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些教授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的专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他们就奔赴全国各地去指导课程改革。他们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国内乃至整个世界都处在前沿位置。但为什么没有使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像他们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一样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呢?这与我们的经济条件有一定关系,但除此之外,还有政策导向上的问题。
甘肃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质师资短缺。我们和其它省相比优质师资相对比较少,我们不仅引不来优秀的教师,就连我们培养的优秀教师也留不住,最主要的是西北师大很大一部分优秀本科生也流向省外。二是教师队伍青黄不接。优秀的老教师退休了,但优秀的年轻教师还没有成长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到2005年这一段时间是甘肃教师队伍的大退休期。一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老校长、老教师大部分就在这个时间段上退休了。现在在职的高中校长能进入全国知名校长的人数偏少。三是教师队伍流向不合理。在甘肃,教师的流向就是从小城镇到中心城市,从农村到城市。目前乡镇一级的高中教师队伍实在令人担忧,他们当中真正师大的毕业生仅占1/10,其余都是大专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本科学历。我们讲教育公平,尤其是要重视起点公平,这一点在甘肃目前还很难实现。举一个例子,兰州一中或师大附中最差的老师到甘南州的玛曲县去可能是最好的老师。但同时也发现基层教师的生活状况实在让人心酸。我们今后要下大力气解决基层教师的生活困难,让他们留在那里没有后顾之忧。
甘肃省只有高中生的在校比例排在全国前10位,其它指标都在后面,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如河西地区高中普及率达到 87%,高考的上线率达80%左右,二本的上线率能达到49%。但有些地方二本的上线率仅有百分之二点几,白银市一所3000人的高中,上一本的比例为零。所以我们说甘肃高中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与其它省份相比,我们省的二本上线率偏低。而且近几年全省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数还在下降。甘肃省的教育纯属国家投资拉动性教育,国家投资多,教育就发展好;国家投资少或不投资,教育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甘肃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弱,而且没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来考虑,下面主管教育的领导缺少教育情节和相关的教育理论。许多市县的教育局长是从交通局、农业局、建设局等单位调来的。因为他们不懂教育的周期性,所以才会频繁地调动老师,才会用学生一两次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业绩,这种做法挫伤了许多教师的积极性,给教育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009年12月24日教育部正式给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了2010年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通知,标志着甘肃省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目前,甘肃进行高中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
1.高中教学用书的版本尚未确定。
2.两个与高中课程改革非常密切的文件还没有下发。一个文件是甘肃省给教育部上报的甘肃省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应该下发各级人民政府;另一个文件是直接关系甘肃省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的实施意见也没有下发。
3.下一步高考怎么改,还没有着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牵动着整个教育的全局,高考必须慎重对待。
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绩,学者们的认识不尽一致。陈小娅副部长在一次讲话中说,课程改革推动了学校的变革,不管你承不承认,学校教育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学校也因此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我们也从中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1.教师培训不到位。教师不适应新教材,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没有吃透。据我了解,保守的说,一线有近30%的教师对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一无所知。在教师培训方面,省政府几乎没有投入。由于培训经费不能保障,使得应有的培训没有落实。许多的教师一次培训都没有参加过,学校又没有这方面的校本培训,他们想了解都没有渠道。这一方面的教训在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中一定要吸取。一定要先让老师们真正了解大纲和课程标准。高中教师培训的任务大、难度高。我省高中教师3.3万人,如果分三年培训,每年需要培训1.1万人。这个培训量非常大,因为只有西北师范大学才有能力做好这个培训,所以培训任务很艰巨。
2.教育评价机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革。许多学者都认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评价方式的改变,学生有了成长记录袋,但记录袋里到底装了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个学校学生五年的成长记录袋里只装了两页从练习本上撕下来的纸,上面写的内容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基本上没有实际意义,这种现象在我们甘肃普遍存在。因此,我认为这种所谓的成长记录袋实质上是在走形式,是为应付检查才做的。对于教师的评价还是一样,一线的教师为了评职称,写了很多论文,花了很多钱,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却越来越多。
1.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了以郝远副省长为组长的甘肃省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教育厅成立了办公室。
2.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给教育部上报了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3.研究制定了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4.2009年甘肃省政府投入了200万。遴选了50所样本学校的校长外出考察、挂职学习三个月。2010年甘肃省政府将投资1000万元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
5.制订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教材选用、使用规程。
6.进行了基线调研,并完成了调研报告。
7.组织编写了高中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通识教材。
8.组建了甘肃省高中课程改革专家库和指导小组。
笔者参加了几次发达省份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交流会,有以下几点启示。
1.高中课程改革应该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上,还是发达地区的经验上我们都发现只有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才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失误。
2.课程改革是要推动教育的内涵发展的。教育的外延发展要靠政策,内涵发展要靠教育自身的特质和特性。要推进教育的内涵发展首先必须营造精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良好环境。
3.必须站在全社会的高度,立足甘肃的实际,按照国家的课程标准进行新一轮的甘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4.要总结和发扬课程改革的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我们要总结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其它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并使其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得到发扬。
5.课程改革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总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不是要取消考试,而是教育质量的提高。
6.课程改革的专家需要回答四个问题。(1)明确回答学校教育在什么阶段教什么?(2)每一个学科的每一位老师把课教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3)学生在那个年龄段必须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最好?因材施教如何做?(4)三级课程如何形成各自的体系和优势。
1.必须要有合拍的教师队伍。前面我已反复强调,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教师是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保障。因此,在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首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再先进的教育理念都要靠教师去实现,所以,培训和课程改革合拍的教师使我们首先要做的,而且是要花大力气做的事。
2.必须要有足额的经费。进行课程改革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作为保障。教师培训,学习资料的购买,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研讨,请专家指导、必要的教学设备的购置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因此,经费也是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3.校舍的保障。足够的教室和教学设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甘肃省许多高中都存在校舍紧张、班额大等问题。校舍得不到改善,课程改革的成效肯定会受影响。
中考改革和高考改革必须同步进行。中考和高考对我省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非常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基本是围绕中考和高考进行。我们曾多次强调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但这种状态至今基本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这也不能怪老师,我们的评价制度和措施出了问题。因此,我认为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教学和学习状态,首先必须改革中考和高考。
我国中小学教育是典型的考什么就学什么的考试导向型教育。有些学校违背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不恰当的使用考试分数排队作为惩罚学生和评价教师的依据,学生负担居高不下,教师心态被扭曲,搅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育评价既要有反映教育实际状态,检查教育方针、政策的实现程度的作用,又要有评定教育质量,评价教师及其教学质量,最主要的是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目前,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太单一,关于学生学习的评价,笔者认为,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大批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