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陕西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系,陕西 汉中 723000)
汉水上游地区属于国家欠发达地区,主要包括陕西汉中和安康等地。本文从文化学的视野出发,站在区域文化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汉水上游的教育发展情况,以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一般对区域文化的界定是:“所谓区域文化(area cu lture),是按照地域界定而出现的文化类型,是某一地区囿于地理环境和民族发展所呈现的文化形貌。”[1](PP.40-41)在中国古代,河流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最早的生活场所一般建立在河流旁边,这样就以河流所处的地域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即河流文化,中国最早就有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典型代表有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及其后的龙山文化等。汉江位于我国中部,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水流域在历史上是联系中国南北和东西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悠悠汉水孕育和繁衍了河流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尤其是汉水上游地区,北依秦岭,南临巴山,多少年来,汉江哺育了勤劳朴实的当地人民,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它在吸收秦陇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区域特有的信仰观念、艺术、伦理和民风民俗等文化特色。
人和社会发展的恒久力量在于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成果,它反映了人类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渠道应该是教育,正因为教育,使人和文化进行着充分的互动从而使人真正实现了社会化和个性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教育是文化的子系统,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人在其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教育对人的影响事实上也就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教育既促成文化对人的影响,也使人不断地创新着文化,同时,文化也常常干扰着教育活动去实现其本真的目的,使教育有可能成为社会文化的奴隶。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在一定区域中展开的,这样的教育不仅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共性,又有自身的“区域”特色。在社会总体文化的影响下,教育实际上与特定区域文化的关系显得非常密切,一方面区域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教育当中,另一方面教育程度不同地反映着这些文化。
汉水上游教育发展主要是在汉水文化,特别是汉水上游特定的区域文化中展开的。那么,探究汉水上游的文化发展状况就显得非常必要。
汉水上游地区山川秀美,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富足,尤其是汉中地区有“西北的小江南”之称。实际上,在这种环境条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就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汉水上游的这种区域文化主要体现了古代的一种农业文明。
在这种农业文明的影响下,人们追求一种和平安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富足悠闲的生活样式。再加上地理环境的限制和道教的发展,尽管汉水上游地区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但也造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心态,逐渐忽视本地区文化的创新和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和利用,导致文化的茧式化发展,作茧自缚,淡化文化的自我完善和超越,强化了其文化的保守主义、认同主义、教化主义的品质和机制,使已有的文化保“质”保“色”。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文明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汉水上游的文化模式逐渐僵化和落后,使文化的更新机制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突出表现在:
第一,保守的生活和生存价值心态。由于自然资源优越,长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和道教“无为”文化的影响,使民众不断地滋生和强化着随遇而安的生活心态。人们缺乏感受新事物的愿望与能力,缺乏进取精神和创业的冲动。这样,许多人从众随俗,“有粮吃,有衣穿,温饱知足求平安”,当地民歌中就有:“不用栽秧吃白米,只图好耍二三年”。
第二,浓厚的乡土观念和封闭思想。汉中盆地物产丰盈,再加上地理环境的限制,乡土观念和封闭思想比较浓厚。“三十亩水田一头牛老婆娃儿热炕头”就是当地人生活最好的写照,人们的生存价值取向与生存经验,都植根于传统的农耕文化及其亲缘、地缘关系上,缺乏广泛的生产、生活的社会交往、交流。人们对外界知之甚少,普遍安于现状,不期望改变,也很难产生更高的理想追求,“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不是实在无奈,决不轻易离乡离土。
第三,重农抑商的生计意识。小农经济影响严重,社会生产、生活关系比较多地囿于家庭、家族、邻里、亲友和村落等亲缘、地缘狭窄的关系范围,进而形成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局面。即使在民间集市贸易活动中,有许多交易往往是根据社区的人伦情感原则进行,而不是按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原则进行。同时,当地的许多人秉承落后的生育观念,强调传宗接代,多子多福。
1.汉水上游教育发展与区域文化的依存性
英国教育人类学家斯宾格勒说:“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地制约着教育过程的进行和人们养育子女的方式。”[2](P279)长期以来,汉水上游特有的文化传统制约和影响着当地教育的发展。由于小农经济的影响,人们习惯于安逸稳定的生活,社会缺乏有效的竞争,导致对教育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只要满足这种经济要求就行。这样,当地经济文化很落后,教育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要求相对简单。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只是在几个短暂时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比如说,北宋初期,范仲淹的改革中,兴建了汉中府学、褒城县学、略阳县学等。在明初,方孝儒作了汉中府学教授,为诸生讲解文义,鼓励民众向学,积极提倡和发展汉中的教育事业。同时,汉水上游地区的书院出现也较晚,在清代才开始出现,除汉南书院以外,其他书院规模较小,存在时间较短。这样,在这种区域文化的影响下,汉水上游地区的学校和书院发展很缓慢,且时断时续,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办学热潮,而且教育的目的多用于教化当地百姓。
区域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能有力地作用于当地教育,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深刻渗透到当地教育的目标、内容、组织方式中,进而影响当地教育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方式。由于汉水上游特有区域文化的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很低,区域文化氛围无法给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发展动力,教育的传统习俗影响越来越重,教育系统的保守性也不断增强。一种轻视教育、科技的倾向在当地就变得越来越突出。轻视教育、科技的落后文化心态,严重地阻碍了这一地区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也堵塞了贫困地区依靠教育、科技致富的大门。在这种背景下,汉水上游地区教育发展缓慢,民众接受教育的需求也不强烈,学校少,规模小,职业教育不受重视,人们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高技术人才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这样,文化、教育落后反过来阻碍经济发展。
2.汉水上游教育发展与区域文化的矛盾性
教育传承着文化,在这种特有的文化背景中教育被染上了相应的文化色彩。但是,同具有相当惰性的文化传统相比较,教育毕竟有着较高的弹性和灵活性。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面对社会和人的不断发展,教育是依靠理想去塑造人、培养人的长期性、长效性事业,它在本质上就包含了对现实、功利和本位的文化和思想的超越,创新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区域文化在新的社会需求面前的不再适应便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强大的诱发因素和持续的驱动力量,这样教育的发展与原有的区域文化不协调,形成矛盾和冲突。“教育在激起农民变化方面能够起重要作用,因为它能够开阔农民及其子女的视野使之放眼世界,而且还可能引起消费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也许更重要的是,它会通过给农民及未来农民提供实行变革的方式,来激起他们实行变革。”[3]
教育具有超越性,但并不是脱离已有的区域文化进行教育。教育改革的前提就是对该区域中文化状况作出全面考察和系统把握,进而在其基础上了解各部分的现实情况、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在完满状态下需要弥补的差距等等。但是,由于已有文化的落后性,许多人简单地否定这种文化,主张教育要一味向先进文化靠拢,进行完全超越性的教育,培养适应先进文化的人才。于是,学校教育以升学率为价值取向和目标,突出特点是应试性、唯城市性和离农性,缺乏地方特色,典型的精英教育的模式,职业教育不受重视,实用技术人才缺乏。这样,汉水上游教育的发展与区域文化形成恶性循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力图跳出这种文化的影响区域,到先进的地方谋求发展,造成本区域人才大量流失,而被教育机制筛选下来的学生却无法适应当地的农业生产,像许多未考上高中或大学的初中生或高中生一旦回到家乡,尽管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但所学的知识派不上用场,后果是致富无门、就业无路。汉水上游的教育不能为地方文化、经济服务,导致这一区域越来越贫困。
“一种文化的僵化是由以往创造出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对于文化的生命力的固定化而导致的,那么,这种指向文化的内在生命力之源自身的运动不是别的,而就是将已经僵硬固化了的文化创造物消解的过程,亦即一种 ‘解构'过程。通过将以往创造出来用于解决以往的生存问题而今已不再适用了的手段消解,而将凝固于其中的生命力释放出来,将为这些僵化了的手段所占据的可能性空间空置出来,以便能够在一种非特定化的、不受僵化的既成手段约束的条件下来进行新的文化创造。”[4]从文化学来讲,教育是一定区域文化中的教育,教育必然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同时教育担负着创新区域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要发展汉水上游地区经济、文化和其他事业,必须首先重视发展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面对教育与区域文化的依存和矛盾冲突,通过教育传递并创新区域文化,消解以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教育最终与区域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和和谐发展。
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促进区域文化、乃至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们期望,学校是一个新文化创造者的摇篮,用新方法培养出来的一代人,能超越它们的前辈,创造性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5]区域文化要发展就要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创新人才。对于汉水上游地区而言,它处于中国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整体上来说,普及义务教育,完成国家的达标任务仍很艰巨;从学校具体层面上来说,升学仍是许多学校的重要选择。那么,如何把达标和升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很好体现本区域的文化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是汉水上游地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当地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和合理定位,这种审视和定位不仅要体现在区域文化发展的特色,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走进课堂,走进校长、教师、学生和农民的心里。所以,汉水上游地区教育发展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立足汉水上游的文化背景,指向学生发展的未来,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型区域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新型农民,从而更好地发展区域文化。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要以目标定位为出发点,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创造教育发展的新文化氛围。
汉水上游地区的教育发展还要站在区域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发展之间,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丰富学校和课堂的功能,以学校和课堂为文化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针对当地具体情况,教育发展应改变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着眼于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大量增加实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探究符合汉水上游实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模式,加强实践教学,革新教学方法,并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还要不断强化在校生的职业培训,在农村地区大力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在这一基础上,教育应重视本土性的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因此,当地教育发展应该充分挖掘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开设更多相关的校本课程,增加教育适应性。比如,开设乡村文化方面的校本课程,开设有关西乡茶文化的校本课程,开设水稻种植的有关课程。以乡村文化方面的校本课程为例,汉中地区乡村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乡村文化的校本课程建设可以从中吸取营养,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文化价值观。同时,教师要充分发现本地区的各种课程和教育资源,并适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加以运用,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在汉水上游地区的许多农村学校,可以在学校种一些农作物,进行一些农业知识的宣传和讲解;在课堂中,针对农村课堂单调化的环境,可以在教室里养一些农村的花草,也可以用孩子们制作的手工来装点教室,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农村和农业。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农村和农业的实际,创设互动的课堂文化,进行有效教学。
教育尽管是在一定区域中展开的,但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全局性的事业,必须进行方方面面的改革,建立一个为教育发展服务的支持性系统就非常必要。首先,国家要从政策上和投入上向汉水上游欠发达的地区进行适当地倾斜,地方各级政府要重视发展教育,加大教育的投入,不仅要提供物质支持,更要提供培训和相关理念上的技术支持,从而帮助汉水上游地区吸收先进文化;大量引进人才,并大力开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交流和相应的支教活动,加大对汉水上游地区教育特色化的研究力度。其次,要针对本区域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尤其是农村教师,建立以师为本的培训机制,提供相应的模式,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帮助教师完整地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更新和观念变革。再次,扎实推进教学评价和考试改革,不要仅仅停留在合格率和升学率的量化评价上,更要追求教学的质性评价和评价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在农村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和民主管理机制,鼓励教师要积极的思维,“带着镣铐跳舞”,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很好地体现教育的理念。
[1]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简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4).
[2]Spindler,G.D., (ed.)Education and Culture[M].Piocess,1971.
[3]中宣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 [N].人民日报,1995-11-29(2).
[4]陈晏清,王南.文化新生与社会发展 [N].光明日报,1993-10-04(3).
[5]徐学莹.教育的文化功能与现代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