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光,勾学玲
(1.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贫困文化视角下的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王洪光1,勾学玲2
(1.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贫困文化是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重要精神原因。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想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现状,实现农村富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革外,关键在于要解决农村的贫困文化问题,应当着力实施反贫困文化战略,帮助贫困人口重构反贫困文化的价值体系,探索反贫困文化的具体路径。
贫困文化;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从当前中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要想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还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国家不仅仅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而且要积极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走出传统思维的误区,加强反贫困文化建设,走文化扶贫之路。
贫困本身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贫困文化是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是对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经济状况的影射。“贫困文化”的观点最初是由美国学者艾利森·戴维斯1946年在《社会下层工人动机之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即“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穷之下,形成的一种特定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等。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后代)发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使贫困本身得以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维持和繁衍”。在我国的贫困乡村,贫困文化更多地受传统价值观所影响,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是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条件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内容就是农民为了自我维护、适应贫困生活所拥有的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保守,生活态度消极。贫困地区大多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公共文化设施短缺,大众传播媒介落后,人们常年采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只能靠天吃饭,生存环境十分艰苦,这些都造成了贫困地区的人们观念落后和思想封闭,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心态不断地滋生和强化。人们遵从长辈,遵从习俗,惯例成为一种行为原则,缺乏感受新事物的愿望与能力,缺乏进取精神和创业的冲动。
(二)文化生活闭塞,科学教育落后。贫困农村大多集中于封闭的山区,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广大农民缺乏与外界的广泛联系。他们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道德审美等文化要素,缺少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处在几乎不变的状态中。许多封建保守的文化要素,仍处于守常、稳定的状态中,并在贫困农村顽强地占据着文化生活的主导地位。轻视科技、教育的落后文化心态,严重地阻碍了贫困地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堵塞了贫困地区依靠科技、教育致富的大门。
(三)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由于生活在贫困落后的乡村,农民们几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商品意识淡薄,他们把务工经商看作不务正业,认为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耻辱的事,买卖东西是不光彩的,而宁愿在自然经济的轨道上转圈子。这种经济观,不仅使农民在简单再生产的狭窄磨道里转圈子,物质生活得不到改善,而且使他们头脑僵化呆滞,精神毫无生气。
(四)生育观念陈腐。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形成的亲缘、地缘社会关系和以土为生的生存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育观念。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贫困农村,“多子多福”、养儿为“防老”和“传宗接代”的思想盛行,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十分严重。落后的观念使贫民多胎生育,加上又不注重教育,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贫困文化是造成农村经济贫困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因。改变农村贫困经济的状况,必须首先克服意识形态上的多种落后观念,改造贫困文化的价值形态,重构农民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视农民的文化主体作用。在任何时候,人们都是在不断主动地改造着旧的文化,创造着新的文化,文化归根到底都是由人创造的。贫困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想根治贫困、使农村摆脱贫困的境地,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改造农村贫困文化,摧毁旧的陈腐文化价值体系,重新建构适应于和谐新农村目标的文化价值体系。贫困文化的主体是贫困者,贫困者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反贫困文化应该以人为本,重视贫困者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必须有针对性的对贫困者的深层文化价值观方面进行改造与转换,根除其消极的贫困文化,重建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价值体系,形成一种反贫困的精神动力。
(二)倡导文化扶贫,加强文化扶贫力度。文化扶贫是指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帮助,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文化扶贫工程不是单一地就文化抓文化,而是把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等与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要求和发展农村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不仅能使文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而且能够使文化更好地与之同步协调发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自觉。观念的先进是根本的先进,思想的落后是本质的落后。“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农民的头脑中之所以有一种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几千年小农经济文明的积淀和闭塞的自然环境的作用,最根本的是农民对传统的地域文化和落后的贫困文化有着非凡的钟情和眷恋。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变革贫困文化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事实起点,生活在贫困文化中的人最关键的是要具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要加强宣传引导,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化载体对群众进行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自觉,从而逐步引导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斩断与贫困文化的联系。
(一)加快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首先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社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要建立“文化常下乡”、“文化常在乡”的长效机制,探索文化下乡模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再次,中央要继续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进一步加大“普九”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力度,农村地区仍然要把基础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力争使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面向市场、面向农村开设地方特色专业,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科技骨干、致富能手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加强农业生产改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贫困文化变革是重要抓手。文化是具有经济性的,文化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推动,离不开文化的经济化。首先,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扩大农民就业。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决定性因素,农民增收事关全局。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精加工,增强农业后续效益,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努力建立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同时要不断扩大农民就业,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让有限的农业资源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又要拓展农村的就业空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还要广辟农村外部的输出渠道,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大力营造打工经济,妥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其次,要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再次,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产品的更新换代。把农业生产发展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贡献份额。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在变革贫困文化,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社会、民众要广泛参与,大力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发展、梯级推进、逐步完善。首先,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处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线之下的农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一种救济制度,是其基本生存权的最低保障。针对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设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目前已经在城市实行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农村推广。这是向农村贫困挑战的社会保障框架中最为基础的层次。其次,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也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整个农村社保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在贫困地区大规模推行农村养老保障还不具备经济条件,养老保障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程度,达到“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逐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再次,继续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并以此为起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这样,就能够使农民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从而减少沦为贫困人口的可能性,并缓解过大的贫困差距。
[1]奥斯卡·刘易斯.贫困文化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张兴平.西部农村贫困文化变迁的价值重构与路径选择[D].青海师范大学,2008(5).
[3]刘龙,李丰春.论农村贫困文化的表现、成因及其消解[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9).
〔责任编辑:李尊娟〕
F320.3
A
1002-2341(2010)03-0046-03
2010-04-20
王洪光(1979-),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