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营化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2010-08-15 00:43鲁秀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民营化理论政府

鲁秀清

(赤峰学院 教育系,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教育民营化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鲁秀清

(赤峰学院 教育系,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教育民营化问题是当前教育发展中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各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探索者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当前一些较有影响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梳理,从民营化的概念出发对教育民营化的理论背景、实践形式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做出综述与分析,旨在为教育民营化提供一些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的反思.

民营化;教育民营化;背景;实践形式

1 相关概念的探讨

“民营化”(P r i v a t i z a t i o n),有时也被译为“私营化”.这一词起源于2 0世纪7 0年代末8 0年代初,其首创者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随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国有民营”改革的浪潮,到今天为止民营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教育是一个国家振兴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教育的发展与腾飞,而伴随各国教育事业的不断纵深发展,大家越发清醒地认识到一点,那就是单凭国家或是政府的力量是无法办好教育的,即教育也需要民营化.

关于教育民营化的内涵,国内学者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大致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种:

1.1 香港研究者贝磊认为,民营化—“化”—其所指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不断地减少和降低学校的公共所有权、公共财政投入和/或公共控制,进而提高私人对学校的所有权、财政和/或私有控制的过程,民营化的起点有两个,一是已经十分民营化的教育体系的进一步民营化,二是大部分或是全部公共教育体系的民营化.

1.2 北师大的郭凯认为,从静态的角度看,教育民营化就是在教育这种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上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通过多种多样的民营化方式表现出来,介于纯政府安排与纯市场安排之间;从动态的角度而言,教育民营化就是通过竞争来打破政府对教育供给和生产的垄断地位,达到满足公众对不同品质教育的需求,以现实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的过程,它通过民营化程度不同的方式之间的转换表现出来.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教育民营化与教育市场化相区分,郭凯认为二者有共同之处,如都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都需要政府对教育进行管理与监督,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切不可混同.

从以上几种观点看,我国学者对教育民营化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可看出我国对教育民营化的理论探讨起步较晚,正如劳凯声先生所说我国教育民营化理论探讨是灰色的,但是实践却相当生动,那么较为广泛的教育民营化实践及其理论背景是什么呢?其现实的可能性又从何而来呢?以下我们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2 教育民营化的理论背景

2.1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个人自由,鼓吹市场机制,坚持放任自由,反对国家的干预,否则,其结果必然导致官僚主义与垄断,社会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原因基于以下几点:①政府部门一般不会努力压缩他们所提供的公共劳务的成本.②政府部门对公众需要的估计可能存在偏差.③对政府部门官员的监督往往是无效的.这些就为实现教育民营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即期望通过教育民营化提高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的效率,且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选择权.2.2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西方国家2 0世纪7 0、8 0年代初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相伴而生.它强调在公共管理中运用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模式,它关注的中心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其显著特征便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进政治领域.这种理论也可扩展至教育领域.

2.3 有限政府理论:有限政府理论是当今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主导理论之一,也有人把这种理论形象地称之为“自由至上主义”或是“小政府理论”.其核心思想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它承认政府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又提出要对政府的功能做出限制.

无论是公共选择理论,还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有限政府理论,它们的核心思想都是崇尚市场的力量,倡导市场竞争机制.这是与教育民营化的核心特征,即在公共管理的提供与生产中引进市场机制不谋而合的.一般而言,人们都将这三种理论看作是教育民营化的理论支撑.

3 教育民营化的现实可能性

3.1 教育民营化理论的建构,到目前而言,可以说尚未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但是,教育民营化的实践,即在教育领域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美、英、澳等发达国家教育民营化的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受世界瞩目,成为各国教育民营化实践的榜样.

3.2 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实践状况看,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使得教育民营化成为大势所趋:其一,改革开放2 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度,打破了传统的政府统包统揽一切事务的局面,资源配置方式也已经由传统的单一政府机制主导转变为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存的资源配置方式,对学校的管理也顺应这一潮流引入了市场竞争的机制.其二,我国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基础更为薄弱,且人口众多,如果政府不在此时适时地引入新鲜血液来充实教育事业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那么,以我国这样的穷国来办大教育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低下,进行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其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巨大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人们受教育受高质量教育的要求不断高涨,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去为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子女选择适合的教育,这种选择的需要使得学校之间开始了竞争.其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开始有了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意愿并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发展学校当中去,与此同时也要求学校要对这些资金负责,于是他们或者参与学校的经营管理或者是对学校的运作进行监督,总之学校的发展中多了一股新的力量.

4 教育民营化的实践形式

从国际社会看,教育民营化有着相当生动的实践形式,并且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被普遍接受的实践形式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择校、学校自治、学券制.

4.1 择校(c h o i c e).传统的典型的公立学校体制条件下,家长和学生基本上没有选择学校就读的权利,一些家长为使自己的孩子能够有选择权,不得不动用权与钱或者是人际关系,这些容易导致权力的寻租与腐败,同时也会增加社会公民受教育权的不公平.而教育民营化,将市场机制引入学校,让学校之间有了竞争,学校的招生、学生培养、学费收取等变得透明,家长不但能够选择学校,而且可以使这种选择更加明智.

4.2 学校自治(s c h o o l a u t o n o my).为了建立和培植能有效适应市场的学校,必须实行分权制,将权力下放到学校层面.这一方面是对传统的科层制管理体制的一种挑战,另一方面也更加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有了自主发展的权利,更乐于寻求适合本学校的发展道路,同时努力地去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并想尽办法去满足这种需要.典型的自主管理的学校模式就是所谓的“特许学校”.

4.3 学券制(v o u c h e r),或译为凭单制、教育券制.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弗里德曼(F r i e d m a n)在1 9 5 5年提出.它是由政府出面发放学券,家长持有学券可以把他们的子女送入任何一类学校就读,学校收到学券后再到相应的机构去兑换资金用于学校的日常运转.这种制度一方面能够为家长择校提供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促使学校管理者提高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国外这三种形式的实践都为我国教育民营化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中小学也开始在逐步探索如何让家长择校、给学校自主权进行校本管理、长兴县也发放了教育券旨在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等等.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以上三种形式的民营化都不是最常见的,相反我国教育民营化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象征性市场化运作.这种形式存在于各种学校机构,是指把教育这种公共产品象征性地转化为一种有价的署名商品,并通过市场运作来出售,被出售的并不是教育本身,而是学校或教育设施的署名权.

(2)公立学校的局部运作市场化,即对公立学校办学中的某些方面进行产业化开发,如学校中的后勤管理,校办产业等都可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我国现在很多高校后勤教育都已经实行了市场化.

(3)转制学校的市场化运作.指的是公立学校通过转换机制引入市场机制,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从而产生供需矛盾的问题,转制后的学校形成以资产公有、日常经费自筹、办学自主为特征的办学体制,具体形式又有所不同.

(4)股份制学校的市场化运作.这种形式指在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学校办学活动,一般由政府牵头,以股份制的融资方式有效地集聚民间资金,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民营化受到了普遍关注,这与它给学校带来的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密切关系,例如:人们认为教育民营化提高了效率,促进了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教育民营化扩大了入学机会,至少它使学生的总入学数有了明显的增长.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隐藏在这些积极作用后面的那些消极因素.例如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民营化会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并扩大不平等,因为对现存的公立学校进行民营化会降低来自贫穷家庭孩子的入学机会.任何政策的提出都会有辩证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辨证地看问题,通过大量研究,依靠政府对其做出制度上的规范,政策上的引导,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优越性,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1〕郭凯.教育民营化的凸显及对我国民办教育的政策建议.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 0 0 4(3).

〔2〕贝磊.当前世界范围内私立教育发展势趋—教育民营化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外国教育资料,1 9 9 7(3).

〔3〕民营化的概念及其在不同国家的实践.

〔4〕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2 0 0 3(4).

〔5〕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2 0 0 3.

〔6〕郭凯.教育民营化的背景及其限度.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4(7).

G 4 0

A

1673-260X(2010)10-0169-02

猜你喜欢
民营化理论政府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德国民营化的宪法界限——一个纲要性的概说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责任缺失问题探析
——以十堰公交公司民营化为例
民营化视角下辅警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研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