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知性化向生活化转变的理性思考

2010-08-15 00:49杨迎春
关键词:知性道德教育生活化

杨迎春

高校德育知性化向生活化转变的理性思考

杨迎春

知性化道德教育是“理性化”、“科学化”的教育,其根本缺陷在于将道德教育局限于科学理性的世界,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根基在于生活世界。要摆脱高校道德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必须超越这种知性化发展倾向,使“理性化”、“科学化”的道德教育重新“生活化”,真正实现高校道德教育从知性化向生活化的转变。从内涵界定、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性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校道德教育从知性化向生活化转变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性化;生活化;道德教育;转变

一、知性化与生活化道德教育的内涵界定

知性化道德教育是建基于知性化思维逻辑之上的道德教育。知性化道德教育将道德视为一种外在于人、外在于生活的客观存在物,将道德教育看成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这种客观存在物的科学认知活动。知性化道德教育是“理性化”、“科学化”的教育,其根本缺陷在于将道德教育局限于科学理性的世界,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根基在于生活世界。

生活化道德教育是指一种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了提高道德生活质量,通过生活实践而进行的道德教育。亦即,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强调道德教育不能离开生活场景,不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来,而需要与个体的经验和体验相联系,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

二、知性化向生活化道德教育转变的理论根据

知性化的道德教育偏离了个人的真实生活,个人不可能因这种道德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获得生活的充盈与完满。这样的道德教育自然会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道德教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因此,道德教育要想真正起到道德教化、人格培养的作用,就必须关心人的生活世界,关心人的生存状态;就必须贴近生活,从现实生活出发。

(一)道德教育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

道德教育不能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不能从无内容的道德理性能力出发,即不能从抽象的科学世界出发。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的道德教育只能远离生活,使道德教育变成知识教育、道德学习变成概念学习,这样的道德教育是虚假的、无效的。真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人要生活、要“成人”,就会遭遇到各种社会性、道德性的事情,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和困惑。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困惑是道德形成的起点,也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起点。

(二)道德教育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进行

从生活中开始的道德教育不能从生活中走开,也无法从生活中走开。从生活中走开的道德教育是与个人的真实生活无关的活动,无法参与个人生活的充实与丰富,与个人生活异质,理所当然地要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显然,人们不可能在生活之外“学会共同生活”,而只能在生活世界之内生活着并在这个生活过程中学会共同生活。

品德只能在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中养成,道德教育对人的自由幸福的根本价值追求也只有在生活世界中实现。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只有“改变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道德教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只有这样,方能恢复生活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情感和生活要求受到重视,也只有如此,才不致于使学生的知行脱节”。

三、知性化向生活化道德教育转变的现实可能性

从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来看,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但这只是一种应然性的理论论证,单纯的理论上的要求并不能实现实然向应然的转变。要实现实然向应然的转变,还需要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高校道德教育知性化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的反映,是工业文明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既然如此,高校道德教育从知性化向生活化转变同样应该是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主要表现在:

(一)科学观和世界观的变化

当今人类社会正经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浪潮,人们的科学观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复杂系统论等为代表的科学大发现突破了人们对科学万能的迷信,从而使人们对科学的认识逐步“科学”。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率先震动了机械决定论的固有体系;量子力学证明了物质的变化并不完全依据因果律;测不准原理表明,任何一种依据决定论企求绝对精确和绝对秩序的思想方法都是有问题的。波普认为,任何科学理论最终都逃脱不了被证伪的结局。科学永远不能得到真理,只能探索真理。科学万能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与科学观的变化相联系的是人们世界观的变化。近现代以来,西方科学理性在创造了巨大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困境。一方面,人类知识信息总量急剧膨胀,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自由,人类似乎进入了一个理性大放异彩、科学昌明、自由民主的理想社会;而另一方面,人类愈是向前发展,愈是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面对物质和精神的巨大反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开始摒弃理性主义孤立、静止、割裂的世界观,开始整体地研究宇宙,整体地认识人,整体地把握人与宇宙的关系。

(二)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在人们的科学观、世界观发生变革的同时,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也发生了一些明显而又意义重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方式也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转变。生产模式正在从大规模生产方式转向分散化、小型化、个性化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质量代替数量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目标。在现代工作场所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团队合作与互动已经成为普遍的工作方式。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不断变换的合作伙伴、同事、客户与社会关系。这对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社会交往”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人的态度、情绪、价值、原则、操守以及个性等道德维度。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消费观念的变化。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不是今天人们唯一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工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意识和伦理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今天,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用数量可以计算的物质财富,而是无法用数量计算的‘舒适感’、‘外形美’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很多人不再追求所消费产品量的多少,而着重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需求与爱好。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反过来又促使生产者想方设法生产更多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这些新变化对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能够有效地交流沟通;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能够在团体中工作;灵活的人际关系;能够承担责任;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具有创造、革新和批评能力;跨文化流动能力等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对现代人的素质提出的这些新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现代教育中来。

(三)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社会发展变化促使现代教育转型。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应的现代学校教育。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促使高校教育从“教学”向真正的“教育”变迁。如上所述,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科学观的革新、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人不仅需要很高的科学素养,也需要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因为现代人的人文素养不但可以调控科技发展的消极方面,还可以为现代人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指明方向。现代生产、生活的灵动性、个体性、创造性,要求现代人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新的工作组织方式要求现代人具有创新精神,同时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就要求现代人不但需要有综合的知识、能力结构,更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很高的道德品德修养。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使现代高校教育理念逐步发生了变化: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开始受到质疑,综合完整的教育观正在生成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开始受到同等重视;高校教育理念也开始由“学会顺从”向“学会创新”转变。人们普遍认识到,大学校园应该是一种可以调动、拓展和发挥学生全部潜能的学习、生活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提高技能的培训机构。

第二,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求高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重新进行组合,社会走向世俗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这不仅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使高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机遇。在当今,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学习、生活和思考空间空前扩大。随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民主化,学校在信息交流中的主导地位逐步让位给社会和家庭,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再仅仅局限在一个课堂、一所学校;甚至不局限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内。如今的大学生接受影响的渠道增多,精神生活空间更加广阔,他们强调自我,敢于求真,乐于接受未知事物,开放务实、思想活跃,因此,他们对隔绝于大千世界的学校教育感到厌倦和不满,强烈要求学校教育面向时代、走向社会、走近生活。

所有这些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发展变化都要求高校道德教育从传统的知性化倾向中超脱出来,实现向生活化转变。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道德教育是与社会生产劳动直接结合在一起的,是生活化的。后来随着科学理性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道德教育逐渐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脱离,成为专门化、知性化的活动。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道德教育又将重新回归生活世界,重新走向生活化。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1]杜威.教育上的道德原理,学习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7.

[2]段慧兰.德育观嬗变与德育话语更新[J].思想政治教育,2005(10).

[3]王雨辰.现代西方哲学与社会思潮述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26-130.

[4]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道德教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9.

[5]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曹辉.简论教育与人的生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2).

G641

A

1673-1999(2010)14-0030-03

杨迎春(1978-),男,湖南邵阳人,硕士,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邵阳422000)政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0-04-10

湖南省邵阳市社科联资助项目“论生活化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200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09C58)。

猜你喜欢
知性道德教育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知性优雅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