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段岁月
——记中国矿业大学搬迁四川

2010-09-02 07:59曾虹贾玲
关键词:中国矿业大学建校矿业

曾虹,贾玲

难忘那段岁月
——记中国矿业大学搬迁四川

曾虹,贾玲

1970年初,遵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北京矿业学院迁至四川重庆以北的华蓥山地区。在荒山秃岭之上,广大教职员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地取材,勤俭建校,度过了一段永生难忘的艰难岁月。

搬迁;奋战荒山;自力更生;勤俭建校

中国矿业大学创办于1909年,学校百年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业兴业的历史。学校自创办以来,先后14次搬迁,11次易名,历经历的艰难困苦。1970年学校从北京搬迁四川。回首那段岁月,虽然环境恶劣、条件困苦,但是广大师生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勤俭建校、艰苦奋斗,完整保存了学校的基本办学实力,并为学校搬迁徐州后走上中兴之路打下了基础。

一、搬迁告别京城,听号令奔向西南

1970年,北京矿业学院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和“教育要改革”、“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遵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从1970年5月开始搬迁到四川华蓥山地区。8月,学院在合川县三汇坝建校,定名为四川矿业学院。

1970年2月,学院革委会和解放军、工人驻院宣传队负责人去四川选择校址。4月2日,成立搬迁领导小组。4月3日,进行迁校政治动员,指出:迁校是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是党中央的战斗号令,必须“坚决地不折不扣地照办”。同时宣布人事调动冻结,除一部分人在北京留守外,其余人员一律搬迁四川;集体转户口,统一上火车;凡户口在校外的,一律先迁至矿院,再办理外迁。在设备物资搬迁方面,实行“急用先搬,缓用迟搬,不用不搬”,包装、运送、装卸等一切工作坚持自力更生,能够自己完成的绝对不伸手要外援。

经过两个多月的选址调查,5月6日,驻矿院的工宣队、军宣队向煤炭部、四川省、重庆市等有关方面呈送了《北京矿业学院迁校报告》,指出“考虑到战备的需要和煤炭分布情况,为了有利于学生接触实际和同工农相结合,我们的意见,校址选在华蓥山南段的三汇坝为宜。”6月1日,四川三线建设领导小组做出《关于北京矿业学院校址定点问题的批复》:“同意合川县三汇坝作为矿业学院的校址,…尽力节省用地,做到精打细算,寸土必争。”5月15日,北京矿业学院由北京搬迁到四川,首批800多名教职工携带家属乘609次专列,从北京永定门车站出发,经过三天三夜的时间,于18日到达重庆梨树湾车站,然后被分散安置在重庆(煤校、煤技校及重庆大学)、合川(小沔、三汇坝)、岳池、广安等一市三县绵延数百里的多个地点。从5月15日到5月下旬,全院几千名教职工及家属均告别了首都北京,扶老携幼陆续迁往四川。

搬迁

二、选校址不占良田,不怕苦奋战荒山

矿院定点在华蓥山的东北侧,但是校址具体选在哪里?初到华蓥山时,放眼望去,除了几栋工棚以外,整个山全是荒草乱石。山上风大雷雨多,崖陡路滑坡难爬;山下耕地多,住户多。如果把校址选在靠平坝的地方,不仅多占耕地和良田,还要把许多社员住户迁走。根据中央“建校要不占良田,少占或不占耕地”的指示精神,军宣队和革委会成员为了统一思想,集中举办两天的学习班,带领大家学习、分析、讨论,最后决定把校址选在赖子包以上的山坡上,校园内地势高差120米,他们宁愿自己多爬坡,绝不多占社员一分地,这样就少占耕地43亩。

吃水难

1970年6月底,学院近千名教职工从各安置点集中到三汇坝建校。刚到建校工地时,时值酷暑盛夏,山顶光秃秃的,见不到一棵树,天气闷热潮湿。教职工住的是竹席棚,喝的是河沟水,走的是泥石道,出门就爬坡。竹席棚里多数是30-40人的大通铺,少数是10来个人的小间。晴天时席棚里特别闷热,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席棚里下小雨;有的席棚内地面专门挖一条小沟用于排水;有的席棚就直接搭在坡地上,下雨时雨水就顺势往下流。除天气炎热之外,山风也格外厉害,一位参加建校的老教师回忆起当年住席棚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有一天半夜,我被呼呼的大风刮醒,睁眼一看,看到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我这是在哪儿啊?琢磨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山风刮得太大了,把席棚顶盖的油毛毡给掀翻了、吹跑了,因为白天工地上干活累,睡得沉,我们都不知道油毛毡是什么时候被掀掉的。”

开始,山上没有水,一天劳动过后,大家只好到山脚下的小河边去洗澡。有的住地在山顶,人们也必须从山脚下挑水到山上来用。为了寻找水源,地质系教职工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攀悬崖、登峭壁,三探“水帘洞”,终于找到了水源。接着,他们硬是用肩膀把钢管扛到高山上,铺设了2000多米的管道,引水下山。盛夏的三汇坝,烈日当空,高温40多度,大家汗流浃背,有时用手抚摸一下脸颊,掉下的就是出汗后的盐碱粒。大家硬是光着膀子,开山劈石,挥汗如雨,一天下来,身上晒得又红又肿,背上起了许多大水泡,水泡破了,一遇汗水像针扎一样难受;有的人疲劳过度晕倒了,醒过来又接着干;有的人“连轴转”,不肯离开工地。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大家又提出响亮的口号“大雨苦干、小雨大干,天晴拼命干”,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这是一群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有强烈的爱国心和崇高的责任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他们唯一想做和能做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干苦干,建设校园,争取尽快招生,恢复正常办学。

三、建校园自力更生,“干打垒”创造奇迹

为了争取时间,勤俭建校,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央[1970]34号文件所提倡的“干打垒”精神,决心以“抗大”为榜样,倚山就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奋战石头山,大搞“干打垒”。广大教职工自己动手设计房屋,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制造建筑材料,自己动手砌墙盖房。于是,满山遍野都响起了打眼放炮的轰隆声,一场自力更生建校园的战斗打响了!教职工们被分为若干个连队,每个连队负责建一幢楼房。那秃山上没有一点平地,人们需要从山腰向里开出一片平地,盖上一排楼房。然后,向上爬一段坡再开出一片平地盖房。

面对这大石头山,挖地基时,人们手中的工具只有钢钎和铁镐,挖出来的大石头再用16磅的大铁锤将它砸开;钻石头开始没有压风机,就用钢钎铁锤打眼;没有炸药,就用两口大锅一台石磨自制炸药;盖石头房子需要灰沙浆,就自造石粉机,用石粉代替河沙和白灰;建房需要预制构件,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在山脚乱石坡上平出了近6000平方米的场地,自制了搅拌机、震动器,建起了预制构件厂。盖房用的小梁、大梁等预制构件只能在山脚的土地上浇灌,需要用时,广播喇叭一响,一声令下,大批人员便下山,四人一组抬一根,大家脚踩泥石路,用肩膀将这些小梁、大梁从山脚下一直抬到山顶。那山势高差有120米,而这些房梁轻的也有200多斤,重的更达400多斤。有些老教授也都光着膀子跟着一起抬。工地附近有煤矿弃置的大量煤矸石,大家就设法试制成功了矸石砖,并办起了小型矸石砖厂。缺乏机具设备,采矿系的教职工就大搞技术革新,自制了土索道、土翻车等简易机械设备,代替了人拉肩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昔日的知识分子很快变成了比较熟练的泥瓦工和各种技术工。各连队争时间抢速度,你追我赶,工地上热火朝天,一天能砌一米高,两个多月就能盖一幢家属宿舍。整个楼群没有用过一块普通的砖。家属宿舍楼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依

三汇坝建校工地

三汇坝建校现场山排列,拔地而起。校园内虽然没有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从山脚到山顶,数百节宽阔的台阶一直通天,向远处眺望,人们感到自己好似到了泰山的中天门。

1970年12月,江津地区派来了500多名民工支援建校,进一步加快了工程进度。从1970年8月8日开工至1971年年底,短短一年半时间,就盖起了“干打垒”四层楼房30多幢共3万多平方米,每平方米的造价不超过45元。到了1973年,学院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至1981年学院搬离四川时建筑面积已达86000平方米。矿院广大教职工以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天斗地的苦干精神,自力更生,用超强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创造了奇迹!

1978年3月2日,煤炭部、教育部联合向方毅副总理和邓小平副主席呈送了《关于拟将四川矿业学院迁往江苏省徐州矿区建校的请示报告》,得到两位领导人的批准。此后,矿业学院即开始了在徐州建校的工作。6月13日,煤炭工业部同意四川矿业学院恢复“中国矿业学院”的校名。1982年春,全部人员撤离三汇坝迁至徐州新校园。从此,在国家及煤炭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校走上了迅速发展之路。

[1]邹放鸣.中国矿大九十年[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book=147,ebook=278

G649.29

A

1673-1999(2010)14-0147-02

曾虹(1965-),女,黑龙江阿城人,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档案馆馆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贾玲(1979-),女,安徽寿县人,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馆员。

2010-04-11

猜你喜欢
中国矿业大学建校矿业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福州大学喜迎建校60周年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河海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华诞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工作简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中国矿业大学2009届毕业生的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