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特点及其英译

2010-08-15 00:49
关键词:音译术语英译

陈 丽

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特点及其英译

陈 丽

从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的特点出发,探讨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常见的四种翻译方法,指出在翻译政治术语时,译者对政治的敏感度和深刻领悟能力是做好这一翻译工作的前提。

中国特色;政治术语;语言特点;翻译方法;政治敏感度

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是党和政府在处理内政外交的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政治性词汇。赵启正说:“我们有太多的关键词不好翻译,因为这些词产生在中国,解释权在中国,翻译权严格讲也在中国,但是我们翻译得并不是很清楚。其中,难翻译的是政治词汇,很多政治词汇都是中国创造的”[1]。中国的政治术语因其鲜明的语言特点及翻译难度而颇受国内翻译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一、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特点

(一)概括性强

中国人善于归纳概括,常常使用概括性词,这类词内涵丰富,涵盖面广,比如练好企业 “内功”,“门前三包”,“扫黄”等,而且常使用缩略词或速记式语言这是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一大特点,凝练且高度概括,并且常用数字词这类简单明了的缩写方式,这类词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比如 “三反”、“五反”、“三自一包”、“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无不高度概括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二)时代性强

政治时事术语必然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变化均能从政治术语得到体现。“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时事政治引起的语言变化频率最高,速度最快”[3],世界风云变幻莫测,每一次有影响的政治事件,都会导致一些新词汇的出现,40年代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Three Rules of Discipline Eight Points for Attention)和“整风运动”(the rectification movements),50、60 年代的 “打倒美帝国主义”(Down with the US imperialism),“人民公社”(the People's Communes)。 “文革”期间有了“红卫兵”(the Red Guards)。改革开放年代出现“改革”(reform)、“开放”(opening up)、“四个现代化”(the Four Modernizations)。90年代有了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和“打白条”(IOU note)。 最近媒体常使用“裸官”等术语,这类词汇无不含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充分反映了时事政治的变化。但它们的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许多政治性词汇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政治事件的结束,也逐渐淡出甚至销声匿迹。

(三)涉及领域广

政治术语不仅仅牵扯到政治事件本身,它包含的领域涉及军事、经济制度、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这就使得各国都具有特色的语言,比如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这个词用得很广,从广义上说,它涵盖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卫生体育、哲学理论、民主法治等属于上层建筑的所有方面,从狭义上讲,它主要指的是道德伦理。比如我国在处理核问题上的 “三不政策”,在军队中提倡的“四有、三讲、两不怕”,在农业问题上所提倡的“三高农业”,在打击出版业的非法行为中出台的“打黄打非”专项行动,这些术语无不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通俗性

一些政治术语来源于民间,口语化强,比如“打白条”、“摆门面”(to put up an impressive front) 等等,随着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民间涌现的术语也五花八门,网络语言层出不穷,随着流行,也被官方广泛采用,比如“黄牛”“票贩子” (scalper/ticket tout)及“政策房”(policyrelated house)等,这些术语都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二、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法译

直译即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形式,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的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汉语中有些特色新词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也能取得对等的效果,索性采用直译的方法[4],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往往是在吃透了原意,符合上下文、符合专业,符合习惯表达时所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如“吃大锅饭”的翻译是eating from the same big pot,“四项基本原则”: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与时俱进”:keep pace with the times等等,这些翻译已经成为经典,得到普遍认可,比如“和平崛起”、(peaceful rising)“ 港 人 治 港 ”、 (Hong kong people governing Hong Kong)十七大报告译文,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专有名词处理,译为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只要传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翻译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直译加释义法

有些词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会让人不知所云.那么只有在按照字面直译的同时后面附加解释性的说明,这是一种折衷翻译方法,弥补了单纯一种翻译方法的不足之处[4],比较典型的术语有“五讲四美三热爱”,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中,将这一术语翻译成There are five things to stress,four things to beautify and three things to love”同时加注,进一步陈述“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内容,或者译成:the movement of“five stresses,four points of beauty and three aspects of love‘(stresses on decorum,manners,hygiene,discipline and morals;beauty of mind,language,behaviour and the environment;love of the motherland,socialism and the Communist Party[5],我国政府提出与台湾实行“三通”,见诸报端的译文多是:three links:links of trade,travel and post,以及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邓衡祁先生直译为:“the"eight honor and eight shame"outlook”[6],然后对其加注,进一步解释“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翻译过程中特别注意站在一定高度,理解原文的深度,勿庸质疑,对领导人指示的原文理解必须深入准确。这种翻译方法往往多用在政策性极强,政治内涵丰富的术语的翻译,而且在一篇译文中开始时用直译加释义的方法,后文中再次出现时,只用直译的名称,省略加注,为的是避免重复,提高效率。

(三)意译法

众所周知,某些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术语或表达方式是依据我国国情而产生的,是中国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因此,这类词汇对于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的外国读者来说可能会难于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往往采用意译加解释性的翻译方法,为的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比如 “统一思想”一词,如果直译为“to unify thinking”,就会使原来那些对中国抱有偏见的人更认为中国没有自由,连思想都要统起来,用意译法翻译成”to achieve common understanding”就不会引起误会了。

(四)音译加释义法

音译法指用音位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的发音以便突出原文主要语言功能的翻译方法,作为汉语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手段之一,一直颇有争议。这种方法多用于翻译专有地名和人名,专有名称以及商品品牌名称等,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国内外也常常采用音译的方法,顾静研究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发现“美国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国特有事物和概念时往往采用音译加注释”,“有些文章里也出现完全音译汉语词汇而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9],例如,外媒把“不折腾”直接音译成“buzheteng”,是为了避免因翻译造成的误解。根据一些在华外国友人对目前正在走红的“山寨”现象所进行的评论,“山寨”在英语中表达为rip-off world class brands。由于“山寨”产品大多质量较差,因此又有人称其为something is kind of a poorly done,low-class approximation of another thing。这种翻译把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音译法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释义法充分结合,试图译出最佳效果,释义时往往要对解释部分的内容多加斟酌。

三、结束语

中国特色政治术语无论运用何种方法进行翻译,真正的目的是让外国人明白我国的方针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译者除了要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化功底外,还应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政治敏感性,能够深刻理解相关政策的内涵,所以,翻译广为流传的高端指示,要把语言因素、文学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才能从内涵和外延真正做到既忠实于原意又符合英语的表达。

[1]赵启正.有三 “怕”:被问倒角色摆错词汇难翻译[EB/OL[2009-03-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contics/2009-03/01/tent_10923541.htm

[2]徐亚男,李建英.外事翻译:口译和笔译技巧[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122.

[3]浅谈外事翻译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EB/OL.[2009-7-24]]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11890.2/

[4]张元,王银泉.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1).

[5]邓小平文选:第 2卷 (英文版)http://english.people.com.cn/dengxp/contents2.html

[6]邓衡祁.如何英译“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EB/OL].http://blog.netat.net/index.php/viewnews-8719.html

[7]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EB/OL].http://news.cctv.com/xwlb/20071125/101795.shtml

[8]“不折腾“英译大家谈[J].中国翻译,2009(2).

[9]顾静.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5(1).

H315.9

A

1673-1999(2010)10-0130-02

陈丽(1965-),女,浙江台州人,韶关学院(广东韶关512005)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英语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4-15

猜你喜欢
音译术语英译
摘要英译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