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有效交流 提高“两课”教学效能*

2010-08-15 00:46
长沙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课堂

邵 阳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浙江 温州 325006)

促进有效交流 提高“两课”教学效能*

邵 阳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浙江 温州 325006)

“两课”的效果不在于学校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而在于学生对它真正有效的接纳,在于对学生健康发展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应定位在“有效交流”的方式上。有效交流可以增添“两课”亲和力、提高“两课”感染力和增强“两课”说服力。这对于“两课”教学的发展前景是十分重要的。

“两课”教学;效能;课堂交流;网络交流;活动交流

一 问题的缘起

高校开设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高校的“两课”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影响了“两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了“两课”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两课”课堂,一些学生对老师讲的既没入耳也没入脑,只有少数学生有入耳、入脑。目前,各高校“两课”课堂“抬头率”低的尴尬局面也使教师逐渐失去耐心、失去信心,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所以,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就变得极为紧迫。

“两课”效果不在于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而在于学生对它真正有效的接纳,在于对学生健康发展起的作用,也就是说,两课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应当是为学生所自觉认同的,是能够对学生健康发展有发挥作用的教育。从这个要求来看,我们必须承认,现实两课教学状况离这个要求确实还有不小的距离。笔者以为,应改善教学方式,着力于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上,这对于“两课”教学的发展前景是十分重要的。

二 有效交流的重要性

有效交流是指教师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功能,来调节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将“两课”的基本理论、观点转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过程。“有效交流”的重要之处,不仅使教师能知道教学的效果,而且也能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还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主要因素,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强化作用。

(一 )增添“两课 ”亲和力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亲近学生,关心学生的需要,才能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读懂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到学生的心上,学生才会在情感上真正接受,才能改变“两课”给学生空洞枯燥的“刻板效应”。尤其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与学生各有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对问题各有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一方面通过师生有效交流,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掌握的理论或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推荐相关参考书或相关网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感觉到有许多问题要问,有许多信息要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大有好处的。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两课”的热情,对提高两课教学“抬头率”才有积极作用。

(二 )提高“两课 ”感染力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喜欢听这位老师的课,就更愿意在这门课上花功夫。“亲其师而信其道”,便是这一功能发生作用的结果。作为“两课”教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化的语言,给学生以情真意切之感,并使之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而且还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果教师对自己上的课都没有信心与兴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呢?所以教师要用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以饱满热情感染、打动学生——换言之,通过有效交流,要让学生眼睛为之一亮,豁然开朗——“两课”并不是原先想象的那样无味;而从有效交流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看到两课如同艺术一般的闪光魅力,而且要让大学生对党的理论有更深的感悟,并且有继续深入学习的愿望,从中使他们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 )增强“两课 ”说服力

“两课”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包含着对学生心理、情感、思想的启迪和行为的导向,也决定了“两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教学的规律,而且要通过交流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从学生那里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教师再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课堂、网络、实践交流,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使学生信服。另外,学生的见解和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地也作为个人独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师面前,不仅使教师知己知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是给教师一份独特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教书的过程自然也就成了育人的过程。

三 促进有效交流 提高“两课”教学效能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有效交流

一堂课师生交流是否有效,有赖于学生的参与,是否成功的标准又是与学生在课堂中的“抬头”率有关。教师如果只是对着 PPT而不管下面学生,那他是无法讲好课的。因为他不了解学生的反应,无法感受教学交流带来的效果。所以,师生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积极努力合作的结果。

1.引导学生互动,营造教学交流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热情,给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使得学生想说话、敢说话。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师生之间显得很平等,毫不拘束,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面对问题能畅所欲言,毫无恐惧心理,使他们在平等、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2.寻找教学兴奋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结合教材的思想内涵,广泛收集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问题,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寻找教学的兴奋点,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以专题讲座与热点评说、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上来,及时发表教师自己的见解,这样能带来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能够引发群体性的交流和较为深入的个人思考。如在教《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章时,提出杭州某高校裸奔事件,学生注意力马上集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在讨论,而且是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甚至辩论、争论,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以往,学生心里有没有想法,有怎样的想法,教师是无从知晓的,而有效交流马上改变了以往观望等待的不良课堂风气,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实践证明,用实例阐述道理,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教育启发同学,使学生感受真切,对比容易,接受效果好。

3.尊重学生想法,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发表的意见,新颖而有个性,但有时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会使教师张口结舌,无言以对。面对这种情况,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听取学生意见,教师要摆正教学心态,尊重学生的想法,利用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参与交流,通过交流要来说服学生达成共识,使学生置疑的问题得到解决。比如在杭州某高校裸奔事件,经过师生互动、讨论、探究,得出共识即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大学生裸奔不管出于哪一种原因,从人的角度总是大失体统,人不可与动物相提并论的,从道德角度是违背社会公德原则,从法律角度是违背治安管理条例。自然,压抑的精神需要放松,选择“裸奔”解决不了问题,大学生选择“裸奔”来实现自己某种目的,更是不可取。此时师生共同的感受是思路开阔了、认识提高了。这样,从学生出发回到教材,从教师引导回到教师结论,通过师生有效交流,把学生研究性的主体活动与教师主导作用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两课”教学在师生交流中热烈而愉快地结束。

(二)网络有效交流

网络具有普遍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且由于网络交流方式更加隐蔽、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更容易与学生交流。在“两课”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找到发言或提问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师生通过发贴互动交流。对多数同学在网上提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还可延伸到校园网论坛上继续进行交流来弥补课堂不足。对个别同学反映的心理问题、教学问题、其他各种矛盾等,教师可以通过个别交流方式,随时采用 QQ、邮箱、电话等沟通的手段,讨论严肃的课改课题或轻松的教学心得,给学生答疑解惑,化解其内心困惑,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现实的学习及生活。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较大的触动,“刷新”了学生们对“两课”教师的既有印象,拉近了师生距离。实践证明,它是课堂交流的延伸和补充,是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另外,网络交流,还可以作为与学生思想、生活等方面的交流途径,增强与学生之间的生活和思想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我们认为,作为高校“两课”教师,除了应该完成既定的知识传授任务,还应该重视身为教师的育人责任,充分利用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对平等身份的强烈认同,通过邮箱、BBS论坛、博客、QQ群等方式,实现“阵地战”与“游击战”相结合地开展网络有效交流,从而有的放矢地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三)活动有效交流

实践活动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两课”教学效果的“法宝”。我们应该明白许多道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通过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分头去研究、去明白其中道理。为保证有效性,教师要结合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制订了不同专业开展不同种类的实践活动的操作方案,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实践目标,而且还要让每位同学都带着问题进行体验,边活动边进行交流,使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比如我院在农类学生中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七个一”实践工程实践活动,“七个一”实践工程的具体内容是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先通过“开展一次‘三农’问题调研,专访一户农村贫困户,联系一个农业种养基地村、参加一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提供一条农产品供求信息,宣传一项农业新技术,宣传一项‘三农’政策法规”的“七个一”培养工程的实践锻炼。为了发挥效果,特地在校园网上开辟了“七个一”实践工程实践活动专题,把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并最关心的“七个一”问题带回学院,在教师指导下针对置疑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师生间以调研报告、论文等方式进行交流,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效果。使学生加深了对农业的认识,拉近了与农民、农村、农业的距离,增强了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今后能够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色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两课”教育有其特殊性,因而“两课”教育创新,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两课”的科学性、真理性。“少了说教,多了思索;没了冷清,多了热情”,虽然只是教学途径的改变,但它产生的实际效果却是极为显著的。“有效交流”,不仅仅是让师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互动过程,而是多种观点的分享、分析比较、归纳整合、沟通理解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两课”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的最佳融合。

(责任编校:简子)

G64

A

1008-4681(2010)04-0140-02

2010-05-12

邵阳 (1968-),男,浙江温州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