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宏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英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高等院校多有仿效。中国内地高校大幅扩招后,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生师比迅速扩大,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更加突出,同时也是出于推行学分制的需要,很多高校陆续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
国内外高校长期的实践表明,导师制是实现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有效载体,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用明显。
1.有利于促进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我国高校都有系统的学生工作队伍,专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其特点是,采用层级式结构,决策集中,职责明确,执行力强,简洁高效,尤其在应对重大任务和紧急事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专业教师一般只负责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更多地专注于专业知识领域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行为养成和成长需要等问题很少过问。随着高校组织发展日益巨型化,学生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学生工作队伍的传统优势逐渐演变成劣势,越来越难以负担繁杂的工作程序和事务,更难对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导师制将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制度化,教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学生指导,同时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善、交际能力的形成和人格品质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推行学分制既是高校实施导师制的重要原因,反过来也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现以研究为导向的个性化培养模式。首先,推行学分制的高校都有一个体会,很多学生不是从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出发,选择适合个体需要的课程,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而是按照是否容易通过考试、是否缴纳超学分费用、课时安排是否方便来选课,选课缺乏系统性,需要导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其次,通过导师对学生学习内容、方法和研究课题的具体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形成研究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再次,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能力专长,导师因材施教,提供有深度的跟踪指导,帮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研究课题,可以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也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3.有利于教学相长,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布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习惯被动接受教师观点,缺乏主动思考和大胆批判。导师制的实施有可能形成教师良性竞争的局面,导师在对学生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必然要更加注重师德规范,注重自身学识的不断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此外,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更能启发教师的思维,转换分析研究问题的角度、视点,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产出优秀成果的可能性得以增加。
4.有利于整合第二课堂资源,促进学生素质拓展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主要依靠学生工作队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了文化艺术、科研学术、实习实践、志愿服务、体育健身、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等诸多领域。第二课堂的科研学术、实践调研和就业技能训练等活动与特定专业密切相关,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广泛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对丰富第二课堂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作用巨大。
新中国成立以前,在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曾经实行导师制;建国后,由于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导师制仅在研究生教育中保留。2002年,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后,各校逐步推行,其运行模式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别是:
1.指导学生人数的差别
根据各校师资状况的不同,有的高校每名导师指导 4~5名学生,有的则多至20名。
2.学生起始年级的差别
很多学校实行高年级导师制,相当于把过去给本科生进行的毕业论文指导提前到大学三年级实行;有的学校实行全过程导师制,低年级时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活适应和学习方法转变的指导,强化专业教育和经典导读;有的学校专门为各类实验班的尖子学生配备导师,进行重点培养。
3.导师组成的差别
有的学校规定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方可担任导师,有的则扩展到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和研究生均可担任本科学生导师,由这些人员组成导师组,共同参与指导。
4.导师工作职责的差别
有的学校导师工作职责偏重于学习方法、课程选择和科研训练的指导,有的则要求导师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和科研训练等各方面全方位承担育人职责。此外,在导师指导学生的时间、工作绩效考核、是否享受工作津贴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
由于国内高校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尚处于推广、摸索阶段,相关制度措施还很不完善,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如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指导人数过多,以及工作机制不健全、职责不够细化、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等。西南财经大学在推行导师小组的过程中,制订了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划拨专项经费,纳入考核体系,使上述问题有所解决,导师小组工作得以迅速展开。但运行至今,有些导师小组的活动流于形式,逐渐萎缩,对学生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是,导师小组的运行机制仍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重要的阻碍:
第一,活动方式的刻板。由于导师制的实行采取自上而下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进,学院通常规定了每学期集体辅导的次数,导师按要求组织座谈会,选几个话题像上课一样谈谈感受,其效果比不上有经验的辅导员搞一次班会教育,学生自然反映冷漠。
第二,沟通不畅的尴尬。导师小组活动中经常出现导师和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很多学生课余时间也不会主动向导师咨询问题或寻求帮助。与之相对的是,指导论文的导师都不会遇到这种尴尬,而且总有一些平时就既教书又育人的老师,学生非常愿意与之交流。
第三,导师素质的欠缺。当前大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他们的问题包罗万象,导师本身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如果工作责任心不强,自身知识积累不够或指导方式不当,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第四,配套改革的滞后。导师组的有效运转需要调动导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但很多高校仍未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不能自由选课,对学生的考核奖励办法陈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少,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激励。
1.发挥学生主动性,重点开展一对一辅导
集体辅导不应成为导师制的主要形式,每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在 15人以内较为适宜,主要采取一对一的个体辅导方式。在导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导师可以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和集体辅导,但主要是接受学生个人的咨询。学生也要转变观念,敢于提出问题,擅于提出问题,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
2.完善学生激励机制,鼓励研究型学习
研究型学习是以任务导向的,主动性、创造性很强的学习方式。学校在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评价机制转换上要大力引导,并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测评、设立科研奖励基金、资助创新性实践项目、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明确长期和短期目标,增强学习自主性,从而在与导师的互动中形成主动。
3.完善导师选拔和配置机制,形成教师良性竞争环境
可以试行学生推选导师,学校审核认定的办法,让真正关心学生成长,师德高尚,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导师库并定期更新,允许学生跨学科专业选择导师,灵活配置导师,给予导师必要的工作津贴。
4.加强导师培训,提高指导质量
通过专项培训,使导师通晓人才成长规律,熟悉学校规章制度和培养方案,明确导师工作职责,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复杂情况的处置能力。
5.适应学生特点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导师可以在学生的帮助下,更多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QQ群、手机飞信等即时通信方式,方便信息传递;同时有意识发现和培育适当的非正式交流渠道,在与学生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默契,建立互信。在这方面,英国师生颇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下午茶”很有借鉴意义。
[1] 吕绍明.互动与引导:双主体理论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两种表现形态.教育学研究,2006,(4).
[2] 符水龙.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 王明明.高等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江苏高教,2005, (1).
[4] 宋伟.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9).
[5] 曹十芙,等.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高等农业教育, 2006,(2).
[6] 严燕,等.论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制度的建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7]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