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早达标,患者早获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不但健康长期受益而且节约治疗开支

2010-08-15 00:45松柏
糖尿病新世界 2010年4期
关键词:糖化学分监控

文/本刊记者 松柏

3月28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行动在今天,健康为明天——糖尿病关怀行动”在杭州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支持、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协办。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慢病处雷正龙处长在启动会上介绍,此次“糖尿病关怀行动”将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全国18个大中城市,在每地开展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社区医生培训及其他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的联动,促进更多糖尿病患者“早达标,早获益”。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到惊人的2.85亿,中国患者人数增长迅速,已达4320万,高居世界第二位[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经过近几年的健康教育,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标准已逐渐被患者了解和接受,但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我国43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中,超过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这极大增加了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作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90—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影响不大。同时,这一“金标准”直接提示了糖尿病的监控情况,以及可能产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英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UKPDS)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在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下降12%和14%;白内障摘除术下降19%;微血管病变下降37%;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2]。正因为这一指标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IDF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应小于6.5%。

纪立农教授强调,只有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糖尿病并发症才能得到预防,才能让患者远期受益。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者,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即使血糖控制已达标,且比较平稳,患者每年也应至少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患病多年的“老病号”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有助于了解病情的监控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定期检测更为重要。

持续增长的患病率不但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也令个人和国家背负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根据2002年全国11个城市的调查,估计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总成本为人民币223亿元,直接医疗费用188亿元,其中,81%的医疗费都用于治疗并发症[3]。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及同时合并两种病变的患者,其年直接医疗费用分别是无并发症患者的3.18倍、4.13倍和10.35倍,经济代价沉重[4]。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指出,对于糖尿病防治来说,不管从健康角度看,还是经济学角度看,良好的干预方法都应是早期检测、早期治疗,预防或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使患者不但“早获益”而且“双获益”。

猜你喜欢
糖化学分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学分美食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