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学院学报》2010年总目次

2010-08-15 00:53:12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壮剧文山壮族

壮剧研究

云南壮剧音乐中衬词的特征——云南壮剧音乐研究(之四) 许六军(1.1)

再谈云南壮剧的保护与传承 刘 琉 刘诗仁(1.6)

富宁土戏﹝哎依呀﹞腔调的音乐形态——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五) 许六军(2.1)

壮剧《彩虹》的艺术探索及其意义 刘 琉(2.7)

浅谈壮族民歌与壮剧音乐的互渗和融合——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六) 许六军(3.1)

云南壮剧文化的民族和谐之美——以广南北路沙戏为例 王家葛(3.6)

富宁土戏〔哎的呶调〕的音乐程式——云南壮剧音乐研究(之七) 许六军(4.1)

云南壮剧研究概览 刘诗仁(4.5)

地方民族文化研究

文山民族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何正廷(1.11)

从民族文化角度探寻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发展 张建林 龙纪峰(1.19)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宗教问题人类学分析——以广西金秀、恭城为例 廖 杨(1.24)

云南红河瑶族民居的变迁——以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永平乡上寨瑶族村为例 王勇坚(1.29)

滇东南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 龙纪峰 安 勇(2.11)

文山壮族与苗族超度经对比研究 赵时俊(2.17)

云南文山州丘北僰人研究回顾与展望 邱运胜(2.21)

滇东南彝族婚姻仪式变迁研究——以东山彝族乡为个案 李树翠(2.25)

花腰彝“舞龙”文化传承的现状及思考 彭艳云(2.30)

古今嬗变 八方交流——《中华民俗大典·云南卷》序 过 伟(3.10)

壮族民间宗教中的汉文化因素 赵时俊(3.13)

解析云南壮族侬人“娅当和邦”祛病奥秘之五音疗疾 陆 俊(3.16)

中越边境哈尼人“挂刺”习俗简析 张黎明(3.18)

论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传播学为视野 陈海霞(3.22)

云南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健身操活动的文化学探索 李晓通 张 琼 刘方涛(3.26)

云南省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与发展契机研究 潘 珂(3.30)

濒临失传的“吩傲”——富宁壮族民歌“吩傲”田野调查 戈六君 梁天禄 黎盛根(4.11)

论壮族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现代合理性 王光斌(4.16)

壮族通灵巫师的生成——壮族巫信仰研究(之二) 黄桂秋(4.21)

传统与现代: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及其传承和保护——以麻栗坡县猛硐乡丫口村壮族为例 李锦发(4.25)

关于文山苗族迁徙的几个问题 王万荣(4.28)

乘人文资源之舟荡起旅游业双桨——以丘北旅游文化发展为例 朱法飞(4.32)

环京津都市圈背景下唐山休闲旅游文化调查与定位 王淑娟(4.37)

川蜀民俗文化的立体描写研究——《中华民俗大典·四川卷》序 过 伟(4.43)

历史研究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以对外开放为中心”学术讨论会综述 方 铁(1.33)

从传统到“趋新”:使者的活动与清代中越科技文化交流刍议 孙宏年(1.39)

试论蔡毓荣的治滇思想及其实践——以《筹滇十议疏》为中心 杨永福 黄 梅(1.45)

18世纪末~20世纪中叶苗族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迁徙的政治与经济因素 娄自昌(1.51)

民国前期新疆现代化的历史审视——以杨增新统治时期(1912~1928)为中心 段金生 董继梅(1.56)

马来西亚独立初期亲西方政策原因之探析 王作成(1.61)

汉代云南行政中心在滇池地区的确立及影响 王振刚 黄 梅(2.34)

明清至民国时期汉族移民对文山地区的开发述论 何廷明(2.39)

明清徽州节烈妇女的牌坊旌表 王传满(2.43)

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刍议 顾友谷(2.47)

句町王印研究 黄懿陆(3.33)

试论明清时期文山地区开发的基本经验 杨永福(3.38)

清末兴学筹款事宜——对四川科场经费划归学堂的考察 黄晶晶(3.43)

苗族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迁徙的方式与特点 娄自昌 蒙永乐(3.47)

大王岩画的易学解读 黄懿陆(4.47)

广南侬土司是侬智高后裔吗——兼与侬鼎升先生商榷 陆 诚(4.53)

文学语言研究

《诗经·黍离》主题的哲学解读徐旭平 万桂华(1.65)

白居易闲适诗中的友情 闫敬芳(1.69)

广南方言文白异读探析 牟成刚(1.72)

试析余华小说《兄弟》中的人物塑造 聂和平 陈 艳(2.51)

信仰·爱·追寻——评小说《长征谣》的人物形象 段 江 朱红艳(2.55)

略论文学创作风格——《文学概论》的阶段梳理(一)田景春 杨 勇(2.58)

暗疾:精神上的一种残蚀——论鲁敏的《博情书》等 田 岳(3.52)

《白衣女人》中费萝娜的女性主义解读 徐 璐 张 丽 原一川(3.55)

《诗集传》章数辨证 李 平(3.59)

广南方言语音系统的调查分析 牟成刚(3.62)

再读《骆驼祥子》的人道主义 赵 敏(4.58)

章家瑞电影风格论 白云武(4.62)

文学档案编纂视角的《诗经》多元价值研究 周 铭 许姗姗 陈正娇(4.65)

“句町”读音考 丁 媛(4.70)

理论研究

以人为本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王光斌(1.76)

民族精神的经济学考量 杨爱民 蒙永乐(1.81)

廉政文化基本内涵探微 熊荣元(2.63)

新时期继续弘扬老山精神的实践意义 盘金贵 盘亚玲(2.67)

也谈 “荷兰病”现象——以文山州马关县都龙镇为例 仝杏花(2.71)

基于 “点—轴”理论的“平—罗”高速公路经济带空间结构研究 武 锐 胡国贤 庄立会(2.75)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反思——基于与传统发展观比较的视角 高树群(3.66)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探析 张 锐(3.69)

用营销管理思想整合物流企业发展探析 郑承刚(3.72)

云南边疆地区新农村建设及思考——以麻栗坡县董干镇八里坪村为例 何廷明(3.77)

论我国的公众参与立法 朱海文 金成波(4.72)

习惯法功能研究的缺陷与完善 刘 华 蒋 鸿(4.76)

高等教育研究

试析地方特色文化教育资源在高校“三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以文山地区为例 熊荣元(1.8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思考——以文山学院为例 郝南明(1.91)

论文山学院“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左立竞(1.95)

边疆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研究——以云南为例 陈锦函(1.98)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建 査明华(1.102)

一类n阶变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的通解 李世云(1.106)

(2+1)维Sawada-Kotera方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孤立波解 刘常福(1.110)

某些二元二次同余方程的解数 晏 林(1.114)

假想边界法在开放式微带线特性阻抗计算中的应用 姚 斌 杨春柳 胡开元,等(1.117)

方柱复式氮化硼结构固/气型声子晶体的带隙研究 胡家光 邱学云(1.121)

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探略 杨 磊(2.79)

关于做好高职(专科)院校发展学生党员的几点思考——以文山学院为例 马文华(2.82)

《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以“江南在哪里”为课例 滕兰花(2.86)

强化词汇组块和语法以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王家全(2.89)

新英语课程观下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法课程探讨——以云南几所高校为例 那丽芳 秦本彬(2.9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及对策——以文山学院为例 杨 琼(2.96)

如何引导学生做好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以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实验为例 杨贵荣 喻秋山 邱学云(2.101)

文山州公交换乘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及算法优化 胡云峰(2.104)

小鼠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骨髓细胞微核率的最佳时间—剂量效应分析 常 征(2.108)

面向新课程标准的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文山学院为例 普正芳 马 锦(3.81)

俄罗斯手风琴曲《冬季素描》创作技法初探 李 妍(3.84)

提高学生摄影构图能力的教学行动研究 杨 琼(3.90)

文山学院学生体育协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祝建甫(3.92)

影视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游春梅 王玉萍(3.95)

文山学院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成绩评价体系研究 武 锐(3.98)

积件思想在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吴保文(3.102)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高师物理实验教学应注重研究型学习 杨 燕(3.105)

PSO优化阈值小波去噪算法 吴延科 晏 林(3.108)

论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左立竞(4.80)

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杨国英 杨绍梅(4.84)

边疆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思考——以云南为例 韩荣玉(4.88)

独立学院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径和策略 凌飞飞(4.92)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施应凤(4.95)

论高校公共任意选修课的设置与教学管理——以文山学院为例 陆晓燕(4.99)

边疆高校大专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以文山学院为例 邓选梅(4.103)

论中国文人画的“清”美风格 刘 刚 李春燕(4.107)

艺术设计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判断浅析 王 阵 张建林(4.110)

对云南省高校开设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的探讨 左 丹 彭正文 (4.114)

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普修田径教学模式的研究 王 萍 王慧勇 (4.117)

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概念的学习——以高等数学的概念学习为例 哈 玲 杨爱民 (4.120)

两种衰变分支比的研究 黄亚伟 (4.125)

基础教育研究

美国中小学家长教育的开展及启示——基于家校合作的视角 杨 敏 邓选梅 (1.126)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语文课程观 李丛玉 (1.129)

活用蒙太奇 鉴赏诗词美 张朝昌 (1.132)

定量测量和演示自感电动势大小的方法研究 杨道生 (1.136)

文山州 2009年数学中考成绩质量分析 代 武 刘 勇 (2.113)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 徐 梅 马 锦 (2.117)

文山壮族苗族中学生易发偏差行为研究 周扬帆 黄永龙 王云生,等 (2.120)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李 怡 (3.112)

教师素质在中学英语教学创意设计中的作用 马怀忠 周晓贤 周海峰 (3.115)

新教材中直线与圆方程的教学分析 玉邴图 (3.119)

当前我国基层学前教育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谈 心 (4.128)

云南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 鑫 (4.132)

生物资源开发研究

三七总皂苷β-环糊精缓释微球的制备研究 田 洪 苟丽 胡国海,等 (1.139)

西南齿唇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张 铁 李洪超 (1.143)

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DSE)的研究进展 张玉洁 (1.145)

人工栽培细茎石斛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胡国海 解成骏 李洪潮 (2.123)

国兰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丁长春 (2.126)

文山州矿产开发利用现状和策略分析 曾桂忠 (2.129)

文山州兜兰属植物多样性研究 沐建华 (3.124)

高温压榨对花生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胡小静 郑大川 黄凤勤 (3.132)

毛丁白头翁的生药学研究 李付惠 赵 丽 杨树德,等 (3.135)

云南马关塘房桔炭疽病的病原分离和鉴定 张玉洁 (4.135)

文山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李 蕾 丁长春 韩 俊 (4.138)

瓶尔小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紫外光谱鉴定 张志信 张仕秀 (4.141)

其 他

中老年人社区体育锻炼对其社会支持影响初探 张 莉 何亚芸 张 林 (2.133)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之民事责任探析 张 锐 (2.139)

论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 朱海文 邓 霞 (2.143)

现行工资制度下高校薪酬改革探析 刘 利 (2.147)

教育在贫困地区促农增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云南省广南县大革假村的调查与分析 张 超 刘 衡 (3.139)

论文献信息资源战略 祁跃林 (3.144)

对《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未能广泛使用的几点思考 陈正娇 (3.148)

论报刊三级审读制度的意义 谭 昆 田景春 (4.144)

区域性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的现状与分析 俆树文 (4.147)

猜你喜欢
壮剧文山壮族
诗与象
诗与学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壮族民歌“喜”的情感表达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剧来啦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4期)2016-02-24 12:53:48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
云南壮剧的舞台类型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