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习惯于将语文与数理化等科目并列,过于仰仗科学理性的方法,将语文肢解为“主谓宾定状补”、“修辞手法”、“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等简单的分析应用,于有意无意中忽视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张扬和挥洒。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使语言文字的美感与思想性荡然无存,进而使语文教学走入一个“怪圈”:老师没激情,学生没兴趣,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现象比比皆是,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孔庆东说,语文就是你这个人。高中语文教学应凸显人文性毋庸置疑。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其应有的人文性呢?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评价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审美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一般的字词、修辞等并不是难题,而语文课一旦成为无休止的文字解析课,势必走向枯燥乏味,进而引起学生的反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不要成为“单向话语的权威”,而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认知的拓展者和思想的引导者,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余地和表达的空间,让学生体会参与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信息检索的发达,学生探寻知识的渠道日益增多,我尝试着在教学中把“我告诉你们……”的模式变为“我要大家找到……”,如作家生平、文学常识、历史背景、作品鉴赏等,让学生自己查找课文涉及的资料,在课堂上只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课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编排课本剧,组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现文章中的精神之美、人性之美。必要的时候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采用“一人讲授,众人提问,质疑辨析,教师总结”的模式,对课文进行理解消化。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近体诗六首》和《词七首》两课,我让学生自己讲解有关的诗词概念、文学常识等,同时还要求参与讲解的学生向大家谈谈自己对某一首诗词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进行点评。整堂课都是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知识要点,并发现古典诗词之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理应包含个人本位的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鉴赏和感知时,要通过尽可能多的独立思考来进行判断和取舍,从而获得自主的审美体验,这也符合人文精神所要求的独立性。语文教师所要做的,不过就是将学生想到而无法准确表达或表达较为笼统模糊的感受加以梳理和明晰。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自己对一篇文章的优劣进行判定,并能说出判定的理由。这些理由可以是文章立意、素材取舍、创作思路等宏观层面的,也可以是遣词造句、情感抒发等微观层面的。长期坚持,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书本给出的朱自清的创作心理是基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造成的内心苦闷,有学生提出文章通篇也没有看到 “革命”一说,个别的词句似乎也并不能说明问题。我就要求学生通过详细了解作者生平来体验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情感境界,并推荐学生阅读《闲情偶寄》、《浮生六记》等作品,最终帮助学生得到了“知识分子闲愁”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正确与否姑且不论,学生在查找资料、思考提炼的过程中,的确是开拓了眼界,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增强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大有裨益。
汪曾祺说,小说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这其实涉及读者如何与作者心灵契合,产生共鸣的问题。共鸣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的思想感情契合相通和谐一致的心理现象。再高明的作者,写出的文字如果不能使读者感同身受,于字里行间体悟到自己的感情好恶、价值取向和心灵关照,都称不上是成功的作品。而高中生囿于人生体验和思维深广度的限制,有时未必能够完全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审美意境,这就要求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在教学中,我经常提出的问题有:①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写)?②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表达?③你曾经有过这种情感体验吗?……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一课《毛泽东词二首》时,我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学生总结有 “大气”、“霸气”、“豪迈”、“豪放”等,我接着提问:“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写出如此气势恢弘的诗词呢?”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他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所具有的胸襟和气魄,从而获得恢弘壮阔的情感体验。
又如在讲授《胡同文化》一课时,我在讲授了老北京的文化风俗后,让学生尝试概括兰州文化,很多学生说是“牛肉面文化”,我又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经过讨论后总结:“她寓意着西北人的耿直、豪放和率真。”后来学生以此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形成了一项质量颇高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
语文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实用性毋庸置疑。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美的感受,从而积累人生经验,提升精神境界,充实内心世界。语言文字的应用需要训练,更要注重积累,我曾经要求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意思,就不说两句;能用一句话表达明白的意思,绝不写成一段话。这种要求或许有失偏颇,但在培养学生提高表达的准确和生动方面,的确大有裨益。
很多语文教师痛感学生写作文时或言之无物,或夸大其词,或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每周至少上交2—3篇随笔,每篇字数不少于300,内容和形式均不限,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是一件小事,甚至是简单的情绪宣泄,并坚持对每一篇随笔均进行点评,借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情绪加以疏导。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并不认为写随笔就是完成语文作业,而是和老师进行情感沟通、共同促进提高的有效途径,无形中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和写作的训练,更应成为培养“人”的重要环节,高中语文教师在解决了“技”的基本知识传授之后,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将语文课提升到“道”的高度,通过积累、熏陶和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引导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只有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审美能力,才能更加凸显语文的人文关怀,让人文性回归语文课堂。
[1]靳健.新语文实验教材的修改策略.现代教育报,2004-4-16,(第1版).
[2]靳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3]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