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女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既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着指向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师生关系与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师生关系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早期教育时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因此师生关系也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时代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越来越明显。教育途径不断多样化,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也逐步现代化、科学化,因此师生关系必然地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但是,近年来见诸报端的是各种各样的反映师生关系紧张的事件。虽然有些是偶发事件,但类似事件的频繁发生,说明师生关系确实面临着困境。探讨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出现困境的原因,对改善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高职学院大多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学校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教师数量也不大。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成倍增长,而教师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班级的规模就不断扩充,大班上课(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数量大多在八、九十人左右,有些课程超过百人,甚至多达近二百人)已是很普遍的现象。面对数目庞大的学生,教师更多的只能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师生间的互动自然无法顺畅地进行,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沟通机会也大大减少。学生数量庞大,教师在批改作业等方面难免顾此失彼,教学质量也就受到了影响。
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院校迁入了高教园区,高教园区一般都建在偏远的郊区,而教师大多仍住在原来的市区。教师往来学校与家庭主要依靠三种交通方式:学校班车、私家车和不太发达的公共交通。不管依赖哪种交通方式,教师们来去匆匆几十公里,变得非常忙碌,大量的时间耗在路上,精力受到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一到下班时间,所有老师都必须去赶班车。学生和老师见面就只在课堂上,课后继续讨论问题、交流的机会非常少。学生在偌大的校园里忙忙碌碌地出入于各个课堂,教师也是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地出现在不同的教室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责任也只能自动缩减为单纯的授业。学生记不清任课教师的模样,教师更是记不得学生的面目,致使学生觉得学校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自助性社会。这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减小了。
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将教育列入第三产业,并强调教育应采用产业式体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教育政策。这就在事实上把学校和教育变成了商品:学生和家长花钱接受服务,学校和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服务者。学生和家长觉得我付了那么多钱,你要教我本事,这是理所应当的,你教得不好,不值这个钱,我就拒绝你的服务或者你要赔偿相应的损失。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态度出现了变化,面对学校提供的一切由过去的尊敬、感谢变成了如今的坦然接受甚或苛责。
同时,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教师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既然教育是一种商品,那么只要我提供了教育服务,就应该有相当的回报,并且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物质回报。加上多数学校对教师实行的考核是量化的考核,说白了就是做一份事拿回相应的一份钱。由此,学校里真正讲奉献的老师少了。这种风气转嫁到学生身上就意味着学生想从学校或者教师那里获得某一种帮助或需要也都是“明码标价”,一份获得就要一份付出。这让学生不免认为,学生与学校或教师之间的关系似乎就是某种交换的关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本来很真挚、纯粹的情感。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培养能够在第一线实际操作,掌握应用性知识,掌握具体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实现所确立的目标,高职院校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把重技能、重应用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就给学生造成这样一种错觉: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要有技能、会应用,不需要理论知识。于是学生对一般的理论课程、基础课程产生一种偏见,认为这些是无用的课程,进而对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有一种抵触情绪。哪怕是高职学院里的专业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相对于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在技能、实践能力方面也是稍逊一筹的。于是在学生眼里,教师们的技术不够精良,无法给他们提供日后所需的能力培养。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他们眼里被大大地打了折扣。
近年来,有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往往会对一些极端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在反映师生关系方面也是如此,偏好于报道一些紧张、恶化、极端的师生关系,而不善于、不屑于去反映师生之间真善美的人生关爱。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形成一种错觉:师生关系不好是主流。这就大大挫伤了大家维护、改善师生关系的愿望和信心。
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与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佩服、崇拜、敬仰之心淡漠也有很大关系。本来学校应是知识的高地、道德的净土,也就是以前所讲的“学校是神圣的象牙塔”。如果学校能坚守这样的境界是能够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的。但现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和教师的神圣感消失了,甚至有的学生毕业时还觉得在学校没学到什么东西。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佩服、崇拜、敬仰之心没有了。学校和教师以师德、教德、人格方面垂范学生的影响力失去了,学生也不再从心里敬畏学校和教师。
首先应该尽一切努力提供条件来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以满足学生已然发生变化的求学要求和期待。
其次鼓励甚至明文规定学院和分院领导中职称学历高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或是在行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要主讲某一课程;学校要鼓励和支持真正高水平、高职称、与专业或行业能很好对接的教师给学生上课,形成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良好局面。提供这部分教师良好的物质待遇和较高的荣誉评价,使他们安心教学岗位并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被认同感。确立一种像在美国高校一样,哪怕是诺贝尔奖得主也得给学生上课的惯例。
首先对教师来说,要不断地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要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和授课水平。教师的学问和责任心是真正能让学生尊敬的资本。
其次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不仅要自尊自爱,而且要尊重学生。教师要通过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兴趣爱好、学习上的差异等,使学生从心里尊敬、感谢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学生在以往的求学过程中因为学习成绩的相对落后,始终被冠以“差生”的帽子,长期得不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认同,不被人赏识,也得不到鼓励和奖赏。进入高职院校之后,他们觉得自己又一次落后于别人,自觉不自觉地会与普通的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感到自己就读的学院知名度没有本科院校高,毕业后在学历层次上又逊人一筹,缺乏应有的就业竞争力。自信心的不足加上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使得学生最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
首先要摒弃对教育的功利评价。受社会上浮躁心态、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在评价教育的作用时总是突出强调学了一个专业后能否找到好的工作、能否有较高的收入。当达不到这一目的时就认为学校的教育没有价值。学生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最大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承担着育人功能。这就要求学生不能以太功利的标准来评价教师的授课内容。
其次要学会尊重别人。求学的过程更是学习、学会做人的过程。虽然不能要求学生敬畏知识,但学生应崇尚知识,感恩传授予知识的学校和老师。哪怕是对课程内容或老师的观点有看法,也应该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意见。这是学生在学校学会做人的基础。
[1]武才娃.试论和谐师生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意义[J].北京教育(德育),2009,(9)
[2]阚赤兵.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