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颖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300)
“窄式阅读”是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同一风格、同一主题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策略。克拉申(1981)认为,窄式阅读是二语习得的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阅读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作品有利于读者反复接触到相同的词汇、语法结构、语篇特点及背景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阅读材料的难度。[1]同时,窄式阅读能够协调阅读过程,主要表现在:1.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所偏爱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每一个话题都有与之相关的词汇及篇章结构,而窄式阅读为读者提供这样的内在的视角;2.窄式阅读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与题材有关的背景知识,并且帮助学习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阅读包括他们感兴趣话题的书籍。
语言学习者对阅读文章理解的困难首先是因为词汇量不够。大量阅读同一话题的文章便于读者熟悉掌握相关的词汇,因为同一主题的文章,会在词汇的使用上有不断的重复。[2]比如在谈论竞选时,相同主题的文章中常会出现“candidate(候选人)”、“campaign(竞选)”或“voter(投票人)”等,这些词汇在不同篇章的反复出现能加强和加速阅读者的记忆。这一点从语言学家们对语篇中词汇衔接的分析可以看出。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只有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取得统一。同一篇文章中尚且有“同义词和近义词同现”、“上义词与下义词同现”、“反义词同现”或“语域词汇同现”等多种情况,那么大量阅读同一话题的文章更能大量积累意义相关的词汇。这也就是为什么语言学家们总结出了“新闻词汇”、“商贸词汇”、“广告词汇”等的原因。如果学习者在头脑中储存了某一话题的相关词汇,那么在以后阅读同一或相似话题的文章时,这些已储存的“已知概念”就能够帮助读者分析理解输入的新信息。对于人们可能会争论说窄式阅读知识只能提高人们在某一领域的能力,克拉申(2004)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任何主题的深入阅读都会使学习者接触到大量的其它主题会用到的句法和词汇。同时,读者肯定不会在以后的时间里仅仅阅读一个作者的作品或是一个主题的文章,他们会渐渐扩大阅读范围。
任何一篇有意义的文章都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不仅指字、词、句所提供的字面信息,而且包括字里行间隐含的深层信息。阅读得越多,积累的信息也就越多。如果读者大量阅读同一或相似话题的文章,那么随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一话题的逐渐了解,积累的相关知识也会越来越多,在以后阅读语言难度大些但内容相似的文章时就容易些,至少不会完全不知所云。[2]背景知识可以极大地减少理解的难度。通过窄式阅读读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语境知识:关于某个领域读得越多就了解越多,接下来在这个领域的阅读就更容易,从而获取更多的语言知识。读一本John Grisham的小说会使阅读者在阅读他其它作品时更容易理解。
由于每个作者都有自己常用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风格,每个主题都有自己的词汇和文体,窄式阅读提供内在的视角。[3]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在风格上会非常一致,他会使用自己习惯的词藻和表达方式。由于不同的文章作者会有各自的语言使用的习惯,故而这能帮助阅读者通过猜测词义的方法习得很多相近词汇,比如说有的文章在写王室时会选用“monarch(君主)”,而有的则会选用“the royal family(皇室)”。这样,阅读者在阅读过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后,就会很快进入他第二部作品的情节。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思维模式会有明显不同,表现在篇章布局、层次安排、习惯用语、表达方式等方面。
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组织结构,章节安排不同,段落关系不同。相同体裁的文章其语篇组织模式相同或相似。大量阅读同一或相似体裁的文章可加深对这类文章语篇模式的了解,从而有助于理解相关文献的行文特点和语篇结构,并进一步快速理解文章大意。描述性的文章、说明性的文章和辩论性的文章总有一些固有的语篇模式,在阅读之前,如果人们头脑中储存了这些语篇模式图式,在阅读中就可以利用这些图式(背景知识)来对新信息进行预测、对比等分析加工,加快阅读进程。
窄式阅读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新的词汇、陌生的风格、语境的缺乏和对话题的不感兴趣使得大多数阅读都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解码练习。相反,在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专注于阅读一个真正有趣的话题能够使读者真正为了书的意思而读书。
目前,学生对阅读训练普遍缺乏兴趣和动机,原因在于很多学习者的外语语言能力差。由于词汇、语法及背景常识等知识的匮乏,他们在阅读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阅读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阅读将不再是读者的一种自发的、愉悦的学习行为,相反,阅读行为会由于速度的缓慢而成为学习者的一种学习负担,学习者会逐渐因此丧失兴趣而放弃阅读训练。长此以往,学习者会因为缺乏足够的阅读训练而发现这一过程更加吃力,阅读速度也会越来越慢,于是也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圈”。因此,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任务是帮助困难读者寻找一个有效的阅读方法来克服他们语言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窄式阅读虽然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被提出的,但它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读者的词汇与相关背景知识会因为所阅读的文章体裁相同而得到巩固和提高,从而减轻读者的焦虑感。窄式阅读缓解了学习者由于语言知识不足而造成的负面情感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面对阅读中的语言困难时能在心理上从容应对,并保持应有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进入阅读训练的良性循环中来。[4]
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是课堂时间有限与大阅读量之间存在矛盾。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习者长期大量阅读的结果,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不能够满足阅读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责任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语言难易程度适宜的教材,提供具体的指导,计划辅助活动以鼓励学生阅读。窄式阅读为阅读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师既可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它克服了学生在课外自读中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而出现的问题,如选材盲目、不知如何把握难易程度等。[4]如果材料选择得当,窄式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需要,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赵路.解读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探寻“窄式阅读”的理论依据.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2:8-10.
[2]方伟.从图式论看窄式阅读的作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93-94.
[3]Krashen Stephen.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LanguageMagazine,2004,3,5:17-19.
[4]赵路.窄式阅读与外语阅读教学.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