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怀德
(南京市江宁区桃红中学,江苏 南京 21115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凭借自己的经验,当然也凭借教师提供的一些阅读规则,“去体味、体验内中情味或情感,去寻找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殊的意味、意蕴,最终得到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精选的文章,它们本身是值得我们用心开挖的一个个宝藏,解读文本无疑成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根本。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准备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学习,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构建文本的意义。下面举两个课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雪》(鲁迅)是一篇经典美文。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品味作品的语言,在精神世界的崇高境界中,潜移默化地充实自己呢?《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客观面对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根据《雪》的意象精美、语言精粹、构思精巧、思想精深,有着无限广阔的审美空间,我拟定了基本的教学目标:突出欣赏,尊重文本,强调个性化体验,强调语言品味,注重阅读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听、读、品的基础上,明确散文诗借景抒情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江南雪景和北国飞雪的鲜明景致。
听读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知不觉地走入文本,产生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一遍。听的时候要结合多媒体画面,展开联想、想象,体验作者笔下的雪景之美。(多媒体播放)
请同学们再听读课文,注意文字中流露的情感,把握文章的层次、字词的正确读音。(多媒体播放)
朗读,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不仅能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而且是对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一次提升。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齐读,教师作简单指导)
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齐读,教师作简单指导)
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怀。(自由读,教师作简单指导)
第四遍,在读的过程中应品味稳重的语言并注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师生互动)
作者先写了江南雪的总特点:“滋润美艳之至”“隐约着的青春消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从质和形的角度表现了“滋润美艳之至”,突出了江南雪的特点。
教师问:具体情形是如何呢?学生说:雪野中是花,雪下面是草,层次清晰,颜色也很美。
教师问:什么词语写出颜色美?学生说:“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些词语突出了雪野的色彩美。
教师又问:作者还联想到什么?学生说: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有动作、有声音,使得江南的雪景也充满着春天的希望和生机。
教师讲:接下来还写了美的雪野是孩子们欢乐的天地。他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高高兴兴地塑造雪罗汉的情景。人总是按照美来建树的嘛。
教师问:孩子们塑造出来的雪罗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思考后回答:“上小下大”“很洁白”“很明艳”“整个闪闪地生光”“目光灼灼”“嘴唇通红”。
教师问:孩子们塑造得像不像呢?学生有的说像,有的说不像。
教师又说:其实并不像,当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按照他们心中对美的认识,同时也寄予这雪罗汉一定的理想愿望的时候,雪罗汉仿佛也有了孩子们的情感一样了。你们看,孩子们对着雪罗汉拍手、点头、嘻笑。
教师问:请大家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塑造雪罗汉能否把它塑造得更美?学生纷纷说出各自的想法:戴上帽子、系上围巾、红领巾、挂胸卡、让他抱上洋娃娃……
教师问:当你塑造的雪罗汉遭到“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使它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胭脂也褪尽了”的时候,你是怎样的心情呢?很多学生说:惋惜和遗憾。此时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正好合拍。
在以上学习过程中学生领略到江南雪景既有静美又有动美,既有色彩美、青春美,又有生活美、生命活力美,在脑海中构建了美丽的江南雪景图。同时也领悟到作者在这幅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雪景图里,不仅寄寓了追求理想的美好心境,而且流露了对美好事物不能永驻人间的惋惜和遗憾。
江南雪景的美艳之至,朔方的雪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教师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一部分有几段各写些什么内容?在学生发表了个性化的见解之后教师归纳:第一段有三句话。第一句总写朔方飞雪如粉、如沙特点,第二、三句是分写,写屋上雪很快消化,别的雪的纷飞、消化和它们不同。第二段写旷野上天宇下旋转升腾的雪,在晴天下在旋风中奋飞的景象,最后强调朔风的雪是雨的精魂,并呼应开头。
学生朗读描写朔方飞雪奋飞的句子。教师引导:在读的过程中应发挥自己联想和想象,感受作者展示出来的壮美;节奏要快点,用赞美的语调,读出不可遏制的阳刚之气。接下来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朔方飞雪张扬的个性、磅礴的气势和不屈不挠的奋飞精神。
教师再引发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朔方飞雪有着怎样的个性精神?作者称颂的“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作者着力从三维空间进行立体描绘,以突出腾飞的北国飞雪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弥漫太空”的飞雪,“入包藏火焰的大雾”不仅自己“升腾”、“旋转”,“灿烂地生光”,而且使整个“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把北国飞雪的壮美和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展现出来。北国飞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文中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它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
接着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深层研读、品味内涵,让学生思考:文章在江南雪景与北国风雪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归纳:江南雪景平和恬静的美让人喜欢,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国飞雪。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通过对北国飞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它形象地体现了鲁迅的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文章亦如生活。文章的美点更多地表现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布局谋篇上,如修辞美、对比美、照应美、铺垫美、哲理美、描写美、议论美、结构美、过渡美、意境美、韵味美等。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发现美点,进行品析。请同学们自选内容,自选角度,进行课文美点品析。句式:课文美就美在%%%。
教师进行示范。
同学们进行课文美点品析:
(1)美在深刻的意蕴: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
(2)美在抓住特点描写——江南的雪:柔和宁静,滋润美艳之至;北方的雪:冰冷的,坚硬的,孤独的,灿烂的。江南之雪静、秀、柔,充满生机和活力;北国之雪动感、壮美、孤独、个性张扬,充满斗争精神。
(3)美在是一幅幅诗意浓郁、美妙多姿的雪景图:“冬花雪野图”、“塑雪罗汉图”、“雪人融化图”,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4)美在写塑雪罗汉时的词语准确、生动、简洁。通过“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 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热闹、有趣。
(5)美在张开想象的翅膀,由“朔方的雪花”联想到“暖国的雨”,由“雨”联想到“江南的雪”,由“雪”联想到山茶、梅花盛开的“雪野”,由“雪野”联想到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人情景,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6)美在多处运用对比,鲜明地表达着作者的爱憎感情。其一是南国环境和北国环境的对比;其二是南国之雪与北国之雪的对比;其三是感情的对比。
(7)美在结构完整,首尾呼应。
(8)美在使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语言含蓄精炼,寓意深邃。
教师总结归纳:综合起来看,文章有如下四美:
第一,细致刻画,选词精美。
第二,借物抒情,意象纯美。
朔方之雪的形象:象征独立、张扬、坚韧;江南的雪:象征希望、美好、活力。
第三,意蕴深邃,含而不露。本文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黑暗当局的强烈不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进行决绝的反抗斗争的精神和理想。
第四,前后对比,首尾呼应,结构之美。
这节课侧重于诵读、联想和想象。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积极充分的审美活动,追求的是学生愉悦地徜徉在经典文学中,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不断升华,不断丰富和完善。
对于阅读文本,教师必须先下一番功夫,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研究学习主体的认知规律及心理规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童趣》(清代沈复)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文章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是先总后分地叙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如何用好这篇教材?如果在教学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能让学生在体会作者的“情趣”的基础上,与作者发生心灵沟通,不仅感动于作者产生情趣的“想象能力”,而且感动于作者充盈于生活、生命中的情趣“意识”,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激活,积极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情趣,那么,文本就将产生它的最大价值,加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转变与升华。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读懂全文,理解文言文字词,积累词语;
2.体会作者的观察想象,发展自主的想象能力;
3.感受作者的“物外之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创设了富有情趣的问题诱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如,夏天的蚊子是令人讨厌的,但童年的沈复会把蚊子想象成什么呢?他的童年又有哪些乐趣呢?此设问逐步把学生引进沈复天真烂漫的、充满好奇幻想的儿童内心世界。
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词语的读音,读准句子的节奏。如,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读出情味。如,重读“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尽”、“捉”、“鞭”、“驱”等词。节奏有张有弛,语调也有变化,“或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要读出紧张感,“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则要读出解恨的快感。学生把课文情感读出来时,就初步领悟了课文的内容。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基本上能把课文大意口述出来。
第二步: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设置了三个问题:①文章回忆了哪三件趣事?请用文中词语回答;②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事;③这三件趣事,你最喜欢哪一个?试用自己的话形象地讲述出来。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了以下的内容: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第一件是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第二件是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松林、野兽、丘壑”;第三件是观“一虫斗草间”,惩治癞虾蟆。很多学生觉得最有趣生动的是第三件,并能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
第三步:在读懂课文意思之后,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获得审美情趣。①分析第一自然段。“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是观察的本领。“见藐小之物,必细察之纹理”——是观察的习惯。“时有物外之趣”——是观察的收获。②分析第二、三、四自然段,只是“明察”、“细察”,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学生讨论后明确:除了“明察”、“细察”之外,还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具体如下:“夏蚊成雷”,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了新的形象“群鹤舞于空中”,因而产生了“怡然称快”的美感享受。“草丛、虫蚊、土砾”通过联想和想象,又产生了新的形象“森林、野兽、丘壑”,因而又产生了“怡然自得”的快感。癞虾蟆,通过想象产生新的形象“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当把它“鞭数十下,驱之别院”之后,又获得最快活的感受。
从以上三个情景中,我们不能不领悟到,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联想及想象产生出来的美感、快感、快活就是“物外之趣”。具体地说,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作者把自然之物加以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样的“物外之趣”相信同学们也体验过,请讲出来听听。
有学生说,曾经经过医院门口,看到白色的墙,闻到一股浓烈的药味,就想起了在幼儿时摔伤腿住院的情形。对此,老师问:这算不算是“物外之趣”?学生说,这算“物外之悲”吧。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的新形象。有学生说,幼儿时买了一把手枪,就把家里的狗当作敌人,追着打,可有趣了。又有学生说:旅游时见到了很形象的仙人石,就想象着天上的美丽和神奇,真想乘着“神舟五号”去看看。……最后教师总结说,这篇文章很有兴味,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象,我们应当把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多姿多彩。
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如果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尊重文本,深入地研读文本,就会偏离新课标的方向。只有以“读进去”、读明白作为基础,语文学习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至于“读进去”则应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语言方面。即吸收文本中的语言精华,如佳词妙句、语言风格、特色语言形式等,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表达能力、感悟能力、鉴赏能力;第二,阅读方面。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开阔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逐渐视阅读为一种生活需要,达到“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目的;第三,精神方面。这是最重要的一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借助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抨击,熏陶、感染、打动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逐渐自觉弘扬人性之美,鞭笞人性之丑,能正视假恶丑,珍视真善美,从而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优秀品质。
鉴于此,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不仅要考虑于活动,而且要致力于文本的开发。
以上谈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即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这或许就是紧扣新课标的语文科的教法。因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理解了文本的意义,而且能生发别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走进语文的本身(语文本身就弥散着趣味和情意),最终使学生不仅迷恋作品的情趣意义,而且对作品的语言形式产生爱恋。语文学习一旦到了这步田地,提高语言素养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和生命的需要。这样,学习语文当然也就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1]李镇西.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惟存教育网,2001-4-18.
[2]杨再隋.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4]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