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振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考试(TEM4)是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实施的全国性考试。TEM4 考试旨在检查各校执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情况,促进各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为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信息反馈。目前,TEM4 考试的权威性及社会影响在不断地提高,TEM4 考试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人士的认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听力测试包括两个部分:听写(Dictation)与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听力理解又包括三个部分:长对话(Conversation)、短文(Passage)和新闻广播(News Broadcast)。下面就以上题型分别向考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应试技巧。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对听写项目的具体要求为:能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写出所听材料,并且拼写和标点符号正确无误,错误率不超过8%,考试时间为15 分钟。听写的测试形式为主观试题,由人工统一评阅,采用的是录音式标准听写。听写材料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篇章,全文大约150 词左右,为一段或多段,共分15个意群,每个意群可能是词组、分句或单句。
听写的选材广泛而不生僻,题材可以为叙述性、描写性,或说明性,难度适中,与听力理解部分具有同等难度,词汇不超出大纲要求的范围,材料中不出现太偏僻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或词汇,背景知识要求不是太复杂,不超出大部分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识。
1.2.1 语言能力方面
首先,必须提高听力水平,熟悉英美国家人士的说话和发音的不同方式、语音语调;其次,对于大纲中所列的单词和短语,不仅要认知,而且要会熟练拼写;由于朗读中不会念出分段或标点,因此考生听后,要根据对篇章的理解来判断如何分段和使用标点符号。考生可以利用二读三读时的停顿,作为判断标点符号的基础。此外,要充分利用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如单复数是否一致、上下文时态是否相配、大小写是否恰当、介词搭配或词语用法是否合乎规范、前后语义内容是否通顺等。
1.2.2 非语言能力方面
加强记忆和速记能力。有时候,听的内容都懂了,但会由于记忆的问题或时间的问题没写下来,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不以单个的词而以意群为单位进行理解和记忆练习。在短暂的停顿期间,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选用自己熟悉的缩写形式或符号记录,等之后有时间再复原。这种速记能力也要靠平时的多练,才能获得。
充分利用听写的朗读方式,选用相应的书写技巧。如:在听第一遍时,重点听主题思想、重点词,掌握全文大意,不要一听录音就写,否则也许能写出前边的单词或句子,却有可能不知全文的大意;第二遍和第三遍是以意群为单位停顿的,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因时间关系,不可能一字一句地全写下来,所以要分清主次信息,重点抓句型结构和关键词等,在听第三遍时,再把其他次要信息如修饰语、定冠词等遗漏内容补上;在听最后一遍时要仔细核对。
根据评分方式,学会取舍。因为听写的评分不是根据写出的单词个数多少而是以是否表达清楚原文的主要意思为依据,然后以是否有小的错误,如单复数、大小写、定冠词等分层次扣分。也就是说,扣分有主要和次要信息之分,因此听的时候也要分清楚重点和非重点。另外,听写的全部内容根据意群分成15 分,每个意群最多扣一分,如果在听的过程中有个别词或词组一下子反应不出来,就不要苦苦纠缠,要跟着录音继续听下一个意群,避免因个别词或句的错漏而影响对其他内容的听音。
2.1.1 长对话(Conversation)的概念及其特点.
长对话(Conversation)主要是指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交际者之间的就某个或几个问题或话题进行的问答,以求得到彼此希望获得的信息或答案,或求得一致的意见。对话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有生活、工作、学习、家庭、时事、风土人情或社会焦点问题等。由于它覆盖面较广,要求考生在准备专业四级考试之前,在词汇的积累方面多下功夫。在任何一种听力理解题中考生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也正在于此。因此,考生应注意抓紧词汇量的积累。
2.1.2 长对话(Conversation)的应试技巧
对话的方式多种多样,多为一问一答。首先由第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再由第二人给予回答。或者由第一人陈述观点,第二人表示附和,反对,再由第三个声音提出问题。提问的方法千变万化,做这部分试题应注意几个问题:
2.1.3 快速浏览选择项
对话内容,提出的问题以及试卷上提供的选择项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问题是根据对话人的意图、态度或其它细节提出的,因此,选择项上就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来。通读选择项可使考生心中有数,听时会有侧重地去听,由此节省很多精力,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2.1.4 注意对话环境和说话人的意图
弄清对话环境对我们回答问题有很大帮助。不同人之间谈话内容各有不同:售货员和顾客谈话内容不会与医生和病人谈话内容相同。充分理解这种对话环境对考生回答诸如职业、身份、地点问题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话人的意图、态度和反应也是试题中的重要部分,这类问题比较隐晦、含蓄,考生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1.5 辨析关键的提示词和信息
提示词语和信息为解题提供依据。提示词语可以是一个词或词组,如判断对话人的职业、关系及对话人处的场境的关键词语。“headache ”,“have a fever ”and “take the pills ”“write the description”帮助你判断其中一说话者是doctor 或patient 。提示性的信息也可以是语音语调。在很多情况下,能否正确理解这些提示词语和信息决定了能否正确回答问题。
2.2.1 短文(Passage)的概念及其特点
短文(Passage)部分有若干篇短文,每篇长度约为200 个单词,在听完每篇短文后有3 至4 道题。问题也多是对原文要点或细节的理解、对隐含信息的推测、对中心意思的概括和归纳等。由于短文篇幅较长,因此考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说话者思维的展开,理解前因后果,而不能只注意片言只语。
2.2.2 短文(Passage)的应试技巧
2.2.3 预读
在磁带读题目指令或两道题目之间的短暂间隙,快速浏览一下已印在试卷上的问题和四个选择项,从而获取听音前的思考线索和对听音内容的背景提示。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就能抓住相关信息,滤除不相关的内容,从而减轻听的负担和记忆的负荷,提高听力的有效性。
2.2.4 熟悉题目形式
短文中的测试题按内容大体可分为直接题和推理题。直接题型问题直接针对原文中的内容,要求所选答案和原文意义上一致,选择项的措辞与原文基本相同或使用同义词,针对这种题型,考生要注意把握材料里的细节。推理题型是原文不能为解题提供直接的信息,考生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之后,或通过计算、或根据语言环境,推测出问题的答案。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但要听懂细节,还得能把握文章全篇内容和脉络。
3.1.1 题材广泛
从国际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能源交通、工业农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到法律宗教,社会问题乃至各种灾祸,几乎无所不包。但这些大都是以考生熟悉的一般性选材为主。
3.1.2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
VOA和BBC 新闻广播中所用词汇都是深入浅出,多用常用词,少用或不用深奥难懂的词;其新闻报导一般都写得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句型也简明扼要。
3.2.1 了解新闻英语特点
应当熟悉V0A和BBC 新闻报导的导言式写法及其“倒金字塔型 结构,努力培养积极主动、迅速准确获得信息的技能。一般的新闻报导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依照事实发生的先后.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另一种是依照事实的重要性来排列铺陈的写法,叫做新闻导言(news lead method)。按照这种写法写的新闻报导的第一句话叫导言(Lead)。导言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把听者最关心,同时也是这则新闻最重要的内容揭示出来。VOA和BBC 英语新闻报导,绝大多数采用新闻导言法。它几乎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又基本的新闻结构,即所谓“倒金字塔”(Inverted Pyramid)。内容排列顺序为:最重要、次要(补充说明)到最不重要。通过对考生一定量的强化训练,他们将会逐步掌握内在的规律。
3.2.2 掌握导言
对考生来说,在开始听材料时,首先迅速准确地掌握导言,也就是第一句话。根据导言法,从整篇材料看,导言往往是主要的部分,其所体现的内容是一个报导中最本质、最突出、最核心的部分。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导言就等迅速准确地抓住了报导的关键、本质,就等于解决了主要问题,或为迅速准确地解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导言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必然逻辑进行推断,听懂一则报道的全部到绝大部分的内容。
总之,听力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听力成绩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靠突击而来的,更不是单纯依靠技巧获得的。只有不断练习,增加词汇量,大量摄取知识,熟悉英美英语不同的语音语调、口语的表达方式,才能使听力水平稳步上升。
1 Arnold,Jane ,e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Ur ,Penny.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000 ,
3 戴炜栋主编.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 贡群秋、刘安达等.英语专业四级统考(TEM一4)真题解析(1992 —2001)[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5 李康.论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J ].中国电化教学,2000 ,(1):18 —21.
6 高洪德.对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 ,(I):103 一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