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琼,刘克林
(泸州医学院教务处,四川 泸州 646000)
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赵 琼,刘克林
(泸州医学院教务处,四川 泸州 646000)
为满足西部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加强医学教育与卫生需求的结合,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作为西部地区省属医学高等院校,泸州医学院按照“整体优化、学科交叉、协调发展、质量为本”的培养思路,进行“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在实用上下工夫,成功培养出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分散,医疗资源和医学人才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而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差,病种繁多,广大群众就医不便,缺乏实用型医学人才。为适应西部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加强医学教育与卫生需求的结合,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泸州医学院审时度势,科学定位,确定了“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临床医学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在实用上下工夫,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改革和重组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按照“整体优化、学科交叉、协调发展、质量为本”的培养思路,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在总量增加、结构变化和素质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问题。一是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二是卫生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平衡,卫生人力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三是卫生人才素质差异较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卫生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与中、西部以及城乡之间卫生人力资源差距较大[1]。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医学教育不仅要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卫生领域学科拔尖人才,更需要培养千千万万具有适宜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型卫生人才[2]。改善医疗卫生队伍的学历结构,培养厚基础、高素质、能力强、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已成了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服务也从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MER)和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提出,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行为、态度和伦理观以及结构合理的临床、预防、康复、保健等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判断能力,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临床诊治能力,还需要具备公共卫生、心理咨询、保健康复等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为了适应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思路、培养方案、管理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3.1 在教育理念上,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进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及双学位制改革,实行导师制,设立创新学分,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和个性化培养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3.2 在培养目标上,紧扣地方经济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紧密结合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欠发达、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学人才有非常迫切需求的实际以及作为省属医学院校面向基层的办学定位,突出了培养服务于基层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目标。
3.3 在培养思路上,遵循“整体优化、学科交叉、协调发展、质量为本”的原则
对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坚持质量为本,以优良的师资、坚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教学条件,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接受全面的优质教育和实现个性培养,培养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高尚医德医风的临床医师。
3.4 在培养模式上,创立“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方案
积极探索临床医学专业方向和双学位培养方案,前期让学生学习相同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期实行主辅修、双学位的分化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辅修专业课程或第二专业课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着重突出“职业素质好、基础知识牢、临床技能强”的实用特色。
3.5 在课程体系上,实出医学通识教育,体现学科交叉,强化基础与临床的整合
构建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开设一批跨学科、跨专业的整合性课程、综合性实验,建立必修课、选修课、素质讲堂、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的通识教育模式。如改革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以“器官/系统”为单元的教学改革,促进基础与临床的整合。
3.6 在教学改革上,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以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教材建设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为契机,优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转换。如在英语教学中,以英语教学改革推进双语教学进程。大力开展案例教学、PBL教学和研究型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
3.7 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形成性评价机制
改革传统的笔试、口试等侧重于知识掌握情况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开展侧重于能力和表现的形成性评价。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计算机网络考试等,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全方位、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8 在教学管理上,创新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实行附属医院与临床医学系“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实行学分制管理,建立导师制,为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创造良好条件。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强化临床医生的教学意识,改善医学教育管理结构,使资源分配更趋合理,为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3.9 在文化建设上,建立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育人为本,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校园文化体系,优化育人环境。文娱活动、科技学术讲座、论文报告会、社会医疗服务实践、科研资助项目等活动,可对学生学术修养和文化品味的提高、人格的完善、能力的锻炼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院已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我院毕业生以基础知识牢、临床技能精、科研素质高、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他们秉承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长期扎根于广大患者、社会、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辛勤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据2006年我院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医学界的学术骨干和业务管理领导多数为我校毕业生,部分毕业生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我院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6.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在94.5%以上。多数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认为我院培养的医学人才符合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我院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实践的成果显著,值得推广。
G40-03
A
1671-1246(2010)04-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