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灵 裴慧利 董 芳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 451150)
作为翻译主体,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并在翻译过程中呈现出其主体性。但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译者主体性被忽略甚至被否认。在翻译研究与批评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应该受到重视。
本文采取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从中外翻译史两方面,对译者地位变迁作简单的回顾与梳理。
中国古代的民族翻译,实质上是同一语言内的沟通与交流,即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或部落与居住在中原的汉族之间的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翻译处于发轫时期,翻译主体初步显露,已有诸如“象胥”、“寄”、“狄革是”、“革是”、“译”等对翻译的称呼。但主体的内涵不详细,其外延也很模糊。这些却说明当时已有翻译主体的朴素意识。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佛经翻译理论和实践。支谦主张译经须“弃之存质”,已开始重视文本层面的“传实”且“贵其实”。支谦并且提出了翻译标准,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道安在佛经翻译中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一般聚焦于“案本”、“求信”上,其翻译方法是“直译”、“意译”或两者的结合。就翻译的主体看,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再加之中国的译经活动是一项集体翻译活动,译者的地位很低,译者的作用常被忽略,对读者的考虑也较少。但总的发展趋势倾向于更加具体、更加完备。
也称为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翻译理论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译者地位的突兀。由于译者多不精通西文,要想完成翻译,达到翻译目的,译者必须追寻原作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利用语言之外的文化因素,站在译者、读者的立场实施合作翻译。就翻译主体看,翻译体现了译者中心论。
2.注重文化建设。翻译是为了交流,是为了本民族便利于向其他民族学习,从而构建自己的文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翻译事业得到了新生,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翻译有以下特点:
1)翻译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翻译。
2)翻译作品质量大大提高,不仅意识到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兼顾原文的本貌。
3)翻译工作者不仅肩负着外译汉的任务,还肩负着汉译外的任务,注重交流和沟通。
4)对翻译标准的认识日趋统一,有效推动了翻译工作的进展。[1]
这一时期就翻译主体看,译者逐渐趋于客观公正的译介原文。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同时兼顾原文的面貌。译者主体地位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和翻译文本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从翻译过程来看,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前者是指翻译要准确地表达原文,后者指翻译更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会原作者的感情,同时投入自己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向读者传达原文的信息。要翻译一篇著作,译者首先要理解原作,也就是解读原文。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同文本进行对话。从翻译文本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来看,译者的主体性除了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外,还体现在进行翻译前对译本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上。由于个人和社会因素,再加上长期的翻译实践、探索和翻译经验的积累,译者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翻译个性和风格。傅雷在谈到翻译经验时曾说到:“一从文学的类别来说,译书要认清自己的所短和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做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二从文学的派别来说,我们得看清自己属于哪一派:浪漫派还是古典派,写实派还是现代派?”[2]
西方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3 世纪。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亚历山大城把希伯莱文的《旧约》翻译成希腊语,即后人所称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1]译者的翻译实践在宗教势力的绝对控制下举步维艰,根本就没有什么主体性地位可言。译者的这种卑微地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得到改变。
与《圣经》的翻译相对照,罗马帝国时代的翻译却恰恰相反。罗马帝国时期的翻译目的就是要增强译文的表现力,丰富拉丁文化。此时的译者拥有对原作的完全操控力,其身份是征服者,或称侵略者。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翻译依然是对原文的残酷剥削。[3]这是由于在特殊历史时期,译入语文化的极度扩张而造成的,因此是极端的、不合理的,不能代表译者在整个翻译史上的地位。
直到17 世纪,西方翻译界才开始认识到异域语言文化并不比自己的母语低下,于是开始逐步改变对待原作的强权态度。翻译开始容忍和接受文化的差异,试探性地接近原文。但是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译者的地位又一次受到贬抑。德莱顿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认为奴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出的酒却属于主人。在这样的翻译理念的主导下,译者必须毫不例外地唯原作或原作者马首是瞻,由罗马时期的“征服者”变为了地位低下的仆人或奴隶。译者不但要为原作者和原作负责,还要对译文读者负责,译者肩上的担子繁重无比。
20 世纪被称为“翻译的时代”[4],翻译理论研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语言学理论的蓬勃发展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更加科学系统的翻译理论出现了[5]。
语言学派影响较大的翻译家应首推美国的尤金·奈达,提出了“核心句”的概念[6]。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在对原作进行解释时,其理解无疑是历史性的,要达到完全的“等值(效)”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7]。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固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是其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翻译结果的考察,开始关注翻译的具体过程。语言学派的理论研究实际上也暗含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为译者主体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语言学派刻意寻求所谓的转换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言文化间的差异性尤其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本世纪八九十年代译学研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这个时期,“译学之为科学”已成为学术共识。出现了翻译的文化派,与语言学派相反,他们不是从“对等”着眼,而是从“操纵”入手,认为翻译中没有预期的对等,而只有坦言的操纵[8]。
女权主义译论重视译者的存在,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的主导地位。后殖民主义译论认为原作和译作处于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之中。操纵学派则认为文学翻译实际上是译者做出抉择和摆布文本的过程,译者必然要对原文进行意识形态和诗学方面的处理。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由此,译者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总会对读者和译语需要的理解去制定自己的翻译策略。解构学派认为翻译使异域文本经典化,并通过延续它的生命而确认了它的声誉,对译文后续生命的共识性认识更是令译者的身份以及译者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现代阐释学则强调理解的历史性,认为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由于其理解的历史局限性不可能一次穷尽文本的内涵,对文本的理解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其审美价值本真的过程,不存在永恒、一劳永逸的、终极的理解。[9]至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身份得到了认可,译者的主体地位也在理论层面逐步得到初步确立。
总之,翻译从来就是主体性行为,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1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
2 陈大亮.谁是翻译的主体[J ].中国翻译,2004 (2)
3 Schulte Rainer ,Biguenet John.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4 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5 蒋骁华.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29-34.
6 Nida E A,C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Leidon:E J Bril ,l 1969.
7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 ].中国翻译,2003(6):8-14.
8 王 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G]∥张柏然,许钧.面向21 世纪的译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28.
9 方梦之.译学词典[K].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