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祥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优良的学风不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而且是教学质量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质量的高低,人才质量的高低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学风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解释是:学风即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毛泽东同志在65年前首次提出“学风”概念亦有一说:“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可见,学风,是指学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科研、思想、教育、行政管理等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态度和思想方法。学风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它是外显的“风气”,再一方面是内蕴的“思想方法”。
作为外显的“风气”,学风的表现包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高不高,学习的情绪饱满不饱满,学习的劲头大不大,学习的毅力顽强不顽强,学习的态度认真不认真,学习的兴趣浓厚不浓厚,学习的作为踏实不踏实,学习的人气旺盛不旺盛等等。这些有关学习精神方面的表现,一旦蔚然成风,形成具有一定群体性、一贯性和稳定性的良好学习风气,就常常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获。
作为内蕴的“思想方法”,学风主要指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常说的实事求是。这是学风最本质最核心的内涵。坚持有效的学习,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因为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进行科学抽象,根据实际提炼、创造理论,依据“实事”去“求是”,那么这种理论、这种“是”,就教师而言,学风主要表现为敬业爱教,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遵纪守法等方面。
加强学风建设,不仅是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需要,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举措。
高职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是近十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颗硕果。从办学历史看,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育人模式较新。从办学结构看,高职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高专高职,二是中专,职高升高职,三是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办高职。应该说,由于其发展得到国家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学风总体上较好,而且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结构层次不一,因而学风建设也面临着较为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
(一)学风不正,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特征比较明显。由于盲目攀比,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层次不高,前途渺茫,因而理想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兴趣不高,极少数学生甚至信奉“读书无用论”,追求看得见的眼前利益,思想消极,心态功利,得过且过,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学风不浓,责任意识淡薄。表现在学习缺乏目标,不思进取,纪律意识低下,在学习上放纵自己,要求不严,马虎对待,不求甚解,碌碌无为。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随意进出课堂,对于学校开展的活动,老师的要求不屑一顾,没有忧患意识,过一天算一天。面对考试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千方百计舞弊作假,完全忘记了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家庭责任。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政策方面的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一方面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高职院校造成了生源素质下降的直接影响。按照现行高考录取政策,高职院校的录取批次基本是最后一批,在满足了录取批次靠前学校的需求后,到高职院校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学生的分数较低。这样的生源既没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也没有努力学习的兴趣,要在这样的生源基础上建设良好的学风十分困难。
二是高职院校的认识问题。高职院校办学层次较低,面对激烈的竞争,往往把主要精力重点放在学院定位发展、专业设置与建设、招生与就业、基建等方面,对学风建设在学校长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没有完全到位,没有把学风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对学风建设问题不够重视。重视不够直接导致了投入上的不足,影响了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学生自身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现象和心理通过各种途径深刻地影响着他们。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现在和前途没有正确的认识,思想浮躁,急功近利,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蒙混过关,投机取巧。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由于生理上已经成熟,自身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又没兴趣,因此,谈恋爱,泡网吧成为高职学生中的普遍现象。由此使学风受到影响,例如:课堂出勤方面。不同课程,不同的个人,出勤情况不同,重要的基础课,专业课出勤率可达98%以上,非基础课,非专业课出勤只有50%左右,有40%以上的学生都有不同原因的旷课,但也有35%的学生从不旷课。
(四)教师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起积极的主导作用,这是教师的责任。但由于师德建设不够完善,,部分教师以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作为治学不严的依据,对教学工作不认真,消极对待教学工作,不讲求教学质量,对工作采取应付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备课、授课不认真,随意调课、上课迟到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旷课,迟到,上课讲话,打手机等现象既不批评也不制止,甚至在课堂上发泄对学校和社会的不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少部分教师的这种不负责的态度是导致学风不正的重要原因。
加强学风建设就是要引导全体师生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气,勤奋好学的态度,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善于化解矛盾的方法。加强学风建设,创造高职院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还需要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需要学校加强科学管理,严格健全制度,实现全校上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
首先,提高认识是关键。高职院校在考虑学院发展,制定学院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学风建设当作关系学院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应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解新时期学风建设的现状、特点及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现实,科学制定目标、把握内容,强化措施,把学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应该积极营造学风建设大格局,做到齐抓共管,人人有责,脚踏实地,措施具体,贯彻得力。
其次,大力加强教风建设,建设高效优良教师队伍。教风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具体工作中的集中表现。注重调动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学风建设的关键。高职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最需要的就是关心和帮助,他们迫切需要任课教师能够针对每个人的实际给予他们具体的帮助和指导。高职学生的现状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学生需要的不是批评和责怪,作为学习的弱者他们更需要鼓励和引导。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在德、能、勤三个方面建设起新的职业标准,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姿态来开展教学工作。关于“德”,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希望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希望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关于“能”,高职教师从业务能力上要具备“双师型”,要熟悉和了解本专业及专业相对应的行业发展的状况,具有开阔的教学视野,敏捷的教学思维,灵活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表达能力,让厌学的学生看到希望,让想学的学生增强信心。关于“勤”,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如果教师责任心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对学生要求不严,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不会持久,一些努力可能将半途而废。所以高职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辛劳。学风建设关键是人,核心是教学,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形象吸引学生、凝聚学生、塑造学生,以促进学风的根本好转。
第三,加大学生管理和教育力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这是学风建设的根本。学习目的是学生成才的决定因素,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克服学习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勇气,才能产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从而才能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硬本领。因此,要建立教育和管理制度,对学生坚持做到,一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不良的社会风气进行批评和抵制,对学生不良的观念加以改变,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高尚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二是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学习压力,使其保持压力感,紧张感,避免松懈情绪蔓延,并使压力变动力。三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造新的学习兴奋点,不断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培养竞争意识。四是要常抓不懈,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情绪,锻炼坚强意志,形成良好性格。
第四,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校”。良好学风的建立需要靠制度作保证,这是学风建设的重点。没有健全的制度,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师生良好的习惯养成。在学风建设中,学校必须通过健全和严格执行针对学生学习纪律的规章制度,治理有些学生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无拘无束的现象。学校必须通过健全和严格执行针对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治理教学工作中该抓不抓,该管不管自由泛滥的现象。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内部缺乏学风建设主管部门的引导,条块分割严重。教务处管教学,学生处管学生,人事处管师资,学风建设是齐抓不共管,形成一个抓而不紧,抓而不力的状态。为此,要抓紧制度建设,明确主管,各负其责,通过制度创新为学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学风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出大批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积极营造整顿学风和加强学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利用院报、宣传橱窗、条幅、展板、墙报、广播等舆论工具在全院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表彰学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另外,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当地政府、执法部门与社区加强联系与沟通,共同努力,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取缔一些不良的娱乐设施和违规经营的网吧,尽量避免社会上消极因素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以利良好的学风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1.曹树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10月。
2.刘献君:《研究与教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