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堂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甘南 747000)
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多媒体使用情况、态度调查
杨华堂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甘南 747000)
大学;多媒体;英语教学
为了配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提出:“贯穿分类指导、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高校扩招后,教学班级人数增加,学生差异较大,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针对学生特点,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避免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现象。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多媒体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有很大不同,现探讨如下。
1.1 调查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多媒体使用有何不同?哪一层次学生能更有效使用?如何改进欠有效层次学生多媒体使用方法?
1.2 调查对象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08级大学英语分层班A级1~10班,共610人;B级1~10班,共600人。分班是根据学生入学时的高考英语成绩及本人意愿综合考虑的,确定A级、B级人数后,按分数高低均匀分班,同一层次内各班学生成绩基本相同。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会使用多媒体吗?你经常用多媒体做什么?”A、B级学生都会使用多媒体。A级学生既学习英语,又做其他事情;B级学生只有60人表示偶尔学习英语,占10.0%。当回答“你有没有多媒体英语学习的目标和学习计划?”时,A级有205名学生表示有听、说、读、写的目标和计划,占33.6%;有405名学生没有多媒体学习的目标,占66.4%。而B级学生只有2人表示有英语学习目标和计划,占0.3%。当回答“你能否经常与教师和同学在网上用英语进行交流?”时,A级学生选“能”的有503人,占82.5%;而B级学生只有89人,占14.8%。在回答“你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有何意见或建议?”时,A级学生认为教师过分强调以多媒体为中心,忽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媒体教学仅是教师照“屏幕”宣科,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单调乏味等。A级学生的建议有:重视互动,多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环节;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课件应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B级学生没有意见和建议。在回答“你对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是否满意?”时,A级学生有123人表示满意,占20.2%。有487人表示不满意,占79.8%,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室的音响设备效果差、噪音大;多媒体教室过大,中、后排看不清屏幕内容;教室座位太紧,互动时不方便;多媒体教室无自主学习系统等。而B级学生100.0%满意。在回答“你认为多媒体对学习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有没有帮助?”时,A级学生回答全部是肯定。B级学生中87人表示有,占14.5%;223人表示不知道,占37.2%;290人表示自己连课本都学不好,没必要用多媒体,愿意首先从课本学起,占 48.3%。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A级学生对多媒体的利用较好,而B级学生则较差。A级学生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十分关注;而B级学生对接受多媒体教学的信心不高,仍然认为书本是主要学习资源。因此,要转变B级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多媒体的优点并学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学习。
为了让学生转变观念,认识到多媒体的优点,可将学生集中起来,在教师指导下,每天利用多媒体学习20~30分钟,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听、说、写作。
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还要帮助他们制订适合自己的多媒体学习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计划,指导其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并在学习之后进行自我评价,以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提高情况。教师要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使其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
教师还要利用课堂教学情境,及时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尤其要加强对B级学生的指导。为此,可指导学生定期填写自我评价表,内容包括:(1)是否确立了学习目标?(2)有无学习计划?(3)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4)能否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5)能否独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6)能否积极进行听、说、读、写、译?(7)对自己学习能力是否有信心?(8)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满意?通过填写自我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使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坚持认真学习,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另外,教师对A、B级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A级学生可较多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B级可较少;A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学习课时分配可为1∶1,而B级学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学习课时分配可为2∶1。
调查发现,A级学生与B级学生利用多媒体的态度不同,多媒体的使用情况也不同。说明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较为有利,但对于基础较弱、自觉性有待提高的学生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
G465
B
1671-1246(2010)05-0105-02
注:本文为2008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校长科研基金项目(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