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宝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22)
东风遍阅百般香,一种诗名四海传
——柳晟俊先生学术评传
焦 宝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22)
柳晟俊先生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其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王维诗与唐代文学研究、传统诗话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当今韩国汉学研究之水平。幼年良好的汉学家庭教育、倾心著书立说、广泛的学术交流、积极推动中韩文化交往等使柳晟俊先生在中韩两国乃至国际汉学界拥有崇高的声誉。
柳晟俊;汉学;研究
“当代学者研究”开栏絮语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现代学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显著成就之一,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不但学术的学科建设蔚然成风,而且也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基本格局和基本范式。对“五四”以来学者的研究,固然值得重视,但研究的目的,乃在于对其继承、批判和超越。经过百年的历史,学术范式的更新换代已是迫在眉睫、大势所趋,发现推出新世纪学术创新人物和创新范式,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突出工作和历史责任。基于此,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设“当代学者研究”专栏,鼓励学界对当今学者有创造性、突破性的研究给予深度关注,关注的目的,在于信息的交流、方法的研讨、成果的鉴别,以期真正完成学术史的超越和更新换代。欢迎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借助“当代学者研究”专栏这一平台发表真知灼见。
本期刊发的龚斌先生对木斋先生学术的评价新颖独特,既符合古人“知人论世”的学术传统,又显得贴近人物的内在生命,为人们了解木斋先生学术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当代学者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和角度。焦宝先生对韩国著名汉学家柳晟俊的评价,展示了一位域外学者对中国学问的执著精神和丰硕成果,它昭示的潜在意义是,当代中国的学术已经不仅仅是大陆学者自身的事情,而应该在一个与国际学界交流互动的平台上来完成,中国学术不仅要吸吮国际学术的营养,它更应该反过来为其注入活力和内容。张纹华先生对左鹏军先生的学术评价,为读者清晰地呈现了左鹏军先生学术研究中的三个关键词:开荒、执著、超越,这种做人和做学问的风格成就了左鹏军先生具有浓烈生命意识的学术品格。
柳晟俊先生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语大学名誉教授,曾任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会长,东方诗话学会会长、名誉会长,韩国诗经学会第一副会长,韩国中国学研究会编辑委员长,中国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国际易经学院首席顾问等数十项学术职务。柳晟俊先生的中国诗学和文学造诣精深,不仅在东亚甚至在全世界汉学界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目前,柳晟俊先生已经出版各类著作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著作曾获得大韩民国学术院优秀学术图书奖,并获得在韩国最有权威的学术奖:三一文化赏(人文社会科学部门)。柳先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对中韩文化的交流和中国诗学文学的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柳晟俊先生1943年出生在韩国首尔一个有着良好汉学教育传统的家庭。幼年,柳晟俊先生从祖父受学,受到严格的蒙学训练。跟随热爱汉学而又学问精深的祖父学习的幼年时光,不仅奠定了柳晟俊先生的汉学基础,更激发了他对汉学的热爱。柳晟俊先生平素崇慕中华文化,1961年,他考入国立首尔(汉城)大学中文科正式攻读中国文学。彼时,由于政治原因,中韩两国处于隔绝状态,韩国国内学习中国文学的学生非常少,柳先生从被大家认为保证会有好前程的医学科转到大家都很陌生的中文科学习,很多亲友对此很不理解。然而,柳晟俊先生决意坚持自己对汉学之热爱,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学业,获得国立首尔(汉城)大学校文学学士学位,并于该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1968年夏,以论文《王维诗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在获取中文科文学硕士学位之后,柳晟俊先生致力于学术上的精进,仍坚持求学,于1972年负笈台湾,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台湾师范大学文史学科大师云集,柳晟俊师从著名学者林尹教授。林尹先生为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且家学深厚,时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所长。柳晟俊师从林尹教授6年,于1978年获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翌年,获台湾“教育部”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柳晟俊当时的博士论文为《王维诗与李朝申纬诗之比较研究》。
二战之后的韩国,中国文学的研究十分薄弱,直到1972年,韩国只有国立首尔(汉城)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和成均馆大学三所大学设立有中文科[1]。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均相当有限。那一时期的韩国,学习中国文学的学者前往台湾求学的很多,在韩国本土完成硕士学业的非常少,而柳晟俊教授的硕士学位论文《王维诗考》便是在韩国本土进行中国文学研究而取得的极少数重要成果之一。该论文也是韩国光复之后学位论文讨论王维诗的第一篇,对中国文学还处在普及性和介绍性阶段的当时的韩国而言[2],这样一篇王维诗的专论便具有了相当重要的意义。
柳教授的博士论文在对王维诗有很深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中韩诗学的比较研究,将王维和朝鲜李朝诗人申纬的诗歌进行比较,获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对中韩两国诗人及其诗歌进行比较研究,在韩国学界有着悠久的传统,而柳晟俊教授的中韩文学比较研究可以说为韩国汉学家这一方面的研究树立了楷模。正如有学者评述的那样:“柳晟俊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国的唐诗和韩国的汉诗之间的比较研究,写出了《王维与申纬两人之诗风》等一系列的论著……柳晟俊教授在中韩文学的比较方面用力最勤。”[3]
这两篇学位论文是柳晟俊教授学术研究的起点,也确定了他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为后来学者所师法。
柳晟俊先生自1969年于韩国空军士官学校教授部任专任讲师始,耕耘杏坛迄今已逾40年。40年中,柳晟俊先生不仅为韩国汉学界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中韩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在自己的著述和学术活动中大力推动两国学界和文化界的交往,成为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不惟如此,柳先生还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汉学学术活动,致力于汉学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光大,为向全世界推广汉学和东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概括说来,柳先生在中韩文化交流和汉学与东方文化的国际传播方面作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著书立说,介绍汉学研究情况。柳先生致力于汉学研究,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诗学及文学均有重要的见解,对韩国汉学研究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柳先生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之余,以巨大的精力致力于向中国学界和国际汉学界介绍韩国的汉学研究状况。在这一方面,柳先生发表了众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论文,其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如下篇章:《韩国的唐宋诗研究概况》(韩国外国语大学外国学综合研究,《国际地域研究》第1卷第3号)、《国内中国诗歌研究概况》(《中国学研究》第12辑)、《国内唐代以后中国诗歌研究概况》(韩国中国学会,《中国学报》第38辑)、《韩国内唐代以前中国诗歌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诗学》第6辑)、《韩国的中国宋明清诗歌研究现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韩国国内中国诗歌研究之概况》(南京大学中韩文化研究中心,《中韩文化研究》2)、《1995年以来韩国国内唐代文学研究之概况》(《中国唐代学会会刊》第9期)、《半世纪韩国唐诗研究之历程》(韩国中国学会,《国际中国学研究》第5辑)、《1950年来韩国唐诗研究之动向》(《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朝鲜朝以来清代诗学研究概述》(韩国中国学会,《国际中国学研究》第6辑)、《韩国唐诗研究的新动向》(《华南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朝鲜朝后期以来清代诗研究概况》(《中国韵文学刊》总第33期)、《近半世纪韩国内清诗研究概况》(韩国外大大学院,《里门论丛》第25辑)。这些以“新动向”、“研究概况”命名的著述可以说本不必由一位知名教授来介绍,但是柳先生不惜花费自己的学术研究时间和精力来做这样的工作,对中韩两国学界的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论著不仅使中国学界和国际汉学界能够及时而又全面地了解韩国汉学界中国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更是对韩国汉学界研究状况的学术总结和反思,对于韩国学界学术研究之健康发展功不可没。
除了向中国学界和国际汉学界介绍韩国汉学界之最新研究状况之外,柳先生亦注重向韩国学界推介中国学界及国际汉学界之最新研究进展,为韩国的汉学研究提供镜鉴。关于这方面的论著,主要包括如下篇章:《中共〈中国文学史〉研究动向》(韩国外大中国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第5辑)、《中共学术现代化之一脉——中国科学院与出版事业》(韩国外大中国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第6辑)、《中国文学之潮流——70年代后半期的诗和小说》(文艺中央社,《文艺中央》春号)、《六十年代台湾的新诗和小说概观》(韩国外大中国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第9辑)、《文革以后中共的伤痕文学》(文学思想社,《文学思想》5)、《中共文艺与Ideologie相关性考》(韩国外大人文科学研究所,《现代社会的现实和知性人的役割》)、《毛时代的中共新诗风概观》(韩国学术振兴财团,《民族知性》9号)、《70年代台湾新诗思潮》(韩国外大出版部,《外大论文集》第21辑)、《韩越中韩文小说之插入词论评》(精神文化研究院,《韩国学的课题和展望》1988年12月)、《中国新时期之诗》(现代诗学社,《现代诗学》1994年5月)、《1980年代台湾新诗考》(韩国外大出版部,《外大论文集》第30辑)、《中国现代诗之潮流》(诗世界社,《诗世界》1999年第5期)、《21世纪台湾新世代诗人的诗和其基督教的意识》(国际基督教言语文化研究所,《基督教言语文化论集》第6辑)、《1998年以来中国大陆唐诗研究之动向》(韩国中国学会,《国际中国学研究》第5辑)、《最近5年间中国大陆唐诗研究动向及其主要论文目录》(韩国言语文化教育研究会,《韩国言语文化研究》第5辑)等论文,另外还包括柳先生对艾青、巴金甚至李季、海子等中国大陆新文学作家和新诗人的研究论著、对台湾新时期包括新世代诗人的研究论著等。这些论著均对韩国学界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推动两国文艺界和学界之间的交流,柳先生自是不遗余力,此外,柳教授还注重向韩国民众普及中国文化知识,介绍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甚至在中韩两国建交之前民间交流还很少的时候,柳教授就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努力。这方面的主要文章有《宗教和中国文学》(韩国启明大学出版部,《比较文学丛书》(3) 1988年10月)、《中国人的人生观和克难精神》(韩国外大中国语科,《飞翔》第5辑)、《中国人和文艺精神的关系性考》(韩国外大出版部,《外大论文集》第29辑)等,亦包括先生翻译之《骆驼祥子》(中央日报社,1989年5月)、《中国现代代表诗集》(中央日报社,1989年5月)、《北京的早晨》(悦音社,1990年4月)等译著和艾青、海子等人的诗集等翻译诗歌著作,同时还包括先生所著之《中国看见(共)》(日光出版社,1998年6月)、《早!中国(共)》(实践出版社,2000年4月)等随笔类作品。这些作品对韩国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直接推动了两国民众的交流和了解。基于先生对于中韩两国友好关系作出的杰出贡献,先生从1993年起就被韩国韩中民间亲善协会聘为顾问,为中韩两国民间交流和友好合作方面提供学力和智力咨询。
2. 不辞奔波,参与组织国际学术交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日渐活跃。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间学术理念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为学术进步注入了活力。在国际汉学界,柳先生一直是国际学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组织者。
早在1980年代,柳晟俊教授就作为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会和中国现代文学会的监查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当中。1992年8月到1994年8月,柳先生任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对于研究会的活动和发展大力支持。1994年,唐代文学学会在浙江省新昌召开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柳先生当选为大会主席。1996年,东方诗话学会举行第一届国际学术大会,先生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1999年起,先生任东方诗话学会理事,2001年起,任东亚人文学会理事至2005年。2005年,先生当选为东方诗话学会会长,2009年卸任,四年间,先生组织了两届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会议,在国际汉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4年,唐代文学学会举办第十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先生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除了这些学术兼职工作之外,在1991年到1992年间,受美国哈佛大学知名学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的邀请,柳先生作为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讲学,对哈佛大学和美国学界了解韩国的汉学研究和东亚文化作出了贡献。此后,先生还先后在中国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三江大学、延边大学、深圳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作为交流教授、招聘教授或客座教授讲学,为中韩两国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先生已经年过花甲,仍活跃于国际学界,为推动国际学术之交流而奔走,堪称东学传播中的仙使。
柳晟俊教授立志学术近50年,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如前所论,柳先生已经出版各类著作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这些论著不仅奠定了柳先生个人之学术地位,亦代表了当今韩国学界汉学研究的水平。概括地说,数十年来,柳晟俊教授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王维诗与唐代文学研究。王维诗研究是柳教授学术研究的起点。作为唐代可与李杜并肩的大诗人,王维的诗史地位决定了他所具有的研究价值。柳先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均是针对王维诗研究展开的,这显示了初入学界的柳先生所具有的学术眼光。20世纪60年代,王维研究即使在中国也没有充分展开,柳晟俊教授的两篇论文更是韩国汉诗研究中针对王维所进行的最早的系统研究。此后,柳教授在王维诗歌研究领域不断深入,取得了众多的成果。由王维诗研究起步,先生的学术视野扩展至整个唐宋文学,对于众多唐宋诗人均有精到的研究论述。
其次是中国诗学和诗话研究。柳教授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和诗学有其区别于西方诗学的独特传统,要发掘中国诗歌和诗学的宝藏,古人留下的大量诗话是钥匙。因此,柳教授在古典诗学理论和诗话研究方面,用力颇勤,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生也因在诗学和诗话研究方面的功力才被推举为东方诗话学会会长,至今仍担任该学会的荣誉会长。
再次是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的发生有着西方文学东来的孳乳,但是在柳先生看来,中国现代诗歌是中国诗歌传统在当代语境下的精神延续,因此,对于中国诗歌和诗学进行研究,就不能忽视中国优秀的现当代诗人和诗作。
下面就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先生的相关著作做一介绍。
1. 王维诗与唐代文学研究。先生在王维诗研究方面的著述发表甚早,最早可见的便是先生1968年毕业于韩国首尔(汉城)大学中文科时之硕士学位论文《王维诗考》。此后,则有1970年6月空军士官学校之《空士论集》(第3辑)发表之《王维诗研究》论文;1975年8月启明大学校之《东西文化》(第8辑)发表之《王维之诗友研究》;1976年8月启明大学校之《东西文化》(第9辑)发表之《王维诗之画乐的特色考》;1977年12月启明大学校之《东西文化》(第10辑)发表之《据王维诗论之申纬诗比较研究》。正是对于王维诗有着如此多的学术积累,先生于1978年顺利完成其博士论文《王维诗与李朝申纬诗之比较研究》,并以此博士论文获台湾“教育部”之国家博士学位。此后,先生又发表《王维诗〈诗中有画〉之研究》、《王维诗以禅入诗之特色》、《王维诗之画意考》、《王维之田园山水诗考》等研究论文数十篇,并出版《中国王维诗与李朝申纬诗之比较研究》(亚细亚文化社,1982年)、《王维诗研究》(台湾黎明出版公司,1987年)、《王维诗比较研究》(京华出版社,1999年)、《王维诗选》(闵Media,2001年)、《王维诗选》(文以斋,2002年)等数部王维论著,这些论文与专著奠定了柳晟俊先生王维诗研究专家的学术地位,不仅全面论述了王维诗风的各个方面,并且将王维诗风影响的研究引入到比较文学的视野中,推动了王维诗研究水平的提升。
与王维诗研究相表里的是先生的唐代文学研究。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学走向辉煌并向近代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横向影响了包括新罗诗人在内的东亚诗学,纵向则对后世包括李氏朝鲜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生在唐代包括宋代文学的研究方面,系统整理和研究了全唐诗中所载新罗诗人的诗作,对唐代名额、敦煌写本、大历诗人、李颀、寒山、晚唐李杜、张祜、罗隐、崔致远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近百篇,并出版了《中国唐诗选注》(松山出版社,1991年)、《中国唐诗研究》(上下)(国学资料院,1994年)、《唐诗论考》(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初唐诗与盛唐诗研究》(国学资料院,2001年)、《唐诗选注解》(青思想社,2001年)、《唐代后期诗研究》(青思想社,2001年)、《唐代大历才子诗研究》(韩国外大出版部,2002年)、《韩国汉诗与唐诗之比较》(青思想社,2002年)、《中国初唐诗论》、《中国盛唐诗论》、《中国中唐诗论》、《中国晚唐诗论》(青思想社,2003年)、《中唐诗与晚唐诗研究》(青思想社,2005年)、《唐诗与汉诗之调和》(新星出版社,2005年)、《唐诗之作家论的理解》(新雅社,2006年)、《盛唐诗与诗人》《晚唐诗与诗人》(新星出版社,2007年)、《新罗与渤海汉诗之唐诗论的考察》(青思想社,2009年)等众多专著。这些论著在唐诗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许多著作已成为研习唐诗的必读作品。
2. 传统诗话研究。诗话是具有特色的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具有点评性和感悟性等中国传统思维特征。对于传统诗话的研究和整理,我国学界已经越来越重视。柳晟俊教授是韩国学界于诗话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的学者。在诗话研究中,柳晟俊先生又专力于清诗话研究,如先生所自述:“盖论中国诗论,其最重要资料则以清诗话为其中心,故郭绍虞《清诗话续编》序曾云:‘诗话之作,至清代而登峰造极。清人诗话约有三四百种,不特数量远较宋代繁富,而述评之精当亦超越前人。’国内清诗话研究者只不过20余人而已,在研究论文方面,许世旭早已写了关于清诗话之分类和其起源的《清诗话之类别与其渊源研究》(《省谷论丛》3辑,1972),开导国内清代诗学的重要性。”[4]正是认识到了清代诗话对于中国诗学的重要性,十余年来,柳晟俊先生对清诗话用力最多,研究成果代表了韩国清诗话研究的水平。先生关于诗话和诗学研究的论著众多,代表性的论文有1970年3月空军士官学校《天空》第7号发表的《曹操诗世界》、1983年7月韩国外国语大学出版部的《外大论文集》16辑发表的《〈沧浪诗话〉之诗辨考》、1983年10月岭南中文学会《中国语文学》6辑发表的《〈蠖斋诗话〉之论唐诗略介》、1984年9月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研究》8辑发表的《〈贞一斋诗说〉之论唐诗》、1987年7月韩国外国语大学出版部的《外大论文集》20辑发表的《〈姜斋诗话〉诗译制个条别论旨试析》、1994年12月韩国外国语大学的《中国研究》15辑发表的《〈诗学纂闻〉之论唐诗考》、1996年5月赵钟业教授周年纪念论文集发刊委员会《东方诗话论丛》发表的《〈说诗菅蒯〉与其诗论》、1996年3月韩国外大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第1辑发表的《清代吴雷发与其诗观考》、1996年9月韩国外大《中国研究》第17辑发表的《谈龙录之神韵说反论考》、1997年11月韩国外大中国语科《飞翔》第5辑发表的《清代赵执信与神韵说反论》、1997年12月韩国外大教育大学院《教育论丛》第13辑发表的《黄培芳之〈香石诗话〉考》、1997年6月韩国外大《中国研究》第20辑发表的《〈岭南诗话汇编〉之粤东草堂诗话与香石诗说》、1998年2月韩国外大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第4辑发表的《〈一瓢诗话〉与中唐诗说考》、1998年2月韩国外大《中国研究》第21辑发表的《〈秋星阁诗话〉之作诗六则译析》、1998年6月中国学研究会《中国学研究》第14辑发表的《宋牧仲与〈漫堂说诗〉之悟后境说考》、1998年10月韩国外大外国学综合研究中心《国际地域研究》(秋)发表的《清代李沂之诗观与二种诗作守则考》、1998年12月东方诗话学会《诗话学》(创刊号)发表的《清诗话〈漫堂说诗〉考》、1998年12月韩国外大教育大学院《教育论丛》第14辑发表的《清代前期诗话要解》、1998年12月韩国外大中国研究所《中国研究》(22卷)发表的《清代雍正以后诗话要解》、1999年2月韩国外大言语研究所《言语与言语学》第24辑发表的《〈诗学纂闻〉唐诗韵体论考》、1999年6月韩国外大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第7辑发表的《〈诗学纂闻〉之唐诗评新考》、2001年1月东方诗话学会第二届国际学术会大会论文集发表之《论黄培芳与〈香石诗话〉之唐诗观》、2002年6月中国文学理论学会《中国文学理论》创刊号发表的《赵执信之谈龙录如何看神韵说》、2002年12月韩国外大《中国研究》第30卷发表的《〈岁寒堂诗话〉之诗论主题与杜甫诗之优越性考》、2003年7月中国文学理论学会《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第2辑发表的《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之唐诗诗体论与风格论》、2004年12月韩国外大《中国研究》第34卷发表的《薛雪与〈一瓢诗话〉之诗论考》、2005年8月《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第6辑发表的《〈沧浪诗话〉诗辨之诗创作论》、2006年2月《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第7辑发表的《〈诗学纂闻〉对于唐诗体式与韵律之论点》、2006年6月韩国外大《中国研究》第37卷发表的《王夫之〈姜斋诗话〉诗译考》、2008年1月韩国外大《中国研究》第42卷发表的《粤东三子黄培芳与〈香石诗话〉〈粤岳草堂诗话〉之唐诗论》等数十篇。另有《中国诗与诗论(共)》(玄岩社,1993年)、《清诗话研究》(国学资料院,1999年)、《中国诗歌论之展开》(韩国外大出版部,2003年)、《中国诗话的诗论》(青思想社,2003年)、《中国诗学研究的历程》(新星出版社,2005年)、《中国诗学的理解》(新雅社,2005年)、《中国诗话之理解》(玄学社,2006年)、《清诗话与朝鲜诗话之唐诗论》(青思想社,2008年)等专著。这些论文和专著是柳先生对于中国诗话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对于诗话研究的深入功不可没。其中,相当多的论著均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有数部著作获韩国文化部优秀学术图书奖和大韩民国学术院优秀学术图书奖,更重要的是,这些高水平的研究著作开启了韩国中国诗话研究的门径,成为后来者宗法学习的重要参考,代表了韩国此领域研究之最高水准。
3. 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1990年代,柳先生专程前往北京拜会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学者艾青先生。此前,柳先生已经对中国当代诗歌表现出极大的学术兴趣,对于包括台湾当代诗人在内的中国当代诗坛有着管饭的了解。如1979年6月,启明大学《启大学报》即已发表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初期之新诗》一文。其他对于包括台湾新世代诗人在内中国诗坛的介绍前文已经有所论及。先生对于中国现当代诗坛和诗人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艾青等诗人身上。代表性的文章如1989年6月韩国外大出版部《外大论文集》第22辑发表的《艾青狱中诗意识》、1989年12月中语中文学会《中语中文学》发表的《艾青诗的晚年作风》、1990年3月悦音社《文学精神》42号发表的《自由渴求和超脱的意识——艾青晚年作》、1996年4月文学Academy《文学与创作》通卷8号发表的《文革以后艾青诗》、2000年6月Minerva社《Minerva》(2000年夏号)发表的《艾青晚年诗世界》、2004年1月基督教言语文化研究会《基督教言语文化研究》第7辑发表的《艾青之诗思潮与基督教关系诗》等。此外还有先生关于艾青的译著《野烧:艾青诗》(大园社,1986年)、《九百个人:艾青狱中诗》(大园社,1988年)、《艾青诗》(韩国外大出版部,2003年)等。除了对于艾青诗的深入研究之外,先生视野所及还包括戴望舒、郭沫若、李季、海子甚至台湾1980年代的新诗人等。在对知名诗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先生对中国新诗之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具体的论著有《中国现代诗与诗论(共)》(册出版社,1994年)、《中国现代诗的理解》(韩国外大出版部,1997年)、《中国现当代诗歌论》(青思想社,2006年)、《中国现代诗与诗人》(新雅社,2007年)等,甚至还有将东方诗歌置于世界诗歌发展视野研究的《世界的诗文学(共)》(月印出版社,2001年)这样的著作。
柳先生对于中国新诗的研究,一方面显示了一位传统诗学学者的深厚积淀与宏阔视野,另一方面也给当代国内治学者以启示。当今国内学者治古典诗学者不知当代诗歌发展脉络,治现代文学者缺少传统学术素养,这已经阻碍了中国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柳先生的治学理念,即不以现当代文学为舶来之物,而视之为古典文学的现代延续,是大家治学之水准,值得国内学者以为镜鉴。
当年,东方文学鼻祖崔致远离唐归新罗,其友人顾云曾有诗称赞崔致远,诗首句为“我闻海山三金鳌”,以金鳌喻崔致远。当前,韩国学界汉学研究的发展生机勃勃,中韩两国文化交流较唐与新罗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柳晟俊先生以其杰出的学术贡献,奠定了其在中韩两国乃至国际汉学界的声誉,真可称得上“东国学术一金鳌”。
[1] 权锡焕.当前中韩文学交流和韩国汉学研究状况[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4).
[2] [韩]柳晟俊.解放而后到1990年代的中国诗研究概况图表[G]//韩国学术资料:人文社会科学编第2辑.首尔:大韩民国学术院出版社,2001.
[3] 郑成宏.当代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J].当代韩国,2004年秋季号.
[4] [韩]柳晟俊.朝鲜朝后期以来清代诗学研究概况[J].中国韵文学刊,2005(2).
On LIU Sheng-jun’ Academic Achievements
JIAO Bao
(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22, China)
LIU Sheng-jun is a famous sinologist, his academic interest are Wangwei’s poem and Tang Dynasty culture, traditional poetic studies as well as Chinese modern poems and essays. These studies represent the current level of South Korean scholars of Sinology. Liu has good family teaching of sinology in youth. He writes books, extends academic exchanges, and actively promotes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which also created great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of Mr. Liu in China, South Korea as well as the international sinologists.
LIU Sheng-jun; sinology; studies
I03
A
1006-5261(2010)06-0011-05
2010-06-29
焦宝(1984―),男,山东淄博人,实习研究员,博士。
〔责任编辑 张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