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之管见

2010-08-15 00:51沈传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6期
关键词:双师实训素质

沈传华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0)

高职院校护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之管见

沈传华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0)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依托就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本文着重从教师素质培养、学校实训基地培训、校企合作等3个方面,就“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尝试性探讨。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模式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因此,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要求高职院校护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即具备“双师素质”。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探索护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模式。

1 护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队伍组成结构不甚合理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多数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少医院工作经历和岗位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对理论的阐述多于对临床实践的介绍,被动地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泥潭中。加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置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2部分,理论教学由理论教师上课,实践教学由实习指导教师担任,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相干。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节。另外,合格的从事实践指导的教师偏少,有些专职实习教师也是转型的。就目前情况看,既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是远远不够的[1]。

1.2 校内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各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起步较晚,相应设备都在逐步配备。多数实验、实训中心主要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主,而针对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技能的项目相对较少。部分实验设备配备不全,未能充分利用,导致实验室闲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1.3 校企合作未达到预期效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师培养这方面尚未形成规模,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未起到预期的作用。例如:寒暑假期间部分学校组织青年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到医院实习,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由于受场所和时间限制,加之实践的计划并不完善,步骤不够详细,各部门间缺少沟通,教师到医院参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教师下医院实习未达到预期效果。

1.4 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在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中,学校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未能及时宣传,导致教师对“双师素质”认识不足。一些教师认为考出护士执业资格和中级及以上职称既为“双师素质”教师。这种“以证代技”的观念已不适应高职教育对专业教师的要求。

2 护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目前护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就“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模式,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具体情况进行探索和实践。

2.1 教师素质培养模式

一是进修学习。选拔部分实践能力强而理论水平相对较薄弱的教师,到重点高校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脱产进修,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再提高。

二是顶岗实践。学校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进行顶岗实践。如我校规定专业课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到医院工作2年,其他教师每两年必须脱产到医院工作2个月以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积累临床实践经验,了解医院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工作流程等等,并培养教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师了解护理专业发展的前景,技术革新的步伐,从而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

三是以老带新,实行导师制。选择理论、实践综合素质好的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专业教学的全程辅导,每位导师带2名年轻教师,将自己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这样就减少了青年教师成长中不必要的弯路,加速了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使得在短期内弥补师资力量的缺乏成为可能,而师生间的长期合作最终将形成专业护理教学小组,使护理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呈良性循环[2]。

四是聘用临床一线技术骨干。从医院高技术人员中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骨干作专业课教师。采用这种请进医院精英的办法,既可优化整体结构,加大实习指导教师比重,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又可对在校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上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培养“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是快捷有效的。

2.2 学校实训基地培训模式

学校开放式实训中心是教师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之一。我院护理专业是首批被教育部等6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成员单位;2005年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近年来一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实训室、模拟病房相继建成,这些实验、实训基地的环境尽可能模拟与医院实际的服务场所一致,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也要求基于护理工作过程,实行项目导向式教学。同时,学校还实行“教师工作室”制度,即让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负责一个实验或实训室,将该实验或实训室直接作为该教师工作室,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改善了教师的教科研条件,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这种方式既加深了教育与实训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也实现了职教师资与培训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这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3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突破口[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合作办学,能使专业课教师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与医院合作过程中必然要了解和掌握医院工作流程,掌握医院劳动组织过程,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合作,学科专业与医院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专业向医院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医院负责学生顶岗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例如我校已与襄樊市中心医院、襄樊市中医院等几十家三级和二级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给本校实习生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使医院成为护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源地。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可采用有以下途径。

一是规定教师用半脱产形式,以“访问护师”名义去医院实践。学校每年可以利用暑假、课余等时间,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医院,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接触到先进的专业设备、技术和流程,及时了解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强化实践技能,提高了双师素质。教师回来后在教学中及时反馈现场的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培训技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是从医院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选拔符合兼职教师资格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三是支持专业教师在合作医院中兼职。专业教师可以在合作医院中聘任为指导教师、护理管理部门负责人、技术顾问等职位,形式可以采用半脱产方式。

3 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制度化建设

一是从学校外部来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借鉴发达国家双师素质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教育制度的建设。这包括建立和完善双师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认证制度、教育机构质量评估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等,为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从学校内部来看,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以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衡量基准,应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行为评价及课堂观察评价相结合、教师专业能力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三是学校要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保障机制。建立“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标准和审批程序。学校要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负责“双师素质”教师的管理工作,既要遵循国家教育部门“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又要制订符合学院特色的、切实可行的认定标准和完善的审批程序;完善“双师素质”教师的学院职称评审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职称政策,结合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特点,制订出学院职称评审标准;出台“双师素质”教师待遇等相应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可以给予一定的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审等方面要向其倾斜。

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笔者探索如何培养护理“双师素质”教师,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很不全面,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

[1]任君庆.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5,5:70~72.

[2]周晓斌,姚丽.导师制在本科教学中应用的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6):600~601.

[3]王雅芹,王璐,温伟.基于高职的培养目标谈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J].职业圈,2007,13:32~33.

G640

A

1671-1246(2010)16-0069-02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A06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双师实训素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