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内科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分析

2010-09-20 00:46李树妹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法实验组理论

李树妹

(连州卫生学校,广东 连州 513400)

新形式下内科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分析

李树妹

(连州卫生学校,广东 连州 513400)

目的 探讨内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15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72人)和对照组(8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运用新形式下的教学改革方法,即采用病案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问激思,采用PBL教学法,归纳总结等综合方法、方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综合分析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新形式下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行内科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

新形式;内科学教学方法;实践与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全新医学模式的建立,培养高素质临床人才是21世纪临床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体制改革对人才层次、能力要求的必然结果。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现今国内外临床教学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我校围绕如何把临床医学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笔者从事临床内科教学十多年,结合临床内科教学实际,对临床内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结合实验调查,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06级中西结合专业中专班1班86人为对照组,2班72人为实验组,均为初中毕业生,2组的内科学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数与教学目标均相同。

1.2 方法

1.2.1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书本理论为主线,教师以理论讲解为主,讲述少量病例及提问为辅,只针对相应病例进行告知答案式的总结,要求学生的学习思路要跟着教师。

实验组运用新形式下的教学改革方法:(1)病案导入新课法:以典型病案为线索的导入式情境教学,即教师以典型病案为模版,创设生动、形象并与临床工作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一位临床医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带着问题认真听课,课后要求学生重点解决该病例的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哪些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问题,自我归纳、总结,下次上课时提问学生,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起启发、主持、引导、分析、答疑和总结的作用。(2)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教师根据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提出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理解、掌握和巩固相关知识的目的。(3)归纳总结法:用纵向或横向的方法进行总结,每次课上完后用5~10分钟时间进行总结归纳重点与难点,每个系统学完后用2节课时间进行纵向或横向法总结。纵向总结法是按课本的先后顺序,从前向后进行总结;横向总结法就是把相同项目的内容归类在一起进行复习,且从中找出异同点,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以上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灵活运用,做到因材、因人、因时施教。

1.2.2 评价方法 采用理论闭卷考试与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和对课程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理论成绩:以闭卷考试形式,总分为100分,题型是选择题占60分,病例分析占40分,分别测试基本知识点、临床诊断分析、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综合能力。并进行期中、期末2次考试,然后对2组成绩进行比较。

问卷调查:期末对2组的全体学生进行内科学课程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统计百分率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s)

考试类别与分数 对照组期中考试平均分期末考试平均分实验组u 86.2±1.388.7±1.274.8±1.175.6±1.16.888.00

结果显示:2个组的理论成绩经过u检验,P<0.01,说明2组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课程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课程满意度的比较

结果显示,2组对课程的满意程度经χ2检验,P<0.01,说明2组的教学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1)应用病案导入新课法进行教学,在不影响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了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顺利地实现了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因它可使疾病的表现在课堂上形象化,明显提高授课效果。它既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又可活跃课堂气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同时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了适应临床工作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若能灵活应用本法教学,且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那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备课充分,另外要亲自收集相关的典型病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2)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先问题,后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问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学生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活跃了思维、激发了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摄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操。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在是惟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这种教学方法,启迪了学生的智能,使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新和协助能力得到了培养与锻炼,教师也从中得到了启发和不断提高。

PBL教学法优势较多,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教学耗费时间多,受课时数的限制,不能全面开展,不太适合用于自律性差的学生。

(3)归纳总结法。做好反馈、总结工作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要指导学生做好复习关,以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内科学要求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不要死记硬背,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每学一个疾病都以典型病例将要巩固的知识融洽在里面,便以理解记忆,加深印象。每学完一个系统的疾病都与学生进行总结,通过疾病间的横向比较和系统间的纵向联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学完呼吸系统疾病后,把一些相关的疾病放在一起复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从中找出它们内在的异同点和规律性,这样会加深理解和记忆,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各师各法,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应用何种方法、手段来教学都是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自主性。不管用何种方法教学,都有优缺点,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教学对象和学科章节特点,做到因材、因人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1世纪的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新的临床观,综合素质高,有创新能力,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医学实用型人才。新形式下内科教学方法改革正是贯彻了这一教学原则,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开阔了学生视野,着重于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认识问题,是全面提高学生临床医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在临床教学中不断实践、探讨。

[1]王宏,符勤怀.典型病例教学法在儿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72~73.

[2]雍慧荣.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71.

[3]李慧杰.浅议PBL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66~67.

[4]刘艳丽,林翠霞.建构主义理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8:17~18.

G424.1

B

1671-1246(2010)16-0045-02

猜你喜欢
教学法实验组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