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 224006)
建构主义理论在人际沟通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周丽华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 224006)
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人际沟通;护生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在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由科恩伯格和斯腾伯格等通过进一步研究而首先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核心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l]。教师在授课中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较好方式为使用情境教学法。
人际沟通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护患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护士自身的沟通能力,因此人际沟通再次成为护理专业所关注的重点,护生掌握人际沟通理论尤为重要。但近几年从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调查中了解到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并不令人满意,虽然目前许多卫校或高等护理专业开设了人际沟通课程,但如何使人际沟通教学适应现代化医学发展的需要,是教学工作者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本校2006级护理高职和2007级护理大专31个班共1 643名护生的人际沟通课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讲课(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时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护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既有效地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2]),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教材的选择
目前供大中专护生使用的人际沟通方面的教材不多,为使教材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我们选择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覃墟云、张艳萍主编的《人际沟通》为教材。
1.2 任课教师的选择
人际沟通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差别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护生为本,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并将大量的护理案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为此我们选择长期在临床一线有着丰富经验的护理管理者为任课教师。
1.3 教学时间的选择
教学时间的选择对人际沟通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很大,为此我们分两步,第一步在护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始,以任选课的形式组织学习,每次16学时,让护生初步了解人际沟通的相关知识及沟通技巧;第二步在护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进入临床实习前以考查科目的形式组织学习,共32学时,此时护生已基本学习了临床专业课和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操作以及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已具备人际沟通的相关能力,同时这时护生面临临床实习,此时开设人际沟通课程可使其认识到只有学好这门课,才能与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1.4发放调查表
任课教师向护生发放调查表,了解护生对人际沟通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制订教学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内容有:你是否知道人际沟通的概念,形式有几种?你知道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或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吗?你平时和同学或教师进行沟通时常用的沟通方法是什么?你到临床见习时选择哪一种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你希望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学习你想达到什么要求?结果显示,护生中知晓人际沟通概念及形式者占44.7%(735/1 643),不知道者占55.3%(908/1 643);平时与同学或教师进行沟通,语言沟通者占92.0%(1 512/1 643),非语言沟通者占8.0%(131/1 643);临床见习时与患者常用沟通方式为自我介绍者占51.0%(838/1 643),健康教育者占23.0%(378/1 643),其他者占26.0%(427/1 643);知道人际沟通的重要性者占89.8%(1 475/1 643),不知道者占10.2%(168/1 643);希望教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授课占94.6%(1 554/1 643),无所谓者占1.9%(31/1 643);学习后希望自己能与同学、教师及患者沟通者占98.1%(1 612/1 643)。
1.5 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从实际出发,收集大量与护患沟通有关的案例,并给予充分说明,在尊重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局部调整,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强调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介绍目前医院情况,用大量数据及案例说明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及临床护理工作中部分护患纠纷及投诉的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直接和间接关系。介绍目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方式及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必须要有一定沟通能力的现实,以增加护生对人际沟通学习的紧迫感。
(2)情境课堂教学。①弄清基本概念,培养护生的理解能力。如在讲解人际沟通概念时,从沟通的本质内容由浅入深阐述,使护生形成正确、清晰的概念,并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时鼓励护生通过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讲出不理解的地方,充分使护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实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护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提高教学质量。在授课中,有的章节理论性较强,如语言沟通,就以教师讲授为主,有的章节内容简单,如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就以学生自学为主,一般章节则由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在安排自学讨论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和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学,最后由教师归纳、讲评,以提高教学质量。③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讲到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时,应用大量例子说明在治疗护理中为什么要进行沟通,如何进行沟通,因为恰当的沟通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战胜疾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3)情境角色扮演的具体方法:①护生参与角色扮演。通过模仿训练,增强沟通意识,使其能够较快地进入情境状态,学会沟通的一般技巧。②进行角色扮演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各小组根据不同的病例情境进行护患角色扮演的沟通演示,教师、同学给予点评,目的是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取长补短。③角色置换。让护生互相扮演患者和护士,这样护生不仅掌握了沟通的技巧,而且有了当“患者”的机会,得到了课堂之外的收获。
采用问卷调查与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所得的数据以百分率表示,u检验给予证实。
(1)情境教学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护生为辅,由教师“讲”、“做”,护生“听”、“看”,然后护生练习,教师指导[3]。在整个过程中,护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缺乏新意,而情境教学法是以护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一种教学方法[4],此方法极大地挖掘了护生的潜能,激发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的热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的护生认为此教学方法有助于掌握人际沟通的理论知识。
(2)情境教学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学习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显示,在1 643名护生中优秀者1 508名,良好者105名,及格者30名,优秀率为91.8%。2006~2007学年和2007~2008学年人际沟通考核成绩的比较结果表明,2006~2007学年(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平均成绩为(82.8±3.4)分,2007~2008学年(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平均成绩为(88.5±5.4)分,经统计学处理,u=9.318,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情境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3)情境教学使护生将人际沟通理论转化为人际沟通能力的程度明显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临床实习中,93%的护生能主动介绍自己,47%的护生能主动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15%的护生能得到患者表扬,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明显提高了。
(1)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显示,大专班平均成绩为89.5分,而高职班为82.5分,说明大专班高于高职班。但在临床实习中,对带教教师及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班护生将人际沟通理论转化为沟通能力的程度高于大专班护生,可能由于2种学历护生在年龄、学历、教学内容及了解能力、学习动力等方面存在差距,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2)护生对人际沟通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47.7%的护生对理论学习重视,39.3%的护生不太重视,13.0%的护生不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只重视医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所以护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及医学护理等课程的相关知识。
(3)完善情境教学,把它作为教学中的一项制度,加强课前设计、课后评估等形式,提高情境教学在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实用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1]王娟,朱念琼.刍议在护理教学中的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J].现代护理,2005,11(19):1656~1657.
[2]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赵海平,戴舒霞.改革《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14~817.
[4]王庆林,郭向东.多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5,26(9):928~929.
G420
A
1671-1246(2010)08-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