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10-08-15 00:51邢宝学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战略性旅游业

邢宝学,李 亮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 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到 2020年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会越来越重要,因此提升旅游产业地位和质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9年 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以下简称 41号文件),提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家对旅游产业地位的这一重新定位,将会在横向上扩展旅游业的产业边界和在纵向上深化旅游业产业形态。

旅游业是一个区域性比较明显的产业,这不仅体现在旅游对象的区域性上,而且也体现在旅游支持要素的区域性上。[1]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区域旅游经济,同时旅游业作为一个“无边界产业”,产业融合和关联性强,这也使得旅游业的区域性比较明显。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地位的重新定位无疑也将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立足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内涵以及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探讨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内涵解析

1.1 支柱产业条件

某个行业要成为支柱型产业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二是具有很高的增长速度,三是很强的相关产业关联度,四是在新增产值中占有较大份额。[2]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 33亿人次,年均增长 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 9 000万人次,年均增长 8%;出境旅游人数达8 300万人次,年均增长 9%;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 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 GDP的比重提高到 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3]可见旅游业无论是在市场规模、产业增长速度,还是在占新增产值中的比例等方面都具备了支柱型产业的特征。

1.2 战略产业内涵

战略产业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其具有成长和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可能性。通常,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定一个产业是否为战略产业,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方针,是否具有稳定和发展潜力的市场需求,是否具有带动一批关联产业发展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国民休闲计划的出台,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性产业特征越来越明显,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方针要求,从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看,也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3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内涵

我国对旅游产业的定位,经历了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历程,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提出是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社会影响逐步增大的背景下提出的。

根据对 41号文件以及对战略性支柱产业内涵的认识,我们认为,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内涵是:旅游业是一个关系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产业带动系数大、贡献率高、综合效益好、资源能耗低,并将成为国家重点投入和支持发展的产业。

2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差

传统旅游业态下,我们更多强调旅游的经济功能,轻视甚至忽视旅游的社会功能,从而形成了以利润为导向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过分强调旅游的经济功能,从而导致生态资源过度开发和旅游不文明行为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尤其是缺乏对资源内涵的挖掘和设计,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难以真正从内心获得旅游深度体验,实现精神和心灵的升华,结果导致游客重游、重购行为减少,从而影响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何转变旅游产业功能,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2.2 区域旅游经济主体合作较弱

尽管旅游业是一个无边界产业,但是在传统旅游业态下,主要旅游经济主体如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和产业内其他旅游行业之间除了业务上的往来外,并没有真正实现实质上的合作,产业关联低,没有能够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大型旅游产业集团,从而使旅游业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近几年来,各主要省市虽然在相继组建旅游集团,但是集团业务主要以传统旅游业为主。随着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和实施,以及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新业态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显然旅游业的产业边界未来会有很大拓展。如何整合区域旅游经济主体,强化其业务上的实质性合作,成为旅游业未来发展不得不面临的课题。

2.3 区域旅游经济主体管理水平低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有了快速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我国区域旅游经济主体,包括政府、旅游企业和个人,在旅游业综合管理、旅游服务质量和个人行为规范等方面与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要求,以及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如何尽快提高区域旅游经济主体的管理水平,包括政府的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企业的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以及个人的文明健康旅游等,就成为未来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区域旅游经济很难健康、持续发展。

3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旅游产业功能需要有根本转变

从产业发展现状看,国内外产业发展都呈现出经济与文化日益复杂的双向交流、互相渗透、全面融合的新趋势。目前,全球经济正在从知识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变。适应这一社会潮流,我国文化产业也正在蓬勃兴起,并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四个文化产业园区,其中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在重要发展期。在全球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无疑要求旅游产业功能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经济功能向社会文化功能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保证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这是由旅游产业内在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3.2 旅游产业链需要延伸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将会深化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环保等相关产业或行业的融合和渗透。有条件的区域在生态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方面也将会有很大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和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也会纳入国家鼓励支持的产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探险等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生产企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这样旅游产业的产业链必将延伸,上游企业、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如何利用并购、拆分、战略联盟等方式整合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竞争力,就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3.3 政府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需要提升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不仅要转变产业功能,调整产业结构,更要提升管理水平,尤其是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是最重要的提供者。目前地方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提供上存在一定缺失,比如旅游公共资源配置不足、已有资源保护管理不当、旅游行业服务规范监管缺位、旅游公共信息供给不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4]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现代化的公共服务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提升政府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成为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这是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4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4.1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要建设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效配置资源,更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旅游产业的功能,即从传统的经济功能转向社会功能,突出旅游业的社会功能效应。

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熏陶人的身心、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等方面,从而达到休闲、游乐与教育引导的有机统一。要发挥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需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顾客旅游深度体验,提升顾客感知价值,从而激励游客重游和重购,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例如,有些景区将废旧电池包裹在干枯的树木上,从而达到宣传环保、提高游客环保意识的目的;一些自然旅游景区深入挖掘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将其与人生哲理结合起来,通过导游讲解或景点解说牌等呈现给游客,从而发挥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还有一些旅游目的地已经建成或正在打造文化主题酒店,如四川省建立了京川宾馆(以三国文化为主题)、西藏饭店、鹤祥山庄(以道家文化为主题)等旅游主题酒店,[5]提升了酒店的文化品位和顾客旅游的深度体验,也提升了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些城市如天津等正在建设文化主题酒店。从旅游业实践和旅游本质特征看,转变旅游产业功能,深入挖掘区域旅游资源内涵,应该成为未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

4.2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已经建成包括深圳华侨城、西安曲江新区、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和山东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区在内的“四大文化产业示范区”。与此同时,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省市也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各直辖市和各省的中心城市,这一特征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能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做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使之与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建设统一,也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将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有利于深化旅游产业功能的转变,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3 强化区域内和区际间旅游经济主体的产业整合和联合营销

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度和关联度将会越来越高,这不仅会使各旅游区域内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互动增强,而且也会使跨区域的区际产业联合和互动日益明显,各旅游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将得到加强。这需要区域内和区际间旅游经济主体做好产业链上的横向和纵向合作,整合旅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如酒店和酒店之间、旅行社和旅行社之间、旅行社和酒店之间,以及其他上游和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上的实质性合作。

同时,区际旅游经济主体可以通过联合营销等战略合作形式,强化区际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和共享,在自身发展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上实现双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舆论上给予引导,同时完善网络等信息平台建设。

4.4 组建大型旅游产业集团,发挥集团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一些旅游产业集团,但是这些旅游产业集团多数以传统旅游业为业务板块,如安徽旅游集团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酒店、交通运输、旅游购物、旅游房地产六大经营板块[6],或者实行多元化经营,如中国港中旅集团以旅游、酒店、钢铁、地产、物流、电力为主要业务板块,而真正能够在旅游产业内部做深、做透的旅游产业集团很少。因此,要打造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提高旅游业的产业带动系数,需要围绕文化产业主题,将旅游产业集团的主要业务在产业范围内做深、做透,如旅游、酒店、航空、景区、旅游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动漫、传媒和出版物等行业,从而发挥旅游产业集团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4.5 强化旅游服务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未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将以顾客满意度为导向,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在服务方面,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在管理方面,引进和培育优秀的管理人才,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以标准化为手段,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集散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1] 李伟.旅游学通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66.

[2] 于思远.房地产·住房改革运作全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567.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EB/OL].(2009-12-03)[2010-03-27].http://www.gov.cn/zwgk/2009-12/03/content 1479523.htm.

[4] 张泰城,王伟年.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中州学刊,2009(4):114-118.

[5] 焦彦.主题酒店内涵的辨析与认识[J].旅游业动态,2010(3):30-34.

[6] 中安旅游网.安徽省旅游集团简介[EB/OL].(2008-07-28)[2010-03-27].http://travel.anhuinews.com/system/2008/07/28/002076423.shtm.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战略性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海南:推进医疗健康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